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9.035.99 K15 备案号:44091—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3302013
热收缩雨裙
Heat-shrinkable shed
2014-07-01实施
2013-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1330—201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示意图.. 5型号与命名.. 6技术要求
I1
6.1 一般要求. 6.2 性能要求. 7试验方法.. 7.1 外观检查 7.2 内径、壁厚,径向收缩率与壁厚不均匀度测定 7.3 硬度测定 7.4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验 7.5 热老化试验 7.6 热冲击试验 7.7 冲击脆化温度测定 7.8 吸水率测定 7.9 电气强度试验 7.10 体积电阻率测定 7.11 耐电痕化和蚀损试验. 7.12 针入度测定. 7.13剥离强度试验. 8检验规则 8.1抽样方法及不合格判定, 8.2 出厂检验 8.3 型式试验..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中
9.1 标志 9.2 包装 9.3 运输.. 9.4 则存.. 图1 热收缩雨裙示意图表1 热收缩雨裙型号规格. 表2 热收缩雨裙基体性能要求表3 热收缩雨裙密封胶性能要求表4 抽样数量和不合格判定.
6
二
JB/T11330—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1)归。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宏商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临海市亚东特种电
缆料厂、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云、赵成刚、周才辉、张亦鹏、马林泉。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1330—2013
热收缩雨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收缩雨裙的型号与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
存。
本标准适用聚烯经热收缩雨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34—2008塑料吸水性的测定 GB/T1410—2006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GB/T24112008 塑料和硬檬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 GB/T2790—1995 胶粘剂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 GB/T2791—1995 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 GB/T4509—2010 沥青针入度测定法 GB/T5470-2008 塑料冲击法脆化温度的测定 GB/T6553—2003 评定在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 GB/T7113.2—2005 绝缘软管试验方法 GB/T7141--2008 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热收缩雨裙 heat-shrinkable shed 用于电缆终端,增加泄漏距离和湿闪络距离的伞形热收缩部件。
3.2
裙边 shed rim 热收缩雨裙伞形边缘部分。
4产品示意图
热收缩雨裙示意图如图1所示。
1
JB/T11330—2013
D
a)收缩前
山
b)收缩后
说明:裙边外径:
T收缩后壁厚:一基体; 2- 一密封胶。
D
Di 一 -收缩前标称内径: D2 一收缩后标称内径:注:热收缩雨裙基体内有密封胶。
-
图1热收缩雨裙示意图
5型号与命名
RSYQ V
裙边外径收缩后标称内径收缩前标称内径热收缩雨裙
示例:RSYQ-48/20-120表示收缩前标称内径为48mm、收缩后标称内径为20mm、裙边外径为120mm的热收缩雨
裙。
2
JB/T11330-2013
6 技术要求
6.1 一般要求 6.1.1型号规格
热收缩雨裙型号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在满足6.1.2、6.1.3、 6.1.4和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增加其他型号规格。
表1 热收缩雨裙型号规格
单位为毫米
收缩后
收缩前最小内径
型号规格 RSYQ-35/12-110 RSYQ-40/16-115 RSYQ-48/20-120 RSYQ-60/25-140 RSYQ-75/30-150 RSYQ-100/35-160 RSYQ-120/45-170
