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1601-2013 无损检测仪器 目视检测设备

JB/T 11601-2013 无损检测仪器 目视检测设备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6 11:27:41



相关搜索: 仪器 jb 无损检测 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 11601

内容简介

JB/T 11601-2013 无损检测仪器 目视检测设备 ICS 19.100 N 78 备案号:44527—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601—2013
无损检测仪器 目视检测设备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trumentVisual testing equipment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1601—2013
目 次
前言..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分类 5 检定... 5.1总则 5.2验证频次 6用于目视检测的典型设备的要求 6.1 一般设备选择 6.2 照明 6.3 分辨率板, 6.4 分划板. 6.5 复型... 6.6 反射镜和透镜 6.7 内窥镜、纤维镜和电子镜 6.8 照相和摄像机. 6.9 视频监视器. 6.10 图像记录设备, 6.11 远程系统.. 附录A(资料性附录)目视检测设备概要 A.1 综述 A.2 直接目视检测设备 A.3 间接目视检测设备 A.4 典型分辨率板
Y
6 6 6
I JB/T11601—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BSEN13927:2003《无损检测 目视检验 检设备》,与其主要技术
差异如下:
将规范性引用文件EN13018:2001更改为相对应的GB/T20967 一将规范性引用文件ISO3057更改为相对应的GB/T17455;
- 将规范性引用文件ISO3058更改为相对应的GB/T20968。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一用“本标准”代替了“本欧洲标准”;删除了BSEN13927:2003前言:一删除了BSEN13927:2003引言。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仪表研究所、徐州豪美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深圳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春艳、于春生、郭冰。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1601—2013
无损检测仪器 目视检测设备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目视检测设备的一般要求。 目视检测在以下情况时,应使用设备:
被测物是可视的或由于环境因素不可接近,需要接近观察;一检测灵敏度不够的;需要图像记录的。 本标准包含设备检定。 本标准适用于目视检测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455 5无损检测表面检测的金相复型技术 GB/T20967 无损检测目视检测总则 GB/T20968 8无损检测目视检测辅助工具低倍放大镜的选用 EN1330-10:2003无损检测术语第10部分:外观检测中使用的概念(Non-destructivetesting
—Terminology—Part 10:Terms used in visual testing;Trilingual version EN 1330-10:2003)
3 术语和定义
EN1330-10:200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分类
用于目视检测的设备按照目视检测技术分类(GB/T20967中所描述的直接或间接),参见附录A。
5检定
5.1总则
进行检定,应确保设备或测试布置(系统)满足测试条件。这可能包括检查设备机械的、光的和电的性能。
系统的设备能力核查和测试灵敏度应与测试文献中的细则进行比较。比较时,测试参数如下:
系统灵敏度或分辨率通过分辨率板或示范试片评估,以作为每次测试的文档资料(见5.3选择注意事项和目标类型)。 在每一次实验时,应将设备和条件与整个系统一起进行安排。
应注意验收准则和预期指向。对于电子系统,需要注意方向安排,这样才不会有伪信号隐藏在图像
1 JB/T11601—2013
从光学到电子的传输中。例如图像传感器的操作方法会使一个信号隐藏和不易区别。
检定试验参数应在测试时记录。检测参数要求包含:
照度;一目标类型和尺寸;目标到镜片或图像传感器的距离;放大率。 检定检测参数和结果应包含在检后文件中。
5.2 验证频次
检定应在每个检测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进行。推荐每四小时进行一次检定。 核查可以作为检定的简化形式。 当操作者怀疑故障发生时应进行重检。 当检定或核查失败时,重新检测要求从之前合格的核查开始覆盖整个区域。
6用于目视检测的典型设备的要求
6.1 一般设备选择
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条件:
其遵从适用的安全规程;一附件部分是安全的:机械强度适合工作需要;温度范围适合工作需要。
-
设备用于水下或腐蚀环境中时,还需注意以下:
抗腐蚀;预期浸入深度的水密性;避免玻璃界面在水里聚集气泡:水下操作的方法。
设备用于电离辐射环境中时,还需注意以下:
