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6510.5—2016
炼油化工工程给排水设计规范第5部分:给水排水地下管道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in oil refinery and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Part 5: Underground piping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2016一01一27发布
2016一04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06510.5—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4 管道和阀门布置 4. 1 -般规定 4. 2 管道布置 4. 3 阀门布置附属构筑物
3
5
5. 1 般规定 5. 2 阀门井 5. 3 消火栓井 5. 4 仪表井 5. 5 检查井 5. 6 跌水井 5. 7 竖井 5.8 水封井 5. 9 隔油池 5.10 化粪池 5.11 雨水口 5. 12 倒虹管 5. 13 出水口水力计算
6
管道材料 8 管道连接 9 管道基础 10 管道防腐
7
T
Q/SY06510.5—2016
前言
Q/SY06510《炼油化工工程给排水设计规范》是炼油化工工程设计系列标准之一。该标准分为以下5个部分:
一第1部分:全厂给排水系统;一第2部分:循环冷却水场;一第3部分:净化水场;一第4部分:污水处理场及回用水处理;
一第5部分:给水排水地下管道。
-
本部分为Q/SY06510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江、黄润德、张晓宁。
II
Q/SY06510.5—2016
炼油化工工程给排水设计规范第5部分:给水排水地下管道
1范围
Q/SY06510的本部分规定了给水排水地下管道和阀门布置、附属构筑物、水力计算、管道基础、管道连接和管道防腐的设计和材料选用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工程及其他相关工程的新建、扩建或
改建工程的给水排水地下管道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295 水及燃气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 GB/T 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25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 50032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CECS 17 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 101 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管道系统 piping system 按流体与设计条件划分的多根管道连接成的一组管道
3. 2
流槽 flume 为保持流态稳定,避免水流因断面变化产生涡流现象而在检查井内部设置的弧形水槽
3. 3
覆土深度 covered depth 埋地管道外壁、管渠外顶板至地表面的垂直距离
1
Q/SY06510.5—2016 3. 4
埋设深度burieddepth 埋地管、渠内底至地表面的垂直距离
3. 5
水锤 surgeorwaterhammer 压力管道中,由于流速剧烈变化而引起的压力交替升降的水力冲击现象。
3. 6
防潮门tidegate 在排水管出口处设置的防止潮水倒灌的单向启闭的阀门。
3. 7
阴极保护 cathodicprotection 借助于外加的阳极或直流电源而将金属作为阴极保护起来的防止管道腐蚀的电化学保护法。
3. 8
柔性接口flexiblejointofpiping 能承受一定量的轴向线变位和相对角变位的管道接口。
3. 9
复合管 营compositepipe 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管壁结构的圆管。
4 管道和阀门布置
4. 1 一般规定
4. 1. 1 当生活给水管道穿过有污染的地段时,应采取防止生活给水受污染的措施 4. 1. 2 2生产装置、罐区等污染区域的事故消防排水管道可与雨水管(渠)结合设置或独立设置,不应穿过与其无关的工艺装置、系统单元、罐区和防爆区。 4.1.3 装置(单元)给水排水管道的进、出口的管道方位,应根据装置(单元)内的管道布置和全厂给水排水管道的布置确定。 4. 1. 4 4含可燃液体的污水管道设置应符合GB50160的有关规定。 4. 1. 5 5消防给水管道及其设施的设置,应符合GB50160和GB50016的有关规定。 4. 1. 6 重力流管道变径时,在检查并内的连接宜采用管顶平接或水面平接 4. 1. 7 重力流排水管道的出水口受水体洪水或潮水位顶托时,应设置防倒灌设施。 4.1.8 压力输送管道宜进行水锤分析计算,当产生的水锤危及管道安全时,应采取削减水锤的措施。 4. 1. 9 在地震、湿陷性黄土地区、多年冻土以及其他地质特殊地区设计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时,应按 GB50011,GB50025等有关规范或规定执行 4.1.10给水排水管道穿越铁路、公路、河流、桥梁、隧道时,应取得有关部门的批准。 4.2管道布置 4.2.1给水排水管道的平面及竖向布置应根据工厂地形、厂区总平面图、装置(单元)的用水量和排水量、冻土深度、工程地质情况、管道材质、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4.2.2生产和生活给水管网布置应满足供水安全、经济合理等要求,可采用枝状给水管网、环状给水管网或两者结合的形式;消防给水管网布置应符合GB50160和GB50016的有关规定, 4. 2. 3 厂区内生产、生活给水排水主干管,宜靠近用水量及排水量较大的装置(单元)布置 4.2.4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宜采用埋地敷设;输送易沉积介质、有毒害介质以及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 2
Q/SY06510.5—2016
