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3725-2019 内燃机 废气再循环冷却器(EGRC) 试验方法

JB/T 13725-2019 内燃机 废气再循环冷却器(EGRC) 试验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3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8 08:18:52



相关搜索: jb 冷却器 废气 内燃机 方法 试验 循环 13725 egrc 循环

内容简介

JB/T 13725-2019 内燃机 废气再循环冷却器(EGRC) 试验方法 ICS 27.020 J96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13725—2019
内燃机 废气再循环冷却器(EGRC))
试验方法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coolers-
Test methods
2020-04-01 实施
2019-08-02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13725—2019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试验项目.. 5试验装置..
5.1 通用要求 5.2 耐振性能试验装置、静压强度试验装置、耐压力脉冲性能试验装置 5.3 耐热冲击性能试验装置 5.4 气侧清洁度检测装置 5.5 防冻性能试验装置, 5.6 综合性能试验装置 6试验方法 6.1 耐振性能试验、静压强度试验、耐压力脉冲性能试验, 6.2 耐热冲击性能试验 6.3 气侧清洁度的检测 6.4 防冻性能试验. 6.5 综合性能试验. 7试验报告.
C
图1耐热冲击性能试验装置原理. 图2综合性能试验装置原理. 图3防冻性能试验循环试验曲线
表1测量仪器的测量准确度和精密度 JB/T1372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美联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泰州市龙腾散热器
有限公司、浙江正信车辆检测有限公司、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广西玉林达业机械配件有限公司、江苏和平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天津格特斯检测设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杭州特种纸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立峰、汤俊洁、卞再荣、蒋平灶、沈红节、韦世宝、魏纲、蔡志雄、乔亮亮、 吴安波、张文锋、陈渭伟。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 13725—2019
内燃机废气再循环冷却器(EGRC) 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燃机用废气再循环冷却器(EGRC)试验的术语和定义、试验项目、试验装置、试验方法、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内燃机用废气再循环冷却器(EGRC)(以下简称冷却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22一201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GB/T3821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限值和测定方法 JB/T 10408 内燃机换热器可靠性试验方法 JB/T 11327 内燃机废气再循环冷却器(EGRC) JB/T 11798—2014P 内燃机换热器风洞试验装置
3术语和定义
JB/T11798一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准确度 Faccuracy 仪器指示或记录被测真值的能力,以测量示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来表示。
3.2
精密度 precision 在相同条件下,采用相同方法对相同的物理量进行重复测量时,得到的示值接近一致的程度。
3.3
气侧放热流量air heat release rate 冷却器热侧空气单位时间所能释放的热量。
3.4
液侧吸热流量 cooling heat absorbing rate 冷却器液侧冷却水单位时间所能吸收的热量。
?
3.5
热平衡误差 heat balance error 冷却水的吸热流量(液侧吸热流量)相对于热空气放热流量(气侧放热流量)的相对误差。
4试验项目
本标准规定的试验项目如下:
1 JB/T 13725—2019
a)耐振性能试验; b)静压强度试验; c)耐压力脉冲性能试验 d)耐热冲击性能试验; e)气侧清洁度检测; f)防冻性能试验; g)综合性能试验。
5试验装置
5.1 通用要求 5.1.1试验装置和所有仪表均需通过法定计量部门检定或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才能使用。 5.1.2 所有试验装置都应配置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停机及安全保护的装置。 5.2耐振性能试验装置、静压强度试验装置、耐压力脉冲性能试验装置
耐振性能试验装置、静压强度试验装置、耐压力脉冲性能试验装置应满足JB/T10408的要求。 5.3耐热冲击性能试验装置 5.3.1耐热冲击性能试验装置原理如图1所示,但不限于图1所示形式。
?
增压空气
a2
D
增压空气
Pw
Pw2 T w2
?
冷却液
说明:
一调节阀;
1 2- 一
一流量计; 3- 一空气加热器; 4- 一 一换向阀;
一试验件; 6- - 一冷却器; 7——水泵。
5-
图1耐热冲击性能试验装置原理
2 JB/T 13725—2019
5.3.2耐热冲击性能试验装置的主体应能按试验规范的要求对试验件进行加热和冷却,试验装置应能准确测量和记录试验件或试验介质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温度变化的周期和温度交变次数。试验装置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a)气侧“热”介质加热和输送装置; b)气侧“冷”介质加热和输送装置; c)液侧介质加热、冷却和输送装置; d)介质流量调节和控制装置; e)介质或试验件温度控制、测量与记录装置; f)冷热循环次数测量与记录装置; g)压力测量装置。
