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T 6947-2013 石油天然气工业 聚乙烯内衬复合油管

SY/T 6947-2013 石油天然气工业 聚乙烯内衬复合油管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4 09:05:32



推荐标签: 聚乙烯 石油 天然气 工业 油管 内衬 6947

内容简介

SY/T 6947-2013 石油天然气工业 聚乙烯内衬复合油管 ICS 75.180: 83.140.30 E 98: G33 备案号:43253—2014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9472013
石油天然气工业聚乙烯内衬复合油管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
Polyethylene lined tubing
2014—04-01实施
2013—11-28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6947—2013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H
缩略语 5 制造T艺 5. 1 内村管挤出工艺 5.2复合T艺 6性能要求 6. 1 内村聚乙烯管 6.2 钢制油管 6.3接箍 - 6.复合油管 7检测方法 7. 1 内衬管检测方法 7.2钢制油管性能测试 7.3接箍
4
:
复合油管性能测试
7.4
8检验规则 8.1出厂检验 8.2 型式检验 8.3 组批与抽样 》标志,包装、运输和存 9.1 标志 9.2 包装 9. 3 运输
9.1 存 SY/T6947—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M")《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石油管材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江苏联冠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吉林省荣
亿石油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东营凯维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浙江金洲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雪华。钱晓宇、威东涛、蒋丰亮。严为群,马力、沈涂荣。
I SY/T 6947—2013
石油天然气工业聚乙烯内衬复合油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工业用聚乙烯内衬复合油管(以下简称复合油管)的制造工艺、性能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用于制备复合油管的钢制油管包括新油管和修复油管两种。
本标准适用于水。烃类液体和多相流体输送用井下复合油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H.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I.)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 H802 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 GB/T8866 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 GB/T 9253.2 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的加下、测量和检验 GB/T13663--2(HH)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 GB/T17745 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和油管的维护及使用 GB/T 21267 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及油管螺纹连接试验程序 QB/T2668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 SY7T6H56石油天然气1.业复合材料内衬钢管 API Spec5cT套管和油管规范(Specification for casingand tubing) NACETMt1208纤维增强塑料管线和管件在油气田环境中的适用性评价(Evaluatingthecom
patibility of FRP pipe and tubulars with oilfield environment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万单位,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1℃/21.6kg)小于0.1g/10min的
聚乙烯树脂。 3. 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tubular goods 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主要原料:其他组分添加量不大于5%的经挤出成型的管材。
3. 3
高密度聚乙烯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1 SY/T 6947—2013
种以乙烯为单体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密度在.40g/cm~1.965g/cm。
3.
高密度聚乙烯管材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tubular goods 由高密度聚乙烯配以抗氧剂等必要助剂通过挤出成型的管材。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UHMWPE一超高分子量案烯(Ultrahighmolecularweightpolyethylene): HDPE---高密度聚艺烯(Highdensitypolyethylene)。
5制造工艺
5.1内衬管挤出工艺 5.1.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采用单螺杆挤出工艺。通常将挤出螺杆的长径比设置为28:1:也可采用其他参数。为了确保制品质量,获得合格的物理性能,成型背压不应小于12MPa。 5.1.2高密度聚乙烯
采用单螺杆挤出工艺。通常将挤出螺杆的长径比选择为33:1,也可采用其他参数。为了确保制品质量·熔体乐力不应小于13MPa。 5.2复合工艺
复合油管采用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内村管插人钢制油管的方式复合而成。内衬管采用聚乙烯。通过冷缩径工艺将它穿插在钢制油管内部,内村管和钢制油管间的间隙通过加热或压缩空气吹胀由聚乙烯的记忆效应膨胀填充,也可采用其他的复合工艺。复合油管的端部应对内衬管进行翻边处理:以避免机械损伤。并对内村间隙起到密封作用,
6性能要求
6.1内衬聚乙烯管 6.1.1颜色
一般为黑色或棕色,其他颜色可根据需方井下温度的不同协商确定 6.1.2外观
管材的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无凹陷、气泡和其他影响性能的表面缺陷。管材不应含有可见杂质。管材端面应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 6.1.3理化性能 6.1.3.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管的理化性能应符合QB/T2668的有关要求。 6.1.3.2高密度聚乙烯内衬管的理化性能应符合GB/T13663--240的有关要求, 2 SY/T 69472013
6.1.3.3聚乙烯内村管最高使用温度应低于维卡软化点温度15℃。维卡软化点温度试验方法见7.1.4.1 6.1.4耐化学性能
复合油管用于输送腐蚀性介质时。应进行耐化学性能试验。试验方法见7.1..2。 6.1.5内衬管尺寸及偏差
内衬管外径应大于复合油管用钢质油管的内径,其壁厚应不低于3.2mm:常用复合油管用内村的规格尺寸见表1。其他规格的内衬管尺寸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但复合后的性能应满足6。.3规定的复合油管内村结合性能要求。
表1内村聚乙烯管材尺寸及偏差
单位为毫来最小通轻尺寸
公称外径 5.3 fi.3 77 91. 5
字号 1 r A 中
壁厚 3. 2 3. 5 . 11 4. 5
偏差 - .3 I ~ . 3 ~ . 3 3
外径公差
46. f6 5f fa) H2. 5
. 3 1.5 1. 5 F5
6.2 :钢制油管 6.2.1 新油管
未加装内衬前的钢制油管应符合APISpec5CT和GB/T9253.2的有关要求。 6.2.2修复油管
未加装内衬前的修复油管应进行无损检测和表面处理:其整体强度应满足使用工况要求,理化指标、螺纹参数应符合APISpec5CT和GB/T9253.2的有关要求。 6.3接箍
应符衍合APISpec5CT和GB/T9253.2的有关要求。根据需要可对复合油管接箍进行相应防膚处理。 6.复合油管 6.4.1外观
复合油管内外表面应光滑,内衬层以及翻边处不应有胀缩、裂纹、凹陷、脱层等缺陷。螺纹与接箍内外表面不应有磕碰现象。 6.4.2通径
规定尺寸的圆柱形或球形通径规应能在工厂的生产线上自由地通过复合油管。圆柱形通径规的最小尺寸应不小于表1规定的最小通径尺寸。
3 SY/T 6947-2013
6.4.3结合强度
内衬管与钢制油管应结合牢固,剪切强度应不低于(1.15MPa。内衬管与钢制油管间结合强度的测试方法见7.4.3。 6.4.4耐冷热循环性能
用于输送热介质的复合油管试件经二个周期冷热循环试验后,内衬管应无变形裂纹等缺陷。其结合强度应不低于6.4.3的规定值。测试方法见7.4.。 6.4.5复合油管完整性
油管管端应进行敏边或翻边处理,保证接头结构不被管内流体腐蚀。检测方法见7.4.5。试验后复合油管内表面自测不能有腐蚀点或坑。
6.4.6抗快速泄压能力
当应用环境中包含高压气体介质时,应进行管内的快速泄压试验,泄压后内村不发生损伤。试验方法见7.4.6。 6.4.7气密封性能
用于输送气体介质的复合油管,应进行复合油管的气密封性能试验符合GB/T21267的有关要求。试验方法见7..7。
7检测方法
7.1内村管检测方法 7.1.1 试样制备
在内村管材上任意截取,并按GB/T2918的规定进行状态调节,时间为24h以上。 7. 1. 2 外观
目测检验。 7.1.3尺寸和偏差
按GB/T8806中的方法进行检验。 7.1.4内衬管性能测试 7.1.4.1维卡软化点温度
按GB/T8802中的方法进行试验 7.1.4.2耐腐蚀性能试验
参考NACETM0298中的方法进行,腐蚀介质可采用NACETM0298中的推荐的溶液.也可根据复合油管服役环境由供需双方协商进行。 SY/T6947—2013
7.2钢制油管性能测试
未加装内村前的钢制油管采用APISpec5CT和GB/T9253.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7.3接箍
采用APISpec5CT和GB/T9253.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7.4复合油管性能测试 7.4.1外观
目测检验。 7.4.2通径
规定尺寸的圆柱形或球形通径规在下厂的生产线上通过复合油管。 7.4.3结合强度
取长度为20mm的复合油管样品进行试验,样品结合强度试验T装参照图1。按公式(1)计算复合油管的结合强度。
T=F/A
(1)
式中:
复合油管的结合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F一一内村层拔出力的最大值。单位为牛(N): A一一内村层与钢制油管的结合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