应埋地敷设,当不能避免埋地时,应采取防腐、防渗措施。给水排水管道不应与输送易燃、可燃或有害的液体或气体的管道同管沟敷设 4.2.5给水排水管道不宜在车行道下纵向敷设,宜分别相对集中布置在道路一侧或两侧人行道和绿化带下;含有可燃液体的生产污水干管不应纵向敷设于车行道下。 4.2.6消防给水管道及雨水管道宜靠近道路布置。 4.2.7室外埋地给水排水管道与管道的最小净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时,管道间净距不宜小于0.4m;管径在250mm~600mm时,管
a)
道间净距不宜小于0.5m;管径大于600mm时,管道间净距不宜小于0.6m。 b) 管道外壁与相邻管道上的给水排水井外壁的净距不宜小于0.2m。 c) 相邻管道底标高不同时,较深管道宜敷设在较浅管道外缘或管道基础底面外缘的地基土的安
息角以外。
4.2.8 埋地管道交叉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管道间净距不宜小于0.1m, b) 小管径管道宜避让大管径管道,压力流管道宜避让重力流管道。 c) 生活给水管与污水管道或输送有毒液体管道交叉敷设时,生活给水管道应敷设于污水管道的
上面,且不应有接口重叠;当给水管道敷设在下面时,应采用钢管或钢套管,钢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长度,每端不小于3m,钢套管两端应采用防水材料密封。
d) 重力流管道可采用倒虹吸管避让其他管道。
4.2.9埋地管道与建(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3m,当不能满足时,管道应采取保护措施。 4. 2.10 D管道的埋设深度应根据管材性能、外部荷载、冰冻情况和土壤性质、抗浮要求等因素确定。 给水管道应埋设在冰冻线以下,排水管道宜埋设在冰冻线以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机动车道下的管道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m,人行道下不宜小于0.6m。
a) b) 消防给水管道的管顶距土壤冰冻线不应小于0.20m。 c) 管径小于500mm的其他给水管道,管顶不应高于土壤冰冻线;管径大于或等于500mm时,
其管底可敷设在土壤冰冻线以下0.5倍的管径处。 d) 生活污水、生产污水等重力流管道宜理设在土壤冰冻线下;当有可靠依据时,根据排水的
性质、温度等条件,结合当地浅埋经验采取相应措施,可适当减少埋设深度。 e) 雨水管道敷设于冰冻线以上时,应有防止土壤冻胀破坏管道及接口的措施。 f)管道穿越厂区铁路时,管顶距铁路轨底不应小于1.2m,并应符合铁路行业的有关规定。
4. 2. 11 埋地敷设的给水排水管道不宜布置在堆放重物的地面之下,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建(构)筑物柱基础和建(构)筑物的伸缩缝、沉降缝。如必须穿过伸缩缝、沉降缝,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4.2.12给水排水管道穿过建(构)筑物承重墙或基础时,应预留孔洞或设置套管,管顶上部净空不应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且不应小于0.1m。 4.3阀门布置 4.3.1埋地管道上的阀门可地下或半地下设置。当地下设置时,阀门可设在阀门井或套筒内,计量仪表应设置在仪表并内。 4.3.2压力流管道的高点宜设排气阀,低点宜设放空阀。
3
Q/SY06510.5—2016
5附属构筑物
5. 1 1一般规定
5. 1.1 给水排水管道应根据使用功能和需要设置附属设施及相应构筑物 5. 1. 2 各类功能并的并室尺寸应满足设备安装、检修维护的要求。 5.1.3 井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地下水位高于并底的阀门井、仪表井、地下式消火栓并等,应采用钢筋混凝土井室,井底设
集水坑。 b) 生产污水管道检查井、水封井、跌水井,应选用钢筋混凝土井室。 c) 生活污水管道的检查井、化粪池应采用钢筋混凝土井室 d) 输送有腐蚀性的污水,井室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进行相应的防渗、防腐处理,井内
不可设固定式爬梯。 e) 管道穿越钢筋混凝土井井壁处应设防水套管。 f)对于生活污水、有腐蚀性的污水亦可选用特殊材质的井室,如玻璃钢、塑料等材质的成品
并,使用成品并必须符合结构强度的要求。
5.1.4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中的各类井的井盖、井座的材质可采用球墨铸铁、钢制或聚合物复合材料。 5.1.5 寒冷地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低于一20℃的地区)阀门井、仪表井、地下式消火栓井应采用内层有保温的双层井盖。 5.1.6位于车行道下的井应采用重型井盖、井座;人行道、绿化带内的井宜采用轻型井盖、井座。 在车行道上及铺砌地坪上的井盖应与路面持平;非铺砌区的井盖宜高出地面0.10m。 5.1.7污水中含有可燃液体或散发有毒害气体的管道应按GB50160和GB50014的有关规定设置相应附属构筑物和安全设施 5.2阀门井
阀门井的尺寸应满足安装、检修要求,平面尺寸不宜小于1.2m,并应满足下面要求: a) 阀门法兰外缘至井底不宜小于400mm。 b) 阀门直径小于或等于300mm时,阀门法兰外缘至井壁的距离不宜小于400mm。 c) 阀门直径大于300mm时,阀门法兰外缘至井壁的距离不宜小于600mm。 d) 井下操作的立式阀门井,阀门处于最大开度时,阀门最高点距井盖内顶不宜小于300mm。 e)[ 阀门井内设置阀门和伸缩节时,应同时满足阀门和伸缩节的安装、检修要求。
5. 3 消火栓井
消火栓井的尺寸应满足下列要求:
地下式消火栓栓口中心至井壁距离不应小于400mm。
a): b) 地下式消火栓栓口至井盖的距离宜为200mm~400mm。
c) 给水承插管道承口边至井壁距离不应小于400mm。 d) 管道采用法兰连接时,井室尺寸应满足5.2阀门井内法兰安装的有关要求。
5.4仪表井
仪表井的尺寸应满足下列要求:
仪表井的选型应满足仪表安装要求,井室高度应便于操作和检修,
a)
b)带有紧固件的仪表法兰外缘至井内壁及井底的距离:法兰直径小于300mm时,不得小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