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3.140 J72 备案号:45594—2014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8694—2014 代替JB/T8694—1998
往复活塞氧气压缩机网状阀 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s for gauze gas valves used in reciprocating oxygen compressor
2014-10-01实施
2014-05-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8694—2014
目 次
前言
.I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技术要求 4 试验方法 5检验规则. 6 标志、包装与贮存
+
4 4 5
图1测量弹簧垂直度
JB/T8694-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8694—1998《往复活塞氧气压缩机网状阀技术条件》,与JB/T8694—1998相比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I用了JB/T2902、JB/T6893、JB/T9075三个有关氧气压缩机的标准。气阀是氧气压缩机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必须要符合以上三个文件的规定,因此增加了符合以上三个文件要求的一些条款(见3.1、3.25)。 -表1中增加了弹簧的选择材料17-7PH;取消了阀座、升程限制器的铸件材料。 -增加了针对设计气阀时必须考虑安全性方面的条款(见3.2、6.1)。 表3中阀片和缓冲片的硬度值39HRC~45HRC修改为37HRC~45HRC,保持和JB/T7239 致。 增加了阀片、缓冲片和弹簧等易损件的更换期要求(见3.25)。 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按实际工况做气密性实验已完全能够实现。但又考虑到某些制造单位单件生产的情况比较多,为了节省成本,对5.8做了一定的修改。 一对气阀包装、贮存作了一些修改(如6.1、6.3),对制造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气体分离与液化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开封空分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杭氧压缩机有限公司、台州环天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应家聪、贺北平、黄正继。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8694—1998。
II
JB/T8694—2014
往复活塞氧气压缩机网状阀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往复活塞氧气压缩机网状阀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往复活塞氧气压缩机网状阀(以下简称气阀》,也适用于其他往复活塞气体压缩机网
状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0.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 N、T标尺)
GB/T1031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不锈钢棒
GB/T1220 GB/T3280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10561一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13298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13299 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 GB/T22095 铸铁平板 JB/T2902 水润滑往复活塞高压氧气压缩机技术条件 JB/T6893 往复活塞中压氧气压缩机技术条件 JB/T6896 空气分离设备表面清洁度 JB/T7944 圆柱螺旋弹簧抽样检查 JB/T9075 无润滑往复活塞式高压氧气压缩机技术条件 YB(T)11弹簧用不锈钢丝
