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7.020 J9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13723-2019
电控柴油机性能试验方法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diesel engines-Performance test methods
2020-04-01实施
2019-08-02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13723—2019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试验条件通则 5试验项目.. 6测量参数和要求, 7性能试验方法.
n
7.1 起动性能试验 7.2 最低空载稳定转速试验 7.3 功率试验 7.4 负荷特性试验 7.5 万有特性试验 7.6 调速特性试验. 7.7 机械损失功率试验. 7.8 各缸工作均匀性试验, 7.9 机油消耗率测定. 7.10 活塞漏气量试验 7.11 安全性能检查 7.12 噪声测定 7.13 排气烟度测定. 7.14 排气排放测定, 7.15 机械振动和曲轴扭转振动试验 7.16 热平衡试验.… 7.17 清洁度测定.. 7.18 可靠性试验... 7.19 耐久性试验... 7.20 热冲击试验 8试验报告..
X
O
0 10
1o
10
l0 10 10
表 1柴油机性能试验项目表2测量位置. 表3柴油机起动拖动时间评分表4起动分数与试验结论表5最低空载稳定转速质量评定.
6
I
JB/T 13723—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西仪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宁波雪龙进出口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述超、谢亚平、田独、陈云清、曹文明、战强、杜玉斌、邓伟、赵令猛、石来华、雷基林、周道林、杜文彬、史嵩雁、王佳兴、乔亮亮、孟红霞。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JB/T 13723--2019
电控柴油机 性能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控柴油机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功率(≤560kW)电控柴油机(以下简称柴油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47.2中小功率内燃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1859.1往复式内燃机声压法升功率级的测定 定第1部分:工程法 GB/T3821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限值和测定方法 GB3847一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 GB/T5741—2008船用柴油机排气烟度测量方法 GB/T6072.3一2008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3部分:试验测量 GB/T7184-2008中小功率柴油机振动测量及评级 GB/T9486柴油机稳态排气烟度及测定方法 GB/T9487—2008柴油机自由加速排气烟度的测量方法 GB11122—2006柴油机油 GB11871船用柴油机辐射的空气噪声限值 GB/T12542一2009汽车热平衡能力道路试验方法 GB/T15097船用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 GB/T 15371—2008 :曲轴轴系扭转振动的测量与评定方法 GB17691-2018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GB/T 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GB/T 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 GB 19147—2016 车用柴油 GB19757—2005 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Ⅱ阶段) GB/T 20651.1 往复式内燃机安全第1部分:压燃式发动机 GB20891一2014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 GB/T 21404—2008 内燃机发动机功率的确定和测量方法一般要求 JB/T113232013 中小功率柴油机可靠性评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控柴油机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diesel engine 采用电子控制喷油系统的柴油机。
