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645—2013
污染减排审核规范
The specification for audit of pollution emission reduction
2013—07—23发布
2013一10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1645—2013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污染减排审核要求 4.1审核目的、范围和类型 4. 2 审核原则 4. 3 审核重点 4. 4 审核方案管理 5
3
4
污染减排审核程序 5. 1 总则 5. 2 审核启动 5. 3 审核准备 5. 4 现场审核活动实施 5. 5 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 5.6 审核结束 5. 7 审核后续活动污染减排审核员
6
6. 1 审核员的要求 6. 2 审核组长的要求 6.3教育、工作经历、审核员培训和审核经历 6.4审核员的能力保持和提高
审核员的评价
6. 5
7审核要素
8
7. 1 污染减排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 7.2污染减排措施执行情况· 附录A(资料性附录)污染减排审核工作文件
0
13
1
Q/SY 1645—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健康安全环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公
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嘉麟、卢明霞、江敏、刘安琪、安东华、孙力东、杜再江、匡丽、张春宇、李志民、周爱国、岳留强、范巍、袁波、梁兵兵、梁林佐、程家运、蒲文晶、潘玲。
=
Q/SY 1645—2013
污染减排审核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污染减排审核的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对下属排污企业的主要污染物
减排审核。
各排污企业对下属排污单位主要污染物减排审核参照本标准执行,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统计管理规定中油安【2008】374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监测管理规定 中油安【2008】374号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环发【2007]56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污染减排审核 verification ofpollutionemission reduction 集团公司内污染减排相关管理部门对下属排污企业核查期污染减排计划执行情况、污染减排体系
及污染减排措施实施情况的检查与核实。 3. 2
主要污染物 main pollutants 国家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污染物。
3.3
核查期 verification period 上一次审核结束至本次审核开始之间的时间段。
3. 4
污染减排体系 systems of pollution emission reduction 污染减排统计体系、污染减排监测体系、污染减排考核体系三大体系。
3. 5
污染减排措施 measures of pollution emission reduction 能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的工程减排措施、结构减排措施以及管理减排措施三大措施。
3. 6
工程减排措施 engineering measures of pollution emission reduction 具有连续长期稳定减排效果的新建或改扩建污染治理工程或实施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运行后
1
Q/SY 1645—2013
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的措施。 3. 7
结构减排措施 structure measures of pollution emission reduction 淘汰、关闭落后生产线或工艺设备,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的措施。
3.8
管理减排措施 managing measures of pollution emission reduction 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率,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的措施。
3. 9
重点减排工程 key projects of pollution emission reduction 签订的污染减排责任书或以其他形式下达的减排任务要求中要求企业建设的减排工程。
4污染减排审核要求
4.1 审核目的、范围和类型 4.1.1审核目的
污染减排审核应建立在审核委托方所规定的审核目的的基础上,审核目的包括但不限于: a) 污染减排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 b)污染减排措施运行与管理是否达到国家环境保护部审核要求。
4. 1. 2 审核范围
审核范围应根据审核目的的需要,由审核组与委托方商决定。审核范围规定了审核的内容和区域。在审核开始前应将审核目的与范围通报给受审核方。 4. 1.3 ,审核类型
污染减排审核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a)上级企业对下级企业的审核:
上级企业应根据需要实施对其下级企业的污染减排审核,制定审核方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审核的频次。包括集团公司总部(和/或专业分公司)对下属排污企业的审核。 上级企业对下级企业的审核应由上级企业组成审核组或委托相关机构以企业名义进行,审核人员不论来自企业内部还是外部,均应坚持公正和客观的工作态度。审核组应确保审核人员的专业知识、经验与受审核区域相适应,并与受审核区域无直接关系。
