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6507.3—2016
炼油化工工程静设备技术规范第3部分:现场组焊制造压力容器
Static equip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il refining and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Part 3: Pressure vessels on site assembling and welding or manufacturing
2016-01-27 发布
201604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06507.3—2016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施工准备 6 材料验收
5
现场组焊 8 焊接工艺要求
7
热处理 10 检测和检验 11 耐压试验 12 泄漏试验 13 防腐、保温及防火要求
9
10
12
12
施工过程技术文件
14
12
Q/SY 06507.3—2016
前創言
Q/SY06507《炼油化工工程静设备技术规范》是炼油化工工程设计系列标准之一。该标准分为以下9个部分:
第1部分:静设备工程图;第2部分:静设备施工图;第3部分:现场组焊制造压力容器;
一第4部分:换热器;
第5部分:空冷器;一一第6部分:塔内件;
一
第7部分: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第8部分:压力容器;第9部分:球罐。
本部分为Q/SY06507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倪云峰、王巍、陶颖、王奕博、张维秀、魏立林、刘春验
I
Q/SY 06507.3—2016
炼油化工工程静设备技术规范第3部分:现场组焊制造压力容器
1范围
Q/SY06507的本部分规定了炼油化工项目中需要现场组焊制造的压力容器的施工技术基本要
求,但不包含设备内件和附件安装。
本部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建及改扩建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中需要现场组
焊制造的压力容器。国外到货设备的现场组焊可参照执行。
本部分不适用于球形储罐的现场组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0.1~150.4 压力容器 GB 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GB5068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B/T 4711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 JB 4732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 NB/T 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NB/T 47014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NB/T 47015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NB/T 47016 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 NB/T 47018.1~47018.7 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 SH/T 3524 石油化工静设备现场组焊技术规程 SH/T 3542 ,石油化工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TSG R0004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Z6002 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 TSG Z8001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 Q/SY 06507.8 炼油化工工程静设备技术规范 第8部分:压力容器
3术语和定义
TSG R0004,GB 150.1~150.4,JB 4732,SH/T 3524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壳体shell 由筒体、锥体、封头、裙座、底座、开孔接管等元件组成的设备外壳。
1
Q/SY 06507.3—2016
3. 2
筒体 cylindrical body 由一个或多个筒节组成的设备壳体元件。
3.3
筒节shell course 只有纵向焊接接头的圆筒形或锥形筒形部件,是构成筒体的最小单元,
3. 4
组对 fassembly 壳体各元件或分段壳体进行组装并予以定位焊的过程。
3.5
组焊 assembling and welding 壳体各元件或分段壳体进行组对并完成焊接的过程。
3. 6
现场组焊 site assembling and welding 在设备设置的场所,把设计图样规定的该设备的全部零散部件或分段设备组对、焊接,并通过检
验合格,成为完整产品的过程。 3.7
安装installation 根据设计的规定,将特种设备完整地安装在指定位置和支架上的过程,包括按规范要求的所有现
场装配、制作、检查和试验等工作。
4 总则
4.1从事压力容器现场组焊制造的施工单位应取得相应级别资质,压力容器现场组焊应办理书面告知,并接受监督检验。 4.2从事压力容器现场组焊制造的无损检测单位应具有相应级别的资质 4.3压力容器现场组焊制造除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本部分的要求外,还应符合GB 50236 和GB 50683 及相关行业标准的规定。 4.4更改设计文件和材料代用应征得原设计单位同意,并取得书面批准文件。
5 施工准备
5.1技术准备 5. 1. 1 容器现场组焊应具有下列技术文件:
a)i 设计文件和制造厂出厂文件。 b)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焊接工艺规程。 c) 施工方案。 d)施工及验收标准和规范。
5.1.2 容器组焊前应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会审,审查要点为:
a): 设计图样、制造厂出厂文件及使用的标准、规范 b)总装配图与零部件图样之间的衔接及材质、标高、方位和主要尺寸。 c) 容器结构在施工时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d) 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施工中的可行性。
2
Q/SY 06507.3—2016
5.1.3对于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施工单位应组织调研和培训。 5.1.4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明确任务的特点、施工进度、施工方法、技术要求、质量标准以及安全措施。 5.1.5现场组对安装的压力容器在施工前,应按照TSGR0004 的规定向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所在地的安全监察机构进行申报。申报的内容有:压力容器的名称、数量、制造单位、使用单位、安装单位及安装地点;申报资料包括:制造和安装单位资质、特殊施工人员岗位资质、质保手册和质保体系、施工方案等。 5.2 现场准备 5.2.1施工现场应按施工平面图进行布置,场地平整、道路畅通。组焊平台和施工机具应按规定位置就位。 5.2.2施工机具应性能可靠;工卡具、样板应合格;计量器具应在鉴定周期内 5.2.3半成品、零部件及焊接材料应按施工方案要求运进施工现场。 5.2.4现场组焊制造单位应建立并且严格执行焊接材料验收、复验、保管、烘干、发放和回收制度。 5.2.5现场的消防器材、安全设施应符合相关要求和规定。 5.2.6有色金属焊接工作场所应保持洁净、干燥、无污染。
6材料验收
6.1 一般规定 6.1.1进人现场的容器半成品、零部件应具有下列出厂技术文件:
a)装箱清单。 b) 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查证书。
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其中,材料质量证明书上至少应列出以下项目:炉(罐)号、批号,实测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包括Rm,ReL,A,Z,Kv1,对于奥氏体不锈钢可不提供K值)及供货熔炼热处理状态;产品合格证明书上至少应包括:规格、尺寸、焊接工艺、热处理工艺、修补记录、拆除卡具位置及排版图等项内容;现场设备的筒体或瓣片上的材料代号、组装(排板)编号、焊接人员代号等均应有醒目的标记,且应与排板图相一致。
d)其他技术文件。 6.1.2容器半成品、零部件的包装运输除应符合JB/T 4711及Q/SY06507.8 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a)球形封头的瓣片应采用钢结构托架包装,球壳板的凸面应朝上,各板间垫以柔性材料。每个
包装架的总质量不宜超过30t。 b) 碳钢及低合金钢封头瓣片及分段筒节的内外表面应除锈,并涂防锈底漆两遍,坡口表面及
其内外边缘 50mm 范围内涂可焊性涂料
c)所有碳钢及低合金钢加工件表面应涂防锈油脂。螺纹表面及法兰密封面应妥善防护。 6.2半成品及零部件的验收 6.2.1各零部件几何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文件和 SH/T 3524的要求。 6.2.2 容器半成品的坡口表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a)坡口尺寸符合设计文件规定,表面应平滑。 b)熔渣、氧化皮应清除干净。 c)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