
122
2011No.10 Serial No.235
China Brewing
响应面法超声波提取构枸杞多糖工艺优化
李文谦,茅燕勇
(准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Research Report
摘要:应用Minitab软件,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构杞多糖提取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功率、超声波处理时间、料液比与构杞多糖得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响应优化器得到优化提取条件;当超声波功率249.5W,超声提取时间
16.5min和料液比1:25.4时,构杞多糖得率达到理论最大值5.318%。关键词:构杞多糖:响应面法;超声波;提取
中图分类号:O6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5071(2011)10-0122-04
Optimizingultrasonic extractionof Lyciumbarbarumpolysaccharidebyresponsesurfacemethodology
LI Wenqian, MAO Yanyong
(College ofLife Scienceand ChemicalEngineering,Huaiyin Institute ofTechnology,Huaian 223003,China)
Abstract: Statistically based experimental designs were applied to optimizing process parameters for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 (LBP) production, Box-Behnken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were adopted to investigate the mutu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variables and identify optimal values that bring maximum LBP yiel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ultrasonic power, ultrasonic extraction time and ratio of material to water all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LBP yield.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maximal LBP yield were: ultrasonic power 249.5W, ultrasonic
extraction time 16.5min and ratio of material to water 1:25.4. The yield of LBP was about 5.318%. Key words: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ultrasound; extraction
构杞为“药食同源”的植物性平补保健食品,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和生物活性。现代研究认为,从构杞中提取的水溶性成分枸杞多糖(Lyciumbarbarumpolysaccharide)是枸杞生物学作用的主要功效成分,其已成为保健食品的一种重要功能性添加剂。构杞多糖的主要药理作用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记忆力、抗氧化、抗肿瘤、抗癌、减肥、降血脂、降血糖、耐缺氧、防辐射等调。近十几年来,国内对多糖的研究进展很快,有关构杞多糖的提取分离、化学分析、药理功能及临床应用都已具有较广泛的研究基础,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针对盱眙地产野生构杞多糖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试验基于肝胎铁山等地区丰富的枸杞资源,研究盱眙野生枸杞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工艺,为苏北经济开发以及枸杞多糖更为广泛的开发利用提供
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盱眙野生枸杞采自江苏省盱眙铁山寺自然保护区。 1.2主要设备
JY92-IⅡID型超声波细胞破碎机,宁波新艺科器研究所;9423BC-1型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福玛实验设备有限公司:752型紫外光栅分光光度计,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PPTHW型调温电热器,上海苏达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TD-2型不锈钢恒温电热板,江苏省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有
收稿日期:2011-06-28
限公司:YP601N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HB-IⅡIA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江苏金坛市华欧实
验仪器厂。 1.3试验方法
1.3.1LBP提取工艺流程
粉碎+提取-+提取液抽滤→减压浓缩 95%vol乙醇+二次沉淀+无水乙醇沉淀
丙酮反复洗涤-+干燥→粗多糖 1.3.2多糖含量测定
