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2625.4-2018 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第4部分:安全操作

Q/SY 02625.4-2018 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第4部分:安全操作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96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31 09:30:55



推荐标签: 安全 油气 作业 技术规范 部分 水井 02625

内容简介

Q/SY 02625.4-2018 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第4部分:安全操作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2625.4—2018
代替Q/SY 08119—2016
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第4部分:安全操作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snubbing service-
Part 4 : Safety operation
2019-02-01实施
2018-12-25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 02625.4—2018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基本要求施工准备
3
4.
施工作业 6
5
2
应急处置与演练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带压作业应急处置流程参考文献
5 Q/SY 02625.4—2018
前言
Q/SY02625《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规范》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设计; -第2部分:设备配备、使用与维护;第3部分:工艺技术;第4部分:安全操作。
本部分为Q/SY 02625 的第 4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 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Q/SY 08119—2016《油水井带压修井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与Q/SY 08119—2016 相
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见Q/SY08119—2016 的第3章);修改了基本要求的内容(见第3章,Q/SY08119一2016的第 4章),将夜间施工内容移人施工作业安全要求(见5.9.7,Q/SY08119一2016的4.1.1),将套管连接内容移入施工准备安全要求(见4.2.2,Q/SY08119一2016 的4.1.2),将防喷器和卡瓦锁紧功能内容修改后移至施工准备安全要求(见4.5.1,Q/SY08119一2016的4.3.5),将操作平台逃生装置内容修改后移入施工准备安全要求(见4.5.2,Q/SY08119一2016的4.5.2),将中途停止施工内容移人施工作业安全要求(见5.8,Q/SY08119一—2016的4.6.5);保留了培训要求并进行修改(见3.1,Q/SY08119一2016的4.2),增加了劳动保护要求、管线保护要求和非作业人员撤离要求。 -删除了施工作业方案的内容(见Q/SY08119一2016的第5章),将编写施工设计内容修改后移人基本要求(见3.2,Q/SY08119—2016的5.1); -删除了作业程序的内容(Q/SY 08119—2016 的第6章);删除了完井的内容(Q/SY 08119—2016 的第7章); -删除了资料录取的内容(Q/SY 08119—2016的第8章);增加了“施工准备”的安全要求(见第4章); -增加了“施工作业”的安全要求(见第5章);增加了“应急处置与演练”(见第6章)。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新疆油田公司、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苗新、赵忠祥、贾久波、刘奇、金德、王菊红、刘远、冯建明、张平、
郑波、王全、谢涛、罗园。
本部分代替了Q/SY 08119—2016 Q/SY 08119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Q/SY 1119—2016。
II Q/SY 02625.4—2018
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第4部分:安全操作
1 范围
Q/SY02625 的本部分规定了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施工准备、施工作业过程的安全要求及应急处置与演练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陆上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施工。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SY 5225一2012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T 5325射孔作业技术规范 SY 5727 井下作业安全规程 SY/T 6277硫化氢环境人身防护规范 Q/SY 02553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范 Q/SY 02625.2一2018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规范第2部分:设备配备、使用与维护
3基本要求
3.1作业人员应经相应的岗位技能培训,并持证上岗。 3.2根据地质设计、工程设计编写施工设计,按程序审批 3.3作业人员应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及其他防护用具,并做好安全防护设施的维护。 3.4应对裸露在地面上的油、气、水管线及电缆采取保护措施。 3.5施工时,非作业人员应撤离井口至安全地带。
