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5206.1-2018 油气管道通信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第1部分:光传输系统

Q/SY 05206.1-2018 油气管道通信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第1部分:光传输系统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8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3 10:04:55



相关搜索: 系统 通信 油气 管道 系统 技术规范 传输 部分 传输 05206

内容简介

Q/SY 05206.1-2018 油气管道通信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第1部分:光传输系统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05206.1—2018
(2018年确认)
油气管道通信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第1部分:光传输系统
Gencral tcchnical rcgulation of oil and gas pipcl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Partl:Opticalfibertransmission system
2018-11-12实施
2018 —11 -12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05206.12018
再版说明
本标准于2018年复审,复审结论为继续有效。 本标准在发布复审结论的同时,按照《关于调整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编号规则的通知》(中油质
[2016】434号)的要求对标准编号进行了修改。
本次印刷与前一版相比,技术内容与前版完全一致。 本次仅对标准的封面进行了如下修改:
标准编号由Q/SY1206.1—2009修改为Q/SY05206.1—2018;一标准发布单位按照企业公章,修改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Q/SY05206.1—2018
目 次
前言
1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缩略语. 业务种类及组网原则
1 2 3
5 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设备技术要 6 以太网业务扩展技术要求 7 网络性能要求 9 网络保护倒换要求..
10 2
0
0
网元级网管要求… 10 互联互通要求 11 环境及安装要求
1
.. Q/SY05206.1—2018
前 言
Q/SY05206《油气管道通信系统通用技术规范》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光传输系统;第2部分:卫星通信系统:第3部分:无线路日 用通信系统:第4部分:光通信设备入网测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四气车输管道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祁国成、 王五惠、周滤、车业峰、曲柏达、胡彬、张建国、邢八一、刘劲红、闻
波、邬俊华、吴瑞瑛、樊欣、
S
I Q/SY05206.1—2018
油气管道通信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第1部分:光传输系统
1范围
Q/SY05206的本部分规定了基于SDH的MSTP光传输系统技术要求,包括节点的基本功能、接口特性、性能参数和指标、保护倒换、网络管理、设备运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内嵌RPR部分的功能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中国石油油气长辅管道光传输系统规划、设计、建设、 运营和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Q/SY0520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 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YDN099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 YD/T5095 SDH长送光缆传 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IEC-801-2 静电放电发生器第二次放电参数标准 IEC-801-3 静电放电发生器第三次放电参数标准 IEC-801 4 静电放电发生器第四次放电参数标准 IEEE 802.1d 生成树 (spaumingtree)协议,解决了链路闭合引起的死循环问题 IEEE802.1q 虚拟局或网协议,主要规定了VLAN的实现方法 IEEE802.1s 多生成树协议,这项标准使管理员可以把VILAN流量分配给唯一的通路 IEEE802.1W 快速生成树协议,使收敛过程由原米的1min减少为现在的1s~10s IEEE 802.3 描述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的实现方法 IEEE 802.3u 百兆以太网的标准 IEEE802.3x 全双工及 流量控制标准 IEEE802.3z 千兆以 太网标准 ITU- T G. 664 放大 帮的单通 道SDH系统或WDM系统的安全进程协议 ITU- T G.691 带有 光放大器的单信道SDH系统的光接口和STM-64系统协议 ITU-T G. 703 系列数 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协设 ITU-T G. 704 1544, 6312,2048,8448和44736kbin/s系列级用的同步顿协议 ITUT G.707 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节点接口协议 ITU T G. 709 光传送网(OTN)的接口协议 ITU T G.751 用于SDH网的无线中继系统的传输特性和性能指标协议 ITUT G.773 传输系统管理用的Q接口协议栈协议 ITU T G. 774 同步数字体系(SDH)网元信息模型 ITU T G.781 SDH传输系统和媒质,数字系统和网络系列 ITU T G. 782 原G.781,G.782和G.783建议合并成的新建议 ITU T G. 783 同步数字体系(SDH)设备功能块的特性协议 ITU T G. 784 同步数字体系(SDH)的管理协议
