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150.30 H 62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 867--2013
镀银(银镍复合镀)铜及铜合金圆线
Silver-plated (silver nickel composite plating) of copper and copper alloy wire
2013-09-01实施
2013-04-2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867—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参考了ASTMB2982007《镀银软或退火铜线》部分内容。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九发高导铜材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常富鼎、赵拥军、宋茂斌、韩浩彬、江波、王付装、石磊。
H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Www. jz.321, net
YS/T867—2013
镀银(银镍复合镀)铜及铜合金圆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镀银(银镍复合镀)铜及铜合金圆线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和合同(或订货单)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电线电缆、电子、电气、装饰等相关产品使用的镀银(银镍复合镀)铜及铜合金圆线(以下简称铜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048.2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 GB/T4135银 GB/T4909.2裸电线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测量 GB/T4909.3裸电线试验方法第3部分:拉力试验 GB/T4909.10裸电线试验方法第10部分:镀层连续性试验一一过硫酸铵法 GB/T4909.11裸电线试验方法第11部分:镀层附着性试验 GB/T4955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 GB/T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5231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GB/T6516 电解镍 GB/T8888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YS/T482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光电发射光谱法
3要求
3.1产品分类 3.1.1产品的牌号、状态、规格
铜线的牌号、状态和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YS/T867—2013
表 1 线材的牌号、状态、规格
基材直径 mm
镀银厚度 μm
镀镍厚度 μm
牌号 TU1-Ag
镀层种类 状态
QSn1. 5-0.1-Ag TAg0.1-Ag QMg0. 8-Ag TU1-NiAg QSn1.5-0.1-NiAg TAgo. 1-NiAg QMg0. 8-NiAg
银
0.3~20
软态 (060)
硬态 0.02~3.24 (H80)
银/镍
0.3~20
0.1~10
3.1.2标记示例
铜线标记按产品名称、标准编号、牌号、状态、规格的顺序表示。 示例1:基材牌号为TU1-Ag,软态(O60),直径为0.20mm,银层厚度为1.0μm的镀银款圆铜线标示为:镀银圆铜线YS/T867-TU1-AgO60-Φ0.20/1.0 示例2:基材牌号为TU1-NiAg,软态(O60),规格直径为0.20mm,银层厚度为1.0μm的镀镍银软圆铜线标示为:镀镍银圆铜线YS/T867-TU1-NiAgO60-0.20/1.0 示例3:基材牌号为QSn1.5-0.1-NiAg,硬态(H80),规格直径为0.20mm,银层厚度为1.0μm的链镍银硬锡青铜圆
线标示为:
镀镍银锡青铜圆线YS/T867-QSnl.5-0.1-NiAgH80-$0.20/1.0 3.2化学成分 3.2.1 铜线基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5231中的相应规定。 3.2.2银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4135中牌号为IC-Ag99.99的相应规定。 3.2.3镍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6516中牌号为Ni9999的相应规定。 3.3镀层厚度、连续性及附着性
3.3.1 铜线的镀层厚度尺寸偏差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镀层的厚度偏差
单位为微米
镀层厚度 0.1~0.5 >0.5~ 1.0 >1.0~5.0 >5.0~10.0 >10. 0
允许偏差 ±0. 03 ± 0. 05 ± 0.10 ± 0.50 ±1.00
2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www. jz321. net
YS/T 867-2013
3.3.2 镀层连续性
镀层应连续,用户有要求时可进行连续性试验。
3.3.3附着性
镀层应牢固地附着在铜及铜合金线材表面上,用户有要求时可进行附着性试验。
3.4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铜线的外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规定。
表3外径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公称直径(d) 0.02~0.05 >0.05~0.10 >0.10~0.40 >0.40~0.70 >0.70~1.00 >1.00~2.00 >2.00~3.26
允许偏差 ±0.002 ±0.003 ±0.004 ±0.005 ±0.010 ±0.020 ±1%d
3.5力学性能 3.5.1 牌号为TU1-Ag、TU1-NiAg的铜线室温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铜线材的力学性能
硬态(H80)
软态(060)
伸长率A100mm
伸长率A100mm
公称直径 mm
抗拉强度R.