4 施工准备 4.1风险管理 4.1.1 施工前应针对施工环境、施工井、带压作业机、施工工艺等进行风险识别。 4.1.2作业前,作业人员应进行工作台逃生演习。 4.2 井口及井场布置 4.2.1抽油机及底座、井口附件和井口周围设施应满足带压作业机安装要求。 4.2.2施工井地面以上套管应连接牢固,密封良好。 4.2.3井场布局及其他设备设施的安装摆放应符合 SY 5727 的规定。 Q/SY 02625.4—2018 4.3带压作业机 4.3.1游动卡瓦和固定卡瓦应具有互锁功能。 4.3.2平衡/泄压四通上应有节流装置。 4.3.3半封闸板防喷器应与工作管柱外径相匹配;若井下管柱为复合管柱时,宜增加相应数量的半封闸板防喷器或更换半封防喷器前密封,并试压合格。 4.3.4液压动力源应配备低压警报系统,施工前应对报警部分进行测试。 4.4井控管汇 (线) 4.4.1井控管汇(线)包括节流管汇(线)、压井管汇(线)、防喷管线、放喷管线等。 4.4.2管汇(线)布局应考虑当地季节风的风向、居民区、道路、油罐区、电力线等设施布局情况。 4.4.3管线应为钢制硬管线,材质满足流体性质要求,不得现场焊接,通径不小于50mm,转弯处应使用不小于90°的锻造钢制弯头。 4.4.4井控管汇(线)的安装与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a)至少应有一条放喷管线。 b)放喷阀应安装在距井口 3m ~10m 处。 c)施工压力不小于 21MPa 的井,放喷管线接出距井口30m 以外的安全地带,出口应使用双基
或砂箱等固定牢靠。 d)放喷阀处 1m 以内应固定,放喷管线每隔 10m ~15m 及转弯处应固定,可用地锚、预制基墩
或砂箱等方式固定牢靠;管线悬空跨度超过10m时应支撑牢固。 e)因特殊情况达不到要求时,应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制订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 f)放喷管线在车辆跨越处安装过桥盖板,过桥盖板下的管线应无法兰、螺纹或活接头连接。
4.5带压安全装置
4.5.1控制环形防喷器、各闸板防喷器、各卡瓦和液压缸的控制阀应配备锁定装置。 4.5.2操作平台侧面应至少配备一套逃生装置,逃生装置可以选择逃生杆、逃生带、逃生梯、载人吊车、高空逃生柔性滑道等应急逃生装置,逃生路线应不受任何障碍物的阻挡。 4.5.3操作平台上应配备至少一套报警装置。 4.5.4操作平台应有相应工作篮或稳固的维修平台。 4.5.5操作平台的护栏高度不低于1.2m,平台护栏缺口处应安装防护链索。 4.5.6宜配备差速器。
5 施工作业 5.1油管压力控制 5.1.1完成封堵,打开油管闸门分级放空,确认无溢流为封堵合格。 5.1.2井口压力在 14MPa 以上的气井,应有两级堵塞。 5.2设备安装 5.2.1根据施工井井口装置及套管承载能力,应对带压作业机进行支撑加固,并在地面固定牢固。 5.2.2带压作业机整体安装完毕并固定后,应调节固定装置,使游动卡瓦与井口轴线偏差不大于10mm。 5.2.3液压管线排列整齐,车辆跨越处有过桥保护措施。 2 Q/SY 02625.4—2018
5.3试压
现场安装完毕后,应对井控管汇(线)、液压控制装置、井口装置承压部件进行试压,试压要求应按 Q/SY 02625.2—2018 中 4.1.8 执行。 5.4 起下作业 5.4.1施工前,应做防喷器组开关测试。 5.4.2施工前应检查手动锁紧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打开后检查确认闸板打开到位。 5.4.3试提过程应观察指重表变化,在满足管柱抗外挤强度的要求时,上提负荷不应超过井内管柱抗拉强度的75%。 5.4.4轻管柱起下时,液压缸行程要小于油管无支撑长度。 5.4.5下管柱过程中,宜在环形防喷器胶芯上喷淋适当的润滑油;气井起管柱过程中,应在环形防喷器以上喷淋适当的不易燃液体。 5.4.6上、下工作防喷器的配合与游动、固定卡瓦的配合应遵循先关后开的原则;在固定和游动卡瓦关闭的情况下,不应起下操作。 5.4.7人井作业管柱底部应配单流阀并确认工作正常。 5.4.8起下过程,操作平台上至少应配备一套合格的全通径旋塞阀、开关工具,旋塞阀处于开位。暂停起下作业时,应在管柱上部装旋塞阀并关闭。 5.4.9作业人员在上下工作平台时,应停止起下作业 5.5冲砂、旋转作业 5.5.1 作业前应确认管柱及油管控制装置完好。 5.5.2钻塞、磨铣、套铣等旋转作业时,应安装捕屑器或除砂器。 5.5.3反循环冲砂,应安装紧急关断装置。 5.6 射孔 5.6.1不应用卡瓦夹射孔枪枪身。 5.6.2 下人射孔枪过程中,射孔枪承受的压力不应大于其启爆压力。 5.6.3 其他要求执行 SY/T 5325。 5.7热采井作业 5.7.1 安全防喷器、工作防喷器及油管压力控制装置的密封件应选用耐高温材料。 5.7.2带压作业机宜加装防硫冷却装置。 5.7.3 油管封堵成功后,宜向管柱内灌满清水。 5.7.4个 作业过程中应监测井口温度,有条件时,宜监测井底温度。 5.7.5 操作平台上至少应配备两套合格的全通径旋塞阀、开关工具,旋塞阀处于开位。 5.7.6食 管柱起下时,宜先在管柱上安装旋塞阀,再进行起下操作。 5.8暂停施工的井口控制 5.8.1暂停施工时,应关闭安全防喷器半封闸板和卡瓦并锁紧,释放安全防喷器以上的压力。 5.8.2带压作业机检修,应停机进行,锁紧安全防喷器组的锁紧装置,不应在防喷器带压状态下更换闸板或胶芯。
3 Q/SY 02625.4—2018
5.8.3 不应采用打开防喷器的方法泄压。 5.9其他要求
5.9.1含硫化氢井作业的防护措施应符合 SY/T 6277 的规定。 5.9.2 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天然气井或火驱井,可采用氮气或除硫液将井筒内的气体推入地层。 5.9.3施工中,井口压力大于工作防喷器额定工作压力的80%时,应进行降压处理,油水应回收天然气应进站或点火 5.9.4严禁跨越高压管线,非作业人员远离施工区域。 5.9.5 施工过程中的防火防爆应按 SY 5225—2012 中4.1至4.3执行。 5.9.6六级以上大风,能见度小于井架高度的浓雾、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气温在-15℃以下,不应进行带压作业施工。 5.9.7 非特殊情况(如抢险),应避免夜间带压施工。
6应急处置与演练 6.1应急处置 6.1.1作业队要熟悉应急处置流程,按流程做好作业过程中的应急处置,可参照附录 A。 6.1.2 井喷应急处置执行Q/SY02553。 6.2 应急演练
作业队应按照应急处置流程每周组织应急演练,演练流程可参照附录A。
4
上一章:Q/SY 1546-2012 物资编码及属性规范 下一章:Q/SY 02625.3-2018 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第3部分:工艺技术

相关文章

Q/SY 02625.1-2018 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第1部分:设计 Q/SY 02625.3-2018 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第3部分:工艺技术 Q/SY 02625.2-2018 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第2部分:设备配备、使用与维护 Q/SY 08316-2019 油水井带压射孔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Q/SY 1316-2010 油水井带压射孔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Q/SY 02625-2022 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Q/SY 1412-2011 油气水井井下作业排液操作规程 Q/CNPC 119-2006 油水井带压修井作业安全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