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17.040.30 J42 备案号:44083—2014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020—2013 代替JB/T10020—1999
万能齿轮测量机 Universalgearmeasuringmachine
2014-07-01实施
2013-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0020-201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型式. 4.2基本参数 5要求... 6 检验方法
II
100000004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7.2 包装 7.3 运输和贮存附录A(资料性附录)检验方法 A.1 检验条件, A.2 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检验工具
>
JB/T10020—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10020—1999《万能齿轮测量机》,与JB/T10020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适用范围扩大到可测齿轮模数(0.5~20) )mm、最大直径为600mm的万能齿轮测量机(见本版的第1章,1999年版的第1章);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本版的第2章,1999年版的第2章);修改“任意100mm”为任意200mm”(见本版的5.6,1999年版的5.7);修改了径向/切向滑板移动的直线度和切向滑板前后移动对顶尖连线的垂直度(见本版的5.7、 5.8、5.9,1999年版的5.6、5.8、5.9);增加了检验项目(见本版的5.10、5.11、5.14、5.15和5.18):删除对检验用样板“其测量不确定度不超过土0.001mm的要求,改为直接规定样板等级(见本版的附录A,1999年版的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福来、孙秀文、霍炜、赵建、周志强、韩正阳、茅振华、叶怀储、赵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J42019—1988; JB/T10020—1999。
II
JB/T10020—2013
万能齿轮测量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万能齿轮测量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被测齿轮模数(0.5~20)mm、最大直径为600mm的万能齿轮测量机(以下简称“测量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879—1999 防锈包装 GB/T5048—1999 防潮包装 GB/T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64672010 齿轮渐开线样板 GB/T6468—2010 齿轮螺旋线样板 GB/T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0095.1—2008 圆柱齿轮精度制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GB/T10095.2—2008 圆柱齿轮精度制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跳动的定义和允许值 GB/T14436 1993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GB/T17163—2008 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基本术语 JB/T8827—1999 机电产品防震包装 JB/T9329—1999 仪器仪表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10095.1—2008、GB/T10095.2—2008和GB/T1716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万能齿轮测量机universalgearmeasuringmachine 使用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CNC)、并配备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的一种齿轮测量仪器。它用
于测量渐开线圆柱齿轮的齿廊总偏差、螺旋线总偏差、齿距累积总偏差等齿轮偏差。
4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型式
测量机的型式及主要部分的名称如图1所示。图示仅供图解说明,不表示详细结构。
1
JB/T10020—2013
a
福
说明:
一底座(电控系统集成在底座内部); 2——大理石平台: 3主轴; 4顶尖立柱:
一上项尖滑座:一测量立柱:
9- 显示器; 10 打印机: 11- 微机主机箱。
1-
5-
6- 7- 径向滑板: 8-
一切向滑板;图1
4.2基本参数
测量机的基本参数及数值见表1。
表 1
基本参数可测齿轮的模数范围mm 可测齿轮的最大项圆直径mm 螺旋角测量范围 ()
参数值 0.5~20 ≤600 0±90
5要求
5.1 测量机各工作面不应有锈蚀、碰伤、显著划痕等缺陷:非工作表面应有防护涂层、镀层或其他防护性处理:防护涂层或镀层应色泽均匀、平整光滑、无脱皮或凹凸不平等缺陷。 5.2各紧固部分牢固可靠,各运动部分在运动时灵活平稳,不允许有卡滞、松动等现象。 5.3下顶尖斜向圆跳动公差为1.5μm。 5.4 上顶尖径向圆跳动公差为1.5μm。 5.5 上、下顶尖回转中心线的同轴度公差: 2
JB/T100202013
a)当项尖距为150mm时为5μm; b)当顶尖距为250mm时为7um; c)当项尖距为420mm时为10μm。
5.6测头上、下移动对上、下顶尖连线的平行度公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测头上、下移动对上、下顶尖连线的平行度公差
