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1316-2010 油水井带压射孔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Q/SY 1316-2010 油水井带压射孔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2.4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30 14:13:07



推荐标签: 安全 规程 技术 作业 水井 射孔 1316 射孔

内容简介

Q/SY 1316-2010 油水井带压射孔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316—2010
油水井带压射孔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snubbing perforation in oil and gas wells
2010一05一25 发布
2010一08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08316一2019《油水井带压射孔作业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1号修改单
本修改单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于 2020 年 1
月13日批准,自2020年2月 1日起实施。
a.规范性引用文件的修改如下:
—SY/T5325—2005射孔施工及质量监控规范修改为:SY/T5325—2013射孔作业技术
规范。
—SY5436—2008石油射孔、井璧取心民用爆炸物品安全规程修改为:SY5436—2016
井筒作业用民用爆炸物品安全规范。
-SY/T6690—2008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修改为:SY/T6690—2016井下作业井控技
术规程。
—Q/SY1119—2007油水井带压修井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修改为:Q/SY02625.4—2018
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规范第4部分:安全操作。 b.条文修改如下:
4.3改用新条文:射孔设备准备按SY/T5325一2013要求执行。 4.7.1改用新条文:带压作业井口装置安装符合Q/SY02625.4一2018的规定。 4.7.3改用新条文:带压起原井油管符合Q/SY02625.4一2018的规定。 5.3改用新条文:按照SY/T6690一2016中5.2要求对带压射孔装置进行试压。 5.4.1改用新条文:除符合SY/T5325一2013中第8章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5.5.1改用新条文:按照SY/T5325—2013中8.1要求执行。 5.5.2改用新条文:按照SY/T5325—2013中8.4.1要求执行。 5.5.5改用新条文:符合SY/T5325—2013中8.4.3的要求。 5.5.7改用新条文:符合SY/T5325—2013中8.4.4的要求。 5.5.8.11)改用新条文:按Q/SY02625.4一2018带压起管柱。 6.13改用新条文:爆炸物品的储存、运输和使用按SY5436一2016中的规定执行。
一 18 — Q/SY 13162010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施工作业设计施工准备
3
.
X
5 作业程序控制 6 安全规定附录A(资料性附录)电缆传输带压射孔作业装置示意图附录B(资料性附录)油管传输带压射孔作业装置示意图 Q/SY 1316—2010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河油田公司安全环保处、兴隆台工程技术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玉平、刘宝、张福生、张承志、吴国辉、姜初隽、杨海涛、邱会庆、董方
平、詹丽勤。
Ⅱ Q/SY 1316—2010
油水并带压射孔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水井带压射孔作业施工设计、施工准备、作业程序控制和安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油水井井口压力不大于 21MPa、套管内径不大于 177.8mm 的带压射孔作业
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Y/T5325一2005射孔施工及质量监控规范 SY 5436一2008石油射孔、井壁取心民用爆炸物品安全规程 SY/T 5467—2007 套管柱试压规范 SY/T5587.5一2004常规修井作业规程 第5部分:井下作业井筒准备 SY/T 6690一2008 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Q/SY1119一2007油水井带压修井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3施工作业设计
