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7.020 J96 备号:43989--2014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326—2013
内燃机 管翅式油冷却器 技术条件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Concentric oil coolers--Specifications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内燃机 管翅式油冷却器 技术条件
JB/T113262013
净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X297mm-0.5印张15千字 2014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 .
+
书号:15111:11170 网址:http://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 (010)88379778 直销中心电话: (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JB/T11326—2013
目 次
前言范围
1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4.1 通则.. 4.2 密封性 4.3 油侧清洁度 4.4 综合性能. 4.5 耐振性能. 4.6 耐压力脉冲性能 4.7 静压强度 4.8 外观质量 5 试验方法 5.1 密封性试验 5.2 油侧清洁度的测定 5.3 综合性能试验 5.4 耐振性能试验、耐压力脉冲性能、静压强度试验 5.5 外观质量。 6检验规则
4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标志 7.2 包装. 7.3 运输. 7.4 贮存. 7.5 其他表1 冷却器综合性能表
7
JB/T11326—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嘉和散热器有限公司、扬州水箱有限公司、上
海内燃机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夏立峰、李宝民、李楠、钱金山、卢宇婷、葛玉珍、沈红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Ⅱ
JB/T11326—2013
油侧最大金属颗粒尺寸Wm≤0.5mmle 4.4综合性能
冷却器的传热系数及等功率换热流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冷却器综合性能表油速Vo
水速VW m/s 1
传热系数Ko W/ (m2.'C)
等功率换热流量9°
m/s 一
≥150
≥1500
试验时进油温度115℃,指定进水温度82℃。 4.5耐振性能
冷却器应模拟实际使用工况,以50Hz频率,40m/s?的加速度,在X、Y、Z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各振动50万次,完成150方次振动后不应出现泄漏和零件损坏。 4.6耐压力脉冲性能
对冷却器油腔施加0MPa1.0MPa的交变压力,压力交变周期为1S6S,介质温度为常温,冷
却器经10万次压力循环后,不应出现泄漏和零件损坏。 4.7静压强度
对冷却器油腔施加2.0MPa静压,保压时间不小于1min,不应变形和泄漏。 4.8外观质量
冷却器表面不应出现碰伤,在保证综合性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冷却器芯子表面允许有隐纹、钎焊料溢出痕迹。
5试验方法
5.1 密封性试验 5.1.1密封性检查方法分为干式和湿式试验方法两种,如果顾客没有特殊要求,优先选用“湿式”。 5.1.2湿式试验:在湿式密封性试验台上,向沉没在水槽内的冷却器通入规定压力的干燥压缩空气,历时30s.不应出现气泡和变形。 5.1.3干式试验:在干式密封性试验台上,向冷却器通入规定压力的干燥压缩空气历时1min,泄漏量不应超过1mL/min。 5.1.4每项可靠性试验后,都要进行一次泄漏检测,作为该项验证通过与否的标准。 5.2油侧清洁度的测定
冷却器的油侧清洁度按照GB/T3821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最大金属颗粒尺寸W在分度值不低于 0.001mm的显微镜上测量。 5.3综合性能试验
在4.4要求的试验工况,按JB/T6003.3一2008的规定进行测量。并按公式(2)计算等功率换热流量”。 2
0
JB/T113262013
7.3运输
包装完好的冷却器应允许用任何正常方法运输。 7.4贮存
冷却器应存放在通风干燥无腐蚀的仓库内。在正常保管情况下,自出厂之日起,制造厂应保证产品在12个月内不致锈蚀。 7.5其他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
书号:15111-11170
JB/T11326-2013
打印日期:2014年8月26日F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