垫铁试件
内村塑料层
测试平台
图1内村层结合强度测试
7.4.4耐冷热循环性能
取复合油管200mm长试件浸在95℃±2C热水中30min.取出后在常温中自然冷却10min,再浸人5℃±2℃冷水中30min,取出在常温搁置10min,以上为一个循环周期,共做三个周期,之后截取试样件中20mm按7.4.3的规定做结合强度测试。 7.4.5复合油管完整性
按SY/T6856的规定进行:
5
上一章:SY/T 6944-2013 油气井射孔测试水力喷射泵排液联作技术规范 下一章:SY/T 6948-2013 石油钻具耐磨带

相关文章

SY/T 6856-2012 石油天然气工业 复合材料内衬钢管 SY/T 6946-2013 石油天然气工业 不锈钢内衬玻璃钢复合管 SY/T 6662.8-2016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非金属复合管 第8部分:陶瓷内衬管及管件 SY/T 6662.7-2016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非金属复合管 第7部分:热塑性塑料内衬玻璃钢复合管 SY/T 6662.1-2022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非金属复合管 第1部分:钢骨架增强聚乙烯复合管 SY/T 6662.1-2012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非金属复合管 第1部分:钢骨架增强聚乙烯复合管 SY/T 6662.5-2014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非金属复合管 第5部分: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连续管及接头 SY/T 7043-2016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高压玻璃钢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