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B/T20151-—2013
塑料安制瓶灌装封口一体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安制瓶灌装封口一体机的范围、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塑料安制瓶灌装封口一体机(以下简称一体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 10111 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 GB/T13306 标牌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6292—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 CB/T16769 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GB/T24342—2009工业机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电路连续性试验规范 YBB00062002 低密度聚乙烯眼药水瓶(试行) YBB00072002聚丙烯眼药水瓶(试行) YY/T0114一2008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用聚乙烯专用料 YY/T0242一2007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用聚丙烯专用料 YY/T0216—1995制药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令第79号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标记 3.1型号编制
按YY/T0216—1995的规定进行。
JB/T20151-2013
A S
规格代号:安规格(mL)特征代号:一体机型式代号::塑料安功能代号:小容量注射剂机械
3.2标记示例
ASY2型:表示安部规格为2mL的塑料安制瓶灌装封口一体机。 4要求 4.1材料 4.1.1制瓶模具应选用导热、耐磨、耐腐蚀的材料 4.1.2一体机与制瓶原料、塑料安、药液及有要求的工艺介质接触的材料均应无毒、耐腐蚀、不脱落,不与药品或有要求的工艺介质发生化学反应、吸附,或向药品中释放物质。 4.1.3一体机中需要消毒、灭菌的零部件材料应能适应高温蒸汽或化学气体的消毒灭菌。 4.1.4过滤器材料应不脱落纤维、不含石棉、不与物料发生反应、释放物质或吸附。 4.2外观 4.2.1一体机的外表面应简洁、平整、易清洁。允许涂镀的表面其涂覆层应密实,不得脱落。 4.2.2仪表和电气操作件应有清晰标识。外接管道应排列整齐,主要管道应标明内容物名称和流向。 4.3 性能 4.3.1一体机自身应带A级空气风淋装置 4.3.2一体机灌装的药液和使用的空气进人使用工位前,应经过滤精度不大于0.22um的除菌过滤器或呼吸过滤器过滤,过滤器应能进行完整性检测。 4.3.3一体机内不同洁净区之间应有隔离装置。输送装置应不得穿越不同级别洁净区。一体机安装跨越不同洁净区域时应设隔离装置。 4.3.4药液灌装系统在位清洗和在位灭菌应符合:
a) 清洗质量:
一剂量百分比:不超过0.1%;
微生物限度:擦拭法不大于50CFU/棉签;最终冲洗水不大于25CFU/mL 可见异物:清洗后的表面没有可见的残留物。
b)灭菌质量:
微生物存活概率不大于10-6
4.3.5 计算机系统应包括不少于三级以上的用户管理系统、电子签名、电子记录。 4.3.6进人管坏模具前塑料粒子的塑化温度应能在110℃~250℃范围内设定,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误差应为±2℃。 4.3.7瓶坏吹气压力应能在0.05MPa~0.25MPa范围内设定:显示压力和设定压力的误差应为±0.01MPa。
2
JB/T201512013
4.3.8瓶型模腔中吸塑真空压力应在0.075MPa~0.085MPa范围内,超过控制范围应停止灌装并报警。 4.3.9 9一体机挤出螺杆表面粗糙度值应Ra≤0.8um。管坏模具和瓶型模具内表面粗糙度值应Ra ≤0.4μm。 4.3.10一体机运转应平稳,无卡阻,无异常声响。 4.3.11一体机负载噪声应不大于75dB(A)。 4.4安全保护功能 4.4.1一体机应有紧急停机功能。 4.4.22 外露传动部件应有安全防护装置。加热工位应有绝热保护装置。 4.4.3D 吹气压力低于设定值应停机或不能启动。 4.4.4 塑化温度低于设定值应停机或不能启动,高于设定值应报警 4.4.5木 模腔冷却水温度高于设定值应报警。 4.4.6 打开吹灌封工位的防护门应停机。 4.5制瓶灌装封口质量 4.5.1 制瓶封口质量。
a) 塑料安外表面应光滑、无划痕。 b) 塑料安壁厚差异应不大于0.2mm。 c) 塑料安合模线及封口处应不渗漏。 d) 低密度聚乙烯安应符合YBB00062002的规定。聚丙稀安应符合YBB00072002的
规定。
4.5.2灌装质量。
药液装量误差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中附录IB《注射剂》的规定。 4.5.3合格率。