3技术要求
3.1气阀的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还应分别符合JB/T2902、JB/T6893 与JB/T9075等的规定。 3.2气阀的设计,应使升程限制器或气阀连接螺栓即使断裂或松动时也不致落入气缸腔内。 3.3气阀中各主要零件用材料按表1的规定,经试验确能保证设计要求的材料也可使用。阀片、缓冲片和弹簧用材料应有材料制造广的质量证明书。 3.4制造阀片和缓冲片的钢板宜采用真空冶炼钢或电渣重熔钢。钢板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钢板的表面应平整,无折叠、裂纹和气泡等缺陷。 b)钢板中非金属夹杂物总量不超过1.5级,且A、B、C、D类夹杂物皆应小于GB/T10561一2005
附录A中评级图1级的规定。
1
JB/T8694--2014
c)钢板中碳化物应细小且均匀分布,晶界无链状碳化物。碳化物带状组织应小于GB/T13299中2
级的规定。
表1
料
材
零件名称
牌号 30Cr13 20Cr13 30Cr13
名称不锈钢棒
标准号 GB/T1220 GB/T3280 按合同规定
阀座、升程限制器阀片、缓冲片
不锈钢冷轧钢板
1Cr18Ni12Mo2Ti 9RU10(17-7PH)
气阀弹簧(以下简称弹簧)
弹簧用不锈钢丝
OCr19Ni10 06Cr17Ni12Mo2 0Cr17Ni8Al
YB(T)11
3.5 阀片和缓冲片的金相组织应是屈氏体或隐晶马氏体。 3.6主要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粗糙度Ra值按表2的规定。
表2
零件名称阀座升程限制器缓冲片阀片弹簧
加工表面与阀片贴合的密封面与缓冲片的贴合面
表面粗糙度Ra(GB/T1031) μm
≤0.4 ≤3.2 0.8 ≤0.4 0.8 ≤12.5
两平面两平面
磨薄的弹性部分平面及过渡圆弧面环槽内外边缘圆角
两端面
3.7 主要零件采用表1所示材料时,其硬度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硬度值 IHRC 37~45 25~30
零件名称阀片、缓冲片
同一零件上最大硬度差 HRC
≤3 ≤3
阀座
3.8 主要零件的形状和位置公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3.9 同一阀片或缓冲片的厚度差应小于或等于表5的规定。 3.10 阀片、缓冲片精磨后,应进行消除磨削应力处理。 3.11 经消除内应力处理后的阀片、缓冲片,不得用锤击校平。
阀片、缓冲片的表面应光洁,不应有划痕、擦伤、锈蚀、锐边、硬度计压痕和裂纹等影响疲劳强
3.12
度和密封性能的缺陷。 3.13 阀片、缓冲片环槽接圆应光滑,环槽内外边缘圆角半径R≥0.20mm。 3.14 阀片、缓冲片、阀座、升程限制器等不应有剩磁。 3.15 阀片、缓冲片和阀座的磁力检测要求、试验方法及验收规则由供需双方协议决定,检验后应进行退磁处理。
2
JB/T86942014
表4
零件名称阀座升程限制器
精度等级(GB/T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
各密封面对螺栓配合圆柱面轴线的垂直度
不低于6级不低于9级 ≤0.20mm ≤s0.20mm 不低于9级不低于10级不低于11级 ≤0.02Ho
各密封环槽的内外圆柱面轴线对螺栓配合圆柱面轴线的同轴度
弹簧孔位置度缓冲片弹簧孔位置度
各环槽内外圆柱面轴线对螺栓配合圆柱面轴线的同轴度
阀片、缓冲片
阀片平面度缓冲片平面度
弹簧注1:阀片平面度是指弹性臂以外部分。 注2:Ho为弹簧自由高度。
两端面对弹簧轴线的垂直度
表 5
单位为毫米
阀片、缓冲片外径
零件名称阀片缓冲片
>150~200 0.04 0.06
≤100 0.02 0.04
>100~150
>200~300
0.03 0.05
0.05 0.07
3.16 阀座和升程限制器应彻底消除毛刺,流道应光洁。 3.17 阀座密封面不应有疏松、气孔、裂纹、毛刺、碰伤和刻痕等缺陷。 3.18 阀座密封面宽度偏差为+0.10 mm. 3.19 气阀弹簧应采用圆柱形或截锥形螺旋弹簧。 3.20 圆柱形弹簧特性及弹簧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截锥形弹簧可参照执行):
a): 指定高度时,负荷(p)的极限偏差按表6的规定: b)弹簧外径偏差按表7的规定: c)弹簧自由高度Ho的极限偏差按表8的规定; d)当弹簧压缩到全变形量的80%时,弹簧的各工作圈不应接触。
表6
单位为牛
有效圈数
极限偏差偏差值 Ap
4~10 ± 0.10p 表7