1
JB/T 13723—2019
4 试验条件通则
4.1试验前制造厂应提供柴油机必要的技术文件,试验样机应符合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要求。 4.2试验样机应装有产品技术文件规定的全部附件或与应装备的附件相当的替代设备。若试验时不装排气消声器、排气管,则试验装置的排气背压应与被测产品技术要求相当。 4.3试验时应配备与试验样机机型相适应的线束,电控单元(ECU)数据应与机型相匹配。 4.4试验前柴油机允许磨合45h或按制造厂的规定进行磨合。 4.5试验用测量设备、仪器及仪表等应经有资质的计量单位检定或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测量设备和仪器、仪表的准确度应符合GB/T21404—2008、GB/T6072.3一2008或制造厂技术文件的规定。 4.6试验环境状况应符合GB/T21404一2008规定的标准基准状况。非道路用柴油机加权燃油消耗率测量时,若试验环境状况不是标准基准状况,不对加权燃油消耗率进行修正;其他用途柴油机试验时的环境大气状况(大气压力和进气温度)若偏离标准基准状况,应按GB/T21404一2008规定的功率修正方法对功率进行修正,并在试验报告中予以说明。 4.7试验用柴油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19147一2016的规定或制造厂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4.8试验用机油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11122一2006的规定或制造厂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4.9除非另有商定,试验应在制造厂试验台或主管部门指定的试验中心进行。 4.10除与传动装置(如液压机构、换向机构)制成一体或带有发电机的柴油机外,其他柴油机一般只对柴油机本身单独进行试验。 4.11试验时柴油机的柴油、机油、进气空气和冷却介质温度(包括中冷器的冷却介质进口温度)等均应符合柴油机使用说明书或制造厂技术文件的规定。 4.12试验时,可因试验条件和项目需要对柴油机试验项目进行调整。
5试验项目
柴油机性能试验项目至少应包括本标准表1中所列项目,若需增加试验项目则按GB/T1147.2或 GB/T18297--2001的规定执行。
表1柴油机性能试验项目
试验类别
序号 试验方法
试验、检查项目
定型试验 出厂试验 抽查试验
7.1 7.2 7.3 7.4 负荷特性试验 7.5 万有特性试验 7.6 调速性能试验 7.7 机械损失功率试验
/ > > / > / v
(常温) (常温)
起动性能试验最低空载稳定转速试验功率试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7 / v v v 4 V v v / v
> v V v v V 7 V 1 Y
各缸工作均匀性试验机油消耗率测定
7.8 7.9 7.10 活塞漏气量试验 7.11 安全性能检查 7.12 噪声测定
/ v /
2
JB/T137232019
表1柴油机性能检验项目 (续)
试验类别
序号 试验方法
试验、检查项目
定型试验 出厂试验 抽查试验
7.13 排气烟度测定 7.14 排气排放测定 7.15 机械振动和曲轴扭转振动试验 7.16 热平衡试验 7.17 清洁度测定 7.18 可靠性试验 7.19 耐久性试验 7.20 热冲击试验
V v V x V x × x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注1:“/”为需要进行试验和检查的项目,“×”为可不进行试验和检查的项目,“√”为按需要选定的项目。
7 / V x / V V ×
/ V
V 7 v V
注2:对于需要进行试验和检查的项目及按需要选定的项目,若项目中包含多项内容,也可择需进行部分内容的
试验。 注3:可靠性试验应单独抽取2台样机进行。
6 测量参数和要求
柴油机测量参数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GB/T21404—2008或GB/T6072.3-2008及制造厂技术文件的规定,具体测量时可根据试验和检查项目的需要以及内燃机的结构予以增减。部分测量位置见本标准表2。
6.1
表2 测量位置
序号 1 2 3 4 5 6 7 排气压力[柴油机排气总管(涡前压力)或 在距内燃机排气总管出口或涡轮增压器排气出口75mm
测量位置
测量项目
大气压 (绝对) 压缩压力最高爆发压力进气压力(内燃机、增压器或扫气泵进气口 在距进气管进口下游30mm处测量(增压器或扫气泵则空气绝对压力)及进气压力降
