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5102-2019 油气管道工业电视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Q/SY 05102-2019 油气管道工业电视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6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1 10:56:44



相关搜索: 油气 管道 工业电视 技术规范 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 05102

内容简介

Q/SY 05102-2019 油气管道工业电视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05102—2019 代替Q/SY1202—2009
油气管道工业电视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forindustrial television system of oil & gas pipeline
2019-08-01实施
2019—06—13发布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Q/SY05102—2019
目 次
前言·
.ⅡI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系统技术性能指标 IP规划原则可靠性要求
4
C
5
6
4
6
>
8
C Q/SY05102—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SY1202—2009《油气管道工业电视监控系统技术规范》,与Q/SY1202—2009相
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9年版的第2章),删除了“视频监控”“图像质量”“视频编码设备”“视频解码设备”(见2009年版的3.1);增加了“移动终端”“区域监控中心”“高后果区”“现场”等术语及定义(见3.1)删除了部分缩略语(见2009年版的3.2);增加了部分缩略语(见3.2);增加了工业电视监控系统总体结构图(见图1)删除了“前端站场拓扑图”和“地区监控中心网络拓扑”(见2009年版的4.3、4.4):修改了系统组成里各层级名称(见4.1,2009年版的4.1)删除了前端站场拓扑中摄像和编码设备要求(见2009年版的4.3)增加了视频显示要求(见5.1),增加了视音频存储时间要求(见5.3),删除了矩阵控制(见2009年版的5.6);增加了视音频对讲(见5.6);增加了GIS地图对接(见5.9) 增加了视频图像识别分析(见5.10);修改了系统图像质量要求(见6.7,2009年版的9.5)增加了设备主动安全管理(见8.1.3);增加了网络安全要求(见8.1.4);删除了监控中心和前端站场设备的通信流程(见2009年版的第10章)。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油气调控中心、 管道分公司、北京天然气管道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分公西部管道分公司、西南管道分公司、管道局。
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彬、李亚峰、闫峰、王云鹏、刘芸、 曲柏达、王小果、韩冬梅、吴琼、 苏东旭、徐方辰、张涛、周永红。
II Q/SY05102—2019
油气管道工业电视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管道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的总体技术要求,包括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系统技术
性能指标、IP规划原则及可靠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管道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6.1 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 3836.2 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9254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9813 计算机通用规范 GB/T17618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20271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 503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B 51158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GA/T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 可以移动的视音频和其他信息采集设备,一般包括移动车载设备和移动单兵设备。
3.1.2
监控中心 monitoringcenter 工业电视监控系统中的最高级别信息汇集、处理和共享的节点。可对所属区域监控中心上传信息
实施集中监视、有效控制和管理。
1 Q/SY05102—2019
3.1.3
区域监控中心areamonitoringcenter 工业电视监控系统中的次一级信息汇集、处理和共享的节点。可对所属监控点信息实施集中监
视、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上传至监控中心。 3.1.4
高后果区high consequenceareas 油气管道泄漏后可能对公众和环境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区域。
3.1.5
现场locale 视音频及其他信息采集设备布置的场所。一般包括油气管道站场、阀室、高后果区等区域
3.1.6
