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1594-2013 油气管道站场量化风险评价导则

Q/SY 1594-2013 油气管道站场量化风险评价导则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7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3 15:04:41



相关搜索: 油气 管道 风险 站场 评价 1594

内容简介

Q/SY 1594-2013 油气管道站场量化风险评价导则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594—2013
油气管道站场量化风险评价导则
Guidelines for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of oil&gas pipeline stations
2013-10-01实施
2013—07—23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1594—2013
目 次
1
前言·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评价流程 5 数据收集 6 危险源辨识
4
失效频率分析 8 失效后果分析 9 风险计算与结果分析 10 报告编制附录A(规范性附录) 数据收集清单
P
C Q/SY1594—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管道分公司、西部管道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华兵、黄维和、韩小明、周利剑、冯文兴、项小强、宋兆勇、蒋金生、郑
登锋、郑洪龙、曹涛、程万洲、杨玉锋。
II Q/SY 1594—2013
油气管道站场量化风险评价导则
1范圈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管道站场量化风险评价中数据收集、危险源辨识、失效频率与后果分析、风险计算、报告编制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原油、成品油与天然气站场的量化风险评价,储气库、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高后果区管道的量化风险评价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弓I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6714基于风险检验的基础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量化风险评价 quantitafive risk assessment 对油气储运设备设施发生意外泄漏的频率及其对人身安全的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并与风险可接受
准则进行比较,提出风险减缓措施建议的过程。 3.2
单元 mnit 具有清晰边界和特定功能的设备设施或场所,
3.3
失效场景lossof containmentevent 油气介质特定泄漏事件。
3.4
失效频率failure frequency 一年内失效事件所发生的次数,单位为每年(年-1)。
3.5
死亡概率probability of dleath(P) 表示个体死于泄漏事故的概率,为0~100%之间的无因次数
3.6
存量 containument 设备或单元可能释放流体量的上限。
3.7
点火源 ignition source Q/SY1594—2013
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包括某些爆炸性物质)发生燃烧或爆炸的能量源。
3.8
事件树eventtree 以逻辑和图表方式组织和描述潜在事故的分析工具。
3.9
个人风险individualrisk 个人一直处于某一危险场所且无保护,在一年内由于发生事故而导致其死亡的频率。
3.10
社会风险 societal risk 能够引起大于或等于N个人死亡的事故累积频率(F),即单位时间内(通常每年)的死亡人数。
?
常用社会风险曲线(F-N曲线)表示。 3.11
F-N曲线F-Ncurve 表示累积频率(F)和死亡人数(N)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3.12
最低合理可行原aslowasreasonablypracticable(ALARP)在当前的技术条件和合理的费用投人下,将风险尽可能降低的原则。
1评价流程
a
油气管道站场量化风险评价流程见图1。
5数据收集
5.1 数据收集范图
量化风险评价数据收集范围包括:工艺流程图(PFD)、工艺及仪表控制流程图(P&ID)、设备台账及基本参数、区域位置图与总平面布置图(或航拍图)、事故记录、消防检测与监测系统的配置和运行记录、安全相关评价报告、人口分布图、气象数据等。详细数据清单见附录A。 5.2 数据收集要求
数据收集应满足以下要求: a)附录A数据所需资料应由油气站场运营单位提供。 b)气象数据应为站场所在地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 c)人口分布应结合卫星影像图,进行现场调查,人口按白天和夜晚分别统计,并分别调查户内、
户外人口分布情况。 d)所有数据应由运营单位确认。
6危险源辨识
