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53.060 J 8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949.9—2018/ISO22915-9:2014
代替GB/T26561—2011
工业车辆 稳定性验证 第9部分:搬运
6m及其以上长度货运集装箱的
平衡重式叉车
Industrial trucksVerificationof stabilityPart 9:Counterbalanced trucks
with mast handlingfreightcontainers of 6mlengthandlonger
(ISO22915-9:2014,IDT)
2018-07-13发布
2019-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6949.9—2018/ISO22915-9:2014
目 次
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4作业条件
4.1 概述 4.2 集装箱部分起升
5试验条件 5.1 概述 5.2 盛行风 5.3 风力 5.4 车辆在倾斜平台上的位置 5.5 试验载荷 5.6 起升高度
稳定性验证标记
GB/T26949.9—2018/ISO22915-9:2014
前言
GB/T26949《工业车辆稳定性验证》已经或计划发布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平衡重式叉车:第3部分:前移式和插腿式叉车:第4部分:托盘堆垛车、双层堆垛车和操作位置起升高度不大于1200mm的栋选车;第5部分:侧面式叉车(单侧);第7部分:两向和多向运行叉车;第8部分:在门架前倾和载荷起升条件下堆垛作业的附加稳定性试验;第9部分:搬运6m及其以上长度货运集装箱的平衡重式叉车;第10部分:在由动力装置侧移载荷条件下堆垛作业的附加稳定性试验;第11部分:伸缩臂式叉车;第12部分:搬运6m及其以上长度货运集装箱的伸缩臂式叉车;第13部分:带门架的越野型叉车;第14部分:越野型伸缩臂式叉车;第15部分:带铰接转向的平衡重式叉车;第16部分:步行式车辆;第17部分:货物及人员载运车;第20部分:在载荷偏置条件下作业的附加稳定性试验;第21部分:操作者位置起升高度大于1200mm的栋选车;第22部分:操作者位置可或不可起升的三向堆垛式叉车;第23部分:卡车携带式叉车;第24部分:越野型回转伸缩臂式叉车。
本部分为GB/T26949的第9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26561一2011《搬运6m及其以上长度货运集装箱的平衡重式叉车 附加稳定
性试验》,与GB/T26561一201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修改了“试验要求”“试验方法”和“试验列表”章节的叙述方式,部分内容改为引用 ISO22915-1,其余部分调整到“第4章作业条件”“第5章试验条件”和“第6章 稳定性验证”中(见第4章、第5章和第6章,2011年版的第3章、第4章和第5章),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TSO22915-9:2014《工业车辆稳定性验证第9部分:搬运6m及其以上长度货运集装箱的带门架的平衡重式车辆》。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1413一2008系列1集装箱 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ISO668:1995,IDT) GB/T6236—2008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驾驶座标志点(ISO5353:1995,MOD) GB/T7392—1998 系列1集装箱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保温集装箱(ISO1496-2:1996, IDT) -GB/T26949.1—2012 工业车辆 稳定性验证 第1部分:总则(ISO22915-1:2008,IDT)
II
GB/T26949.9—2018/ISO22915-9:2014
GB/T26949.10—2011 工业车辆稳定性验证第10部分:在由动力装置侧移载荷条件下堆垛作业的附加稳定性试验(ISO22915-10:2008,IDT) GB/T26949.20—2016 工业车辆稳定性验证第20部分:在载荷偏置条件下作业的附加稳定性试验(ISO22915-20:2008,IDT)
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为符合我国行业内的习惯称谓,将标准名称改为“工业车辆 稳定性验证 第9部分:搬运 6m及其以上长度货运集装箱的平衡重式叉车”。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工业车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2)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英、杨馨蕾、钟海见、王丹、王墨洋、李颖新、马溢坚。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26561—2011。
IV
GB/T26949.9—2018/ISO22915-9:2014
工业车辆稳定性验证第9部分:搬运
6m及其以上长度货运集装箱的
平衡重式叉车
1范围
GB/T26949的本部分规定了验证带门架、搬运6m及其以上长度空载或满载货运集装箱的平衡重式叉车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装有货叉、吊具(顶部起升和侧面起升)或其他载荷搬运装置,用来搬运集装箱的叉车。
本部分不适用于搬运有可移动重心的集装箱的叉车(见GB/T17382一2008)。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827.1一2014工业车辆安全要求和验证第1部分:自行式工业车辆(除无人驾驶车
辆、伸缩臂式叉车和载运车)(ISO3691-1:2011IDT)
GB/T17382—2008系列1集装箱装卸和栓固(ISO3874:1997,IDT) ISO668系列1集装箱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Series1freightcontainers一Classification,di-
mensions and ratings)
ISO1496-2:2008系列1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第2部分:保温集装箱(Series1freight containers—Specification and testing—Part 2:Thermal containers)
ISO5353:1995土方机械、牵引车和农林机械座椅标定点(Earth-movingmachinery,and tractors and machinery for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Seat index point)
ISO22915-1工业车辆稳定性验证第1部分:总则(Industrialtrucks—Verificationof stabili- tyPart 1:General)
ISO22915-10工业车辆稳定性验证第10部分:在由动力装置侧移载荷条件下堆垛作业的附加稳定性试验(Industrialtrucks—Verificationof stability—Part1o:Additional stabilitytestfor trucks operating in the special condition of stacking with load laterally displaced by powered devices)
ISO22915-20工业车辆稳定性验证第20部分:在载荷偏置条件下作业的附加稳定性试验 (Industrial trucks—Verification of stabilityPart 20:Additional stability test for trucks operating in the special condition of offset load,offset by utilization)
3术语和定义
ISO22915-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GB/T26949.9—2018/ISO22915-9:2014
4作业条件
4.1概述
除ISO22915-1外,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在风速不大于12.2m/s的环境下操作叉车(在货运集装箱位于正常运行高度时运行和堆垛)。
4.2 集装箱部分起升
运行时起升集装箱,使集装箱底部高于ISO5353所定义的座椅标定点(SIP)的距离不大于 900mm。
注:起升的集装箱允许车辆上处于低位的操作者看到集装箱的底部
5 试验条件
5.1概述
见ISO22915-1。 试验时应考虑GB/T17382一2008所规定的集装箱通常的偏载程度。 当搬运如ISO1496-2所规定的带有整体制冷单元(冰箱)的冷藏集装箱空箱时,应符合ISO22915
20所规定的载荷偏置要求。
5.2盛行风
试验不应在盛行风时进行,否则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大。 5.3风力 5.3.1 纵向试验
纵向试验中,作用在货运集装箱上的风力应按式(1)计算:
F=P XhXLX%XCm
...(1)
2
式中: F P h L Uw Cp 形状系数,Cn=1.3。 对于预期在比额定风速12.2m/s更大的风速中使用的车辆,U,应换成实际风速,注:参考资料(如起重和建筑标准)证实,对于作用方向垂直于货运集装箱纵轴的风,Cn值为1.3是合适的。
风力,单位为牛(N);空气密度,p=1.225kg/m(15℃时);货运集装箱高度,h=2.90m(9ft6in);货运集装箱长度(车辆设计的集装箱最大长度),单位为米(m);额定风速,w=12.2m/s;
5.3.2 横向试验
横向稳定性试验中风力的影响只有在搬运集装箱时比较明显。横向试验中,作用在货运集装箱上的风力应按式(2)计算(见图1):
F=P ×%×C×h×(Lsinα+wcosα)
...(2)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