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025.080.50 J55 备案号:57976-2017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3875.2—2017 代替JB/T3875.2—1999
万能工具磨床 第2部分:精度检验 Universal tool & cutter grinding-Part 2: Testing of the accuracy
2017-01-09发布
201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万能工具磨床 第2部分:精度检验
JB/T3875.2—2017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297mm·1.75印张·57千字 2017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27.00元
*
书号:15111·14428 网址:http://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010)88379399 直销中心电话:(010)88379399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JB/T3875.22017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轴线命名及说明. 3.1术语和轴线命名. 3.2轴线命名说明. 4一般要求.. 4.1计量单位. 4.2执行标准... 4.3 检验顺序... 4.4 检验项目。 4.5 检验工具. 4.6 工作精度检验
I
4.7最小公差 5几何精度检验。 6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检验
19
.19 20 24
6.1手动或自动(非数控》控制的线性轴线的定位精度检验 6.2数控线性轴线的定位精度检验 7工作精度检验.
图1 数控万能工具磨床
JB/T3875.2—2017
前言
JB/T3875《万能工具磨床》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型式与参数;
-第2部分:精度检验;第3部分:技术条件。
- -
本部分为JB/T3875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B/T3875.2—1999《万能工具磨床精度检验》,与JB/T3875.2—1999相比主要技术
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万能工具磨床第2部分:精度检验” 取消了对机床纵向和横向的说明(见1999年版的3.6);取消了对定制机床的检验项目内容(见1999年版的3.7);修改了“前言”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1999年版的第2章);修改了“一般要求”(见第4章,1999年版的第3章);修改了“几何精度检验”(见第5章,1999年版的第4章);工作精度检验项目序号用“M1”替换了原标准的“P1”(见第7章):增加了“轴线命名及说明”(见第3章);增加了“数控轴线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检验”(见第6章)。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咸阳机床厂、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帆、刘金乾、李潇冰。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3875—1985; -JB/T3875.2—1999。
II
JB/T3875.2—2017
万能工具磨床第2部分:精度检验
1范围
JB/T3875的本部分规定了万能工具磨床的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的要求、检验方法及相应的公差。 本部分适用于加工工件最大直径为320mm的普通精度级和高精度级万能工具磨床及数控万能工
具磨床(以下简称机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421.1一1998机床检验通则第1部分:在无负荷或精加工条件下机床的几何精度 GB/T17421.2一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2部分: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确定 GB/T19660一2005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机床数值控制坐标系和运动命名
3轴线命名及说明
3.1术语和轴线命名
按GB/T19660-2005的规定,本部分给出了机床的术语和轴线命名。为简明起见,仅以传统的砂轮轴及工件轴水平布置形式为例,命名了轴线。术语和轴线的命名如本部分图1所示。
主轴系统
Y轴(立柱)
+2
立柱回转系统
C轴(头架)
尾架
床身
横向进给系统
Z轴(工作台)
图1数控万能工具磨床
3.2轴线命名说明
由于机床的多种布扇形式,本部分在对数控万能工具磨床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规定(见第6
1
JB/T3875.2—2017
章)时,各轴线的命名仅以图1所示轴线运动形式及运动方向来进行定义。
4一般要求
4.1计量单位
本部分中所有线性尺寸、偏差和相应的公差的单位为毫米(mm)。角度尺寸和相应的公差的单位为度(°),角度偏差和相应的公差一般用比值表示,但在一些情况下为了清晰,可用微弧度(urad)或角秒(")表示。应始终注意下列表达式的等效关系:
0.01/1000-10μrad~2"
4.2执行标准
使用本部分时应按GB/T17421.1一1998的规定执行,尤其是机床检验前的安装、主轴和其他运动部件的温升、检验方法和检验工具的推荐精度。
在机床安装时,应按GB/T17421.1一1998中3.1的规定调整安装水平,在工作台的中间放置水平仪,水平仪在纵向(Z轴)和横向(X轴)的读数均不超过0.04/1000(高精度机床不超过0.03/1000)。 4.3检验顺序
本部分给出的检验项目的顺序不表示实际检验顺序.为了装拆检验工具和检验方便,可按任意次序进行检验。 4.4检验项目
本部分给出的检验项目在涉及所检部件可调整时,如未做特殊说明,均应使该部件在中间位置(即标尺零位)时进行检测。
检验机床时,不是必须检验本部分中的所有检验项目。为了验收目的而要求检验时,用户可取得制造厂同意选择一些感兴趣的项目,但这些项目必须在机床订货时明确提出。 4.5检验工具
在第5章、第6章和第7章的检验项目中指出的工具仅为例子。可以使用至少具有等量程和等精度的其他检验工具。指示表应具有0.001mm或更高的分度值/分辨力。 4.6工作精度检验
工作精度检验应在试件精加工后进行,因为粗加工易产生较大切削力。 4.7最小公差
当实测长度与本部分规定的长度不同时,公差按实测长度折算(见GB/T17421.1—1998中2.3.1.1),公差最小折算值为0.001。
2
JB/T3875.2-2017
5几何精度检验
检验项目
G1
工作台面的平面度。
简图
公差
通精度级:0.025,任意150测量长度上局部公差为0.009:高精度级:0.015,任意150测量长度上周部公差为0.006。
检验工具
专用检具、水平仪。
检验方法(按GB/T17421.1--1998中5.3.2.2、5.3.2.3和5.3.2.4的规定)
工作台位于行程中间位置:在工作台面的专用检具上放置水平仪,分别沿图示各测量方向移动专用检具,每检具长度(长度300)记录一次水平仪读数。
通过工作台面O、A、C三点建立基准平面。根据水平仪读数求得各测量点到基准平面的坐标值,误差以坐标值的最大代数差值计。
检验时,工作台沿纵向的两端各25长度上不检。
JB/T3875.2—2017
检验项目
G2
工作台面对砂轮架(或下溜板)横向移动的平行度。
简图
C
+X
公差
普通精度级:在100长度上为0.010;高精度级:在100长度上为0.006
检验工具
指示表、平尺、量块。
检验方法(按GB/T17421.1—1998中5.4.2.2.2.2的规定)
平尺放在工作台面的中间位置,指示表固定在砂轮架上,使其测头触及平尺表面,横向移动磨头(或下溜板)进行检验。
误差以指示表读数的最大差值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