考虑到暴露在电离辐射环境中,应以节省时间的方式操作:消除污染;在所选择材料使用中,对预期水平电离辐射的抵抗力,特别是玻璃和电子/电元件;电离辐射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这种影响(如屏蔽)。
6.2照明 6.2.1照明设备选择
选择适合的照明设备应考虑以下有关要点:
发光强度:一光频率(频闪照明):一光输出的频谱范围(色温);一波束几何形状;一光聚焦位置。
-
2 JB/T11601—2013
6.2.2 照明要求
光强度应用校准设备对照检测文件和GB/T20967的要求进行检查。 6.3分辨率板 6.3.1 分辨率板的选择
选择适合的分辨率板应考虑以下有关要点:
分辨率测试图像尺寸;对比度;单色或彩色;一角分辨率和中心分辨率;水平和垂直线性;屏面格式(如4/3):距离;放大率;照明:反射率/眩光;静态或动态观察;直接无辅助或有辅助测试。
-
6.3.2 典型分辨率板
典型分辨率板如下:
色卡;线图: -灰阶卡;线性指示器;靶槽。
-
分辨率板的实例参见附录A。 6.4分划板 6.4.1选择分划板
选择适合的用来辅助指示分析的分划板应考虑以下有关要点:
刻度范围; —精度;
分辨率;一易于进入测量点或图像信号接口;输出机构:分划板的可置换性,
-
-
6.4.2 2分划板要求
分划板应按专门的标准校准。 6.5复型
复型技术应符合GB/T17455。
3 JB/T11601——2013 6.6 反射镜和透镜 6.6.1 反射镜
选择适合的反射镜应考虑以下有关要点:
平面度和曲率;一反射率;孔径。
-
-
低倍放大反射镜选择应考虑GB/T20968的要点。 6.6.2透镜
选择适合的透镜应考虑以下有关要点:
分辨率;光圈;色彩操作:一几何变形;偏轴性能。 低倍放大镜透镜选择应考虑ISO3058的相关要点。
6.7 内窥镜、纤维镜和电子镜
选择适合的内窥镜、纤维镜和电子镜应考虑以下有关要点:
观察角度(如直视-0°、侧视-90°、俯视-45°或仰视-110°);调焦范围;一视野;一光源;一处理能力; -直径和长度:一刚性。
-
6.8 :照相和摄像机
选择适合的照相和摄像机应考虑以下有关要点:
快门速度;图像传感器的类型:彩色或单色;分辨率;精度;透镜调焦范围;视野;给内窥镜增加辅助设备等:自动调焦: -遥控放大和缩放功能:一白平衡。
以上要点可以用于热像照相机。
4 JB/T11601—2013
6.9 视频监视器
选择适合的视频监视器应考虑以下有关要点:
图像尺寸;彩色或单色;分辨率;一对比度;视角范围;一刷新频率。
6.10 图像记录设备
选择适合的图像记录设备应考虑以下有关要点:
分辨率(记录分辨率区别于检测分辨率);每个记录的长度;一存储格式;一存储寿命;一避免覆盖数据;日期、时间和唯一标识的记录;数据备份。
- -
-
-
6.11 远程系统
选择适合的远程系统应考虑以下有关要点:
一活动范围:多用性; -速度和控制水平:一定位精度;一图像数据的传输方式。
5 ICS 19.100 N 78 备案号:44527—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601—2013
无损检测仪器 目视检测设备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trumentVisual testing equipment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1601—2013
目 次
前言..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分类 5 检定... 5.1总则 5.2验证频次 6用于目视检测的典型设备的要求 6.1 一般设备选择 6.2 照明 6.3 分辨率板, 6.4 分划板. 6.5 复型... 6.6 反射镜和透镜 6.7 内窥镜、纤维镜和电子镜 6.8 照相和摄像机. 6.9 视频监视器. 6.10 图像记录设备, 6.11 远程系统.. 附录A(资料性附录)目视检测设备概要 A.1 综述 A.2 直接目视检测设备 A.3 间接目视检测设备 A.4 典型分辨率板
Y
6 6 6
I JB/T11601—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BSEN13927:2003《无损检测 目视检验 检设备》,与其主要技术
差异如下:
将规范性引用文件EN13018:2001更改为相对应的GB/T20967 一将规范性引用文件ISO3057更改为相对应的GB/T17455;
- 将规范性引用文件ISO3058更改为相对应的GB/T20968。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一用“本标准”代替了“本欧洲标准”;删除了BSEN13927:2003前言:一删除了BSEN13927:2003引言。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仪表研究所、徐州豪美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深圳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春艳、于春生、郭冰。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1601—2013
无损检测仪器 目视检测设备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目视检测设备的一般要求。 目视检测在以下情况时,应使用设备:
被测物是可视的或由于环境因素不可接近,需要接近观察;一检测灵敏度不够的;需要图像记录的。 本标准包含设备检定。 本标准适用于目视检测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455 5无损检测表面检测的金相复型技术 GB/T20967 无损检测目视检测总则 GB/T20968 8无损检测目视检测辅助工具低倍放大镜的选用 EN1330-10:2003无损检测术语第10部分:外观检测中使用的概念(Non-destructivetesting
