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5033-2018 油气管道复合材料修复补强检测评价方法

Q/SY 05033-2018 油气管道复合材料修复补强检测评价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8.06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1 17:32:01



相关搜索: 检测 油气 管道 复合材料 方法 补强 评价 05033

内容简介

Q/SY 05033-2018 油气管道复合材料修复补强检测评价方法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5033—2018
油气管道复合材料修复补强
检测评价方法
Inspection andevaluationmethodsfor repair and reinforcement
of oil and gas pipeline with composites
2019-02-01实施
2018一12一25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05033—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1
3
一般要求 4.1 人员及设备 4.2 安全环保检测评价
1
5
5.1 检测评价项目 5.2 检测评价流程 5.3 检测点的选择 5.4 检测点基本资料搜集 5.5 开挖 5.6 外观检测 5.7 修复层厚度检测及评价 5.8 宽度检测及评价 5.9 空鼓检测及评价 5.10 胶粘剂层与复合材料层检测 5.11 黏结力检测 5.12 管道表面检测 5.13 重新修复 5.14 实验室验证验证结论防腐和回填附录A(资料性附录) 搜集表及记录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 修复层厚度计算方法附录C(资料性附录) 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参考文献·
2
6
7
11
·12 ·16 Q/SY05033—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部管道分公司、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西气东
输管道分公司、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晓松、马卫锋、周会萍、杜华东、曹国飞、惠文颖、胡旭、孙明、任俊杰、叶光、丁雨。
I Q/SY05033—2018
油气管道复合材料修复补强检测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增强复合材料修复补强钢制油气管道缺陷修复质量和补强效果的验证检测及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钢制油气管道修复补强后质量效果的检测评价。 油田作业区集输管道、油气田注气注水等其他埋地钢制管道复合材料修复补强后检测评价可参照
本标准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46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GB/T1462 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GB/T19466.2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2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SY/T 5918 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层保温层修复技术规范 SY/T 7347 油气架空管道防腐保温技术标准 Q/SY1592 油气管道管体修复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debonding
脱粘
修复补强层与管体由于黏结力过小或者丧失而造成的分离现象。
3.2
空鼓 hollowness 修复层与钢管本体局部完全脱粘而形成的空洞区域
4一般要求 4.1人员及设备 4.1.1 现场实施检测评价技术负责人应具备工程师及以上职称,具有2年及以上复合材料修复补强工作经历及经验。 4.1.2 现场检测评价第三方应具备防腐资质或检测评价资质,人员培训合格。 4.1.3 现场检测用设备应具有合格证,经过年检并在有效期内。
1 Q/SY05033—2018
4.2安全环保 4.2.1 现场检测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并在实施检测前进行安全环保培训,培训合格后实施检测。 4.2.2 在检测评价现场内,应设置施工作业区域,拉设警戒线。 4.2.3 3检测评价前,应由专人对修复点进行可燃气体检测,检测合格后进行现场施工。 4.2.4 4检测评价过程中,检测人员应加强安全措施。
5检测评价 5.1检测评价项目 5.1.1复合材料修复点验证包括现场验证和取样实验室验证。现场验证分为非破坏性验证和破坏性验证,取样实验室验证应执行5.1.4。 5.1.2非破坏性验证检测项目应包括:
a)外观检测。 b)厚度检测。 c)宽度检测。 d)空鼓检测。
5.1.3破坏性验证检测项目包括:
a)胶粘剂层检测。 b)复合材料层和层之间检测。 c)黏结力检测。 d)管道表面检测。
5.1.4现场验证和取样实验室验证均应现场拍照,留存相关记录。 5.2 检测评价流程
实施检测评价应按照图1所列的程序进行。 5.3检测点的选择 5.3.1 选择验证检测点遵循以下原则:
a)应重点抽检输送介质温度变化范围大、内检测缺陷变化较大、土壤含水率高、地下水位高、
干湿交替等部位的修复点。 b)应避开缺陷多和缺陷群修复补强点。 c)宜避开腐蚀坑较深的修复补强点。 d)宜避开环焊缝缺陷修复补强点,如需验证环焊缝缺陷修复点,应选择较为安全的环焊缝缺陷
修复补强点,且检测过程中加强安全措施。 e)破坏性验证检测点应选择易开挖、安全系数较高的修复补强点。
5.3.2 2现场验证分为修复质量验证(与管道缺陷修复同时进行)和修复效果验证(服役一定年限后开挖验证检测)两种情况。具体要求如下:
a)修复质量验证应对承包商修复补强产品及现场施工质量进行验证,每种类型的修复补强产品
至少选择1处,由专业检测机构实施并出具报告, b)修复效果验证应结合内/外检测报告、完整性评价结果、原有缺陷类型和风险情况进行抽检,
并确定首次验证时间。 c)修复效果验证检测点抽检比率应满足以下要求:
2 Q/SY05033—2018
1)同一修复队伍、同一修复工艺、同一类型修复材料抽检点应不少于原修复点总数量的5%
(取整数),至少应选择1处。 2)如果检测不合格,应在该批修复点中加倍抽检,若加倍抽检仍不合格,则采取替换措施或
者按照业主的规定执行。
d)实验室验证检测点抽检应满足以下要求:
1)承包商的修复补强产品至少选择1处,每种类型的修复补强产品至少选择1处。 2)取样实验室验证应对原修复层进行完全剥离,剥离后应立即对检测点进行重新修复。 3)经验证发现修复补强产品质量合格的,不再抽检。 4)经验证发现修复补强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再选择2处继续抽检,若仍不合格,则采取替换
措施或者按照业主的规定执行。
修复点的选择
修复点基本数据收集