整机合格率应为98%。 4.6电气安全 4.6.1电气系统的保护联接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8.2.3的规定。 4.6.2 电气系统的绝缘电阻应符合 GB5226.1-2008中18.3的规定。 4.6.3 电气系统的耐压试验应符合 CB5226.1-2008中18.4的规定。 4.6.4 电气系统的按钮应符合 GB5226.1-2008中10.2的规定。 4.6.5电气系统的指示灯和显示器应符合GB5226.1-2008中10.3的规定 4.6.6电气系统的配线应符合CB5226.1-2008中第13章的规定。 4.6.7电气系统的标记、警告标志和参照代号应符合CB5226.1-2008中第16章的规定。 5试验方法 5.1材料试验
查验材料质量证明书,当不能证明材质时按相应材料的标准进行检验。 5.2外观试验
JB/T20151-2013
日测查验。 5.3性能试验 5.3.1A级空气风淋装置试验。
查验确认一体机自带的A级空气风淋装置。按CB/T16292一2010的规定检测风淋装置中的悬浮粒子。用风速仪测量风淋装置中的风速是否达到0.45×(1±0.2)m/s。使用校验过的精密微压力计,在A级空气风淋区和周围环境之间测量压差,A级空气风淋区压力大于周围环境的压力为合格。对风淋装置的过滤器进行完整性检测。 5.3.2无菌气体过滤器试验。
查验确认无菌空气过滤器的结构(包括完整性检测的测试接口)、材质、过滤精度等质量证明书。 5.3.3不同洁净区隔离装置试验。
查验确认一体机内不同洁净区之间有无隔离装置,输送装置是否穿越不同级别洁净区。一体机安装跨越不同洁净区域时有否设隔离装置。 5.3.4在位清洗和在位灭菌试验 5.3.4.1试验条件。
a) 试验环境: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C级背景下的A级环境进行。 b) 注射用水: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进入清洗前经0.22um过滤器过
滤;压力不小于0.25MPa;温度70℃~80℃。 纯蒸汽:压力不小于0.25MPa,温度不低于122℃,经0.22um过滤器过滤;
d)清洗用密封罩:符合4.1.2要求。 e) 测温传感器。A级精度,校检周期内使用。 f) 取样器具:500mL普通取样瓶、医用棉签500mL无菌取样瓶。 g)灌装12%的核黄素水溶液后立即进行清洗灭菌。
5.3.4.2操作程序。
a)清洗程序: 1)用密封罩罩住灌装头,紧固密封。密封罩的排水(汽)管道与室外下水道接通: 2)开启机器,在控制屏上启动清洗程序; 3)打开注射用水阀门,向灌装系统连续冲洗30min。 b)灭菌程序: 4)关闭注射用水阀门,拆移注射用水接管,将纯蒸汽接管与药液进口管连接: 5)将温度传感器按表1位置放置。
JB/T201512013
表1温度传感器检测位置检测位置
测温传感器编号
检测位置
测温传感器编号
I 2 3 4 5 6 7
产品过滤器2人口缓冲罐空气过滤器出口产品过滤器2进口产品过滤器1出口过滤器冷凝水排放口缓冲灌出口吹型胚压缩空气冷凝水出口
8 9 10 11 12 13
灌装座冷凝水出口灌装座人口滋装密封罩冷凝水出口 A级风淋置室冷凝水出口 A级风淋过滤器冷凝水出口蒸汽冷凝水出口
6)开启机器,在控制屏上启动灭菌程序; 7)打开蒸汽阀,向灌装系统连续通纯蒸汽,当所有温度传感器显示温度达到122℃后,灭菌计时
30min,关闭蒸汽阀;
8)最后接通注射用水管道,冲洗2min,供取样检测。 5.3.4.3在位清洗、灭菌效果确认。
a) 取样方法:
清洗程序完成以后,用500mL普通取样瓶在设备最下游的排放口取最后一次淋洗水2瓶;按表2规定的设备区域用医用棉签擦拭取样:
表2医用棉签擦拭取样位置部件名称
序号 1 2 3 4 5 6
检测方法
药液过滤器底座药液过滤器前隔膜阀缓冲罐阀门灌装机构药液入口灌装机构(孔板)药液管线密封垫圈
医用棉签擦拭
灭菌程序完成以后用500mL无菌取样瓶在设备最下游的排放口取最后淋洗水2瓶。 b) 检测方法:残留物限度(即剂量百分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附录IVA中
的紫外-可见光光度法检验:微生物限度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XI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测;可见异物采用目测;微生物存活概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XH 《无菌检查法》检测。
c) 重复上述过程三次,三次试验的结果均应符合标准。 5.3.5计算机系统控制试验。
JB/T20151—2013
用户管理系统验证:按创建的用户级别管理组,采用不同权限级别的用户名访问系统,验证进入系统后的任何操作与该用户权限是否保持一致。
电子签名验证:用户进入系统后,对每项参数做出更改时,需输人用户名与密码,系统自动验证该用户是否在系统中注册及拥有的权限。
电子记录验证:操作完成后,打开电子记录,验证操作者登录的时间、输人的工艺参数及生产过程的重要记录是否与实际一致。 5.3.6塑化温度设定控制试验。
将测温仪的热电阻置于一体机最后塑化加热段的测温点的同一部位,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 10min记录一次测温仪读数,连续记录三次,查验测温仪显示的温度波动值是否在设定的塑化温度误差范围内。合格后,调整设定温度,重复上面的试验,证明塑化温度的可调可控。 5.3.7吹气压力设定控制试验。
在规定范围内调定无菌空气压力,用1.6级精度的压力表检测调定的压力,10min记录一次压力表读数,连续记录三次,查验压力表显示的压力波动值。合格后,调整设定压力,重复上面的试验,证明吹气压力的可调可控。 5.3.8模腔真空度试验。
