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7.020 J93 备案号:56621—2017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880.9—2016
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
第9部分:催化剂
Diesel engines --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systems - Part 9:
Catalysts
2017-04-01实施
2016-10-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 中国
机械行业标准
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
第9部分:催化剂 JB/T11880.9-2016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X297mm0.75印张·23 3千字
2017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5.00元
*
书号:15111:14149 网址:http://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010)88379399 直销中心电话:(010)88379399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JB/T11880.9—2016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I1
4.1 一般要求. 4.2 催化性能. 4.3外观质量.. 4.4 物理性能. 4.5 涂层牢固度 5试验方法 5.1 催化性能试验. 5.2 外观质量.. 5.3 物理性能 5.4 涂层牢固度试验 6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6.2 出厂检验 6.3 抽样检验 6.4 型式检验.. 6.5 检验项目. 6.6 抽样方案及评定规则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标志、包装 7.2 运输. 7.3 贮存. 7.4 质量说明书.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催化剂小样催化性能试验方法 A.1 试验方法 A.2 测试过程
图A.1 试验装置图
表1催化剂活性要求表2外观要求. 表.检验的项目. 表A.1催化性能试验条件
3
1
JB/T11880.92016
前言
JB/T11880《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分为九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一第2部分:尿素溶液罐:一第3部分:尿素溶液管路:一第4部分:尿素溶液供给泵;一第5部分:尿素溶液用喷射器;一第6部分:电子控制单元;一第7部分:氮氧化物传感器;一第8部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转化器:一第9部分:催化剂。 本部分为JB/T11880的第9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
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昆明贵研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中自尾气净化有限公司、江苏省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厂有限公司、安徽中鼎美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宜兴王子制陶有限公司、凯龙蓝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华、褚霞、贾莉伟、邢喜春赵云昆、孙亮、陈启章、常仕英钱炳华、林超超、王秋阳、朱增赞、乔亮亮、孟红霞。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ⅡI
JB/T11880.9-2016
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第9部分:催化剂
1范围
JB/T11880的本部分规定了柴油机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以下简称催化剂)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柴油机用SCR催化剂,其他用途的SCR催化剂亦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5994—2010蜂窝陶瓷 XB/T505汽油车排气净化催化剂载体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selective catalyticreduction catalyst 安装在SCR转化器中,能够加速柴油机排气中的氮氧化物(NO)与还原剂(如氨气)发生选择性
的催化还原反应,以降低NO排放量的芯体。 3.2
钒基 SCR催化剂 vanadium-based SCR catalyst 以钒化合物为活性组分的SCR催化剂。
3.3
分子筛SCR催化剂 Zeolite-based SCR catalyst 以多孔分子筛材料为主要组分,上面负载有铁/铜或其他活性成分的SCR催化剂。
3.4
催化剂小样test sample ofthe catalyst 采用机械切割方法,从催化剂特定部位截取的一小部分,通常为长方体或圆柱体。 注:小样的长度(直径)与其高度的比值不超过2.5。
3.5
新鲜态催化剂.freshcatalyst 无任何附加过程处理,按照正常的生产工艺流程得到的催化剂成品。
1
JB/T11880.9—2016
3.6
老化态催化剂agedcatalyst 将新鲜态催化剂置于某一试验条件(温度、湿度、含硫量等)下处理一段时间后,得到催化转化性
能降低的催化剂。
注:老化态催化剂分为水热老化态催化剂(经高温处理的催化剂)和硫老化态催化剂(经硫中毒处理的催化剂)。
3.7
活性温度窗口范围rangeofactivetemperaturewindow 在特定评价条件下,催化剂对NO,污染物的转化效率大于80%时的入口气体温度区间(活性温度
区间)中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其值按公式(1)计算。
(1)
T=Tmax-Tmi
式中: Tw- 活性温度窗口范围,单位为摄氏度(℃): Tmax 活性温度区间最高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min 活性温度区间最低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同一型式催化剂应采用相同的载体结构和材料,相同的载体容积、外形尺寸和孔密度,相同的催化剂活性组分含量及其比例。
4.2 催化性能
催化剂小样按照5.1的要求进行活性测试试验,其活性温度窗口范围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1 催化剂活性要求
活性温度窗口范围℃
催化剂小样新鲜态催化剂水热老化态催化剂硫老化态催化剂
钒基催化剂 ≥260 ≥200 ≥260
分子筛催化剂
≥300 ≥280 ≥230
4.3外观质量
催化剂外观质量应满足表2的要求。
2
JB/T11880.9—2016
表2外观要求
检测项目堵孔率边棱缺损 单处缺损不超过W(50mm)×r12mm)×h(26mm),且累积缺损W不超过载体理论周长的10% 侧面缺损 单处缺损不超过W(50mm)×(4mm)×h(20mm),且累计缺损面积不超过载体侧面面积的5% 孔道缺陷
缺陷充许范围
不超过端面总孔数的5%(边缘7mm以内环形区域内的网格堵孔不计在内)
并孔:塌等缺陷不超过端面总孔数的1%(边缘7mm以内环形区域内的网格缺陷不计在内)
表面裂纹 端面不应存在≥8个孔道的裂纹;侧面不应存在≥20mm且延伸到载体内部1个网格的裂纹
注:W表示宽度,r表示径向深度,h表示长度。
4.4物理性能
4.4.1等静压强度
催化剂等静压强度应不低于1MPac
4.4.2 热膨胀系数
在室温~600℃范围内,催化剂热膨胀系数应不大于1.5×10~6℃-1。 4.4.3抗热冲击性
催化剂按5.3.3的规定,在试验预定温度大于或等于500℃条件下进行抗热冲击性试验,在完成3 次试验循环后不应出现开裂现象。 4.5涂层牢固度
按5.4的要求进行涂层牢固度试验后,涂层损失率应不大于3%
5试验方法
5.1催化性能试验
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
5.2外观质量
堵孔率检测按XB/T505的规定进行,其余项目检测按GB/T25994一2010中A.4的规定进行。 5.3物理性能 5.3.1等静压强度试验按照GB/T25994—2010中附录B的要求进行。 5.3.2热胀系数试验按照GB/T25994-2010中6.4的要求进行 5.3.3抗热冲击性试验按照GB/T25994一2010中附录C的要求进行。
3
JB/T11880.92016
5.4涂层牢固度试验
将催化剂置于110℃环境下彻底烘干后(三次称量恒重且两次称量时间间隔不少于0.5h),称重并记录数值。之后在距离催化剂端面1.5mm的地方,用空气刀(压缩空气压力为0.55MPa)均匀缓慢地吹扫催化剂端面,每个端面吹扫的时间为60S。再将催化剂置于烘干设备中,彻底烘干后(三次称量恒重且两次称量时间间隔不少于0.5h),称重并记录数值。按公式(2)计算涂层损失率。
Mioss=CM-M/MX100%
(2)
式中: Mioss 涂层损失率,%: M一一催化剂经高压吹扫处理前的质量,单位为克(g): Mp 催化剂经高压吹扫处理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催化剂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抽样检验和型式检验三类。
6.2出厂检验
每个产品出厂前均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并应出具合格证明。
6.3抽样检验
成批生产的产品均应定期进行抽样检验,以检验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
6.4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产品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的定型鉴定; b)产品结构进行重大改进: C)产品的设计、工艺或所用材料的改变影响到产品性能: 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 e)正常生产时,每三年进行一次: f)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
6.5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见表3。
表3检验的项目
序号 1
项目催化性能
出厂检验
抽样检验
型式检验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5.1
-
-
4
4.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