单位为微米
方向
在任意200mm行程范围内
全行程范围内
前后左右
3 6
5 10
5.7径向滑板移动的直线度公差:
a)在水平平面内为5"; b)在垂直平面内为6"。
5.8切向滑板移动的直线度公差:
a)在水平平面内为4"; b)在垂直平面内为6”
5.9切向滑板前后移动对顶尖连线的垂直度公差,在100mm行程内为5μm。 5.10径向滑板前后移动对顶尖连线的垂直度公差,在100mm行程内为5μum。 5.11径向滑板左右移动对切向滑板前后移动的垂直度公差,在100mm行程内为20μm。 5.12 2齿廊总偏差的示值误差为:
a)当测量r60mm的齿轮渐开线样板(按GB/T6467一2010的规定)的齿廓总偏差时,示值的
最大允许误差为土1.6μm b)当测量r≤150mm的齿轮渐开线样板(按GB/T6467一2010的规定)的齿廊总偏差时,示值的
最大允许误差为土2.5μm。
5.13 齿廓总偏差的示值变动性不应大于1um。 5.14 螺旋线总偏差的示值误差为:
a)当测量螺旋角为15°的齿轮螺旋线样板(按GB/T6468一2010的规定)的螺旋线总偏差时,示
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为土2.5μm; b)当测量螺旋角为30°的齿轮螺旋线样板(按GB/T6468一2010的规定)的螺旋线总偏差时,示
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为士3μm。
5.15 螺旋线总偏差的示值变动性不应大于1μm。 5.16 测量高精度齿轮的齿距累积总偏差时,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为土4μm。 5.17 齿距累积总偏差的示值变动性,在齿数2≥36时不应大于2μm。 5.18 测量机的安全性能为:
a)测量机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MQ; b)测量机的接地点到电源接地端子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0.22。
5.19在正常开机后,连续测试测量齿轮不少于4h,测量机应工作正常可靠。
6检验方法
测量机的检验条件、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检验工具参见附录A。
3
JB/T10020—2013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7.1.1 测量机上应标志:
a)制造厂厂名或注册商标: b)产品名称和型号: c)产品制造日期: d)产品序号。
7.1.2 测量机外包装的标志应符合GB/T191—2008和GB/T6388-1986的规定。 7.2包装 7.2.1测量机的包装应符合GB/T4879—1999、GB/T5048—1999和JB/T8827—1999的规定 7.2.2 测量机经检验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应具有符合GB/T14436一1993规定的产品合格证、符合GB/T 9969一2008规定的使用说明书以及装箱单,其中产品合格证上应标有本标准的标准编号、产品序号和出厂日期。 7.3 运输和购存
测量机的运输和贮存应符合JB/T9329-1999的要求。
4
JB/T10020201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检验方法
A.1 检验条件
A.1.1 检验测量机时,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无振动,电源电压应符合测量机的要求。 A.1.2 检验测量机时,实验室室内温度应在20℃土1℃范围内,温度变化不应超过0.5℃/h,检验工具在室内等温的时间不应少于6h。
A.2 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检验工具
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检验工具见表A.1。
表A.1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检验工具
将装有扒簧比较仪的磁性表座在仪器上吸附牢靠,使扭
下顶尖斜 簧比较仪测头与下项尖维面垂直接触,以中等测量速度转 分度值为0.5μm的扭簧比较向圆跳动
1
动主轴3周(此时表座不能随之转动)进行检验,读取扭 仪、磁性表座簧比较仪示值的最大变化量在上下顶尖间安装一个精密心轴,使扭策比较仪测头与 分度值为0.5μm的扭策比较心轴上端外圆垂直接触。在心轴不转的情况下,用手转动 仪、磁性表座、精密心轴(圆度上项尖,读取扭簧比较仪示值的最大变化量
上项尖径向圆跳动
2
与圆柱度误差不大于1μm)
上下顶尖 在上下顶尖间分别安装长度为150mm、250mm、420mm 分度值为1μm的扭策比较仪,
回转中心线 的精密心轴,将装有扭簧比较仪的磁性表座固定在下顶尖 磁性表座,150mm、250mm、
3
上,使扭簧比较仪测头与心轴上端外圆垂直接触,转动主 420mm精密心轴(圆度与圆柱度轴进行检验,读取扭簧比较仪示值的最大变化量
的同轴度测头上、下 在上下顶尖间安装长度为420mm的精密心轴,将装有
误差不大于1μm)
移动对上、下 磁性表座的扭簧比较仪固定在垂直滑架的滑板上,使测头 分度值为1μm的扭策比较仪、
磁性表座、420mm精密心轴(圆度与圆柱度误差不大于1μm)
4
项尖连线的 分别与心轴正面和侧面垂直接触,移动垂直滑架进行检验,平行度
读取扭簧比较仪示值的最大变化量
径向滑板 将自准直仪固定在机座上,平面反射镜固定在径向滑板 5 移动的直线 上,移动径向滑板进行检验,取自准直仪在垂直和水平平
分度值为1”的自准直仪、平面反射镜
度切向滑板 将自准直仪固定在机座上,平面反射镜固定在切向滑板
面上的示值最大变化量
分度值为1'的白准直仪、平面反射镜
6 移动的直线 上,移动切向滑板进行检验,取自准直仪在垂直和水平平
度切向滑板 将专用端面心轴装在上下顶尖间,将装卡扭簧比较仪的
面上的示值最大变化量
前后移动对 磁性表座吸在切向滑板上,扭簧比较仪测头与专用端面心 专用端面心轴(轴向圆跳动不
顶尖连线的 轴的端面垂直接触,前后移动切向滑板,取扒簧比较仪示 大于2μm)、分度值为1μm的扭
7
簧比较仪、磁性表座
垂直度
值的最大变化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