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基于“微课”的创新型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的初探

基于“微课”的创新型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的初探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4 09:44:47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基于“微课”的创新型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的初探 · 72
科技论坛
基于“微课”的创新型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的初探
李伟军彭志华
(南华大学数理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介绍了微课的起源、概念及特征,阐述了大学物理教学模式中引入微课资源的意义,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指导,以实现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目标为目的,从微课的教学设计入手,构建了基于“微课"的创新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为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微课;大学物理;教学模式
在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部署的背景下,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应对信息化环境下学习的变革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两年兴起的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因为其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方便应用等特点,已经引起了教育者的广泛关注,
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包括经典物理、近代物理和物理学在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初步知识。一直以来大学物理教学延续着夸美纽斯的传统课堂结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和以班级集体教学的传统教学流程。如果能建设丰富有效的微课资源库,利用微课资源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数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需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这样就能应对信息化环境下学习的变革,包括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习多样性、个性化需求的挑战。
1微课的起源、概念及特征 1.1微课的起源
微课程概念是2008年首先由关国DavidPenrosel-提出的。以可汗学院为代表的微型网络教学视频的出现进一步触发了教育研究者对微视频等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探索,例如,在“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中使用微视频作为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
在我国,首先对微课进行研究和探索的是胡铁生。他将微课定位为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补充与拓展资源,并且契合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理念对微课程的具体形式分类。架乐明对于国内外微课程的设计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间。自2011年起.国内开始了微课实践层面上的尝试。
对中及烘干组件主要有两大功能,将整个系统通过锥形导向筒准确稳定地固定在法兰面上,同时对票孔进行烘干。
3.1对中烘干机构设计
机构采用气缸驱动烘干筒及定位锥筒。车体粗定位完成后,固
1.2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指按照教学大纲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回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它既有别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资源类型,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1.3微课的主要特点
微课是针对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局限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
1.3.1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微课"主要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教学,或是反映课堂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课堂所要完成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达成多个教学目标而言,“微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教学内容更加精简,教学主题更加笑出,教学指向更加明确,其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某个教学主题而展开的
1.3.2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微课”视频的时间较短,一般为10 分钟左右,因而更符合视觉驻留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微课"的资源容量也较小,其视频格式一般为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加上与教学主题配套的教学设计("微教案”)、教学课件(“微课件”)等资源也只有几十兆。用户既可以流畅地在线观看“微课"课例,查看教案课件和教师点评信息,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课例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各种多媒体数码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转下页)
主螺栓孔清洗装置控制系统以PLC控制器为核心对设备的各个功能单元进行控制,主要由PLC控制器、触摸屏、液晶显示器(定位显示)、电源开关、控制面板、隔离变压器等组成
设备的全部清洗过程由操作人员通过触摸屏的虚拟键盘输入
定烘干简及定位锥简往下运动,整个车体处于随动状态,并随着锥
所需参数,PLC进行自动控制;也可根据现场情况通过人工操作进行控制:
简往下运动,自动对准
当烘干筒处于最下端位置,烘干筒与螺孔产生狭小的缝原,系
触模屏主要用于显示各运动部件的工作进程,如清洗、烘干、抛
统在通过高压气体驱动气体放大器使系统产生高速高流量的气流,光等,同时也显示各个限位开关的状态。另外,还可以在触摸屏上输
从而达到快速烘干的目的。
3.2烘干机构气缸选择
烘干升降气缸采用的大推力气缸,最大额定推力为1700N,满足烘干结构的提升/下降的要求。
4抛光组件的设计
抛光组件完成每个螺孔清洗的最后一道工序,抛光机构和清洗装置构其有同样的设计结构和运动方式,不同的是抛光刷材料不同以及无导液装置。
5吸尘/水系统的设计
吸水/尘系统采用进口大功率工业吸尘/水机。该吸尘器可连续运转工作36小时,可吸尘/水,可耐酸、耐碱、耐蚀、耐碰撞、耐高温。冷却系统分别独立,通过五层过滤系统排放的空气较为干净。吸水/尘系统的入口采用一套三通转接头分别与清扫头、吸水头、抛光头空气出日连接以同时完成3道工序的工作,
为了保证工作过程中的废液和废气不外泄,系统所有废液和废气通道都采取了严格的密封措施
6主螺栓孔清洗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
人反应堆大修堆次、安装孔号等相关信息。
在控制面板上设有手动/自动切换接钮,可以方使的进行手控半自动、自动工作方式切换;自动清洗启动按钮的功能是实现清洗装置自动运行,自动地进行螺栓孔的清洗、烘干、抛光等工作;急停按钮的功能是在自动工作状态下紧急停止所有工作;复位按钮的功能是将各个电机、电磁阀等各个部件回到初始位置
为了便于设备的安装调试,在设备主体设计有随清洗装置同步移动的手动控制手柄,可以控制设备各功能部件的基本动作。
反应堆压力容器主螺栓孔清洗装置在反应堆维修及换料期间可帮助维修人员实现分身术,或者在辐射环境代替人类工作,实现核电站辐射防护最优化的目标,进而确保反应堆压力容器长期、安全、可靠的使用。该装置的设计也为今后类似功能产品的开发有者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川]洪龙,黄新东,李鑫,谭宏伟.反应堆压力容器螺检孔清法机的研制[]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3(10):132.
上一章:基于蚁群-遗传混合算法的系统芯片低功耗测试方案 下一章:粉针无菌分装过程中影响粉针剂质量的因素

相关文章

基于思维导图的微课教学研究——以大学英语为例 基于微课的移动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研究 基于矩阵论课程的微课微信辅助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质量管理系统初探 浅谈中职物理的教学创新 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基于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基于新型交互模式下的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