报警联动action with alarm 报警信号触发相关系统、设备进行动作(如报誉警图像复核、照明控制、信息服务等)。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NTP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timeprotocol)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MPEG动态图像专家组(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 IP网际协议(internetprotocol) MAC媒体访问控制(mediaaccesscontrol) RAID 独立穴余磁盘阵列(redundantarrayofindependentdisks)
4系统结构 4.1系统总体结构 4.1.1 1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实行分级组网。一般包括现场、区域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三层,其中区域监控中心根据区域管道公司需要可以再分为不同层级。 4.1.2现场监控主要实现视音频和其他信息的采集、存储和显示,将信息上传区域监控中心。区域监控中心实现所属区域视频浏览、设备管理、现场控制等功能并将信息上传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接收所属区域监控中心上传信息并实现信息浏览、设备管理、现场控制等功能。 4.1.3 油气管道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4.2 监控中心(含区域监控中心) 4.2.1 监控中心和区域监控中心监控范围不同,功能上基本相同。 4.2.2 监控中心由业务管理单元、中心管理单元、媒体分发单元、媒体存储单元等构成。 4.2.3 业务管理单元主要完成用户管理、设备管理、网络管理等方面的功能。 4.2.4 中心管理单元、媒体分发单元、媒体存储单元共同完成媒体信令控制、媒体调度、存储、分发等功能。 4.2,5 5客户端将现场设备采集到的视频流、音频流、报警信息提交给监控用户,根据要求操纵现场设备,如云台、镜头等。 4.2.6监控中心通过路由器或三层网络交换机和客个区域监控中心进行信令和媒体连接 4.2.7 监控中心的逻辑单元组成如图2所示。 2 Q/SY05102—2019
数据通信单元
数据存储单元
数据处理单元
安全防护单元
显示单元
控中心
业务管理单元
语音单元
数据存储单元
数据处理单元
安全防护单元
数据通信单元
显示单元
域监控中心
业务管理单元
媒体分发单元
语音单元
数据存储单元
视音频采集
单元
报警联动单元
数据通信单元
终端控制单元
显示单元
语音单元
图1 油气管道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结构图
监控中
业务管理单元
中心管理单元
客户端
媒体分发单元,
信令连接
媒体连接
媒体存储单元
图2监控中心(区域监控中心)逻辑单元组成
3 Q/SY 05102-2019
4.3现场
现场的工业电视监控系统设备主要包括视音频前端、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移动终端、显示设备、报警联动设备等。 4.4 监控中心之间的接口
区域监控中心与监控中心之间的接口包括以下3种类型: a)管理及业务接口,如用户管理、设备管理、控制云镜、路由查询、网络管理中的告警传送等 b)会话接口,包括媒体会话建立及拆除、设备的注册等: c)媒体的传输接口。
5系统功能
5.1 实时监视
现场监控室和各级监控中心具备全天候、全方位、7×24h视音频监视功能。 5.2 视音频录制
视音频录制包括以下三种模式: a)定时录制:根据系统中用户预置的时间表进行视频录制 b)手动录制:按照用户的开始录制、录制时长、停止录制等指令进行控制的录制, c)报警录制:由系统中事件(报警触发、图像运动检测触发等)的发生而触发的录制,应有预
录功能,预录时间不小于10s。
5.3 视音频存储 5.3.1 根据需要选择前端存储、现场存储、中心存储、客户端存储。 5.3.2 视音频存储时长应不短于90d。视频质量应不低于720P。 5.3.3 存储磁盘阵列应采用RAJDS设置。 5.4 视频显示 5.4.1 具备多画面监视、多画面轮巡、字幕叠加、远程设置等功能。 5.4.2 回放时具备正常播放、快放、慢放、多路视频图像同步回放、暂停等功能。 5.4.3 具备根据时间、地点、报警类型等信息进行视频录像检索、查询功能。 5.5 云镜控制 5.5.1 云台控制具备上下左右转动、巡逻、预置位设置等功能。 5.5.2 镜头控制具备变倍、调焦、光圈调节等功能。 5.5.3 依据权限高优先原则处理争控。权限相同时,时间优先。 5.6 视音频对讲
具备监控中心和前端设备之间的点对点双向视音频通信,视音频对讲应具备回音消除、噪音抑制、自动增益等功能。 4
上一章:JJF 1701.3-2019 测量用互感器型式评价大纲 第3部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下一章:JJG(交通) 133-2017 落锤式弯沉仪

相关文章

Q/SY 1595-2013 油气管道安全仪表系统运行维护规范 Q/SY 1422-2011 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验收规范 Q/SY 05596-2018 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运行维护规范 Q/SY 1596-2013 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运行维护规范 Q/SY GD 0206-2010 油气管道SCADA系统维护规范 Q/SY 05206.1-2018 油气管道通信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第1部分:光传输系统 Q/SY 05007-2016 油气管道场站周界入侵报警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Q/SY 05201.2-2016 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通用技术规范 第2部分:系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