用硫酸-苯酚法测多糖含量(网。准确称取105℃烘于至恒重的标准葡费糖25.0mg于250mL容量瓶中并摇匀,分别取0.3mL.0.4mL.0.5mL、0.6mL、0.7mL.0.8mL葡萄糖标准溶液,分别加蒸馏水补至1.0mL,加5%苯酚溶液1.6mL混匀,迅速加入7.0mL浓硫酸混匀,室温放置25min。用1cm比色血于490nm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线性回归方程。构杞多糖含量的测定按上述操作进行,称取枸杞多糖
样品为50mg,移取溶液为1.00mL。构杞多糖总含量(%)=3.17c×100%
W
式中C为测定的构杞多糖样品中构杞多糖的含量:D为构杞多糖的稀释因素,在上述操作中D=1:3.17为构杞糖换算成
构杞多糖的换算系数;W为构杞多糖样品量。 1.3.3构杞多糖得率的计算
作者简介:牵文谦(1979-),女,吉林梅河口人,讲师,主要从事微生物与醇工程方面的研究。
ICS 65.020.20 DB36
CCS C 23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6/T 786—2024
代替 DB36/T 786-2018
地理标志产品 商州枳壳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hangzhou Zhike
2024 - 12 - 30 发布
2025 - 07 - 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6/T 786—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 1
5 技术要求 ............................................................................ 1
6 试验方法 ............................................................................ 3
7 检验规则 ............................................................................ 3
8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 4
9 档案管理 ............................................................................ 5
附录 A(规范性) 地理标志产品商州枳壳产地范围 ..........................................6
附录 B(规范性) 商州枳壳关键栽培技术 ..................................................7
附录 C(规范性) N-甲基酪胺测定方法 ....................................................8
参考文献 .............................................................................. 10
I
DB 36/T 786—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本文件代替了DB36/T 768—2018《地理标志产品 商洲枳壳》,与DB36/T 768—2018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调整标准名称(见本文件及 2018 版封面);
b)
更改了范围(见第 1 章,2018 版第 1 章);
c)
调整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 2 及 2018 版 2);
d)
修改了商州枳壳术语(见 3.1 及 2018 版 3.1、6.2);
e)
删除分级(见本文件及 2018 版 5);
f)
修改了烘干加工工艺(见 5.3 及 2018 版 6.4.2);
g)
删除了“品种”要求,并入术语(见 3.1 及 2018 版 6.2);
h)
调整了表 1 中的部分指标参数(见 5.4.2 表 1 及 2018 版 6.6 表 2);
i)
调整了组批方法(见 7.1 及 2018 版 8.1);
j)
调整了理化指标的检测方法(见 6.2 及 2018 版 7.2);
k)
删除了密度指标及检测方法(见 2018 版 7.2.6 及表 2);
l)
增加了附录 B(见附录 B 及 2018 版);
m)
增加了附录 C(见附录 C 及 2018 版)。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江西省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新干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吉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技术保障中心、吉安市食品药品
检验检测中心、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新干县农业农村局、江西隆泰药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习海军、刘映昭、罗鸣、谢靓、刘国庆、曾川元、陈星、张梅卿、卢昆强、杜
雷、聂建春、陈春根、李琪、彭欢。
本文件于2014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二次修订。历次版本情况如下:
——DB36/T 768-2014;
——DB36/T 768-2018。
II
DB 36/T 786—2024
地理标志产品 商州枳壳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商州枳壳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商州枳壳的生产、加工、流通、检验,亦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商州枳壳
的产权保护和管理。
