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响应面法优化新疆红枣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新疆红枣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53.7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5 14:33:52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响应面法优化新疆红枣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 ·88
2012 Vol.31 No.1 Serial No.238
ChinaBrewing
响应面法优化新疆红枣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
赵志永,蒲彬,贺玉凤,刘成江,吴洪斌,王俊钢,金新文*(新疆农垦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新疆石河子832000)
Research Report
摘要:以新疆红枣为原料,为优化新疆红枣中总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选择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液料比为自变景,总黄酮含量作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软件,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确定乙醇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6℃、乙醇浓度60%vol、液料比10.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平均
提取量为2.32mg/g.与理论预测值基本吻合,说明响应面法优化新疆红枣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可行。关键词:响应面法:新疆红枣:乙醇:提取工艺
中图分类号:0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5071(2012)01-0088-03
Optimization ofethanol extraction process oftotal flavonoids fromXinjiang jujubebyresponse surfacemethodology
ZHAO Zhiyong, PU Bin, HE Yufeng, LIU Chengjiang, WU Hongbin, WANG Jungang, JIN Xinwen*(lnstitute of Agro-Products Proces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Reclamation Science, Shihezi 832000, China)
Abstract: To optimize the ethanol extrac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Xinjiang jujube, the effects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ethanol concentration, liq uid to solid ratio and their interactions on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jujube flavonoids were studied with Box-Behnken design. The predictive polynomial quadratic equations model was develope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software,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as follows: extraction temperature 66°C, ethanol concentration 60%vol and liquid to solid ratio 10.0.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the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was 2.32mg/g, which agreed well with the predictive value, indicating the optimized process was feasible. Key words: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Xinjiang jujube; ethanol; extraction process
红枣又称华枣、大枣,是鼠李科枣属植物枣树的果实,在日本、韩国也有少量种植。主要分布在北纬23°~42.5°、东经76°124°之间的广大区域叫。红枣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周代黄河流域已有成片的枣园种植。红枣有“百果之王”的美称,含有糖、维生素、氨基酸、黄酮类等成分3]。
近十年来,红枣在新疆百果之中薪露头角、发展迅猛。据资料,2010年新疆红枣种植面积已达到400万亩,挂果面积120万亩,产量17万t。一跃成为继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5个主产区之后的新主产区。再过3~5年,新疆红枣将进入大量结果期,届时红枣的精深加工技术若跟不上发展形势的话,势必会影响红枣产业的良性发展。因此,红枣的深加工技术必然会成为影响新疆红枣产业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黄酮类化合物又名生物类黄酮,许多研究已表明生物类黄酮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围。除有抗菌、消炎、抗突变、降压、清热解毒、镇静、利尿等作用外,在抗氧化、抗癌、防癌、抑制脂肪酶等方面也有显著效果57。本研究以新疆红枣为试验原料,利用乙醇提取其中的总黄酮类物质,在课题组前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期为新疆红枣精深加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收稿日期:2011-07-12
基金项目:新源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攻关项目(2010GG61)
1.1材料
红枣:品种为骏枣,购自新疆阿克苏市农一师。 1.2仪器与试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752N);三用电热恒温箱(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SHHW21.600AII):高速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TGL-10B);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 BS223S);循环水真空泵(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SHZ-II);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RE-52AA);冷冻于燥机(北京松源华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LGJ-18S)芦丁标准品(上海硕光科技公司):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无
水乙醇等均为分析纯。 1.3方法
1.3.1样品制备
红枣粉碎后,过40目筛,以四分法制得样品,于65℃烘干置于干燥器内备用。
1.3.2红枣总黄酮提取工艺路线
原料→干燥→粉碎→过筛→乙醇浸提→过滤→滤液→高心
分离→浓缩→冷冻干燥→+黄酮 1.3.3标准曲线的绘制阅
取芦丁标准品于105℃热风干燥至恒重,并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精确称量标准品5.0mg加30%vo1乙醇溶液
作者简介;赵志水(1981-)男,内蒙古赤峰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金新文*,副研究员,通讯作者。 ICS 03.180
CCS A16 14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T 3194—2024
博物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服务规范
2024 - 12 - 31 发布
2025 - 03 - 31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4/T 3194—2024


