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3941-2020 无损检测仪器 远场涡流检测仪

JB/T 13941-2020 无损检测仪器 远场涡流检测仪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5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1 09:22:54



相关搜索: 仪器 jb 无损检测 检测仪 涡流 涡流 13941

内容简介

JB/T 13941-2020 无损检测仪器 远场涡流检测仪 ICS 19.100 N7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941—2020
无损检测仪器 远场涡流检测仪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trument-Remote-field eddy current testing
equipment
2021-01-01实施
2020-04-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3941—202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III
4.1正常工作条件与环境 4.2基本参数 4.3 性能要求 5试验设备.. 5.1 试验条件.. 5.2 仪器仪表.. 5.3 标准样管, 6检验方法. 6.1 激励频率, 6.2 相位线性试验. 6.3 增益最大偏差试验。 6.4 灵敏度试验 6.5 不同检测信号通道的一致性试验 6.6 最大输出电压试验 6.7 最大噪声试验 6.8 绝缘电阻试验. 6.9 介电强度试验 6.10 耐温试验 6.11 耐湿试验 6.12 振动试验 6.13 冲击试验, 6.14 运输试验 7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7.2型式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标志... 8.2包装.. 8.3 运输和贮存附录A(资料性附录) 远场涡流标准样管 A..1通孔... A.2平底铣削缺陷. A.3短周向槽.
8
I JB/T139412020
A.4磨痕.. A.5锥形缺陷 A.6长周向槽.
8
....8
8
图1 典型远程涡流显示方式示意图图A.1标准样管上的人工缺陷
2
. 9
表1 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项目,
6
II JB/T13941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公
司、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北京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北石油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俊明、胡先龙、叶琛、陈振茂、黄松岭、胡斌、戴永红、郭奇、杨志军。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3941—2020
无损检测仪器 远场涡流检测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式远场涡流检测仪(以下简称远场涡流仪)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设备、 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远场涡流仪的性能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 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611一2007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T6587—2012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12604.6无损检测术语涡流检测 GB/T25480一2010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JB/T6147一2007试验机包装、包装标志、储运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远场涡流检测仪 remote-fieldeddycurrenttestingequipment 通过采用远场涡流检测原理来获取不连续性信息的检测仪器。
4 技术要求
4.1正常工作条件与环境
远场涡流仪的正常工作条件为: a)温度:5℃~35℃; b)相对湿度:不大于80%; c)大气压:86kPa~106kPa; d)电源电压:220(1土10%)V; e)电源频率:(50土1)Hz。
4.2 基本参数
远场涡流仪应给出下列基本参数: a)工作频率范围; b)可同时工作的不同频率个数;
1 JB/T13941—2020
c)涡流检测信号的通道数量 d)涡流检测信号的显示方式和显示图数量。
4.3性能要求 4.3.1频率
远场涡流仪应具有良好的低频检测特性,频率范围宜含10Hz~5kHz,频率宜连续可调。 远场涡流仪应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可选、同时激励的频率,且频率宜连续可调。频率偏差的
允许值为士1%。 4.3.2相位
远场涡流仪应至少具有360°相位旋转功能,连续可调,步长不大于1°,且远场涡流仪应具有手动或自动相位、幅度测量功能。 4.3.3增益
远场涡流仪增益应不小于90dB。宜具有X-Y增益比调节功能。
4.3.4灵敏度
用选定的检测探头,远场涡流仪在进行平衡和提离效应补偿后,应能使标准样管(参见附录A)上通孔人工缺陷的信号幅度达到全屏。 4.3.5显示方式
