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6011.2-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第2部分:总平面布置

Q/SY 06011.2-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第2部分:总平面布置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6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30 08:53:39



推荐标签: 规范 设计 总图 地面 工程 油气田 部分 平面 平面 06011

内容简介

Q/SY 06011.2-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第2部分:总平面布置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6011.2—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第2部分:总平面布置
Specification for general layout design of oil and 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
Part 2: General layout
201601一27发布
2016一04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06011. 2—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般规定 5 生产设施
4
站场行政管理区罐区 (组)
6
7
8 辅助生产设施 9 消防、气防站 10 其他设施 11 绿化及铺装 12 道路
6
6
用地面积及主要技术指标参考文献
13 Q/SY 06011.2—2016
前創言
Q/SY06011《油气田地面工程总图设计规范》是油气田地面工程设计系列标准之一。该标准分为以下4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第2部分:总平面布置;第3部分:竖向设计;
一第4部分:管线综合。 本部分为Q/SY06011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光文、王文莉、张炯、杨成贵、冯帅、梅川、余翔。
I Q/SY 06011. 2—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第2部分:总平面布置
1范围
Q/SY06011的本部分规定了油气田地面工程总图设计中站场总平面布置的一般规定、基本要
求、设计内容、技术指标的计算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陆上油气田、滩海陆采油气田和海上油气田陆岸终端地面工程新建及改扩建工程
项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30 氧气站设计规范 GB 5005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9 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 GB 50074 石油库设计规范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8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351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 50391 油田注水工程设计规范 AQ 2018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众危害防护距离 SY 0027 稠油注汽系统设计规范 SY/T 0048 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SY/T 6670 油气田消防站建设规范 SY 6779 高含硫化氢气田集气站场安全规程 SY/T 6781 高含硫化氢天然气净化厂公众安全防护距离 Q/SY 1688 油气田地面工程视觉形象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总平面布置 general layout 根据站场生产流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及防火安全等要求对装置、建(构)筑物及系统工程相
对关系的协调定位。
1 Q/SY 06011. 2—2016
3. 2
厂区plant area 工厂围墙或边界内由生产区、公用和辅助生产设施区及生产管理区组成的区域
3.3
生产区 production area 由使用、产生可燃物质和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或设施组成的区域。
3. 4
明火地点 fired site 室内外有外露火焰、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
3.5
散发火花地点sparking site 有飞火的烟或室外砂轮、电焊、气焊、气割等作业的固定地点。
3. 6
全厂性重要设施 overall major facility 发生火灾时,影响全厂生产或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的设施
3.7
防火堤dike 油罐组在油罐发生泄漏事故时防止油品外流的构筑物。
3.8
油罐组 1 a group of tanks 由一条闭合防火堤围成的一个或几个油罐组成的储罐单元。
3. 9
油罐区 tank farm 由一个或若干个油罐组组成的储油罐区域。
3.10
安全距离 safety distance 各设施之间为确保安全需设置的最小距离,如防火、防爆、防撞、防滑坡距离等。
3. 11
装置区process plant area 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独立石油化工装置或联合装置组成的区域。
3.12
联合装置multiple process plants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装置集中紧凑布置,且装置间直接进料,无供大修设置的中间原料储罐,
其开工或停工检修等均同步进行,视为一套装置。 3.13
装置 process plant 个或一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工艺单元的组合。
3.14
火炬系统flare systems 通过燃烧方式处理排放可燃气体的一种设施,分高架火炬、地面火炬等。由排放管道、分液设
备、阻火设备、火炬燃烧器、点火系统、火炬筒及其他部件等组成。 3.15
风向频率玫瑰图wind rose
2 Q/SY 06011.2—2016
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风向和风速的百分数值,按一定比例绘制的玫瑰图。
3. 16
最小频率风向 minimum frequency wind direction 盛行风向对应轴的两侧风频率最小的方向。
4 一般规定
4.1总平面布置应依据下列内容开展设计:
a) 建设区域已批准的相关规划。 b)相关部门的评估报告、文件、批复文件。 c)“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 d)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的批复文件。 e)勘察测量资料。 f)其他专业设计资料。