裙边外径 110 115 120 140 150 160 170
最人内径
最小壁厚 3.0 3.0 3.0 3.0 3.0 3.0 3.0
12 16 20 25 30 35 45
35 40 48 60 75 100 120
6.1.2外观
产品内外表面应洁净、光滑、无肉眼可见的凹孔和龟裂。 6.1.3径向收缩率
径向收缩率应不小于50%,径向收缩率应按公式(1)计算:
D - D2 ×100% :
Ep =
(1
Di
式中: Di -收缩前内径,单位为毫米(mm); D2一收缩后内径,单位为毫米(mm); Ep——径向收缩率。
6.1.4壁厚不均匀度
壁厚不均匀度应不大于30%,壁厚不均匀度应按公式(2)计算:
M - M2 ×100% *
EM =
(2)
M,
式中: Mi- 最大壁厚,单位为毫米(mm); M2一最小壁厚,单位为毫米(mm): EM 壁厚不均匀度。
6.2性能要求 6.2.1 基体性能要求
热收缩雨裙基体性能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3
JB/T11330—2013
表2热收缩雨裙基体性能要求
要求 ≤A/15:90 ≥11.0 ≥300 ≥8.8 ≥240 无裂纹、不滴流
单位
序号 1 2 拉伸强度
性 能
硬度
MPa %
断裂伸长率热老化(130℃/168h)拉仲强度断裂伸长率
3
MPa %
4
5 热冲击160°C/4h)
通过 ≤0.1 ≥15 ≥1.0×101l 1 A3.5
冲击脆化温度(-40℃)吸水率(23℃/24h)电气强度
6 7 8 9 体积电阻率 10 耐电衰化和蚀损注:当试样不能满足试验要求尺寸时,允许采用相同原村料、配方和生产工艺制造的试片进行试验。
V
% kV/mm Q"m 级
6.2.2 密封胶性能要求
热收缩雨裙密封胶性能要求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热收缩雨裙密封胶性能要求
要求 60±10 ≥1.0X1012 ≥15
序号 1 2 3 4
性能
单位 1/10mm 2*m kV/mm
针入度(25℃/100g)体积电阻率电气强度 180°剥离强度热收缩雨裙一金属材料 T剥离强度热收缩雨裙一非金属材料
≥1.2
MPa
5 注:当试样不能满足试验要求尺寸时,允许采用相同原材料、配方和生产工艺制造的试片进行试验。
MPa
≥1.2
试验方法
7
7.1 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应采用目测法。 7.2内径、壁厚、径向收缩率与壁厚不均匀度测定
首先测量收缩前内径,以产品最小壁厚为基点,沿产品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测量六点,得出最大壁厚。 然后在(200土2)℃老化箱内放置(180士5)s非限制性收缩后,分别测量收缩后内径、收缩后壁厚。 内径和壁厚采用分度值不大于0.02mm的游标下尺测量。
按照6.1.3的规定计算径向收缩率,按照6.1.4的规定计算壁厚不均匀度
X
JB/T11330—2013
7.3硬度测定
硬度测定应按GB/T2411一2008中A型邵氏硬度计的规定进行。 7.4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验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验应按GB/T7113.2一2005的规定进行。将试样悬挂」(200士2)℃的老化箱中,保持(180土5)s非限制收缩后取出,冷却到(23土2)℃,拉伸速度为(250土50)mm/min,有争议时,拉伸速度为(25土5)mm/min。 7.5热老化试验
将试样悬挂」(130土2)℃的老化箱中,保持168h后取出,冷却到(23士2)℃,热老化试验应按GB/T7141一2008的规定进行,热老化试验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验应按GB/T7113.2一2005的规定进行,拉伸速度为(250土50)mm/min有争议时,拉伸速度为(25士5)mm/min 7.6热冲击试验
热冲击试验应按GB/T7113.2-2005的规定进行,热冲温度为(160土2)℃,保持4h。 7.7冲击脆化温度测定
冲击脆化温度测定应按GB/T5470--2008的规定进行。 7.8吸水率测定
吸水率测定应按GB/T1034一2008中方法1的规定进行。 7.9电气强度试验
电气强度试验应按GB/T7113.2一2005的规定进行,使用不等尺寸或等尺寸电极,采用短时(快速)升压方式进行。 7.10体积电阻率测定
体积电阻率测定应按GB/T1410一2006的规定进行。 7.11耐电痕化和蚀损试验
耐电痕化和蚀损试验应按GB/T6553一2003的规定进行。 7.12针入度测定
针入度测定应按GB/T4509—1998的规定进行。 7.13剥离强度试验
剥离强度分为180°剥离强度与T剥离强度。180°剥离强度试验应按GB/T2790—1995的规定进行,T剥离强度试验应按GB/T2791一1995的规定进行。
8检验规则
8.1抽样方法及不合格判定
原材料来源相同且配方和制造工艺相同的产品为一个批次,每批产品应按表4随机抽取试样,如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