3.1根据地质、工程设计编制施工设计。 3.2设计书审批,按建设方业务流程执行。 3.3射孔方式确定原则 3.3.1依据射孔层位的流体性质和井口压力确定射孔方式。射孔层位流体为天然气,或井口压力大于 10MPa,或井筒内含有稠油的井必须采取过油管压力传输方式射孔;其他类型的井均可采用电缆传输方式射孔。 3.3.2采取电缆传输射孔时电缆必须受到向下的合力,同时考虑电缆抗拉强度,以保证枪身顺利下放。下放枪身时电缆受力情况由式(1)计算。
F=F驱动 F重力-F上顶-F阻力
(1)
式中: F -电缆传输射孔时,下放枪身电缆受到的拉力,kN; F驱动— 液压电缆驱动器的胶轮驱动时对电缆产生向下拉力,大小由胶轮材质和驱动器功率决
定,kN;
F重力—— 枪身在井筒液体内的自身重力,kN; F上顶— 井口压力对枪身产生的上顶力,由井口压力和电缆规格决定,kN; F阻力—— 枪身下放时电缆闸板防喷器密封电缆所产生的摩擦阻力,kN。
3.3.3井口压力对枪身产生的上顶力的计算见式(2)。
F上o =d·p
(2)
4000
式中:
1 Q/SY 1316—2010
元——圆周率,取3.14; d—电缆直径,mm; p—井口压力,MPa。
4 施工准备 4.1作业前准备
作业前准备应符合SY/T5587.5一2004的规定。 4.2作业设备准备 4.2.1井架高度不低于21m,提升能力不小于 500kN通井机一部,且运转正常,通井机制动系统符合要求。 4.2.2额定压力等级不小于最大原始地层压力1.67倍的带压作业井口装置一套,满足带压作业条件的液压控制台一套。 4.2.3带压射孔作业井口装置最低配置应满足在升高短节内带压密闭起下枪身工艺的要求,至少应配备与井控要求压力等级一致的三闸板防喷器一台、下横梁一套、单闸板全封防喷器一台、下升高短节一个、单闸板半封防喷器一台、中横梁一套、上升高短节一个、固定卡瓦一台、环形防喷器一台、 上横梁一套、游动卡瓦一台、液压缸一副和压力平衡管汇一套、射孔升高短节一个、电缆闸板防喷器一台、液压电缆驱动器一台。 4.2.4下升高短节、单闸板半封防喷器、中横梁、上升高短节和固定卡瓦累计高度不小于射孔设计中最长一节射孔器长度。 4.2.5射孔升高短节总长度的确定见式(3)。
..(3)
H≥>L-h
式中: H-一升高短节总长度,m; L一—射孔施工设计的最大射孔器长度,m; h一一带压作业井口装置中的三闸板防喷器的全封闸板顶面至上环形压盖顶面之间的距离,m。
4.2.6射孔升高短节、电缆闸板防喷器和液压电缆驱动器的通径不小于射孔枪身刚体外径的6mm~8mm 4.3射孔设备准备
按 SY/T5325—2005执行。 4.4材料、物资准备 4.4.1按施工设计要求准备检测合格的油管和污水回收罐等。 4.4.2油管传输射孔时配备与射孔器规格一致的游动、固定卡瓦牙各一副,Φ73mm×6m反扣钻杆短节一根,Φ45mm~Φ55mm公锥一个。 4.4.3施工现场配有电压220V±20V、频率50Hz±2Hz、功率不小于5kW的电源。 4.5井控设备设施准备
除按 SY/T6690一2008 中第4章执行外,还需准备以下设备设施。 4.5.1电缆传输射孔时需要的与电缆规格匹配的单闸板半封防喷器前密封一副。 4.5.2油管传输射孔时需要的与射孔器、油管规格一致的半封前密封各一副。 4.6硫化氢防护装置准备
准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2 套~5 套,便携式H,S检测仪一台。 4.7施工前井筒准备 4.7.1带压作业井口装置安装符合Q/SY1119一2007的规定 4.7.2丈量套管头上法兰至带压作业井口装置中环形防喷器上平面距离,按式(4)计算带压作业井口油补距: 2 Q/SY 1316—2010
带压作业井口油补距=联入-套管头法兰上平面至带压作业井口装置中环形防喷器上平面距离
(4)
.
4.7.3带压起原井油管符合Q/SY1119一2007的规定。 4.7.4通井、刮削符合 SY/T 5587.5一2004 的规定。 4.7.5洗井作业符合SY/T5587.5一2004的规定。 4.7.6套管试压符合 SY/T 5467—2007中 4.2 的规定。
5作业程序控制
5.1安装电缆带压传输射孔装置 5.1.1卸开上横梁固定螺母,使用两根Φ19mm×5m标准吊具将上横梁两侧固定,通过大钩平稳吊起上横梁,平稳地放置在地面上。 5.1.2更换液压电缆驱动器两个胶轮和电缆闸板防喷器前密封胶件以及带压作业装置中的单闸板半封防喷器前密封,使之尺寸与电缆规格一致。 5.1.3在带压作业井口装置上依次安装升高短节、液压电缆驱动器和电缆闸板防喷器,电缆传输带压射孔作业装置示意图参见附录A,要求各连接处法兰螺栓带齐上紧、法兰钢圈完好、钢圈槽涂锂基脂润滑油,达到不渗漏目的。 5.2安装油管传输带压射孔作业装置
油管传输带压射孔作业装置示意图参见附录B,并更换带压作业装置部件。 5.2.1更换与射孔器规格一致的游动、固定卡瓦、安全卡瓦和单闸板半封防喷器前密封。 5.2.2更换三闸板防喷器的半封闸板前密封,使之与射孔时下井油管规格相匹配。 5.3带压射孔装置试压
按照 SY/T 6690一2008 中 5.2要求对带压射孔装置进行试压。 5.4带压射孔 5.4.1电缆带压传输射孔