>10 ±0.08p
单位为毫米
旋绕比C(D/d)
偏 差极限偏差最小偏差值
4~8 ±0.01D ± 0.15
>8~15 ±0.015D ±0.20
注1:圆柱形弹簧的中径为D, 钢丝直径为d 注2:截锥形弹簧中径指两端圆中径的平均值。
3
JB/T8694—2014
表8
单位为毫米
旋绕比C(D/a)
偏差极限偏差
4~8 ±0.2
>8~15 ±0.5
3.21 弹簧表面应光洁,不应有裂纹、夹层、折叠、锈蚀、凹坑和刮伤等缺陷。 3.22弹簧两端圈应并紧且磨平,端圈磨平部分应大于或等于3/4圈,端头厚度一般不小于d/3。 3.23将弹簧成品压并3次后,其永久变形不得大于自由高度的0.3%。 3.24气阀组装前应彻底去除毛刺,并清洗干净 3.25在气阀正常工作的条件下,阀片、缓冲片和弹簧等易损件的更换期应分别符合JB/T2902、JB/T 6893和JB/T9075等的规定。
4试验方法
4.1阀片、缓冲片用钢板中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用试样的选取与制备应按GB/T10561一2005中第2 章的规定。 4.2阀座、阀片和缓冲片硬度试验应按GB/T230.1的规定。 4.3阀片、缓冲片的金相组织检验方法应按GB/T13298的规定。 4.4弹簧永久变形试验,将弹簧压并3次后,测量第2次和第3次压缩后的自由高度差。 4.5弹簧负荷试验在精度不低于1%的弹簧试验机上进行。 4.6弹簧垂直度试验,用平板和宽座角尺测量,弹簧外圆母线对端面的垂直度在无负荷状态下,弹簧对宽座角尺自转一周后再检查另一端(端头1/2圈处考核相邻第二圈),测量垂直度的最大值4(见图1)。
A
图1测量弹簧垂直度
4.7弹簧表面质量采用放大五倍的放大镜检查。 4.8截锥形螺旋弹簧的试验方法,参照圆柱形螺旋弹簧的试验方法执行。截锥形螺旋弹簧垂直度的最大值△为顶端圈两侧与宽座角尺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
5检验规则
5.1阀片、缓冲片用钢板做材质复验时,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应按照GB/T10561的规定,钢的显微组织评定应按GB/T13299的规定。 5.2气阀组件及阀座、升程限制器、阀片、缓冲片和弹簧等的几何尺寸和表面质量,需经质量检验部 4
JB/T8694—2014
门按本标准和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逐件检验合格。 5.3阀座、阀片和缓冲片的表面硬度值应按同批次热处理、同材料、同规格的同种零件为一批进行抽样检查。每批抽样品不少于3件。若抽样检查结果有1件样品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样检查。若仍有不合格样品,则判定该批零件为不合格品。 5.4阀片、缓冲片的金相组织应按同批次热处理、同材料、同规格的同种零件为一批进行抽样检查,每批抽样品不少于3件。若抽样检查结果有1件样品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样检查。若仍有不合格样品,则判定该批零件为不合格品。 5.5阀片、缓冲片的平面度测定。在平板(平板精度应不低于GB/T22095中的1级精度)上用比允许值大0.01mm的圆头塞尺检测,塞不进或塞进深度不超过各环宽度一半者为合格品。检测部位不包括中间弹性臂以内部分 5.6弹簧抽样检查应按JB/T7944的规定。弹簧的检验应先做永久变形试验后,再做负荷和尺寸极限偏差及表面质量检验。 5.7截锥形螺旋弹簧的检验规则,参照圆柱形螺旋弹簧的检验规则执行。 5.8气阀组装后应先检查阀片和缓冲片的升降是否灵活,不得有阻碍现象。然后做气密性试验或渗漏试验。具体要求如下:
a)单件小批量生产时,用煤油做渗漏试验,只允许有滴状渗漏; b)批量生产时,用无油干燥空气或干燥氮气按气阀工作压力做气密性试验,无泄漏。
5.9气阀试验合格后应按JB/T6896的规定做彻底脱脂及干燥处理。
6标志、包装与购存
6.1气阀经检验合格后,必须保持清洁,无污染。应尽快采用不透水、无腐蚀的包装材料进行封装,并签发脱脂和禁油标志。 6.2气阀出厂时,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产品质量合格证应包括以下内容:
a)制造厂名和地址; b)产品名称、型号(或图号); c)商标; d)材料牌号(单独零件); e)数量; f)制造日期: g)质量检验部门签章。
6.3气阀的包装应保证产品出厂后的防锈期不少于一年。 6.4气阀出厂后应贮存在干燥和无腐蚀气体的库房内。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