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 1539—2015
硅酸根分析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Silicate Analyzers
2015-06-15 发布
2015-09-15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1539—2015
硅酸根分析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Silicate Analyzers
JJF 1539—2015
归口单位:全国光学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沈阳计量测试院
新疆计量测试研究院大连华城电子有限公司
本规范委托全国光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1539—2015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艾明泽(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李晓滨(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张文美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肖哲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张弓 (沈阳计量测试院) 白旭(新疆计量测试研究院)金为民 (大连华城电子有限公司)
JJF1539—2015
目
录
引言
(Ⅱ)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4) (4) (4) (4) (5) (6) (7) (9) (10)
范围… 2 引用文件 3 概述
1
计量特性· 4.1 仪器示值误差 4.2仪器测量重复性·. 4.3 仪器稳定性. 4. 4 仪器24h运行稳定性 4.5 仪器抗磷酸盐干扰性能 5 校准条件. 5. 1 校准环境· 5. 2 标准器及其他设备 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6. 1 校准前检查· 6.2 仪器示值误差 6.3 仪器测量重复性 6.4 仪器稳定性·
4
仪器24h运行稳定性 6.6 仪器抗磷酸盐干扰性能 7 校准结果表达 8
6.5
复校时间间隔· 附录A 校准用试剂和溶液配制方法 ++ 附录B 校准记录推荐格式附录 C 校准证书内页推荐格式附录 D 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I
JJF1539—2015
引言
本规范依据JJF1071一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一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并参照(部分采用) GB/T12149一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硅的测定》、DL/T677一2009《发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检验规程》的规定而制定
本规范校准的主要项目有:
仪器示值误差;一仪器测量重复性;
仪器稳定性;
-
仪器24h运行稳定性;仪器抗磷酸盐干扰性能
本规范为首次制定。
II
JJF1539—2015
硅酸根分析仪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硅酸根分析仪的校准。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 JJF1094测量仪器特性评定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2149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硅的测定 DL/T677发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检验规程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概述
硅酸根分析仪(以下简称仪器)是用于测量水中硅酸根含量的分析仪器,其测量原理是水中的可溶硅在一定条件下,与显色剂发生反应而显色,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含有吸光物质的有色溶液后,光的一部分被吸收,当吸收层厚度不变时,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通过光电检测装置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微处理器后,显示硅酸根含量。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I
A=-lg gI.-
-lgT=kl
式中: A——物质的吸光度; I一透射的单色光强度; I。一一人射的单色光强度; T——物质的透射比; k——物质的吸光系数; 1——被分析物质的光程; c——物质的浓度。 仪器主要由光源系统、分光系统、样品室、检测系统等部分组成,原理示意图见
图1。
I
JJF1539—2015
1一光源系统;2,3一分光系统;4一样品室;5一检测系统
图 1 原理示意图
4 计量特性 4.1 仪器示值误差
不同量程的仪器,在其量程范围内,对应的示值误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仪器最大允许误差
最大允许误差
仪器量程 ≤100 μg/L >100 μg/L
非在线仪器 ±2.0 μg/L ±2.0%FS
在线仪器 ±5.0 μg/L ±5.0%FS
注:“FS”为被校仪器的满量程。 4.2 仪器测量重复性
≤2.0%(相对标准偏差)。 4.3仪器稳定性
土1.0%FS(仪器连续运行30min)。 4.4仪器24h运行稳定性
土2.0%FS(仪器连续运行24h)。 4.5仪器抗磷酸盐干扰性能
在磷酸盐含量为5mg/L时产生的正误差不大于2ug/L;在30mg/L时,误差不大于4ug/L。
注:以上指标不是用于仪器的符合性判定,仅供参考。
5 校准条件 5.1校准环境 5.1.1环境温度(10~35)℃,相对湿度≤85%。 5.1.2 供电电源(220±22)V,(50±0.5)Hz。 5.1.3操作环境应洁净、无灰尘、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杂散光。 5.27 标准器及其他设备 2
JJF1539—2015
5.2.1标准物质和试剂:二氧化硅标准物质应使用浓度不小于仪器满量程,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2%(k=2)的有证标准物质;试剂应使用分析纯及优级纯试剂。 5.2.2容量瓶、分度吸量管、单标线吸管等玻璃(塑料)量器:A级。 5.2.3电子秒表:分度值不大于0.1s。 5.2.4天平: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1mg。 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6.1校准前检查
仪器外表面壳应整洁光滑、平整,标识、印字完整清晰,涂覆层无脱落、气泡等现象,各部件调节正常,附件齐全;光学系统、样品室、检测系统等各部分能正常工作,不应有影响计量特性及功能的缺陷;样品室进样正常。
在配置硅标准溶液时所用的塑料器皿在使用前必须用(1十1)盐酸溶液与(1十1)氢氟酸溶液混合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再用一级水充分冲洗后备用。 6.2仪器示值误差
按仪器说明书操作,仪器调试正常,通电运行20min后,检查所有试剂应能正常进入仪器的化学检测系统,校正零点与满量程。分别测量浓度约为满量程20%、40%、 60%的二氧化硅标准物质,记录仪器稳定示值。每点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按式(1)和式(2)计算示值误差,取示值误差最大值为仪器示值误差
(1) (2)
AC=C-C.
AC'_C- C。
X 100%
F
式中: △C——示值误差,μg/L; AC一引用误差,%FS; C——3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ug/L; C。——标准物质的质量浓度,ug/L; F—仪器满量程,ug/L。
6.3仪器测量重复性
仪器稳定后,按仪器说明书操作,测量浓度约为满量程80%的二氧化硅标准物质,记录仪器稳定示值。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6次。按式(3)计算相对标准偏差作为重复性。
(C;-C)2
-
×100%
(3)
5
式中: s.—单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 C6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ug/L;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