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质量管理系统初探

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质量管理系统初探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66.9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4 17:10:55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质量管理系统初探 卜爱春·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质量管理系统初探
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质量管理系统初探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下爱春
摘要:现代造船模式,是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按“两个一体化”的要求,均衡连续地总装造船。本文对现代造船模式涉及的质量管理特点、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要点、改进质量检验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现代造船模式质量管理系统
引言
在现代造船模式下,船厂必须形成全新的多维度的质量观念,必须实施动态的面向多方面的质量协同管理,以满足顾客要求的主体化、个性化、多样化,及质量问题多元化的要求。质量管理的关注点,一方面要关注实物质量与顾客感知度量,另,方面要关注自身的全面质量满意状况,衡量自主质量意识和持续质量改进情况。
本文对现代造船模式涉及的质量管理特点、质
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要点、改进质量检验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1现代造船模式简介
现代造船模式是指以高效、均衡、连续总装化
的模式建造船舶。其主要基础是生产设计和科学管理。能为科学管理创造条件的生产设计应满足“两个一体化”和“两个面向”的要求,即“壳、、涂” 一体化和设计、工艺、管理一体化,以及既面向船东对船舶功能的要求,文面间船广对船舶建造的高效、优质、本控、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现代造船模式应按区域、阶段、类型建造过程,实施质量管理,以“空间分道、时间有序”要求,按照不同的制造阶段,将构成船舶某一空间的“实物”(可以是分段、总段、托盘、单元、模块、大型设备等等)定义为相应制造阶段的“中间产品”,计划、
设计、生产、物流、质量、人力、成本等生产要素都以“中间产品”为对象实施控制。满足两个“一体化”要求的区域造船的特点如下:生产设计过程是“模拟造船”的过程;“中间产品”为导向,分总段区域化制造;最大限度的“壳、、涂”一体化作业;专业分工逐渐消失,一专多能效率提高;器材采购、配与送,纳期和托盘化管理;计划节点有序实现,计划刚性有效保证:造船过程逐步集成化模块化、标准化;计划、人力、物流、成本、质量均可控。
2质量管理特点
船舶建造过程中既有种类众多的器材集配、大
量零部件的加工制造,文有繁杂的逐级装配和系统试验,大量既离散又相关的质量信息汇聚交织在建造过程中。其质量管理有如下主要特点:
1)建造质量要求很高。船舶产品质量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海洋环境污染的风险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船东、船级社对产品建造质量要求非常严格
2)过程质量管理面广。涉及到计划、设计、物供、生产、集配、安全、成本等方面的管理,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船舶建造过程的质量管理
3)内外部环境因系多。受内部和外部相关方
(顾客、供方、设计方、船级社及有关当局、海事局、员工、银行、保险公司、海关等)制约的因素
双月刊/总第277期159
上一章:关于有效可用度概念理解的几点认识 下一章:应对排放控制区域SOX排放控制新规范的船舶改装方案研究

相关文章

基于-现代造船模式2.0-分段完整性检验研究 面向现代造船模式的精益设计研究 现代造船模式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建造中的应用 精益造船模式对中海工业(江苏)公司的管理优化 基于“微课”的创新型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的初探 基于网管系统的数据管理模式设计 基于WEB模式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房地产管理中多项目开发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