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YS/T 807.7-2012 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 铍含量的测定 依莱铬氰兰R分光光度法

YS/T 807.7-2012 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 铍含量的测定 依莱铬氰兰R分光光度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07.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2 09:22:54



推荐标签: 化学分析 合金 方法 807 部分 测定 含量 光度 含量 中间

内容简介

YS/T 807.7-2012 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 铍含量的测定 依莱铬氰兰R分光光度法 ICS 77.120.10 H 12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807.7—2012
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7部分:铍含量的测定依莱铬氰兰R分光光度法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of aluminium dardeners-
Part 7:Determination of beryllium content-
SCR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
行业标准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7部分:铍含量的测定依莱铬氟兰R分光光度法
YS/T 807.7—2012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5 字数8千字 2013年2月第一版 2013年2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24462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 YS/T807.7--2012
前 言
YS/T807—2012《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分为14个部分:
第1部分:铁含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滴定法; -第2部分:锰含量的测定 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第3部分:镍含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第4部分:铬含量的测定 过硫酸铵氧化-硫酸亚铁铵滴定法;第5部分:锆含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第6部分:硼含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第7部分:铍含量的测定 依莱铬氰兰R分光光度法;第8部分:锑含量的测定 碘化钾分光光度法;第9部分:铋含量的测定 碘化钾分光光度法;第10部分:钾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1部分:钠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2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硫代硫酸钠滴定法;第13部分:钒含量的测定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第14部分:锶含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本部分为YS/T807的第7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
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抚顺铝业有限公司、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原建昌、徐铁玲、王玉玲、张颖、张洁、李伟、胡璇、曲风娇、曹阳。 YS/T807.7—2012
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7部分:铍含量的测定依莱铬氰兰R分光光度法
警告一一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YS/T807的本部分规定了铝中间合金中铍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铝中间合金中铍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50%~6.50%。
2方法提要
试料用盐酸溶解,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酒石酸钠为掩蔽剂,在pH值为9.5的氨-硝酸铵缓冲溶液中,铍与依莱铬氰兰R(SCR)、漠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形成三元络合物,于分光光度计波长 560nm处测量其吸光度。
3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优级纯试剂和亚沸水或不含钾的蒸馏水。 3.1盐酸(1+1)。 3.2硝酸(p=1.42g/mL)。 3.3酒石酸钠溶液(200g/L,需过滤)。 3.4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溶液(100g/L,需过滤)。 3.5对硝基苯酚溶液(0.2g/L)。 3.6氨水(p=0.90g/mL)。 3.7依莱铬氰兰R(2g/L):称取0.500gSCR于250mL烧杯中,加人2mL硝酸(3.2),用玻璃棒搅匀,再加人约150mL水使之溶解完全,移入25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如浑浊需过滤)。 3.8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溶液(4g/L):称取1.000gCTMAB于250mL烧杯中,加人约150mL水、10mL乙醇,搅拌、温热使之溶解完全,移入25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使用时如果出现结晶可温热至清亮)。 3.9氨-硝酸铵缓冲溶液:称取51.8g硝酸铵溶解于约400mL水中,加人65mL氨水(3.6),混匀。用氨水((3.6)或硝酸(1十1)调整至pH值为9.5(pH计测定),移人5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3.10铍标准贮存溶液 3.10.1配制:称取2.00g硫酸铍(BeSO4·4HzO)溶解于100mL水中,过滤于1000mL容量瓶中,加人340mL盐酸(3.1),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约含0.1mg铍。
也可以用硝酸铍、碳酸铍配制铍标准贮存溶液。 3.10.2标定:移取50.00mL溶液(3.10.1)于250mL烧杯中,加人30mL水,加热至沸,取下,加入
1 YS/T807.7—2012
2mLEDTA(0.05mol/L),3滴麝香草酚兰溶液(1g/L),滴加氨水(3.6)至溶液呈明显的蓝色,并过量 3滴,微沸状态下保温30min,取下放置过夜。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以氨水(5十95)洗涤烧杯5~6次、 沉淀7~8次,将沉淀连同滤纸移人已恒重的瓷中,干燥,炭化,于1000℃马弗炉中灼烧45min,取出,稍冷,置于干燥器中60min后称量。重复灼烧至恒重。 3.10.3计算