确定需要纳人评价范围的危险介质和设备设施。设备设施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应纳入量化风险
评价范围
a)政府主管部门要求评价的设备设施。
2 Q/SY1594—2013
准备
数据收集
危险源辨识
失效后果分析
失效频率分析
风险计算
结果分析
风险可接受准则
风险减缓措施
报告和结论
图1: 量化风险评价流程
b)不能使用定性的方法做出合理风险判断的复杂单元。 c)具有潜在严重后果的单元。
7失效频率分析 7.1失效场景 7.1.1 失效场景筛选条件
应选择设备设施典型的失效场景,分析确定其失效频率。对于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失效场景,可不予考虑:
a)失效频率小于10-8/年。 b)导致的死亡概率小于1%。
7.1.2典型失效场景
典型失效场景见表1。
3 Q/SY1594—2013
表1 典型失效场景
对象
序号 1 全径破裂,危险介质从全径破裂处的上下游两端流出
失效场景
管道
泄漏,危险介质从当量直径为管道公称直径的10%、 最大值为50mm的孔径
2 流出
全部存量瞬时释放全部存量在10min内以固定释放速度连续释放从当量直径为10mm的孔连续释放瞬时释放
固定的常压容器和储罐(内部绝对压力小于或等于0.1MPa)
1
3
2 在10min内以固定释放速度连续释放 3 从当量直径为10mm的孔连续释放
固定的带压容器和储罐
毁灭性的破坏,最大连接管道全径破裂泄漏,危险介质从当量直径为最大连接管道公称直径的10%、最大值为 50mm的孔径流出瞬时释放
泵和压缩机
2
2 在10min内以固定释放速度连续释放 3 从当量直径为10mm的孔连续释放
分离器和过滤器
危险介质全部存量瞬时释放 2 危险介质10min内全部存量泄漏 3 换热器发生10mm孔径的泄漏
换热器
10根管同时全径破裂根管全径破裂泄漏,危险介质从当量直径为最大连接管道公称直径的10%、最大值为 50mm的孔径流出孔泄漏,孔直径等于槽车最大连接管直径
A
5
6
槽车
2 槽车破裂 3 全径破裂,危险介质从全径破裂处的上下游两端流出
装卸软管
泄漏,危险介质从当量直径为连接管道公称直径的10%、最大值为50mm的孔径流出
4
铁路槽车或汽车槽车
5 全径破裂,危险介质从全径破裂处的上下游两端流出
装卸臂
泄漏,危险介质从当量直径为连接管道公称直径的10%、最大值为50mm的
6 孔径流出
槽车的外部影响导致的泄漏由具体环境所确定,如果采取了预防交通事故的措施(如限速),可不考虑外部影响罐内存量瞬时释放,槽车火灾可能导致罐内存量瞬时释放,如储罐周边的火灾或储罐下部的连接部分发生泄漏,遇到点火源
外部影响 (冲击)
槽车火灾
X
4 Q/SY1594—2013
7.2 失效频率
7.2.1 1确定方法
7.1.2中失效场景的失效频率主要通过同类设备历年的泄漏统计获得,基于以下数据来源: a)国内外工业失效数据库公开发布的失效统计分析报告。 b)企业历史泄漏统计分析报告。 c)其他公开发表的权威报告。
7.2.2 使用频率
设备设施间歇式使用或轮换使用时,应考虑其使用频率。使用频率为设备、设施一年内的使用时间比例。失效频率应与使用频率相乘进行修正。 7.2.3注意事项
使用企业历史数据时,当该历史数据具有统计意义时才能使用。可考虑设备设施的工艺条件、运行环境和设备管理水平等因素对失效频率进行修正,修正方法见SY/T6714。
8失效后果分析 8.1 泄漏速率与泄漏量
发生泄漏的油气介质,应进行泄漏速率、泄漏量计算,并需注意: a)泄漏速率应全面考虑温度、压力、流体热力学属性、孔径形状和大小、流动阻力等因素的影
响,采用适合的泄漏模型计算。 b)泄漏量通过泄漏速率与泄漏时间相乘来计算,最终估算的泄漏量不能超过总存量。 c)泄漏时间应综合考察泄漏监测系统状况、泄漏应急反应、以往泄漏历史及运行人员访谈结果
来确定,见表2。
表2泄漏时间确定
泄漏时间 min
描述
系统类型
泄漏自动探测,具有自动关闭阀门功能泄漏自动探测,探测结果信号显示在控制室,操作人员确认信号,并在控制室使用开关关闭阀门泄漏自动探测,探测结果信号显示在控制室,操作人员确认信号,并需要到现场手动关闭阀门
2
自动关断系统
远程控制系统
10
手动系统
30
8.2 扩散范围
对于泄漏出来的油气介质,应分析其扩散范围: a)对于输气站场,分析可燃气体浓度分布。 b)对于输油站场,计算液体泄漏形成的液池面积,并计算液池蒸发速率,分析蒸发气云的浓度
分布。计算液池面积时应考虑地面粗糙度、障碍物以及液体收集系统等因素。如果存在围
5
上一章:Q/SY 1670.2-2014 投产方案编制导则 第2部分:天然气管道 下一章:Q/SY 1596-2013 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运行维护规范

相关文章

Q/SY 05594-2018 油气管道站场量化风险评价导则 Q/SY 1420-2011 油气管道站场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指南 Q/SY GJX 104-2010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站场用钢管技术条件 Q/SY 06806-2020 油气田及管道站场外腐蚀控制技术规范 Q/SY 1268-2010 输油气管道站场防雷设计导则 Q/SY 06316.2-2020 油气储运工程焊接技术规范 第2部分:管道站场工程焊接 Q/SY 1727.2-2014 油气长输管道公共数据编码与属性规范 第2部分:站场台套设备 Q/SY 05676.2-2019 城镇燃气管网半定量风险评价技术规范 第2部分:燃气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