信号处理应给出幅值相位(P-A)变化信息或二维矢量(X-Y)信息。 显示方式应至少具有一维时基显示和二维幅相显示(见图1)。推荐远场涡流仪具有带刻度标识的
检波前基频信号波形显示功能,如图1c)所示。
X
-
a)一维显示
b)二维显示
c)基频信号波形显示
图1典型远程涡流显示方式示意图
4.3.6不同检测信号通道的一致性
远场涡流仪可有一个检测信号处理的物理通道或两个及以上的物理通道。不同通道在使用同一探头以及相同的激励频率、增益、相位等参数条件下,对于标准样管上同一个人工缺陷的响应信号幅值差异 △A/Amax应不大于3%,相位差异△/max应不超出士5°。 4.3.7最大输出电压
最大输出电压是指当发生器输出不加载荷且将其输出电压调整到最大时的峰-峰值电压。 根据需要,远场涡流仪还应可配接功率放大器激励探头。
2 JB/T13941—2020
4.3.8最大噪声
远场涡流仪噪声与其输入电压有关。远场涡流仪的最大噪声是指将其设定在最大频宽范围且输入端短路时输出的最大信号。 4.3.9绝缘电阻
交流适配器电源进线端与保护接地电路之间,在试验电压为500V时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Q2。 4.3.10介电强度
交流适配器电源进线端与保护接地电路之间,应能承受1500V、历时1min的介电强度,而不出现跳火或飞弧。 4.3.11外观质量
远场涡流仪的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GB/T2611一2007中第10章的规定。 4.3.12耐温性能
远场涡流仪的耐温性能要求应符合GB/T25480一2010中第3章的规定。 4.3.13耐湿性能
远场涡流仪的耐湿性能要求应符合GB/T25480一2010中第3章的规定。 4.3.14抗振动性能
远场涡流仪的抗振动性能应符合GB/T6587-2012中4.7的规定。 4.3.15抗冲击性能
远场涡流仪的抗冲击性能应符合GB/T6587一2012中4.7的规定。 4.3.16运输性能
远场涡流仪的运输性能应符合GB/T6587一2012中4.8的规定。
5试验设备
5.1试验条件
除特殊要求外,试验条件应满足4.1的规定。 5.2仪器仪表
试验所需仪器仪表: a)0.5级的交、直流电压表和电流表; b)信号发生器:幅度误差不大于2%,频率误差不大于0.1%; c)不低于50MHz的双踪示波器: d)频率计或频谱分析仪。
5.3标准样管
采用标准样管进行远场涡流仪性能试验,标准样管的人工缺陷特征和缺陷制作要求参见附录A。
3 JB/T13941—2020
6检验方法
6.1激励频率
试验条件:应对远场涡流仪的频率范围和带载时的发生器输出频率进行测量。频率标称值的相对误差按公式(1)计算。
Af = le_ m×100%
(1)
fa
式中: Af—频率标称值的相对误差; fa—频率标称值,单位为赫(Hz); f一频率测量值,单位为赫(Hz)。 使用双踪示波器、频率计或频谱分析仪测量频率。在远场条件下,应使用适宜的测量仪器。试验后
应给出被测量范围内的最大频率偏差。
6.2相位线性试验
远场涡流仪的相位线性表示调节相位偏转角度时响应信号相位的线性度。调节0°~360°变化范围的偏转角度时,观测屏显信号轨迹图相位与预期相位的偏差。
测量方法是使用附录A中的标准样管,在给定的工作频率下使用内穿式远场涡流探头对同一标准缺陷进行重复扫查,比较N次扫查后的实际输出值与理论值(即输入值)的偏差,得出相位最大线性偏差。 6.3增益最大偏差试验
增益准确度代表远场涡流仪线性放大信号的能力。增益标定值与测量值间的最大线性偏差单位为分贝(dB)。
测量方法是使用附录A中的标准样管,在给定的工作频率(如100Hz)下使用特定的内穿式远场涡流探头对标准样管上的通孔进行扫查。以最小增益时测得的输出电压作为参考值Vo,记录各增益档通孔在屏幕上显示信号的幅值V。按公式(2)计算增益偏差。
(2)
E=20lg(V/Vo)
式中: E一一增益偏差,单位为分贝(dB)。 最大偏差是增益偏差的最大值。
6.4灵敏度试验
运场涡流仪在进行平衡和提离效应补偿后,在附录A中的标准样管上,以均匀的速度扫查人工缺陷,应能使标准样管上通孔人工缺陷的信号幅度达到全屏。 6.5不同检测信号通道的一致性试验
参照附录A进行试验,试验过程如下: a)在10Hz~5kHz频率范围内选定一激励频率设定每个检测信号通道的工作频率,并利用标准样
管上的通孔调整远场涡流仪,保持远场涡流仪各通道的增益、相位等参数设定一致; b)在相同参数条件下,使用同一检测线圈逐通道地(或者,推荐将同一检测线圈信号同时接入各
通道)针对同一标准样管上指定人工缺陷进行检测,记录不同检测信号通道上的响应信号幅值 (A1、A2、A3、、A)和相位(1、2、3、、①);
4 ICS 19.100 N7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941—2020
无损检测仪器 远场涡流检测仪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trument-Remote-field eddy current testing
equipment
2021-01-01实施
2020-04-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3941—202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III
4.1正常工作条件与环境 4.2基本参数 4.3 性能要求 5试验设备.. 5.1 试验条件.. 5.2 仪器仪表.. 5.3 标准样管, 6检验方法. 6.1 激励频率, 6.2 相位线性试验. 6.3 增益最大偏差试验。 6.4 灵敏度试验 6.5 不同检测信号通道的一致性试验 6.6 最大输出电压试验 6.7 最大噪声试验 6.8 绝缘电阻试验. 6.9 介电强度试验 6.10 耐温试验 6.11 耐湿试验 6.12 振动试验 6.13 冲击试验, 6.14 运输试验 7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7.2型式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标志... 8.2包装.. 8.3 运输和贮存附录A(资料性附录) 远场涡流标准样管 A..1通孔... A.2平底铣削缺陷. A.3短周向槽.