1 Q/SY05206.1—2018
ITU-T G.803 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DH)的传送网体系结构协议 ITU T G.813 同步数字体系设备运行适用的从时钟定进特性协议 ITU T G.823 基于2048kbit/s体系的数字网抖动和漂移的控制协议 ITU-T G.825 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DH)的数字网抖动和漂移的控制协议 ITU- T G. 826 基群及以上速率国际恒定比特率数字通道的差错参数和指标协议 ITU- T G.828 国际恒定比特率同步数字通道的差错性能参数和指标协议 ITU- T G.831 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DH)的传送网管理能力协议 ITU-T G.841 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保护结构的互通协议 ITU- T G.842 同步数 字体系(SDH)网络保护结构的互通协议 ITU T G.957 同步数学体系(SDH)设备和系统的
2
ITU- T G.958 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DH)的光缆数字线路系统协议 ITU-T G.7041 通用成慎读 ITU-T G.7042 虚级 联信号的自动销路容量调整方案 ITUT M.2101 SDH 字通道和复用段投入业务和维护性能限值标准 ITU T M.3100 面向连接的通用管理信息模型国际标准 ITU-T Q 811 Q接口低层协议框销 ITU-TQ812 Q接口 宏协汉框架 ITU-T X 733 告警报 爱告动能办议
R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Q/SY12u6的本部分。 ADM
Add/Drop Multiplexer AlarmIndic cation Sign
分插复用器告警指示信号异步转移模式供入式控制通道通用成顺规程高阶通道连接互连网协议志发低阶通道连接信号丢失介质访问控制复用段保护多业务传送平台准同步数字系列通道开销再生段告警指示信号同步数字体系子网连接保护段开销同步状态信息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生成树协议
AIS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ECC
Embedded Control Chanus Generic Framing Procedure Higher Order Path Connection InternetProtoco Loss Of Fran Lower Order Pauth Cont LossOf Signal Media Access Contre Multiplex Section Protection
GFP HPC IP LOF LPC LOS MAC MSP MSTP Multi -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n
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Path Overhead
PDH POH RS- AIS Regenerator Section Alarm Indication Signal 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ub-Network Connection Protection Section Overhead Synchronization Status Message Synchronous Transport Modu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SNCP SOH SSM STM STP
2 Q/SY05206.1—2018
TDM VLAN 业务种类及组网原则
时分复用虚拟局域网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4
4.1 业务种类
根据本企业相关设计规范、标准,以及油气管道工程对通信的实际需求,光传输系统必须满足承载语音、数据、图像等业务的需要。目前需要支持的主要业务种类如下:
a)SCADA业务。 b)话音业务。 c)工业电视视频图像 d)会议电视图像。 e)企业信息化系统。 f其他。
4.2组网原则
光传输系统组网过程中,要遵循如下原则: a)技术成熟、先进、经济合理、利 今后网络发展。 b)既要满足管线工程不 本身业务类型和业务容量的需求,还要顾未来业务拓展后的容量需求。 c)网络安全性达到电信级要求 d)在成本最优的前提 具备 完善的语音、数据、 图像多业务接人 处理和传送的能力。
5 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 设备技术要求 5.1 1设备功能模型
传输与复用设备应符 ITU-TG.707,ITU-TG.782,ITU-TG.783,ITU-TG.841, ITU-TG.842,ITU-TG.784.ITU-TG.957.ITU-TG.958,ITU-TG.703,ITU-T G.823,ITU-TG.825,ITU-TG.826,ITU-TG.828,ITU TG,813,ITU-T G.691等建议的要求。
MSTP设备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同时实现TDM、 ATM、以太网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输,基于MSTP的传输系统 金想供统一国管系统管理多业 节 其功能模型如图1所示。