除符合SY/T5325一2005中第8章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5.4.1.1射孔器下至带压射孔装置中三闸板防喷器全封之上,关闭电缆闸板防喷器,夹紧液压电缆驱动器,打开平衡闸门。 5.4.1.2打开三闸板全封,依次启动电缆绞车和液压电缆驱动器,将射孔器下放入井,要求液压电缆驱动器驱动电缆速度与电缆绞车下放速度一致,速度不超过2m/s。 5.4.1.3施工过程中,电缆起下速度不应超过2m/s,定位测量速度0.2m/s~0.5m/s,电缆起下速度应均匀,发现遇阻应及时刹住,防止电缆打结和打扭。 5.4.1.4上提定位时应打开液压电缆驱动器。 5.4.2起枪身 5.4.2.1点火后,迅速打开液压电缆驱动器,启动电缆绞车,匀速上提电缆。 5.4.2.2射孔器起至距井口150m时,上提速度控制在0.5m/s以内,防止上提速度过快,射孔器刮碰井口,造成枪身落并事故。 5.4.2.3射孔器起至三闸板全封以上后,依次关闭三闸板防喷器全封,打开泄压闸门,卸掉带压作业装置内部压力,打开电缆闸板防喷器,起出射孔器。 5.4.2.4施工过程中电缆闸板防喷器失效时,立即关闭单闸板半封防喷器,卸掉带压作业装置内部压力后,对电缆闸板防喷器进行维修。 5.5油管压力传输射孔 5.5.1 组装射孔器
符合 SY/T5325—2005中8.3.1的要求。
3 Q/SY 1316—2010
5.5.2组装起爆器
符合 SY/T 5325—2005中8.3.2的要求。 5.5.3带压下射孔器 5.5.3.1在地面使用管钳按设计下井顺序依次将总长度小于 12m的射孔器、夹层枪连接上紧为一组,并按下并顺序平整地摆放在管桥上。 5.5.3.2在每节射孔器连接的上螺纹处安装防退扣销钉,保证起枪身时在带压作业井口内倒扣不从上螺纹处倒开。 5.5.3.3由现场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一道核实射孔器摆放顺序必须与射孔设计一致,并按下井顺序记录每节射孔器长度。 5.5.3.4将提升短节与第一组射孔器连接牢固。 5.5.3.5使用标准吊带将射孔器吊至油管滑道上,在提升短节上打好吊卡,在上吊射孔器时,在射孔器上系一牵引绳,防止起吊过程中射孔器刮碰油管滑道或操作台。 5.5.3.6拉动吊环,挂上打在提升短节上的吊卡,插好防脱吊卡销子,将防脱吊卡销子、防脱环扣在吊卡耳朵上,要求防脱吊卡销子上系牢安全绳。 5.5.3.7上提大钩,通过牵引绳引导一组射孔器沿油管滑道提升至操作台平面以上。 5.5.3.8下放大钩,将射孔器底部下放至三闸板防喷器全封闸板以上。 5. 5.3.9 举升液压缸至上死点,夹紧游动卡瓦,关闭环形防喷器,打开平衡闸门,打开三闸板全封防喷器。 5. 5.3. 10 下压液压缸至下死点,夹紧固定卡瓦,打开游动卡瓦。 5. 5. 3. 11 举升液压缸至上死点,夹紧游动卡瓦,打开固定卡瓦。 5. 5. 3. 12 重复5.5.3.10和5.5.3.11操作,直至将第一组射孔器下至顶端到达操作台平面。 5. 5. 3. 13 卸开提升短节,将提升短节与下一组射孔器连接牢固。 5. 5. 3. 14 重复5.5.3.4~5.5.3.7操作将下一组射孔器沿油管滑道提升至操作台平面以上。 5. 5. 3. 15 使用管钳将两组射孔器连接、上紧,在连接的上螺纹处安装防退扣销钉。 5.5.3.16射孔器在井口对接前,应查看上下接头螺纹是否完好清洁、密封面及扶正套是否脱落,螺纹涂适量密封脂,合格后方可下井。 5.5.3.17射孔器在井口对接时,严禁使用液压钳,不得使传爆管受到碰撞或挤压,并使所有密封圈进入密封面。 5.5.3.18重复5.5.3.10和5.5.3.11操作,直至将下一组射孔器下至顶端到达操作台平面。 5.5.3.19重复5.5.3.13,5.5.3.14,5.5.3.15,5.5.3.16,5.5.3.18操作,按设计顺序依次将射孔器、夹层枪和起爆器带压下入游动卡瓦下死点平面。 5.5.3.20卸开提升短节,按带压作业标准从油管桥上上吊一根油管,并用管钳将油管与起爆器上紧,安装防退扣销钉。 5.5.4带压下油管 5.5.4.1夹紧三闸板防喷器的安全卡瓦和固定卡瓦,打开游动卡瓦。 5.5.4.2更换与油管规格一致的游动卡瓦。 5.5.4.3举升液压缸至上死点,夹紧游动卡瓦,打开固定卡瓦。 5. 5. 4. 4 更换与油管规格一致的固定卡瓦。 5. 5. 4. 5 打开三闸板防喷器的安全卡瓦。 5.5.4.6下压液压缸至下死点,夹紧固定卡瓦,打开游动卡瓦。 5.5.4.7举升液压缸至上死点,夹紧游动卡瓦,打开固定卡瓦,完成一次带压下油管过程。 5.5.4.8重复5.5.4.6和5.5.4.7操作,将起爆器下至三闸板防喷器以下,油管接箍到达操作台平面。 4
上一章:Q/SY 1317-2010 油品采样测温绳技术条件及采样测温作业静电安全规程 下一章:Q/SY 1315-2010 稠油热采注汽管线在线监测检验规则

相关文章

Q/SY 08316-2019 油水井带压射孔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Q/CNPC 119-2006 油水井带压修井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Q/SY 02625.4-2018 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第4部分:安全操作 Q/SY 02625-2022 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Q/SY 02625.1-2018 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第1部分:设计 Q/SY 02625.3-2018 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第3部分:工艺技术 Q/SY 02625.2-2018 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第2部分:设备配备、使用与维护 SY/T 6989-2014 油水井带压作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