8
I JB/T139412020
A.4磨痕.. A.5锥形缺陷 A.6长周向槽.
8
....8
8
图1 典型远程涡流显示方式示意图图A.1标准样管上的人工缺陷
2
. 9
表1 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项目,
6
II JB/T13941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公
司、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北京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北石油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俊明、胡先龙、叶琛、陈振茂、黄松岭、胡斌、戴永红、郭奇、杨志军。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3941—2020
无损检测仪器 远场涡流检测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式远场涡流检测仪(以下简称远场涡流仪)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设备、 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远场涡流仪的性能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 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611一2007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T6587—2012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12604.6无损检测术语涡流检测 GB/T25480一2010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JB/T6147一2007试验机包装、包装标志、储运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远场涡流检测仪 remote-fieldeddycurrenttestingequipment 通过采用远场涡流检测原理来获取不连续性信息的检测仪器。
4 技术要求
4.1正常工作条件与环境
远场涡流仪的正常工作条件为: a)温度:5℃~35℃; b)相对湿度:不大于80%; c)大气压:86kPa~106kPa; d)电源电压:220(1土10%)V; e)电源频率:(50土1)Hz。
4.2 基本参数
远场涡流仪应给出下列基本参数: a)工作频率范围; b)可同时工作的不同频率个数;
1 JB/T13941—2020
c)涡流检测信号的通道数量 d)涡流检测信号的显示方式和显示图数量。
4.3性能要求 4.3.1频率
远场涡流仪应具有良好的低频检测特性,频率范围宜含10Hz~5kHz,频率宜连续可调。 远场涡流仪应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可选、同时激励的频率,且频率宜连续可调。频率偏差的
允许值为士1%。 4.3.2相位
远场涡流仪应至少具有360°相位旋转功能,连续可调,步长不大于1°,且远场涡流仪应具有手动或自动相位、幅度测量功能。 4.3.3增益
远场涡流仪增益应不小于90dB。宜具有X-Y增益比调节功能。
4.3.4灵敏度
用选定的检测探头,远场涡流仪在进行平衡和提离效应补偿后,应能使标准样管(参见附录A)上通孔人工缺陷的信号幅度达到全屏。 4.3.5显示方式
信号处理应给出幅值相位(P-A)变化信息或二维矢量(X-Y)信息。 显示方式应至少具有一维时基显示和二维幅相显示(见图1)。推荐远场涡流仪具有带刻度标识的
检波前基频信号波形显示功能,如图1c)所示。
X
-
a)一维显示
b)二维显示
c)基频信号波形显示
图1典型远程涡流显示方式示意图
4.3.6不同检测信号通道的一致性
远场涡流仪可有一个检测信号处理的物理通道或两个及以上的物理通道。不同通道在使用同一探头以及相同的激励频率、增益、相位等参数条件下,对于标准样管上同一个人工缺陷的响应信号幅值差异 △A/Amax应不大于3%,相位差异△/max应不超出士5°。 4.3.7最大输出电压
最大输出电压是指当发生器输出不加载荷且将其输出电压调整到最大时的峰-峰值电压。 根据需要,远场涡流仪还应可配接功率放大器激励探头。
2 JB/T13941—2020
4.3.8最大噪声