抗拉强度Rm
%
MPa
%
MPa
不小于
0.02~0.03 >0.03~0.05 >0.05~0.10 >0.10~0.25 >0.25~0.60 >0.60~1.50 >1.50~3.26
390 390 390 390 390 390 390
5 10 15 20 25 25 30
一
196 196 196 196
0. 5 0. 6
3.5.2 牌号为QSn1.5-0.1-Ag、TAg0.1-Ag、QMg0.8-Ag、QSn1.5-0.1-NiAg、TAg0.1-NiAg、QMg0.8 NiAg铜线室温力学性能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3
YS/T867—2013
3.6 电性能 3.6.1 牌号为TU1-Ag、TU1-NiAg铜线,在20℃的室温条件下,电性能应符合表5规定。
表5线材的电性能
体积电阻率 a·mm/m 不大于 0.017 777 0.017 241
导电率 %IACS 不小于 97 100
合金牌号
状态
TU1-Ag TU1-NiAg
H80 060
3.6.2 牌号为QSn1.5-0.1-Ag、TAg0.1-Ag、QMg0.8-Ag、QSn1.5-0.1-NiAg、TAg0.1-NiAg、QMg0.8- NiAg铜线的电性能一般不提供。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3.7 表面质量
3.7.1 铜线每盘中间不允许存在接头,但允许在镀层前焊接铜线。 3.7.2 铜线的镀层表面应光亮、光滑,不得有银粒、毛刺、机械损伤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4试验方法
4.11 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基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按GB/T5121或YS/T482的规定进行,仲裁时按GB/T5121的规定进行。 4.2镀层厚度、连续性及附着性检验方法 4.2.1 铜线的镀层厚度测定参照见附录A进行,仲裁时按GB/T4955的规定进行。 4.2.2铜线的镀层连续性按GB/T4909.10测定。 4.2.3.铜线的附着性按GB/T4909.11测定。
4.35 外形尺寸测量方法
铜线的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参照GB/T4909.2进行测量。
4.4力学性能检验方法
铜线的力学性能按GB/T4909.3进行测定。 4.5电性能检验方法
铜线的电性能按GB/T3048.2进行测量。
4.6表面质量检验方法
铜线的表面质量用目视进行检验。
4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www. jz321.net
YS/T867-2013
5检验规则
5.1检查与验收
5.1.1铜线应由供方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或合同(或订货单)要求,并填写质量证明书。 5.1.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和合同(或订货单)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或合同(或订货单)的规定不符时,应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属于表面质量和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1个月内提出;其他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如需仲裁,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2组批
线材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状态、规格的线材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1000kg。 5.3检验项目
每批铜线应进行化学成分、镀层厚度、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力学性能、表面质量、牌号为TU1- Ag及TU1-NiAg的电性能的检验。用户要求时,还应进行连续性、附着性及合金线材的电性能的检验。 5.4取样
铜线取样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取样取样规定
要求章条号
试验方法章条号
检验项目化学成分镀层厚度连续性附着性
3. 2 3. 3 3. 3 3. 3 3. 4 3. 5 3. 6 3. 7
4. 1 4. 2 4. 2 4. 2 4, 3 4. 4 4. 5 4. 6
每批任取一个试样(镀前检测)每批任取两卷,每卷各取一个试样每批任取两卷,每卷各取一个试样每批任取两卷,每卷各取一个试样
逐卷进行
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力学性能电性能表面质量
每批任取两卷,每卷各取一个试样每批任取两卷,每卷各取一个试样
逐卷进行
5.5 5检验结果的判定 5.5.1 化学成分不合格时,判该批铜线不合格。 5.5.2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表面质量不合格时,按卷判定不合格。 5.5.3镀层厚度、连续性、附着性、力学性能和电性能的试验结果有试样不合格时,应从该批铜线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包括原不合格的那卷)进行重复试验,重复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整批产品合格。 若重复试验结果仍有试样不合格,则判该批线材不合格,或由供方逐卷检验,合格者单独编批交货。
5
YS/T867-—2013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6
6.14 铜线的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8888的相关规定, 6.2铜线均匀地绕在线轴上,线头应固定,最外层线到线盘侧板边缘应保持适当距离。
合同(或订货单)内容
7
订购本标准所列材料的合同(或订货单)内应包括下列内容: a) 产品名称; b) 牌号: c) 状态; d) 规格; e) 净重(kg); f) 连续性(有要求时); g) 附着性(有要求时); h) 合金线材的电性能(有要求时); i) 本标准编号; j) 其他。
6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www. jz.321. 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