在样机试验室内,不受阳光直射和热辐射处测量在预热塞孔、喷油器孔、示功阀等处测量在示功阀或专门设置的测量孔等处测量
在其进气口或靠近进气口直管段处测量)在其出气口或靠近出气口的直管段处测量
增压器或扫气泵出气口空气绝对压力中冷器后空气绝对压力
在其出口处附近的直管段处测量
涡轮增压器后的排气绝对压力(涡后压力) 处测量
在排气总管出口到涡轮增压器燃气进口之间的直管段处测量在曲轴箱上部测量(加油口盖上布点)在滤清器后或主油道入口处测量水冷柴油机在冷却液出口处测量,风冷柴油机冷却空气压力测量位置由制造厂具体规定在喷油泵或输油泵进口处测量或按有关专业标准的规定
涡轮增压器燃气进口绝对压力曲轴箱压力
8 9 10 机油压力 11
冷却介质压力
12
燃油进油压力
3
JB/T 13723--2019
表2测量位置 (续)
序号
测量项目
测量位置
水冷柴油机,在靠近冷却液出口或/和入口处测量;在中冷器冷却介质进口和出口处测量。风冷柴油机的冷却空气温度测量位置由制造厂具体规定在主油道或主油道入口处测量,也可在油底壳内测量在喷油泵或输油泵进口处测量或按有关专业标准的规定在离进气管空气进口上游150mm以内处测量。传感器应逆气流安装,端头位于气流中心,并进行热屏蔽在尽量靠近其出口的直管段处测量。传感器应逆气流方向插入管道,并使其端头位于其中心在尽量靠近其出口的直管段处测量。传感器应逆气流方向插入管道,并使其端头位于其中心在离气缸盖排气道出口端面50mm内测量。传感器应逆气流方向插入管道,并使其端头位于其中心在离排气总管出口或涡轮增压器排气出口不大于2倍排气总管或增压器排气出口直径距离处测量。传感器应逆气流方向插入管道,并使其端头位于其中心结构允许条件下,在尽量靠近燃气进口的直管段处测量。 传感器应逆气流方向插入管道,并使其端头位于其中心
冷却介质温度
13
14 机油温度 15 燃油温度 16 环境温度(进气温度)
17 增压器或扫气泵出气口空气温度
18 中冷器后空气温度 19
排气支管排气温度
排气总管或涡轮增压器后的排气温度
20
21
涡轮增压器燃气进口温度
具有机油冷却器的柴油机,机油温度在靠近机油冷却器机油入口和出口两处测量。
6.2在不影响测量参数准确度的情况下,测温传感器允许按柴油机结构特点垂直于气流方向安装,传感器端头应位于管道中心。 6.3除试验项目要求测取参数的瞬时值外,各项参数均应在柴油机以稳定工况运转1min后测取。主要参数应至少测定2次,取其平均值。
7性能试验方法
7.1起动性能试验 7.1.1进行起动性能试验时,柴油机应不装特殊起动附件,且不与测功机相连,其余所带附件按制造厂的规定。 7.1.2柴油机起动性能试验根据试验条件不同,分为低温起动试验、暖机起动试验、热机起动试验和二次起动试验,各状况下起动性能试验方法如下:
a)低温起动试验:
1)柴油机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加足满足低温使用条件的防冻液及机油; 2)将柴油机、试验用蓄电池、燃油等一起静置于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253K(-20℃)的低温
环境中8h以上; 3)待柴油机冷却液温度、机油温度、蓄电池电解液温度达到技术文件规定的环境温度土1K
(1℃)时,连接测试设备; 4)ECU上电,待预热结束后,立即起动柴油机,每次拖动时间不超过15s,若首次起动失败,
应等待3min后再进行第二次起动,起动评分标准见表3、表4; 5)柴油机成功起动后应观察并记录柴油机转速波动情况及冒烟情况。
4
JB/T 13723--2019
表3 柴油机起动拖动时间评分
起动拖动时间
暖机/热机起动评分
低温起动评分
S
0~1 2 3 4 5 6 7 8~9 10~15 >15
9 9 8 7 6 5 4 3 2 1
9 7 5 3 2 2 2 2 2 1
表4起动分数与试验结论
分数*b 4 3 2 1
分数"b 9 8 7 6 5 一次起动失败扣2分,若起动三次,两次起动失败,则结果判定为失败。 b总分计算:若起动成功的评分减去起动失败的扣分,差值小于1,则总分为1。 b)暖机起动试验: 1)试验环境温度不限,柴油机以(30%~60%)额定转速运转,待冷却液温度达到313K~
试验结论优秀很好好尚可及格
试验结论不及格不太可靠不可靠很不可靠
333K(40℃~60℃)时,停机,静置10min; 2)ECU上电,等待2s(ECU完成自检); 3)起动柴油机,起动运行1min不熄火,起动评分标准见表3、表4,若起动不成功,需重新
验证; 4)柴油机成功起动后应记录起动时间及起动后冒烟情况。
c)热机起动试验
1)试验环境温度不限,柴油机以(40%~80%)额定转速运转,待冷却液温度达到353K~
368K(80℃~95℃)或制造厂规定的温度时,急速运转10s,停机,静置10min; 2)ECU上电,等待2s(ECU完成自检); 3)起动柴油机,起动运行1min不熄火,起动评分标准见表3、表4,若起动不成功,需重新
验证; 4)柴油机成功起动后应记录起动时间及起动后冒烟情况。
d)二次起动试验
1)试验环境温度不限,柴油机起动后,以最低空载稳定转速运转3min,待转速稳定后,停机,
待转速降为0后,等待10 s;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