一一上级企业对下级企业的审核内容应考虑对其污染减排三大体系、三大措施运行情况、相
关政策要求落实情况的检查评价。 一上级企业应采取适宜的措施对审核发现的不符合进行跟踪验证。 一上级企业对下级企业的审核所形成的相关记录、报告等应完整、清晰并妥善保存,具备可追溯性。
b)排污企业自行组织的内部审核:
排污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在上级企业审核前开展内部审核,制定审核方案。 企业内部审核应由企业环保管理部门组成审核组或委托相关机构以企业的名义进行,
一
审核人员不论来自企业内部还是外部,均应坚持公正和客观的工作态度。审核组应确保审核人员的专业知识、经验与受审核区域相适应
一企业内部审核的内容除了应考虑对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及三大措施运行情况的检查评价,
2
Q/SY 1645—2013
以及相关政策要求的落实情况外,还应与上级企业确定的审核范围相衔接一一企业应对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提出整改计划、确定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验证一一企业内部审核所形成的相关记录、报告等应完整、清晰并妥善保存,具备可追溯性。
4.2审核原则
审核原则包括但不限于: a)独立性原则:审核员应独立于受审核的活动,没有利益上的冲突,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应保
持客观,不存偏见,以保证审核发现和结论建立在审核证据的基础上。
b)系统性原则:审核应依据明确规定的、并以文件支持的方法和系统化程序予以实施 c)抽样性原则:审核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并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进行的,应使用基于证据的方
法,采用合理的抽样,使审核证据建立在可获得的信息样本的基础上。
4.3 审核重点
应根据审核类型不同,确定污染减排审核的重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污染减排统计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
a) b) 污染减排监测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
c) 污染减排考核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 d) 工程减排措施建设和运行情况。 e) 结构减排措施执行情况。 f)管理减排措施执行情况。 g) 污染减排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
4.4审核方案管理 4.4.1审核方案的策划和组织 4.4.1.1根据企业的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可建立一个或多个审核方案。一个审核方案可包括 一次或多次审核,审核方案还包括对审核的类型和数目进行策划和组织,以及在规定的时间框架内有效和高效地实施审核所有必要的活动。 4.4.1.2审核方案管理包括授权和审核方案的制定、实施、监视和评审。 4.4.1.3应授权相关人员管理审核方案,管理审核方案的人员应遵循审核原则,具有管理技能,了解与受审核活动相关的技术和业务。 4.4.2审核方案的制定
审核方案的制定应考虑审核方案的目的、范围与程度,以及所需资源和程序: a)应确定审核方案的目的以指导审核的策划和实施。 b)审核方案的内容可变化,并受被审核企业规模、性质与复杂程度以及多种因素的影响。 c)i 识别审核方案实施所需资源。 d)) 应明确审核策划和日程安排、选择审核组以及职责和任务的分配、保证审核员和审核组长
的能力、实施审核、监视审核方案、向管理层报告等内容。
4.4.3审核方案的实施
审核方案的实施应明确以下方面: a)与相关方沟通审核方案。
3
Q/SY 1645—2013
b) 审核及其他与审核方案有关的活动的协调和日程安排。 c) 确保审核组的选择 d) 向审核组提供必要的资源。 e) 确保按审核方案进行审核。 f)确保审核活动记录的控制。
确保审核报告的评审和批准,并确保分发给审核委托方和其他特定方。 h)确保审核后续活动。 应保持记录以证实审核方案的实施
g)
4.4.4审核方案的监视和改进
应监视审核方案的实施,并按适当的时间间隔进行适宜的评审,以评定其是否已达到目的,并识别改进的机会。审核方案评审的结果可作为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及改进审核方案的依据。
5污染减排审核程序
5.1总则
污染减排审核程序包括审核启动、审核准备、现场审核活动、审核结束、审核后续活动等程序。 适用程度取决于特定审核的范围和复杂程度以及审核目的。 5. 2 2审核启动
审核的启动阶段包括: a) 确定审核的可行性。 b) 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 c) 选派审核组长。 d)选择审核员,考虑实现审核目的所需的能力。 e) 与受审核方建立初步的联系。
5.3 审核准备 5.3.1文件评审
各企业环保部门每年应于审核方案规定的日期前,向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报送本企业半年
和年度污染物减排工作报告,并抄送专业分公司。其中半年报告按照当次审核方案的要求编制,年度报告按照图A.1的要求编制
在现场审核前应评审往期的审核报告、企业半年和年度污染物减排工作报告,以确定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性,并收集有关审核的信息。 5. 3. 2 2编制审核计划
审核组长应编制审核计划。审核计划应考虑审核方案的要求,便于审核活动的日程安排和协调,审核计划的详细程度应反映审核的范围和复杂程度。审核计划为审核委托方、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就审核的实施达成一致提供依据。
审核计划应包括而不限于: a)审核目的。 b)审核准则和引用文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