远场涡流仪噪声与其输入电压有关。远场涡流仪的最大噪声是指将其设定在最大频宽范围且输入端短路时输出的最大信号。 4.3.9绝缘电阻
交流适配器电源进线端与保护接地电路之间,在试验电压为500V时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Q2。 4.3.10介电强度
交流适配器电源进线端与保护接地电路之间,应能承受1500V、历时1min的介电强度,而不出现跳火或飞弧。 4.3.11外观质量
远场涡流仪的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GB/T2611一2007中第10章的规定。 4.3.12耐温性能
远场涡流仪的耐温性能要求应符合GB/T25480一2010中第3章的规定。 4.3.13耐湿性能
远场涡流仪的耐湿性能要求应符合GB/T25480一2010中第3章的规定。 4.3.14抗振动性能
远场涡流仪的抗振动性能应符合GB/T6587-2012中4.7的规定。 4.3.15抗冲击性能
远场涡流仪的抗冲击性能应符合GB/T6587一2012中4.7的规定。 4.3.16运输性能
远场涡流仪的运输性能应符合GB/T6587一2012中4.8的规定。
5试验设备
5.1试验条件
除特殊要求外,试验条件应满足4.1的规定。 5.2仪器仪表
试验所需仪器仪表: a)0.5级的交、直流电压表和电流表; b)信号发生器:幅度误差不大于2%,频率误差不大于0.1%; c)不低于50MHz的双踪示波器: d)频率计或频谱分析仪。
5.3标准样管
采用标准样管进行远场涡流仪性能试验,标准样管的人工缺陷特征和缺陷制作要求参见附录A。
3 JB/T13941—2020
6检验方法
6.1激励频率
试验条件:应对远场涡流仪的频率范围和带载时的发生器输出频率进行测量。频率标称值的相对误差按公式(1)计算。
Af = le_ m×100%
(1)
fa
式中: Af—频率标称值的相对误差; fa—频率标称值,单位为赫(Hz); f一频率测量值,单位为赫(Hz)。 使用双踪示波器、频率计或频谱分析仪测量频率。在远场条件下,应使用适宜的测量仪器。试验后
应给出被测量范围内的最大频率偏差。
6.2相位线性试验
远场涡流仪的相位线性表示调节相位偏转角度时响应信号相位的线性度。调节0°~360°变化范围的偏转角度时,观测屏显信号轨迹图相位与预期相位的偏差。
测量方法是使用附录A中的标准样管,在给定的工作频率下使用内穿式远场涡流探头对同一标准缺陷进行重复扫查,比较N次扫查后的实际输出值与理论值(即输入值)的偏差,得出相位最大线性偏差。 6.3增益最大偏差试验
增益准确度代表远场涡流仪线性放大信号的能力。增益标定值与测量值间的最大线性偏差单位为分贝(dB)。
测量方法是使用附录A中的标准样管,在给定的工作频率(如100Hz)下使用特定的内穿式远场涡流探头对标准样管上的通孔进行扫查。以最小增益时测得的输出电压作为参考值Vo,记录各增益档通孔在屏幕上显示信号的幅值V。按公式(2)计算增益偏差。
(2)
E=20lg(V/Vo)
式中: E一一增益偏差,单位为分贝(dB)。 最大偏差是增益偏差的最大值。
6.4灵敏度试验
运场涡流仪在进行平衡和提离效应补偿后,在附录A中的标准样管上,以均匀的速度扫查人工缺陷,应能使标准样管上通孔人工缺陷的信号幅度达到全屏。 6.5不同检测信号通道的一致性试验
参照附录A进行试验,试验过程如下: a)在10Hz~5kHz频率范围内选定一激励频率设定每个检测信号通道的工作频率,并利用标准样
管上的通孔调整远场涡流仪,保持远场涡流仪各通道的增益、相位等参数设定一致; b)在相同参数条件下,使用同一检测线圈逐通道地(或者,推荐将同一检测线圈信号同时接入各
通道)针对同一标准样管上指定人工缺陷进行检测,记录不同检测信号通道上的响应信号幅值 (A1、A2、A3、、A)和相位(1、2、3、、①);
4
上一章:GB/Z 41399-2022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 下一章:JB/T 11277-2012 无损检测仪器 单通道声阻抗检测仪

相关文章

JB/T 13159-2017 无损检测 在役铁磁性热交换器管的远场涡流检测方法 JB/T 11259-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多频涡流检测仪 JB/T 13940-2020 无损检测仪器 涡流电导率检测仪 JB/T 12455-2015 无损检测仪器 涡流扫频检测仪 JB/T 11611-2013 无损检测仪器 涡流-磁记忆综合检测仪 JB/T 11612-2013 无损检测仪器 涡流-漏磁综合检测仪 JB/T 11780-2014 无损检测仪器 阵列涡流检测仪性能和检验 JB/T 13150-2017 无损检测仪器 涡流检测仪用变阵列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