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5.080.10 J 53 备案号:31949—2011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8483.1—2011 代替 JB/T 8483.1—1996
多用车床 第1部分:精度检验
Versatile lathesPart 1: Testing of the accuracy
2011-08-01 实施
2011-05-18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8483.1—201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般要求 3.1 计量单位
I1
3.2 安装水平. 3.3 检验顺序. 3.4 检验项目 3.5 检验工具. 3.6 工作精度检验 3.7 最小公差几何精度工作精度
....................
............................
.....................
4 5
JB/T 8483.1—2011
前言
JB/T8483《多用车床》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精度检验;第2部分:技术条件。
本部分为JB/T8483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JB/T8483.1一1996《多用车床精度检验》。 本部分与JB/T8483.1一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原标准名称“多用车床精度检验”修改为“多用车床第1部分:精度检验”; 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原标准代号替换成现行标准代号;原标准G3、G7、G9、G10中的“a)在垂直平面内;b)在水平面内”修改为“a)在水平平面内;b)在垂直平面内”; G6、G7、G10、G12中的测量长度由“300 mm”均改为“200 mm”,各项公差值进行了相应的折算; 原标准中“P1、P2、P3”修改为“M1、M2、M3”。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第三机床厂。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伟、郭鹏兴、赵旭。 本部分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 8483.1—1996。
II
JB/T 8483.1—2011
多用车床 第1部分:精度检验
1 范围
JB/T 8483的本部分规定了一般用途的普通级精度多用车床的几何精度、工作精度的检验方法以及相应的公差。
本部分适用于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 250 mm~400 mm、最大工件长度至 1000 mm 的多用车床。 本部分仅适用于机床的精度检验,不适用于机床的运转检查(如振动、非正常的噪声、运动部件的
爬行等),或机床的参数检验(如速度、进给量等)。这些检验应在精度检验前进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JB/T8483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7421.1一1998机床检验通则第1部分:在无负荷或精加工条件下机床的几何精度(eqv ISO 230-1:1996) 3 一般要求 3.1计量单位
本部分中的所有线性尺寸、偏差和相应的公差的单位为毫米(mm);角度尺寸的单位为度(°), 角度偏差和相应的公差一般用比值表示,但在一些情况下为了清晰,可用微弧度(μrad)或角秒(”)表示。应始终注意下列表达式的等效关系:
0.01/1 000=10 μrad~2"
3.2 安装水平
机床精度检验前,首先要调整好机床的安装水平。将溜板置于导轨行程中间位置,在机床导轨两端(或通过专用的桥板)放置水平仪,水平仪在纵向和横向的读数均不超过0.08/1000。
使用本部分时应按GB/T17421.1的规定,尤其是机床检验前的安装、主轴和其他运动部件的温升、 检验方法和检验工具的推荐精度 3.3检验顺序
本部分给出的检验项目的顺序并不表示实际检验顺序。为了使装拆检验工具和检验方便,可按任意次序进行检验。 3.4检验项目
检验机床时,并不是必须检验本部分中的所有检验项目。为了验收目的而要求检验时,可由用户取得制造商同意选择一些感兴趣的项目,但这些项目必须在机床订货时明确提出。 3.5检验工具
在第 4、5章的检验项目中指出的工具仅为例子。可以使用相同指示量和具有至少相同精度的其他检验工具。指示器应具有0.001 mm或更高的分辨率。 3.6工作精度检验
工作精度检验应在试件精加工后进行。 3.7最小公差
当实测长度与本部分规定的长度不同时,公差应按GB/T17421.1一1998中2.3.1.1的规定按能够测
1
JB/T 8483.1—2011
量的长度折算。折算结果小于0.005mm 时,仍按0.005mm计。 4几何精度
检验项目
G1
导轨精度: a)纵向: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 b)横向: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平行度。
简图
b)
a
公差
D.≤500 0.010() D.>500 0.020()局部公差:在任意250测量长度上为0.0075 0.040/1 000
a)
b) 检验工具
a)精密水平仪或光学仪器; b)精密水平仪。
检验方法
应符合 GB/T17421.1—1998 中a)3.1.1、5.2.1.2.2.1、5.2.1.2.2.2;b)5.4.1.2.7 的规定。 a)在溜板上靠近前导轨处,纵向放一水平仪。 等距离(近似等于规定的局部误差的测量长度)移动溜板检验。 将水平仪的读数依次排列。画出导轨误差曲线,曲线相对其两端点连线的最大坐标值就是导轨全长的直线度误差,
曲线上任意250测量长度的两端点相对曲线两端点连线的坐标差值,就是导轨直线度的局部误差。
b)在溜板上横向放一水平仪,等距离移动溜板检验「移动距离同a)l。 水平仪在全部测量长度上读数的最大代数差值就是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平行度。 也可将水平仪放在专用桥板上进行检验。
注 1:Dc 一最大工件长度,注2:在导轨两端D/4测量长度上局部公差可以加倍。
2
JB/T 8483.1—2011
检验项目
G2
溜板移动在水平平面内的直线度(尽可能在两顶尖间轴线和刀尖所确定的平面内检验)
简图
公差
D≤500 0.015 Dc>500 0.020
检验工具
指示器、检验棒或平尺
检验方法
应符合 GB/T 17421.1—1998 中 5.2.1.2.1.1.2的规定。 将指示器固定在溜板上,使其测头触及主轴和尾座顶尖间的检验棒表面上,调整尾座使指示器在检验棒两端的读
数相等。移动溜板在全部行程上检验。
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代数差值计。
JB/T 8483.1—2011
检验项目
G3
尾座移动对溜板移动的平行度: a)在水平平面内; b)在垂直平面内。
简图
b
L=常数
公差
a)和b) 0.030 局部公差:在任意500测量长度上为0.020
检验工具
指示器
检验方法
应符合GB/T17421.1—1998中5.4.2.2.5的规定。 将指示器固定在溜板上,使其测头触及近尾座体端面的尾座套筒上:a)在水平平面内;b)在垂直平面内。 锁紧尾座套筒,使尾座与溜板一起移动,在溜板全部行程上检验。 a)、b)误差分别计算,误差以指示器在任意500 行程和全部行程上的最大差值计。
JB/T 8483.1—2011
检验项目
G4
a)主轴的轴向窜动; b)主轴轴肩支承面的跳动。
简图
0
公差
a) 0.010 b)0.020
检验工具
指示器、带钢球检验棒检验方法
应符合 GB/T17421.1—1998中5.6.2.2、5.6.3.2的规定。 固定指示器使其测头触及:a)插入主轴锥孔的检验棒端部的钢球上;b)主轴轴肩支承面上。沿主轴轴线施加
力F,旋转主轴检验。施加力F数值由制造商规定。
a)、b)误差分别计算。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