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6502.2—2016
炼油化工工程总图设计规范第2部分:厂区总平面布置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for general plot plan and transportation-
Part 2 : General plot plan in-plant
201601一27发布
2016一04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06502. 2—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一般规定 4. 1 布置原则 4. 2 布置规定工艺装置 6 辅助生产及公用工程设施 7 仓储设施运输设施
5
8
8
9 生产管理及生活服务设施
总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
0
附录 A(规范性附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Q/SY 06502. 2—2016
前創言
Q/SY06502《炼油化工工程总图设计规范》是炼油化工工程设计系列标准之一。该标准分为以下9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第2部分:厂区总平面布置;第3部分:厂区竖向布置;
一第4部分:围墙、大门、守卫室;
第5部分:厂区道路;一第6部分:工艺装置及系统单元竖向布置;
第7部分:厂区铁路;第8部分:厂区管线综合;第9部分:厂区绿化。
一
本部分为Q/SY06502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梁新民、潘业全、魏宾宾
I
Q/SY 06502.2—2016
炼油化工工程总图设计规范第2部分:厂区总平面布置
1范围
Q/SY06502的本部分规定了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中一般规定、工艺装置、辅助生
产及公用工程设施、仓储设施、运输设施、生产管理和生活服务设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建设工程及其他相关工程的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984—2008 氯气安全规程 GB 50029—2014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GB 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GB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87—2012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475—2008 石油化工全厂性仓库及堆场设计规范 GB 50489—2009 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GB/T 50746- 2012 石油化工循环水场设计规范 GB 50779—2012 ,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设计规范 GB 50984—2014 石油化工工厂布置设计规范 SH 3009—2013 石油化工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范 SH/T 3053—2002 2 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 SH/T 3160—2009 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设计规范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591号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
,术语和定义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总平面布置 general plot plan 在既定厂址和工业企业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生产、使用、安全、卫生等要求,综合利用环境
条件,合理地确定场地上所有建筑物、构筑物、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工程管线、绿化等的平面位置。
1
Q/SY 06502.2—2016
3. 2
防火间距 fire protection distance 在发生火灾时,相邻设施、建筑物等之间在一定时间内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保持适应火
灾扑救、人员安全疏散和降低火灾时辐射热的最小安全距离 3.3
功能分区 function division 为便于企业管理和更好地组织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干扰,将工业企业场地按其使
用功能分成不同的区域 3. 4
炼化一体化 refinery and petrochemical integration 当炼油厂与石油化工厂同时规划建设时,为实现统一管理、物料互供、降低消耗、减少重复建
设,合理布置生产设施、管理设施、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等,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3. 5
辅助生产设施 auxiliary facilities 配合主要工艺装置完成其生产过程而必需的设施,如中心化验室、污水处理场、维修间、火
炬等。 3. 6
公用工程设施 utilities 水、电、气、汽、冷冻水等设施的统称,如循环水系统、变配电所、锅炉房、空压站、冷冻
站等。 3.7
仓储设施 storage facilities 供储存原料及产品的仓库、堆场、储罐等。
3.8
运输设施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为完成特定物流而设置的专用铁路、道路、码头等及相关的设施及装卸机具。
3. 9
工艺装置 process plant -个或一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工艺单元的组合。
3.10
联合装置 complex process plants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装置集中紧凑布置,且装置间直接进料,无供大修设置的中间原料储罐
其开工或停工检修等均同步进行,视为一套装置。 3.11
联合布置 multiple process plants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完全满足联合装置条件,但生产性质相同及相近的装置靠近布置,且共用
个变配电所和机柜室时,这种布置称为联合布置。各装置均按独立装置考虑,变配电所和机柜室按区域性重要设施考虑。 3.12
罐组 ltank group 布置在一个防火堤内的一个或多个储罐。
2
Q/SY 06502.2—2016
3.13
罐区tank field 由两个或多个罐组组成的区域。
3.14
技术经济指标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ex 用来表明工厂内建、构筑物、道路、铁路、土方工程量、绿化等对场地面积的利用程度,是反应
总平面布置中各种设施利用状况及其结果的度量标准指标的总称。
4 一般规定
4.1布置原则 4.1.1厂区总平面布置必须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4.1.2厂区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符合国情,合理布置,安全生产,技术先进,保护环境,节省投资,运营费低,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4.1.3厂区总平面布置应在总体布置的基础上,根据工厂的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防火、防爆、安全、卫生、施工、检修、生产、经营管理等要求,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厂外设施、远期发展等因素,紧凑、合理布置,经方案比较后择优确定。 4.1.4厂区总平面布置应符合城乡规划、工业园区规划要求 4.1.5厂区总平面布置应结合相邻企业设施的现状及发展规划,满足安全、环保、卫生、噪声等间距的要求。 4.1.6厂区总平面布置应充分结合外部公用工程、交通运输、气象、水文、地质、场地等条件,因地制宜布置。 4.1.7分期建设的项目应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改、扩建工程应与现有设施相协调一致 4.1.8炼油厂与石油化工厂同时规划建设时,应采用“炼化一体化”方式布置。 4.1.9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根据生产性质、火灾危险性类别、物流特点以及管理要求等,合理划分功能区。 4. 1.10 )厂区总平面布置应考虑预留用地或发展端。 4.2 布置规定 4.2.1厂区总平面应充分利用外部公用工程条件进行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有利于国家电网或地区性发电站供电合理接人厂区。 b)应充分利用园区公用工程设施集中供的蒸汽、氮气、氢气、氧气、淡化海水等条件。
当园区统一建污水处理场时,厂区内可根据需要设置污水收集和预处理设施,并将预处理后的污水排至园区进一步处理。
c)
4.2.2功能分区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充分考虑当地风向及厂外道路及公用工程衔接条件,合理确定各功能区相对位置。 b)乡 综合考虑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储运设施等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物流便捷
顺畅,避免折返。 c) 各功能区内部布置紧凑、合理,并与相邻功能区相协调。 d)$ 辅助生产和公用工程设施按具体条件,可布置在工艺装置生产区内,也可自成一区布置。 e)厂区应合理划分成面积较大的街区,并宜在纵、横方向均布置贯穿的通道。两条通道的间距
不宜大于500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