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5.160.40 J33 备案号:51847—2015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530.2——2015
塑料焊缝无损检测方法第2部分:目视检测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weld joint of thermoplastics
—Part 2: Visual examination
2015-10-10发布
2016-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2530.2—2015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 4.1 概述. 4.2 检测人员.. 4.3 设备和器材 4.4 工艺规程 5检测方法. 5.1 概述.. 5.2 直接目视检测... 5.3 间接目视检测.. 5.4 透光目视检测. 6结果评价
2 3 4
检测报告附录A(规范性附录) 目视检测典型项目及合格级别 A.1 范围 A.2 热风焊 A.3 挤出焊... A.4 热熔对接焊.. A.5 热熔承插焊, A.6 电熔焊附录B(资料性附录) 目视检测报告格式
7
14 .17 20 25
表A.1 热风焊接头目视检测典型项目及合格级别表A.2 挤出焊接头目视检测典型项目及合格级别表A.3弄 热熔对接焊接头目视检测典型项目及合格级别表A.4热熔承插焊接头目视检测典型项目及合格级别表A.5日 电熔焊接头目视检测典型项目及合格级别表B.1 塑料焊缝目视检测报告(VTReport)
0
g 14
17 20 .25
JB/T12530.2—2015
前,言
JB/T12530《塑料焊缝无损检测方法》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目视检测;第3部分:射线检测;第4部分:超声检测。
本部分为JB/T12530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四川理工学院、江
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西安塑龙熔接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市星亚塑料管道有限公司、温州赵氟隆有限公司、温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贵州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应仁爱、李茂东、曾涛、钱夏夷、马建萍、卢丹亚、陈国龙、黄晖、郑玉萍、 刘智、叶伟文、赵锋、赖志红。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I
JB/T12530.2—2015
塑料焊缝无损检测方法第2部分:目视检测
1范围
JB/T12530的本部分规定了塑料焊缝目视检测方法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检测方法、结果评价和检测报告。
本部分适用于由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丙烯-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 聚偏氟乙烯(PVDF)与改性聚四氟乙烯(PTFE)等热塑性塑料管材或板材,采用热风焊、挤出焊、热熔焊和电熔焊工艺制成的焊接接头的目视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445 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11533标准对数视力表 GB/T 20967 无损检测目视检测总则 GB/T20968 无损检测目视检测辅助工具低倍放大镜的选用 JB/T12530.1 塑料焊缝无损检测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接目视检测directvisualexamination 不借助目视辅助器材(照明光源、反光镜和低倍放大镜除外),用肉眼进行检测的一种目视检测技术。
3.2
间接目视检测 remotevisualexamination 借助反光镜、内窥镜、照相机、视频系统、机器人以及其他适合的目视辅助器材,对难以进行直接
目视检测的被检部位或区域进行检测的一种目视检测技术。 3.3
透光目视检测 translucentvisualexamination 借助人工照明,观察透光叠层材料厚度变化的一种目视检测技术。
4一般要求
4.1概述
目视检测的一般要求应符合JB/T12530.1和GB/T20967的规定。
1
JB/T12530.2—2015
4.2检测人员
从事目视检测的人员除按JB/T12530.1中5.2的要求取得相应的资格等级证书外,还应满足以下要
求:
a)熟悉相关规范和标准,熟练使用设备和器材。 b)了解被检焊接接头的相关焊接工艺过程。 c)视力良好,应符合GB/T9445的要求。进行目视检测时,目视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采
用5分纪录的视力,不应低于5.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检测人员每12个月应检查一次视力,以保证分辨能力正常。
4.31 设备和器材 4.3.1直接目视检测器材有:照明光源、反光镜和低倍放大镜。 4.3.2间接目视检测设备和器材有:照明光源、反光镜、内窥镜、照相机和视频系统。 4.3.3透光目视检测器材有:照明光源和低倍放大镜。
4.4工艺规程 4.4.1应按JB/T12530.1的要求编制目视检测工艺规程或工艺卡。 4.4.2目视检测工艺规程或工艺卡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a)观察方法: b)被检塑料焊接接头的位置和可接近性; c)被检塑料焊接接头表面状况: d)被检塑料焊接接头表面照明情况。
4.4.3应采用验证试样来验证目视检测工艺规程的真实性。验证试样可采用一条宽度小于或等于0.8mm 的细线或其他类似人工缺陷。验证试样应放在被检件表面或光照条件、反差比和可接近性等方面与被检件相似的表面,且宜放在被检区域中最难以观察到的部位。
5检测方法
5.1概述 5.1.1目视检测方法有:直接目视检测、间接目视检测和透光目视检测。 5.1.2塑料焊接接头通常在焊后状态下检测,特殊情况下可以在焊接过程各阶段中进行检测,但需与合同方达成协议, 5.1.3检测分为焊接前的接头、焊接过程、焊接后接头等目视检测。具体要求为:
a)焊接前的接头:主要检测其形状及尺寸是否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b)焊接过程:主要检测焊接过程各参数及焊接步骤是否满足相关标准或协议的要求 c)焊接后接头:主要检测其形状及尺寸是否满足相关标准或协议的要求。
5.2直接目视检测 5.2.1.应使眼睛能够与被检塑料焊接接头达到最佳的距离和角度:距离不超过600mm,且眼晴与被检塑料焊缝所成的夹角不小于30°。 5.2.2可采用反光镜改善观察的角度,并可借助低倍放大镜来分辨细小缺陷,低倍放大镜的选用按 GB/T20968的规定执行。 5.2.3检测区域应有足够的照明条件,被检塑料焊接接头表面至少要达到5001x的照度,对于发现异
2
JB/T12530.2—2015
常情况并需要做进一步观察和检测的区域则需1000Ix的照度。 5.2.4为达到最佳检测效果,照明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a)使照明光线方向相对于观察点达到最佳角度; b)避免表面眩光: c)优化光源的色温; d)使用与表面反射光相适应的照度计。
5.3间接目视检测 5.3.1对不易或无法进行直接目视检测的被检焊接接头,可采用间接目视检测。 5.3.2间接目视检测应至少具有与直接目视检测相当的分辨力,必要时还应验证间接目视检测系统能否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 5.4透光目视检测 5.4.1透光目视检测需要借助人工照明,其中包括一个能产生定向光线的光源,该光源应能提供具有足够的强度、照度并均匀地透过被检部位和区域的光线,能检查半透明层塑料焊接接头处的缺陷。 5.4.2周边光线应事先识别,来自被检表面的反射光或表面眩光应小于施加透过被检部位和区域的透照光。
6 结果评价
6.17 检测结果应按附录A的接受程度进行评价。 6.2检测工艺规程规定了最低限度的检测要求,但并不限制在生产过程中可能进行的更高要求的检测。 6.3当目视检测发现异常情况,且不能判断缺陷的性质和影响时,可采用其他无损检测方法对异常处进行评价。
7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格式参考附录B,其内容包括以下信息: a)检测机构信息; b)委托单位信息; c)工件名称、规格和材质等; d)焊接接头形状、检测时机; e)检测使用的设备和器材: f)检测示意图、记录; g)检测结果; h)检测人员、批准人员签字; i)检测日期和报告日期。
3
JB/T12530.2—2015
“SS00
三
II
(回)
()
V 录
“ 中科母
过
IV 表
OKY
快
-II
纹彩
区
围范 本
A 热
表
2
4
JB/T12530.2——2015
1 ““
“SS0>0
缺是
业
缺且
()
)
“ (中
L 表
SV
S
BE
R
缺
C
H
Fs
S
S
FS
台
E
S
9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