将瓶型模腔真空压力调至控制范围内,运行30min后,模拟模腔真空度超出控制范围,观察一体机是否停机并报警。 5.3.9表面粗糙度试验。
用粗糙度测量仪检测挤出螺杆表面、管坏模具和瓶型模具的内表面粗糙度。 5.3.10运行试验。
一体机运行2h,日测运行状态,耳听杂音
5.3.11噪声试验。
负载试验现场,按GB/T16769的规定测试噪声。 5.4安全保护功能试验 5.4.1紧急停机功能试验
按急停按钮,观察是否停机。 5.4.2安全装置试验。
目测确认外露传动机构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加热工位的绝热保护装置。 5.4.3吹气压力连锁控制试验
模拟气源压力低于设定值,观察是否停机或不能启动。 5.4.4塑化温度连锁控制试验
模拟塑化温度低于设定值,观察是否停机或不能启动:高于设定值是否报警 5.4.5模腔冷却水温度连锁控制试验。
模拟瓶型模腔冷却水温度高于设定值,观察是否报警 5.4.6防护门安全试验。
打开吹灌封工位的防护门,查看是否停机。 5.5制瓶灌装封口质量试验 6
JB/T20151—2013
5.5.1试验条件。
a) 试验环境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C级背景下的A级。制造厂采用自然
环境。 b)气源压力:0.8MPa~1MPa除油去水。无菌空气洁净度A级。制造厂使用自产压缩空气。 c 冷却介质:饮用水,温度不大于12℃,压力0.2MPa。 d) 真空压力:0.075MPa~0.085MPa。 e) 热源:电容量75kW,380V,50Hz。 f) 运行速度:按额定生产能力。
5.5.2试验物料。
a) PE(聚乙烯)、PP(聚丙稀):医用级,分别符合YY/T0114—2008,YY/T0242—2007规定; b)福 灌装液体:注射用水。制造厂可用饮用水。
5.5.3 试验参数。
a) 塑料安规格:2mL。 b) 塑化温度:PE:170℃;PP:190℃。
无菌空气压力:0.16MPa。 d) 模腔真空压力:0.075MPa~0.085MPa。 e)模腔冷却水温度:不大于12℃。
5.5.4试验程序。
接通电源,连接试验介质管道,按PE或PP的试验参数,只制瓶、不灌液运行20min后,随机取样进行5.5.5试验。 5.5.5制瓶封口质量试验。
a 日测塑料安外观质量。 b)在外观检查合格的塑料安中任取一板(含盖一次吹塑成型的全部数量),按瓶子母线方
向剪成四等份,用千分尺分别测量每一等份离底部10mm、20mm的两个点壁厚,计算测点最大与最小壁厚误差。 随机取灌封后的塑料安10板,放人-0.098MPa的真空箱里,按塑料安正立、倒立、左右侧置各保压5min,然后检查塑料安泄漏情况。
d)PE材料的塑料安其他性能按YBB00062002的相关规定检验。 e)PP材料的塑料安其他性能按YBB00072002的相关规定检验。
5.5.6装量误差试验。
空瓶试验合格后,进行制瓶、灌封试验,运行10min后,随机连续取样5板,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IB《注射剂》50mL及以下装量规定进行检验。 5.5.7合格率试验。
按式(1)计算合格率:
合格率(%)=试验瓶数一制瓶封口、灌装不合格品数×100.
(1)
试验瓶数
5.6电气安全性能试验
JB/T20151-2013 5.6.1电气系统的保护联接电路的连续性、绝缘电阻和耐压试验,应分别按GB5226.1一2008中 18.2、18.3和18.4和GB/T24342—2009中6.2的规定进行。 5.6.2电气系统的按钮、指示灯和显示器、配线、标记、警告标志和参照代号,应分别按GB5226.1- 2008中10.2、10.3、第13章和第16章的规定进行。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一体机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2出厂检验 6.2.1一体机须经制造单位质量检验部门按表3的规定逐台进行检验,合格的方能出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
表3出厂检验项目要求条款
检验项目
试验方法条款
材料外观性能
4.1 4.2
5.1 5.2
4.3.2、4.3.3、4.3.5~4.3.11
5.3.2、5.3.3、5.3.5~5.3.11
4.4
5.4
安全保护功能
制瓶灌装封口质量电气安全性能
4.5.1.1~4.5.1.3、4.5.2
5.5.1~5.5.4、5.5.5.1~5.5.5.3、5.5.6
4.6
5.6
6.2.2一体机在检验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项时,允许退回进行修整,修整后检验仍不合格则判定该产品为不合格品。 6.3型式检验 6.3.1型式检验条件。
当有下列情况中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定型或投产鉴定时 b) 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有重大改进,可能影响性能时; c) 产品停产一年后,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f) 质量仲裁需要时。
6.3.2 型式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中的全部要求。若制造单位不具备测试条件,则允许在产品使用现场进行。 6.3.3 抽样规则。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