—Terminology—Part 10:Terms used in visual testing;Trilingual version EN 1330-10:2003)
3 术语和定义
EN1330-10:200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分类
用于目视检测的设备按照目视检测技术分类(GB/T20967中所描述的直接或间接),参见附录A。
5检定
5.1总则
进行检定,应确保设备或测试布置(系统)满足测试条件。这可能包括检查设备机械的、光的和电的性能。
系统的设备能力核查和测试灵敏度应与测试文献中的细则进行比较。比较时,测试参数如下:
系统灵敏度或分辨率通过分辨率板或示范试片评估,以作为每次测试的文档资料(见5.3选择注意事项和目标类型)。 在每一次实验时,应将设备和条件与整个系统一起进行安排。
应注意验收准则和预期指向。对于电子系统,需要注意方向安排,这样才不会有伪信号隐藏在图像
1 JB/T11601—2013
从光学到电子的传输中。例如图像传感器的操作方法会使一个信号隐藏和不易区别。
检定试验参数应在测试时记录。检测参数要求包含:
照度;一目标类型和尺寸;目标到镜片或图像传感器的距离;放大率。 检定检测参数和结果应包含在检后文件中。
5.2 验证频次
检定应在每个检测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进行。推荐每四小时进行一次检定。 核查可以作为检定的简化形式。 当操作者怀疑故障发生时应进行重检。 当检定或核查失败时,重新检测要求从之前合格的核查开始覆盖整个区域。
6用于目视检测的典型设备的要求
6.1 一般设备选择
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条件:
其遵从适用的安全规程;一附件部分是安全的:机械强度适合工作需要;温度范围适合工作需要。
-
设备用于水下或腐蚀环境中时,还需注意以下:
抗腐蚀;预期浸入深度的水密性;避免玻璃界面在水里聚集气泡:水下操作的方法。
设备用于电离辐射环境中时,还需注意以下:
考虑到暴露在电离辐射环境中,应以节省时间的方式操作:消除污染;在所选择材料使用中,对预期水平电离辐射的抵抗力,特别是玻璃和电子/电元件;电离辐射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这种影响(如屏蔽)。
6.2照明 6.2.1照明设备选择
选择适合的照明设备应考虑以下有关要点:
发光强度:一光频率(频闪照明):一光输出的频谱范围(色温);一波束几何形状;一光聚焦位置。
-
2 JB/T11601—2013
6.2.2 照明要求
光强度应用校准设备对照检测文件和GB/T20967的要求进行检查。 6.3分辨率板 6.3.1 分辨率板的选择
选择适合的分辨率板应考虑以下有关要点:
分辨率测试图像尺寸;对比度;单色或彩色;一角分辨率和中心分辨率;水平和垂直线性;屏面格式(如4/3):距离;放大率;照明:反射率/眩光;静态或动态观察;直接无辅助或有辅助测试。
-
6.3.2 典型分辨率板
典型分辨率板如下:
色卡;线图: -灰阶卡;线性指示器;靶槽。
-
分辨率板的实例参见附录A。 6.4分划板 6.4.1选择分划板
选择适合的用来辅助指示分析的分划板应考虑以下有关要点:
刻度范围; —精度;
分辨率;一易于进入测量点或图像信号接口;输出机构:分划板的可置换性,
-
-
6.4.2 2分划板要求
分划板应按专门的标准校准。 6.5复型
复型技术应符合GB/T17455。
3 JB/T11601——2013 6.6 反射镜和透镜 6.6.1 反射镜
选择适合的反射镜应考虑以下有关要点:
平面度和曲率;一反射率;孔径。
-
-
低倍放大反射镜选择应考虑GB/T20968的要点。 6.6.2透镜
选择适合的透镜应考虑以下有关要点:
分辨率;光圈;色彩操作:一几何变形;偏轴性能。 低倍放大镜透镜选择应考虑ISO3058的相关要点。
6.7 内窥镜、纤维镜和电子镜
选择适合的内窥镜、纤维镜和电子镜应考虑以下有关要点:
观察角度(如直视-0°、侧视-90°、俯视-45°或仰视-110°);调焦范围;一视野;一光源;一处理能力; -直径和长度:一刚性。
-
6.8 :照相和摄像机
选择适合的照相和摄像机应考虑以下有关要点:
快门速度;图像传感器的类型:彩色或单色;分辨率;精度;透镜调焦范围;视野;给内窥镜增加辅助设备等:自动调焦: -遥控放大和缩放功能:一白平衡。
以上要点可以用于热像照相机。
4 JB/T11601—2013
6.9 视频监视器
选择适合的视频监视器应考虑以下有关要点:
图像尺寸;彩色或单色;分辨率;一对比度;视角范围;一刷新频率。
6.10 图像记录设备
选择适合的图像记录设备应考虑以下有关要点:
分辨率(记录分辨率区别于检测分辨率);每个记录的长度;一存储格式;一存储寿命;一避免覆盖数据;日期、时间和唯一标识的记录;数据备份。
- -
-
-
6.11 远程系统
选择适合的远程系统应考虑以下有关要点:
一活动范围:多用性; -速度和控制水平:一定位精度;一图像数据的传输方式。
5
上一章:NB/SH/T 0827-2010 轻质石油馏分中含硫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和硫选择性检测器法 下一章:GB/T 6614-2014 钛及钛合金铸件

相关文章

JB/T 12530.2-2015 塑料焊缝无损检测方法 第2部分:目视检测 JB/T 11609-2013 无损检测仪器 声振检测仪 JB/T 13938-2020 无损检测仪器 渗透检测装置基本要求 JB/T 12725-2016 无损检测仪器 超声自动检测系统 JB/T 11260-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声脉冲检测仪 JB/T 13936-2020 无损检测仪器 磁粉检测用磁化设备技术要求 JB/T 13941-2020 无损检测仪器 远场涡流检测仪 JB/T 12454-2015 无损检测仪器 声扫频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