前言 ................................................................................. II
1 范围 ...............................................................................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3 术语和定义 ......................................................................... 3
4 基本原则 ........................................................................... 3
5 基本要求 ........................................................................... 4
6 服务设施 ........................................................................... 4
7 服务人员 ........................................................................... 4
8 服务内容 ........................................................................... 5
9 安全管理 ........................................................................... 5
10 评价与改进 ........................................................................ 5
参考文献 .............................................................................. 6
I
DB 14/T 3194—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文物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0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科教研学旅行综合实践研究院、山西省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协会、山西博
物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云霞、王进华、郑湘晋、杨治武、李莉、李锋艳、武建国、李东哲、徐鹏、
刘媛、张小冬、庞娟。
II
DB 14/T 3194—2024
博物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博物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服务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服务设施、服务人员、服务内
容、安全管理以及评价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博物馆在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中的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6721 博物馆开放服务规范
LB/T 054 研学旅行服务规范
DB14/T 2168 研学旅行导师专业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博物馆
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
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
[GB/T 3672,定义3.1]
3.2
研学实践
研学实践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以培养中小学生的生活技能、
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
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4 基本原则
4.1 教育性原则
以博物馆为载体,结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提供专业学术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索、动手
能力,实现“实物+探索”的博物馆教育机制,以史为鉴、以文明为基石,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化魅力,
增强文化自信。
4.2 区域化原则
3
DB 14/T 3194—2024
博物馆课程及活动的设计应深度挖掘本地区历史文化及馆藏资源,充分体现本土化特点,让学生们
感受当地特色。
4.3 参与性原则
博物馆活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探索,利用情景性教学,让学生全身心投入
的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感。
5 基本要求
5.1 建立完善研学实践服务机制,服务符合 GB/T 36721 的 LB/T 054 的要求。
5.2 设置专门的研学实践活动课程中心及教研组,承担研学课程实施、组织、协调与管理等方面的责
任。
5.3 有适合不同学龄段的课程及教室,可提供分众化服务。
5.4 建立研学实践服务评价机制。
5.5 制定安全预案,明确安全责任。
5.6 做好博物馆研学实践服务资料的档案管理。
5.7 具备基本的医疗保障条件,设置医务室。
6 服务设施
6.1 硬件设施
6.1.1 根据博物馆开展的研学实践课程内容,配备专业的教室和活动空间,打造沉浸式、探究式、体
验式的教育课堂。
6.1.2 根据课程需要配置研学服务辅助设备、教具等,保障课程实施。
6.2 导览服务设施
6.2.1 设置研学线路,标注研学教室、休息室和卫生间、危险地段、安全疏散通道等区域设置明显提
示标牌,方便学生和导师识别和使用。
6.2.2 重要交通路口、停车场等设置研学路线导览。
6.2.3 危险地段、安全疏散通道等重要区域设置明显提示标牌,保障学生和教师的安全。
7 服务人员
7.1 设立研学实践活动的部门及责任人,专门负责研学实践活动。
7.2 应为每个研学团队配备 1 位项目组长,负责统筹协调活动中的各项工作。
7.3 应配备研学实践辅导老师(研学实践辅导老师与学生的比例不低于 1:20),负责策划、制定或实施
活动课程方案,在研学实践过程中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研究学习和体验活动。辅导老师符合 DB14/T
2168 的要求。
7.4 配备具有专业讲解能力的讲解人员,符合 GB/T 36721 的要求。
7.5 要求研学团队学生与安全员不低 30:1,博物馆为每个研学团队配置至少 1 名安全员,在活动过
程中随团开展安全教育与防控工作。
4
DB 14/T 3194—2024
8 服务内容
8.1 教育服务
8.1.1 课程内容应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充分挖掘博物馆本土化资源,涵盖小
学、初中、高中阶段,明确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目标、体验内容、学习方式及评价办法,让学生们通过
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丰富学生知识,拓展学生视野。
8.1.2 研学课堂成果需多种形式的呈现与交流,指导学生通过撰写活动报告、反思日志、心得笔记等
方式,总结活动成果。
8.1.3 开发相应的博物馆公众教育读物,作为研学活动的知识补充。
8.2 实践服务
8.2.1 安排学生进行现场考察和探索,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来增强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
8.2.2 提供能够锻炼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探究活动项目,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
知识。
8.2.3 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和研讨会,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展览内容和相关知识。
8.3 讲解服务
8.3.1 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在保证讲述内容正确的前提下,降低专业词汇的专业程度,同
时保证学习效果。
8.3.2 针对特定展览或主题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展品的艺术内涵与意义。
8.3.3 通过提问、讨论和互动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增强学习体验感。
8.3.4 结合实践活动,如动手操作、实验演示等,讲解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8.3.5 充分利用视频、音频、VR 等多媒体技术,提供生动、直观的讲解,丰富学生的博物馆体验。
9 安全管理
9.1 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建立安全事故上报机制,配
备安全管理人员和巡查人员,有常态化安全检查机制和安全知识辅导培训(包括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紧急疏散路线图等,并定期进行演练),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
9.2 对研学实践活动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9.3 文物开放区应符合国家关于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的规定,对有特殊要求的展品及展项,应有明确
的警示,并有专人负责安全提示,引导研学实践活动正常进行。
9.4 有针对性地对参与研学实践活动师生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帮助其了解有关安全规章制度。
9.5 应设有治安机构或治安联防点,与周边公安、消防等机构有应急联动机制。
10 评价与改进
10.1 制定并完善博物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服务质量管理制度,通过现场了解、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
满意度评价。
10.2 建立第三方评价反馈机制,定期开展服务质量考核。
10.3 建立质量评价体系,持续改进博物馆研学实践服务质量。
5
DB 14/T 3194—2024
参 考 文 献
[1]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行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
[2]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
[3] 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文物博发〔2020〕30
号)
[3] 国家旅游局《研学旅行服务规范》LB/T 054-2016
[4]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教材〔2017〕4号)
[5] 研学旅游服务规范 DB14/T 2928—2023
[6] 中小学生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建设规范 DB14/T 2167—2020
[7] 研学旅行导师专业要求 DB14/T 2168—2020
6
上一章:响应面法优化嗜热厌氧代谢工程菌发酵产乙醇的培养基 下一章:响应面法优化厌氧细菌产纤维素酶发酵培养基

相关文章

响应面法优化无花果叶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桑树叶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迎春花总黄酮工艺的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苦荞酒糟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桑黄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响应面法超声波提取枸杞多糖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优化航天紫花苜蓿中叶蛋白的提取工艺 响应面试验优化诺丽果黄酮微波辅助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