本文件不适用于无包装、无标识的枳壳粗加工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SB/T 11182
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商州枳壳 Shangzhou Zhike
亦称“商洲枳壳”,在本文件第4章规定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栽培生产的芸香科植物酸橙
(Citrus aurantium L.)栽培变种:臭橙(Citrus aurantium ‘Xiucheng’)或香橙(Citrus aurantium
‘Xiangcheng’)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并符合本文件规定的枳壳药材。
3.2
肉厚 Fruit pulp thickness
商州枳壳干品中果皮(中药材上称之为“肉”)的厚度。
4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限定于国家知识产权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发布的批
准公告中的产地范围,即江西省新干县现辖行政区域,见附录A。
5 技术要求
5.1 产地环境
1
DB 36/T 786—2024
5.1.1
选址要求
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海拔高度34 m~200 m。选择土层疏松、排水良好、靠近水源的砂壤土或坡
度10°以下的红壤坡地,pH值5.5~6.5。
5.1.2
环境质量要求
生产区域空气符合GB 3095二类区要求,土壤符合GB 15618要求,灌溉水符合GB 5084要求。
5.2
关键栽培技术
见附录B。
5.3 产地加工
5.3.1 切制
将采收的鲜果及时横剖两半。
5.3.2
干燥
5.3.2.1
晒干
切制的鲜果摊晒在晒垫上切面向上晒至7成干,堆放室内通风处,发汗1 d~2 d,再晒至含水量符
合本文件规定。
5.3.2.2
烘干
将切制的鲜果平摊,采用热风干燥方式,温度控制在60 ℃±3 ℃之间,时间6 h~8 h,发汗24 h,
再烘至含水量符合本文件规定。
5.4 质量
5.4.1 感官指标
本品为半球形,直径3 cm~5 cm;外表面有颗粒突起,突起的顶端有凹点状油室,瓤囊10~14个;
外表面绿褐色或黑褐色,剖面果肉黄白色,内囊红棕色或棕褐色,横剖面外翻如覆盆状,果肉厚0.6 cm~
1.2 cm,质坚硬、不易折断,具浓郁芳香气味,味苦、微酸。
5.4.2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1要求。
表 1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水分,% ≤ 12
挥发油,% ≥ 0.2
总黄酮苷(以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总量计),% ≥ 11.16
2
DB 36/T 786—2024
表1
理化指标(续)
项 目 指 标
柚皮苷,% ≥ 5.58
橙皮苷,% ≥ 5.58
辛弗林,mg/g ≥ 1.235
N-甲基酪胺,mg/g ≥ 0.116
6 试验方法
6.1 感官检验
通过目测、刻度尺测量、手握、鼻嗅和嘴尝等方法进行检测。
6.2
理化检验
6.2.1
水分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枳壳项下的规定进行检查。
6.2.2
挥发油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020年)挥发油测定法(通则2204甲法)进行测定。
6.2.3
柚皮苷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枳壳项下的规定进行测定。
6.2.4
橙皮苷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020年)薄层色谱法(通则0512)进行测定。
6.2.5
总黄酮苷
以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总量计。其中新橙皮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枳
壳项下的规定进行测定。
6.2.6
辛弗林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枳实项下的规定进行测定。
6.2.7
N-甲基酪胺
按附录C规定的方法测定。
7 检验规则
7.1 组批
同一品种、同一产区、同一时期采摘初加工的枳壳为一个批次。
3
DB 36/T 786—2024
7.2
抽样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020版)通则0211有关规定取样。
7.3 判定规则
7.3.1 合格品判定
7.3.1.1 常规检测
品质特征(感官)、理化指标(水分)均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判为合格产品。
7.3.1.2
型式检验
全项目检定,品质特征(感官)和理化指标均符合本文件要求规定的,判为合格产品。
7.3.2
不合格品判定
7.3.2.1
品质特征(感官)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判为不合格品。
7.3.2.2
品质特征(感官)符合规定,但理化指标中水分不符合要求可复检,其他指标中有一项不符
合本文件规定的,仍判为不合格品。
7.4 复验
7.4.1 复验抽样数为本标准 7.2 条规定的 2 倍。
7.4.2 首次复验结果仍有不合格项目,允许再次复验。再次复验为终验。再次复验的抽样数与首次复
验相同。
7.4.3 首次复验不合格,如未进行再次复验,则该批次为不合格品。
7.4.4 品质特征(感官)不合格,不允许复验。复验结果全部达到规定要求,方可判为合格品。
8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8.1 包装及标志
8.1.1 包装
8.1.1.1 枳壳在包装前应再次检查是否已按本文件要求干燥,并清除劣质品及异物。采用密封内包装,