4.2各类站场总平面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a)各类站场总平面布置应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防火要求、场地地形条件、工程
地质条件、风向因素因地制宜进行布置,做到“安全、环保、紧凑”。 b) 各类站场总平面应符合GB 50016,GB 50183,SY/T0048 的规定,并满足各专项评估、评
价报告的要求。
c) 各类站场总平面布置应根据不同生产功能和特点、火灾及爆炸危险性明确分区,各区块内宜
集中布置。生产设施宜采取联合装置,对生产联系密切、性质相近的单体建筑,宜合并建设联合厂房和多层厂房。
d) 各类站场总平面布置应根据当地气象资料,为建筑物尽量创造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 e)油气站场总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应符合GB50183的规定。 f)油气田地面工程中非油气站场的防火间距应符合 GB 50016,GB50187等规定 g) 中小型油气站场的土地利用系数应不小于45%,大型油气站场的土地利用系数应不小
于 60%。
h)i 散发有害气体或易燃、易爆气体的生产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
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产生噪声的生产设备宜集中布置,应远离人员集中场所和对环境噪声有限制要求的场所。对
i
厂界噪声不达标的,应采取必要的隔声降噪措施。 j) 稠油注汽站场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 SY 0027的规定。 k)油田注水、注聚合物站场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 GB50391的规定。
高酸性气田厂站场内不得设置值班室、宿舍,总平面布置应符合AQ2018,SY6779,SY/T
1
6781 的规定。
5 生产设施
5.1气田生产设施布置应遵循以下规定:
a)仪表值班室、值班休息室、工具间、阴极保护室等宜合并为综合值班室建设。高含硫气田内
部油气站场的综合值班室应在站外地势较高处选址建设,且宜位于站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b)乡 综合值班室应布置在油气站场主要进出口附近,山墙宜面对工艺装置区或井口装置区。工 Q/SY 06011.2—2016
艺装置区、进(出)站阀组区、水套炉、放空分液罐、可燃气体压缩机及压缩机房等建构筑物应布置在远离站场的主要进出口处。
c)进、出站阀组区应布置在站场边缘。 5.2 油田生产设施布置应遵循以下规定:
a)对同一生产区内的工艺装置,宜缩小工艺设施之间的距离和道路宽度,工艺装置宜联合
布置。 b) 进、出站阀组区应布置在站场边缘。
5.3输油输气管道生产设施布置应遵循以下规定:
a) 生产设施的布置应保障进出站管道的顺畅。 b)原油输送管道站场的阀组区宜靠近站场边缘;输油泵房(区、棚)宜靠近动力源。 c) 成品油输送管道站场混油处理区宜布置在地势较低处,宜独立成区,且宜位于站场全年最小
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d)进出站安全切断阀宜布置在方便操作,利于撤离的地段。 e). 工艺操作区应布置在进出管线方便、地势平坦的位置,且位于站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
风侧。 f)输油泵房、压缩机厂房及其系统的布置,应防止噪声对行政管理区的干扰。
5.4油气站场的放空管或火炬,应远离人员集中的场所和全站性重要设施,宜布置在站场外地势较高处和石油天然气站场生产区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应符合GB50183的规定
6 站场行政管理区
油气站场内行政管理区宜布置在主要进出口附近,应远离生产区。与生产区宜增加隔离措施或在站外单独布置。
7罐区 (组)
7.1罐区的布置应符合GB 50074,GB 50160,GB 50183,GB 50351的规定 7.2油罐区(组)应布置在地势较低处,宜位于站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7.3有油品灌装要求的站场,油罐区宜靠近装油设施。 7.4液化石油气储罐、天然气凝液和稳定轻烃压力储罐组应布置在站场边缘,远离人员集中的场所和明火地点,宜位于站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7.5在同一罐组内,宜布置火灾危险性类别相同或相近的储罐。
8 辅助生产设施
8.1变、配电设施布置应遵循以下规定:
a)站场大型(35kV~220 kV)变、配电设施应布置在散发油气设施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
风侧,并应符合 GB 50059的有关规定。 b)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所的布置应符合GB 50053 和 GB 50183 的规定
8.2 给排水设施布置应遵循以下规定:
a)站场内给水、消防设施宜布置在站场靠近水源的区域;循环水设施应布置在控制室、化验
室、变配电所及其他对防潮、防水要求严格设施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位于酸性气体排放口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并应符合GB 50183及 ST/T 0048 的规定。
4
上一章:Q/SY 06011.4-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第4部分:管线综合 下一章:Q/SY 06011.3-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第3部分:竖向设计

相关文章

Q/SY 06502.2-2016 炼油化工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第2部分:厂区总平面布置 Q/SY 06005.2-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天然气处理设备布置及管道设计规范 第2部分:设备布置 Q/SY 06011.3-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第3部分:竖向设计 Q/SY 06011.1-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第1部分:通则 Q/SY 06011.4-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第4部分:管线综合 Q/SY 06005.4-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天然气处理设备布置及管道设计规范 第4部分:管道布置 Q/SY 06005.1-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天然气处理设备布置及管道设计规范 第1部分:通则 Q/SY 06005.6-2019 油气田地面工程天然气处理设备布置及管道设计规范 第6部分:管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