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6509.5-2016 炼油化工工程管道设计规范 第5部分:管道伴热管

Q/SY 06509.5-2016 炼油化工工程管道设计规范 第5部分:管道伴热管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8.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3 08:06:50



相关搜索: 规范 管道 设计 炼油化工 工程 部分 06509

内容简介

Q/SY 06509.5-2016 炼油化工工程管道设计规范 第5部分:管道伴热管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6509.5—2016
炼油化工工程管道设计规范
第5部分:管道伴热管
Piping specification for oil refining and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Part 5 : Pipe tracing
2016-01-27发布
2016-04-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06509.5—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伴热管伴热要求 4. 1 一般规定 4.2 伴热分配站设计要求 4.3伴热管设计要求 4.4伴热收集站设计要求 5伴热管辅助材料选用要求
3
2
14
伴热管的安装要求
15
T Q/SY06509.5—2016
前言
Q/SY06509《炼油化工工程管道设计规范》是炼油化工工程设计系列标准之一。该标准分为以下8个部分:
第1部分:装置布置;第2部分:管道布置;第3部分:管道材料选用及等级;第4部分:管道应力分析;第5部分:管道伴热管;第6部分:管道夹套管;第7部分:管道支吊架;第8部分:管道金属膨胀节。
本部分为Q/SY06509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提出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怡、赵振月、张鸿超、代永清、王颖、谢琦、李莉。
II Q/SY06509.5—2016
炼油化工工程管道设计规范
第5部分:管道伴热管
1范围
Q/SY06509的本部分规定了炼油化工管道伴热管设计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建设工程及其他相关工程的新建、扩
建或改建工程管道蒸汽、热水、导热油外伴热管设计,不适用于夹套管伴热和电伴热。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口期的引用文件,仅注口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23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50236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SH/T3040 石油化工管道伴管及夹套管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伴热 tracing 为防止管内流体因温度下降而凝结、产生凝液或黏度升高。以及为保持管内流体温度稳定,在管
外采用的问接加热的方法。 3. 2
蒸汽伴热 steamtracing 以蒸汽为加热介质的伴热。
3.3
热水伴热hotwatertracing 以热水为加热介质的伴热。
3. 4
热油伴热 hot oil tracing 以热油为加热介质的伴热。
3. 5
伴热管 tracing piping 用于间接加热管内介质,伴随在管道外的供热管。
3.6
伴前管 tracer supply line 从伴热分配站到伴热管的供热管。
1 Q/SY06509.5—2016
3. 7
伴后管 tracerreturnline 从伴热管到伴热收集站的供热管。
4伴热管伴热要求
4. 1 一般规定 4. 1. 1 伴热管设计应符合工艺管道和仪表流程图(P&ID)、公用工程流程图(UFD)、管线表的要求。 4. 1. 2 伴热系统包括:热源总管、热介质引入管、分配站、伴前管、伴热管、伴后管、冷凝液(热水回收)收集站、收集站出口回流管、回流管总管。 4.1.3 分配站和收集站的管道压力等级应与引人管和回流管所连接的总管压力等级一致。 4. 1. 4 仪表采用的分配站和收集站宜单独设置,不宜与管道伴热站共用。 4. 1. 5 工艺伴热与防冻伴热应按照工艺要求设站。 4. 2 伴热分配站设计要求 4.2.1在3m半径范围内如果有3个及以上伴热供汽组的地方应提供伴热分配站,与上述情况不同的伴热供汽(供水)可直接从蒸汽/热水主管上部引出。 4. 2. 2 伴热分配站供汽(供水)管的尺寸及伴热分配站供汽(供水)分配管的尺寸确定应符合以下规定:
