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5.120.30 J61 备案号:31902—201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3713.2—2011 代替JB/T3713.2—1997
双圆盘抛丸器 第2 部分:技术条件
Double-disk blast whellPart 2: Technical requirement
2011-05-18 发布
2011-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3713.2—2011
目 次
前言范围..
I11
1
规范性引用文件技术要求..
2 3.
4试验方法... 4.1 精度试验. 4.2 空运转试验... 4.3 负荷运转试验 5检验规则... 5.1出厂检验... 5.2 型式检验... 6标志、包装和储运
保用期表1接缝的间隙表2叶轮体的轴向圆跳动,表3叶轮体的静平衡力矩,
7
JB/T3713.2—2011
前言
JB/T3713《双圆盘抛丸器》共分为两部分:一第1部分:基本参数;
一第2部分;技术条件。 本部分为JB/T3713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B/T3713.2—1997《双圆盘抛丸器技术条件》,与JB/T3713.2一1997相比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引用标准均为现行适用版本代替;一一增加了保用期一章;
调整了部分条款的顺序。
一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6)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青岛铸造机械集团公司、青岛双星铸造机械有限公司、青岛三锐机械制造有限公
司、山东开泰金属磨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正涛、邢海伟、丁仁相、阎作修、刘如伟。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JB/T3713.2—1984,JB/T3713.2—1997。
III
JB/T 3713.2—2011
双圆盘抛丸器第2部分:技术条件
1范围
JB/T3713的本部分规定了双圆盘抛丸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储运及保用期等。
本部分适用于双圆盘抛丸器(以下简称抛丸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414一1999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13306标牌 GB20905铸造机械安全要求 GB/T23576抛喷丸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T25371铸造机械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GB/T25711一2010铸造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3技术要求 3.1抛丸器应符合本部分和GB/T23576、GB/T25711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2抛丸器外露的传动部位应有可靠的安全护罩并应符合GB20905的规定, 3.3抛丸器罩壳应安全可靠,内部衬、护板的接缝应有良好的封闭性,其接缝间隙不应大于表1的规定。
表1接缝的间隙
单位为毫米搭接 2
对接 1
斜接 1.5
接缝型式间隙
3.4同种类、同规格的抛丸器叶片、分丸轮、定向套及衬、护板应具有互换性,并且应确保安装后联接牢固。 3.5叶片、分丸轮、定向套及护板的硬度应大于或等于55HRC。 3.6每台抛丸器中的叶片、分丸轮、定向套及衬、护板各自的硬度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应在土3HRC范围内。 3.7叶片、分丸轮、定向套和进丸管内径表面应平整、光滑,其尺寸公差不应大于GB/T6414一1999 规定的CT13级,并符合有关规定。 3.8定向套与分丸轮之间的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由偏心导致的间隙变化量不应大于1mm。 3.9叶轮体的径向圆跳动不应大于0.15mm。 3.10叶轮体的轴向圆跳动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ICS25.120.30 J61 备案号:31902—201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3713.2—2011 代替JB/T3713.2—1997
双圆盘抛丸器 第2 部分:技术条件
Double-disk blast whellPart 2: Technical requirement
2011-05-18 发布
2011-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3713.2—2011
目 次
前言范围..
I11
1
规范性引用文件技术要求..
2 3.
4试验方法... 4.1 精度试验. 4.2 空运转试验... 4.3 负荷运转试验 5检验规则... 5.1出厂检验... 5.2 型式检验... 6标志、包装和储运
保用期表1接缝的间隙表2叶轮体的轴向圆跳动,表3叶轮体的静平衡力矩,
7
JB/T3713.2—2011
前言
JB/T3713《双圆盘抛丸器》共分为两部分:一第1部分:基本参数;
一第2部分;技术条件。 本部分为JB/T3713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B/T3713.2—1997《双圆盘抛丸器技术条件》,与JB/T3713.2一1997相比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引用标准均为现行适用版本代替;一一增加了保用期一章;
调整了部分条款的顺序。
一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6)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青岛铸造机械集团公司、青岛双星铸造机械有限公司、青岛三锐机械制造有限公
司、山东开泰金属磨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正涛、邢海伟、丁仁相、阎作修、刘如伟。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JB/T3713.2—1984,JB/T3713.2—1997。
III
JB/T 3713.2—2011
双圆盘抛丸器第2部分:技术条件
1范围
JB/T3713的本部分规定了双圆盘抛丸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储运及保用期等。
本部分适用于双圆盘抛丸器(以下简称抛丸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414一1999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13306标牌 GB20905铸造机械安全要求 GB/T23576抛喷丸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T25371铸造机械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GB/T25711一2010铸造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3技术要求 3.1抛丸器应符合本部分和GB/T23576、GB/T25711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2抛丸器外露的传动部位应有可靠的安全护罩并应符合GB20905的规定, 3.3抛丸器罩壳应安全可靠,内部衬、护板的接缝应有良好的封闭性,其接缝间隙不应大于表1的规定。
表1接缝的间隙
单位为毫米搭接 2
对接 1
斜接 1.5
接缝型式间隙
3.4同种类、同规格的抛丸器叶片、分丸轮、定向套及衬、护板应具有互换性,并且应确保安装后联接牢固。 3.5叶片、分丸轮、定向套及护板的硬度应大于或等于55HRC。 3.6每台抛丸器中的叶片、分丸轮、定向套及衬、护板各自的硬度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应在土3HRC范围内。 3.7叶片、分丸轮、定向套和进丸管内径表面应平整、光滑,其尺寸公差不应大于GB/T6414一1999 规定的CT13级,并符合有关规定。 3.8定向套与分丸轮之间的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由偏心导致的间隙变化量不应大于1mm。 3.9叶轮体的径向圆跳动不应大于0.15mm。 3.10叶轮体的轴向圆跳动应符合表2的规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