按式(1)计算铍标准贮存溶液的浓度:
p= m ×0. 360 3
(1 )
A
式中: p m V 0.3603-—氧化铍换算成铍的系数。
铍标准贮存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灼烧后沉淀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移取铍标准贮存溶液(3.10.1)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3.11铍标准溶液:移取10.00mL已标定好的铍标准贮存溶液(3.10.2)于500mL容量瓶中,加人 167mL盐酸溶液(3.1),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2μg铍(用时现配)。
4仪器
4.1分光光度计。 4.2pH计。
5试样
将试样加工成厚度不大于1mm的碎屑。
6分析步骤
6.1试料
称取0.25g试样(5),精确至0.0001g。 6.2测定次数
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6.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6.1)做空白试验。 6.4测定 6.4.1 将试料(6.1)置于300mL烧杯中,盖上表血,分次加人总量为20mL的盐酸(3.1),待剧烈反应停止后,加热使试料溶解完全,冷却,移入25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6.4.2移取5.00mL试液(6.4.1)于25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盐酸(3.1),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6.4.3 移取5.00mL试液(6.4.2)于50mL容量瓶中,加人1.0mL酒石酸钠溶液(3.3),充分混匀。
2 YS/T 807.7-2012
加人2.0mLEDTA溶液(3.4),立即加入1滴对硝基苯酚溶液(3.5)并在不断摇动下用氨水(3.6)调整溶液由无色变为浅黄色,再加人2.00mL氨水(3.6)(加入EDTA溶液后不应放置,否则会出现EDTA 结晶或浑浊,但发浑不会影响测定结果;以上几步操作要连续进行),加入5.0mL缓冲溶液(3.9),混匀。加人4.0mLCTMAB溶液(3.8),缓慢混匀,放置约5min,加入3.00mLSCR溶液(3.7),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6.4.4将部分试液(6.4.3)移人1cm石英吸收池中,以随同试料所做的空白试验溶液(6.3)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560nm处测量其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铍量。 6.5工作曲线的绘制 6.5.1移取0mL、1.50mL、2.00mL、2.50mL、3.00mL、3.50mL铍标准溶液(3.11)分别置于一组 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10mL,以下按6.4.3进行操作。 6.5.2将部分系列标准溶液(6.5.1)移人1cm石英吸收池中,以试剂空白溶液(未加铍标准溶液者)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560nm处测量其吸光度,以铍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7分析结果的计算
铍含量以铍的质量分数w(Be)计,按式(2)计算:
w(Be) =m, ×V。× 10-s
(2)
m,xV, ×100%
式中: m, 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铍量,单位为微克(ug); m。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Vi- 一 移取试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试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2位。
8精密度 8.1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1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表 1 3. 94 0. 17
5. 89 0. 24
4.92 0. 21
铍的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r/%
0. 65 0. 04
8.2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2所列的允许差。 YS/T 807.7—2012
表 2
铍的质量分数/% 0.50~1.00 >1.00~3.50 >3.50~5.00 >5.00~6.50
允许差/% 0. 08 0. 15 0. 30 0. 40
9 质量控制与保证
分析时,用标准样品或控制样品进行校核,或每年至少用标准样品或控制样品对分析方法校核一次。当过程失控时,应找出原因。纠正错误后,重新进行校核。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
书号:155066·2-24462
YS/T807.7-2012
上一章:YS/T 807.8-2012 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 锑含量的测定 碘化钾分光光度法 下一章:YS/T 807.6-2012 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 硼含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相关文章

YS/T 807.9-2012 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 铋含量的测定 碘化钾分光光度法 YS/T 807.8-2012 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 锑含量的测定 碘化钾分光光度法 YS/T 807.2-2012 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 锰含量的测定 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YS/T 1075.9-2022 钒铝、钼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氯含量的测定 氯化银分光光度法 YS/T 1075.12-2022 钒铝、钼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2部分:磷含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YS/T 1550.3-2022 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硅含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YS/T 1075.3-2015 钒铝、钼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硅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YS/T 1075.1-2015 钒铝、钼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铁量的测定 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