一般可使用有塑料薄膜内胆的编织袋,或者外包装可根据出口或购货商的要求而定。
8.1.1.2
包装应符合 SB/T 11182 要求。
8.1.2
标志
8.1.2.1
在每件产品销售包装上,标明品名、规格、产地、批号、生产日期、生产单位,并附有质量
合格的标志。
8.1.2.2
地理标志产品商州枳壳产地范围内生产者按照本文件生产并符合本文件要求的产品,如需使
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需向新干县知识产权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知识产权行政主管
部门初审合格,上报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后,方可使用商州枳壳“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地理标志
专用标志的使用应符合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相关管理要求,应在产品标签或包装物上标注地理标志产品名
4
DB 36/T 786—2024
称及本文件的标准代号,并应同时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指定位置标注统一社
会信用代码。
8.2
运输
运输工具应具有较好的通气性,以保持干燥。应尽可能地缩短运输时间。不得与其它有毒、有害、
易串味的物质混装。
8.3
贮存
应置于室内干燥的地方贮藏,应有防潮设施,定期检查,防虫、防霉、防鼠。
9
档案管理
建立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的档案管理,保留至销售后3年。
5
DB 36/T 786—2024
附 A A A
录
(规范性)
地理标志产品商州枳壳产地范围
地理标志产品商州枳壳产地范围示意图见图A.1。
图 A.1 地理标志产品商州枳壳产地范围
6
DB 36/T 786—2024
附 B B B
录
(规范性)
商州枳壳关键栽培技术
B.1
母本采集
必须采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的良种。选择品系纯正,产品质量稳定,没
有变异的成年树作为采集接穗的母本树。
B.2
种苗培育
B.2.1
砧木
选用枳属枳为砧木。
B.2.2
嫁接
在选定的母本树上剪取粗壮春梢或成熟夏梢为接穗。采用切接或单芽腹接的方式嫁接。
B.2.3
苗木定植
选择符合表B.1中要求的一、二级苗按行距4 m~5 m、株距2 m~4 m、春秋季均可定植,栽植深度
以嫁接口露出地面为度。
表 B.1 枳壳一、二级苗木标准
级别 项 目
苗木地径/mm 苗木高度/mm 分枝数/条 根系 非检疫性病虫害 检疫性病虫 株落叶率/%
一级 ≥10.0 ≥500 ≥3 发达 轻 无 ≤20
二级 ≥8.0 ≥400 ≥2 较发达 轻 无 ≤20
B.3
施肥
幼树以促发新梢为目标,施肥以速效性肥料如尿素、复合肥为主。结果树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施肥
2次,萌芽肥于2月底3月初施入,秋冬基肥于10月底前施入,开浅沟施肥,根据树大小,全年株施肥量
为:油菜枯饼肥8 kg~12 kg,磷肥1 kg~1.5 kg。
B.4
修剪
以自然开心形或圆头形培养树冠。
B.5
采收
B.5.1
采收时间
6月底~7月中旬,宜由相关管理单位统一发布采收时间。
B.5.2
采收方法
晴天露水干后采收,及时加工或在阴凉处铺摊待加工。
7
DB 36/T 786—2024
附 C C C
录
(规范性)
N-甲基酪胺测定方法
C.1
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N-甲基酪胺对照品,精密称定。加水制成每1 ml含4μg N-甲基酪胺的对照品溶液。
C.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辛弗林项下供试品溶液。
C.3 试样的测定
C.3.1 仪器参考条件
色谱柱:C18柱,柱长250 mm,内径4.6 mm,粒径5 μm,或等效色谱柱。
流动相:乙腈: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取十二烷基磺酸钠1.0 g,磷酸0.5 ml,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
ml)=40:60。
流速:1.0 ml/min。
检测波长:225 nm。
进样量:20 μl。
系统适用性要求:理论板数按N-甲基酪胺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C.3.2
试样的测定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020年)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外标法测定。
C.4
结果计算
试样中N-甲基酪胺含量计算见公式(1),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3位:
?? = ?? × ??×50×25 ??×?1×10×1000…………………………………………(C.1)
式中:
CY—试样中N-甲基酪胺的含量,单位为mg/g;
CS—对照品溶液中N-甲基酪胺的浓度,单位为μg/ml;
AY—供试品中N-甲基酪胺的主峰面积;
50—为甲醇加入量,单位为ml;
25—洗脱液定容量,单位为ml;
AS—对照品溶液中N-甲基酪胺的主峰面积;
M1—试样的取用量,单位为g;
10—为精密量取续滤液量,单位为ml;
1000—为换算系数。
C.5
精密度
8
DB 36/T 786—2024
对照品溶液高效液相色谱图(见图C.1)。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值不得超过
算术平均值的10%。
图 C.1 对照品溶液高效液相色谱图
9
DB 36/T 786—2024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020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