是否开挖 T香外观检测
开挖
厚度检测
宽度检测
1
空鼓检测
胶粘剂层检测
1
复合材料层检测
黏结力检测
管道表面检测
实验室检测
是否实验到检测
香是否重新修复

重新修复
否防腐和回填
结束
图1 检测评价流程 Q/SY05033—2018
5.4检测点基本资料搜集 5.4.1 1搜集的数据应包括但不限于:
a)管道运行压力。 b)运行温度。 c)开挖点环境。 d)管道直径。 e)壁厚。 f)材质。 g)缺陷原类型、评价结果。 h)修复补强结构及时间。 i)补强材料类型。 j)开挖点具体里程及位置描述。 k)施工单位。 1)监理单位。 m)修复补强竣工资料。
5.4.2 2有关资料和数据参照表A.1格式填写。 5.5开挖
对于埋地管道修复补强点的开挖,执行SY/T5918的相关规定。 5.6外观检测 5.6.1检查智能检测提示带的设置情况 5.6.1.1设置的智能检测提示带应与管体材质相同,呈圆形或无尖锐角状。使用的粘贴介质应用复合材料固化树脂一致,智能检测提示带与管壁间无空隙。 5.6.1.2修复点的起始位置都应有智能检测提示带,上游位置的智能检测提示带紧贴修复起点粘贴,终点智能检测提示带紧贴修复终点粘贴,每处应包含2~3个并排的小圆钢片,并沿管道环向分布,间隔为直径的一半,所有智能检测提示点/带应在管道正上方。 5.6.2 2智能检测提示带的检测 5.6.2.1对智能检测提示带应进行电火花检测,若存在漏点现象则表明与管体接触良好;反之表明未接触,属不合格智能检测提示带。 5.6.2.2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智能检测提示带,应进行重新设置。 5.6.3 防腐层外观检测项目 5.6.3.1 防腐层外观检测前,应清除外防腐层表面泥土、杂质等。 5.6.3.2 通过目视检查判断现场防腐层状态,检查项目应包括
a)是否存在明显的失效痕迹,如开裂、穿孔、鼓包、凹陷、脱层、物理损伤等。 b)表面颜色是否均匀。 c)封口是否完整。
5.6.3.3采用电火花检漏仪进行连续检查,根据防腐层类型确定电火花检漏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检漏应无漏点,如有漏点则不合格,应采取重新修复补强措施。 4
上一章:JJF(冀) 132-2017 雷氏夹膨胀测定仪校准规范 下一章:JJF(纺织) 077-2018 织物抗渗水性测定仪校准规范

相关文章

Q/SY XQ 274-2020 在役输气管道环焊缝缺陷检测、评价及修复技术规范 Q/SY 01023.4-2018 油气集输管道和厂站完整性管理规范 第4部分:管道检测与评价 Q/SY 1592-2013 油气管道管体修复技术规范 Q/SY 05592-2019 油气管道管体修复技术规范 Q/SY 1672-2014 油气管道沉降监测与评价规范 Q/SY 05594-2018 油气管道站场量化风险评价导则 Q/SY 1594-2013 油气管道站场量化风险评价导则 Q/SY 01643-2022 油气管道清管与效果评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