PDH接口
STM-N接口
ATM层处理
ATM接口
VC
再生段开销处理
交叉连接 复用段开 2 销处理

PPP/ LAPS/GFP
以太网接口
二层交换
再生段开销处理图1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基本功能模型
STM-N接口(支持级联)
复用段开销处理
STM-N接口
3 Q/SY05206.1—2018
5.2传输速率体制与复用结构
本部分适用的PDH信号包括2048kbit/s,34368kbit/s,139264kbit/s等3种比特率,PDH信号的顿结构应符合ITU-TG.704和ITU-TG.751等建议。
本部分适用的SDH信号包括基本模块STM-1信号(比特率是155520kbit/s)、STM-4信号(比特率是622080kbit/s)、STM-16信号(比特率是2488320kbit/s)和STM-64信号(比特率是 9953280kbit/s)等4种比特率。其中,STM-1,STM-4,STM-16,STM-64信号的顿结构应符合ITU-TG.707和ITU-TG.709建议,支持低阶通道VC-12,VC-3级别的虚级联或连续级联功能,支持高阶通道VC一+级别的连续级联或虚级联功能。
设备应能用软件修改或升级的方法实现今后ITU-T新建议的开销字节应用。 设备应能提供开销(SOH和POH)的外部和内部接人能力 并能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提供所
需开销通路应用。
a)其顿结构、VC映射应满见ITU-TG.707中要求 b)支持低阶通道VC-12.VC-3级别的压级联或连续级联功能。 c)支持高阶通道VC- 级别的连续级联或虚级联功能。 d)复用结构应符合图2要求,2048kbit/s支路信号采用异步映射方式。
U~4-64
-4-6c
rc464c
STV-6 AUC64
U-416
*
(1
1fvc-4-16e
SIN-1
AUG16
C-4-16c
X4 AUG4
K1
XI
C-4
- Jvc4-4c
STM-4 [ST-1
K
IG
-vc-3c-3
TUG3
Z指针处理
TUG-2
复用定位校准映剧
7--vc-12-C-1
图2SDH的复用结构
5.3设备功能要求 5.3.1STM-64分插复用设备(10Gbit/sADM)
设备应支持无需分接和终结STM-64信号,并支持直接接入STM-64信号内的任何支路信号的能力。
设备群路侧支持STM-64的光接口;设备支路侧支持STM-16/STM-4/STM-1光接口、 STM-1电接口、2M电接口,以及GE/FE的光/电接口。设备群路侧应能接入不少于8个STM- 64光接口,支路侧应能接人不少于12个STM-16光接口。
设备具有高阶VC交叉连接功能和低阶VC交叉连接功能,即HPC和LPC功能。应支持VC- 12,VC-3,VC-4业务颗粒的交叉连接。高阶交叉连接能力应不小于1024×1024个VC-4,低阶交叉能力不小于8064X8064个VC-12。交叉连接方向应支持不少于群路到支路、支路到群路、群路到群路、支路到支路4类。连接类型应支持单向、双向、广播、环回等。 4
上一章:Q/SY 05201.9-2016 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通用技术规范 第9部分:站场控制系统设计与集成 下一章:Q/SY 05201.6-2016 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通用技术规范 第6部分:人机画面

相关文章

Q/SY 1206.2-2015 油气管道通信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第2部分:光传送网(OTN) Q/SY 05674.3-2016 油气管道通信系统通用管理规程 第3部分:光缆传输系统设备运行维护 Q/SY 1674.3-2015 油气管道通信系统通用管理规程 第3部分:光缆传输系统设备运行维护 Q/SY 05674.6-2019 油气管道通信系统通用管理规程 第6部分:光电路命名规则 Q/SY 05674.4-2016 油气管道通信系统通用管理规程 第4部分:光传送网运行维护 Q/SY 05674.1-2016 油气管道通信系统通用管理规程 第1部分:运行质量评价 Q/SY 1674.1-2014 油气管道通信系统通用管理规程 第1部分:运行质量评价 Q/SY 05201.10-2016 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第10部分:网络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