a) 蒸汽伴热分配站的蒸汽分配管直径和引入管的直径是由蒸汽伴热根数决定,方法是先按公式
(1)计算出合计比数S,然后对照表1选定。当“S”值超过“16”时,宜设立两个或两个以上蒸汽分配站。
S = A + 2B + 3C
(1)
式中: ADN15mm,$12mm,$10mm伴管根数; B—DN20mm伴管根数;
DN25mm伴管根数。
C
表1蒸汽分配站管径DN
s 4~8 9~12 13~16
蒸汽分配站
蒸汽引人管
50 50 80
25 40 50
热水分配站和热水回水站的接管数量应先按公式(1)计算出合计比数S,然后对照表2选
b)
定。当“S”值超过“12”时,宜设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热水分配站或热水回水站。
4. 2. 3 从伴热供汽(供水)、回凝(回水)总管上引出(回流)的分配站总管需要设置根部切断阀,伴热总管和返回总管根部切断阀均设置在靠近主管引出管的水平管线上。 4.2.4伴热供汽(供水)总管应从蒸汽(热水)主管顶部引出,伴热供汽(供水)管应从伴热站的顶部或水平引出。 2 Q/SY 06509.5—2016
表2热水分配站、热水回水站管径DN
热水回水站
热水分配站
S
热水回水集合管
热水分配管
热水引管
热水回水管
50 80
40 50
50 80
40 50
4~8 9~12
4.2.5蒸汽(热水)分配站应预留一至两个备用接头,备用接头的位置靠近分配站引人管。 4.2.6蒸汽分配站安装位置高于蒸汽总管时,分配站低点可不设蒸汽疏水系统;水平安装的分配站应无袋形并坡向蒸汽总管:蒸汽分配站低于蒸汽总管时,分配站的低点应设置蒸汽疏水系统。所有蒸汽分配站上游管线应尽量避免出现下凹的袋形,否则也必须设置低点排放和蒸汽疏水系统。 4.2.7蒸汽(热水)分配站有卧式和立式两种,伴热设计根据项目需要选取,但型式应统一。蒸汽分配站如图1和图2所示,热水分配站如图3和图4所示。
蒸汽伴前管 蒸汽引人管
燕汽引人管
蒸汽伴前管
凝结水引出管至凝结水总管
备用口
备用口
蒸汽分配站
蒸汽分配站
X
X X
国 DN20
国 DN20
支架
法兰盖
凝结水
支架/
a)
b)
注:图a)适用于凝结水不回收系统:图b)适用于凝结水回收系统,
根据蒸汽分配站的位置,蒸汽引入管也可从侧面引人。
图1蒸汽分配站水平安装
蒸汽引人管
蒸汽伴前管
支架备用口
DN20
支架蒸汽分配站
凝结水引出管至疏水系统
排液口DN20
图2蒸汽分配站垂直安装
3 Q/SY06509.5—2016
热水伴前管
备用口
热水分配站
切断阀热水引人管
-
热水供水总管
排液口
支架
。根据热水分配站的位置,热水引入管也可从分配管上部引人。
图3 热水分配站水平安装
热水伴前管
支架备用口
热水引人管
支架热水分配站
C
热水供水总管
排液口
:根据热水分配站的位置,热水引入管也可从分配管上部引人,此时放空口取消。
图4热水分配站垂直安装
4.3伴热管设计要求 4.3.1对蒸汽(热水)伴热伴热管口径宜采用in或4in两种,伴热管根数不宜超过4根。对较大管径(大于DN500mm)或特殊的寒冷地区根据工艺计算确定。 4. 3. 2 伴热管口径不同时宜分别设置分配站 4.3. 3 伴热管的管径及根数(采用硬质或半硬质圆形保温材料制品)可按公式(2)和公式(3)计算:
K(t-t,) D。 1
(2)
d :
1 22
In D, αD。 a, (ts -t)
g:D.
(3)
md
d。
式中: D; 保温层内径,m; D。 保温层外径,m;
4
上一章:Q/SY 1366-2011 氮气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下一章:SH/T 1798-2015 工业用1-己烯纯度及烃类杂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相关文章

Q/SY 06518.5-2016 炼油化工工程绝热涂漆设计规范 第5部分:设备和管道绝热 Q/SY 06510.5-2016 炼油化工工程给排水设计规范 第5部分:给水排水地下管道 Q/SY 06509.2-2016 炼油化工工程管道设计规范 第2部分:管道布置 Q/SY 06509.4-2016 炼油化工工程管道设计规范 第4部分:管道应力分析 Q/SY 06509.6-2016 炼油化工工程管道设计规范 第6部分:管道夹套管 Q/SY 06509.7-2016 炼油化工工程管道设计规范 第7部分:管道支吊架 Q/SY 06509.3-2016 炼油化工工程管道设计规范 第3部分:管道材料选用及等级 Q/SY 06509.8-2016 炼油化工工程管道设计规范 第8部分:管道金属膨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