5.3.3试验装置的参数控制精密度应满足试验规范的要求。试验参数的测量准确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a)试验介质或试验件温度测量准确度应为土5℃以内; b)试验介质流量测量准确度应为实际值的土1.5%以内; c)温度交变周期或频率测量准确度应为实际值的土1%以内: d)压力测量准确度应为实际值的土1.5%以内; e)温度交变次数计数准确度应为实际值的土0.5%以内,次数累计计数准确度应为10次以内。
5.3.4试验介质应使用与实际工况相同或相近的介质,本标准推荐使用以下试验介质:
a)气侧采用干燥压缩空气或燃烧气体; b)液侧采用50%乙二醇+50%清水的混合液(体积比)。
5.3.5试验工装应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试验件试验时尽可能模拟实际使用情况。密封材料应保证介质在测试过程中不发生泄漏。
5.4气侧清洁度检测装置
气侧清洁度检测装置和试验室应符合GB/T3821规定的要求。 5.5防冻性能试验装置 5.5.1防冻性能试验装置的主体包括能按试验规范要求的试验周期对试验件环境施加指定温度的环境仓、满足试验件温度要求的控温系统和满足测量需求的测量仪器,并满足GB/T2423.22一2012中Nb 规定的要求。其至少应包括以下两部分:
a)高低温环境试验箱; b)计时装置。
5.5.2试验装置的高温环境、低温环境和保存时间应满足试验规范的要求。 5.5.3试验参数的测量准确度要求:
a)温度测量准确度应为士2℃以内; b)时间测量准确度应为实际值的士1%以内。
5.5.4试验工装应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确保工装有足够的刚性,密封材料的强度应保证介质在测试过程中不发生泄漏。 5.6综合性能试验装置 5.6.1试验装置原理
综合性能试验装置原理如图2所示,但不限于图2所示形式。
3 JB/T 13725—2019
增压空气
Pwl 4
Pw2 T w2
冷却液
P
说明:
试验件;一冷却器;
一调节阀;流量计;
1- 2- 3- 空气加热器;
5 6——水泵。
图2综合性能试验装置原理
5.6.2 测量仪器的测量准确度和精密度
测量仪器的测量准确度和精密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测量仪器的测量准确度和精密度
精密度 ±0.5℃ ±0.25℃ ±0.05℃ ±0.5% ±0.5%
测量参数进气侧温度出气侧温度液侧温度压力流量
准确度 ±1.5℃ ±1℃ ±0.1℃ ± 1% ± 1%
5.6.3 3试验介质 5.6.3.1 气侧介质为干燥压缩空气或燃烧气体,优先推荐干燥压缩空气。 5.6.3.2 液侧介质为50%乙二醇+50%清水(体积比)或清水。 5.6.4 介质加热方式
冷、热介质优先推荐使用电加热方式,亦可采用其他加热方式。在整个加热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应采用无级调节装置。 5.6.5 :气侧回路
气侧回路应能在规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在冷却器工作的额定流量50%~150%范围内提供高温气体。 气侧回路由气源、空气加热器、温度控制仪、空气流量控制装置和压力调节装置等组成。 5.6.6液侧回路
用于试验的液侧循环回路中应装设排除气体的装置,水泵的最大供水流量应不小于冷却器额定水流量的150%,流量、温度的控制应采用无级调节装置。
4 JB/T 13725—2019
6试验方法
6.1耐振性能试验、静压强度试验、耐压力脉冲性能试验
耐振性能试验、静压强度试验、耐压力脉冲性能试验按JB/T10408的规定进行。
6.2耐热冲击性能试验 6.2.1试验前应对试验件进行完好性检查,确认试验件完好。 6.2.2将试验件上不是试验介质循环所需要的通道口牢固堵塞。 6.2.3将试验件与试验装置的介质循环管路连接,起动液侧介质循环泵,使试验件内充满试验介质并排尽空气,之后气路通入一定流量的气体,分别检查气侧和液侧管路是否已完全密封。 6.2.4试验件液侧持续通入试验介质,介质温度为试验规范要求的温度土5℃,介质流量为试验规范要求的介质流量。 6.2.5试验件气侧交替通入高温介质和低温介质。高温介质的温度为试验规范要求的高温温度土5℃,低温介质的温度为试验规范要求的低温温度土5℃;介质流量为试验件工作时的介质额定流量。 6.2.6试验过程分为温度控制和时间控制两种方式,但不限于这两种方式。试验时应根据JB/T11327 的要求或客户指定的技术要求进行设置。温度控制方式和时间控制方式的试验过程如下:
a)温度控制方式:先通入高温介质,运行到指定温度,当试验件的气侧出口温度变化梯度不大于
10℃/min时,可以认为试验件的温度达到了稳定,然后将高温介质切换为低温介质,再运行到指定温度,并确保气侧出口温度变化梯度不大于10℃/min,以此过程为一个循环,连续运行直到完成规定的温度交变次数
b)时间控制方式:先通入高温介质,运行指定时间,然后将高温介质切换为低温介质,再运行指
定时间,此过程为一个循环,连续运行直到完成规定的温度交变次数。
6.2.7在试验过程中,应监测试验件的完好性。每完成100次循环进行一次密封性检查,若发现试验件有规范不允许的任何形式的损坏现象,应立即停止试验,并记录已完成的温度交变次数和试验件损坏情况。 6.2.8试验结束后,检查试验件的完好性。当发现试验件有损坏或泄漏时,应详细记录损坏或泄漏的部位和程度。 6.2.9试验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a)试验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及设备状况; b)试验开始和结束时间; c)试验件的名称、型号规格及试验时随带附件情况: d)试验件在进行耐热冲击性能试验前经历过的试验项目; e)试验前试验件完好性检查情况; f)试验介质名称; g)温度交变范围、交变频率或周期,介质温度和流量,完成的温度交变次数; h)耐热冲击性能试验结束后试验件完好性检查情况。
6.3气侧清洁度的检测
冷却器气侧清洁度的检测按GB/T3821进行,最大金属颗粒尺寸Wm在分辨力不大于0.001mm的显微镜上进行测量。 6.4防冻性能试验 6.4.1试验前应对试验件进行完好性检查,确认试验件是否完好。
5
上一章:JB/T 13724-2019 内燃机 废气再循环(EGR)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下一章:JB/T 13723-2019 电控柴油机 性能试验方法

相关文章

JB/T 13725-2019 内燃机 废气再循环冷却器(EGRC) 试验方法 JB/T 11327-2013 内燃机废气再循环冷却器(EGRC) JB/T 13724-2019 内燃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JB/T 13724-2019 内燃机 废气再循环(EGR)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JB/T 13502-2018 柴油机废气再循环(EGR)阀耐久性试验方法 JB/T 13502-2018 柴油机废气再循环(EGR)阀耐久性试验方法 JB/T 13502-2018 柴油机 废气再循环(EGR)阀耐久性试验方法 JB/T 11797-2014 柴油机废气再循环真空调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