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19.100 N7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940—2020
无损检测仪器 涡流电导率检测仪
NondestructivetestinginstrumentsEddycurrentelectricalconductivity
gauge
2021-01-01实施
2020-04-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3940—202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正常工作条件 4.2基本参数. 4.3性能要求 5试验设备 5.1 试验条件. 5.2 仪器仪表.. 5.3 标准试块 6检测方法 6.1 频率试验. 6.2 测量误差. 6.3 测量稳定性 6.4 绝缘电阻试验. 6.5 介电强度试验 6.6 耐温试验. 6.7 耐湿试验. 6.8 振动试验. 6.9 冲击试验. 6.10 运输试验 7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7.2 型式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8.2 包装 8.3 运输和贮存
A
C
表1 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项目
..... 4
0000000000001
1
JB/T13940—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南昌航空大学、北京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俊明、徐可北、蔡贵喜、宋凯、雷洪、田贵云、陈振茂、林发炳、杨随先。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JB/T13940—2020
无损检测仪器 F 涡流电导率检测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涡流电导率检测仪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设备、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涡流电导率检测仪(以下简称电导仪)的性能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611-2007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T6587—2012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12604.6无损检测术语涡流检测 GB/T12966一2008铝合金电导率涡流测试方法 GB/T25480—2010 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JB/T6147一2007试验机包装、包装标志、储运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涡流电导率检测仪 eddy curren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gauge 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对非铁磁性金属材料进行电导率测试的电子仪器。
技术要求
4
4.1正常工作条件
电导仪正常工作条件为: a)温度:5℃~35℃; b)相对湿度:不大于80%; c)大气压:86kPa~106kPa; d)电源电压:220(1土10%)V; e)电源频率:(50土1)Hz。
4.2 基本参数
电导仪应给出下列基本参数: a)工作频率范围;
1
JB/T13940—2020
b)电导率的显示方式。 4.3性能要求 4.3.1频率
电导仪宜具有100Hz5MHz的频率。 4.3.2显示方式
电导仪应至少具有两种电导率数值数字显示方式,两种电导率数值分别是单位为兆西每米(MS/m)数值和国际退火铜标准(%IACS)数值。 4.3.3测量误差
电导率小于或等于35.96MS/m(62%IACS)时,电导仪的测量误差应不超过土0.29MS/m(0.5%IACS):电导率大于35.96MS/m(62%IACS)时,电导仪的测量误差应不超过土0.58MS/m(1%IACS)。 4.3.4测量稳定性
在15min内,测量示值变化应不超过士0.20MS/m(0.5%IACS)。 4.3.5 5绝缘电阻
交流适配器电源进线端与保护接地电路之间,在试验电压为500V时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Q。 4.3.6介电强度
交流适配器电源进线端与保护接地电路之间,应能承受1500V、历时1min的介电强度试验,而不出现跳火或飞弧。 4.3.7外观质量
电导仪的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GB/T2611一2007中第10章的规定。 4.3.8 3耐温性能
电导仪的耐温性能要求应符合GB/T25480一2010中第3章的规定。 4.3.9耐湿性能
电导仪的耐湿性能要求应符合GB/T25480一2010中第3章的规定。 4.3.10抗振动性能
电导仪的抗振动性能应符合GB/T6587一2012中4.7的规定。 4.3.11抗冲击性能
电导仪的抗冲击性能应符合GB/T6587一2012中4.7的规定。 4.3.12运输性能
电导仪的运输性能应符合GB/T6587一2012中4.8的规定。
2
JB/T13940—2020
5试验设备
5.1 试验条件
除特殊要求外,试验条件应满足4.1的规定。 5.2仪器仪表
试验所需仪器仪表: a)0.5级的交、直流电压表和电流表; b)信号发生器:幅度误差不大于2%,频率误差不大于0.1%; c)不低于50MHz的双踪示波器; d)频率计或频谱分析仪。
5.3标准试块
标准试块用于电导仪性能试验,应至少配备两块,一块为高值标准试块,一块为低值标准试块,高低值标准试块由仪器制造厂提供。标准试块可参考GB/T12966一2008的规定。
6检测方法
6.1频率试验
试验条件:应对电导仪频率范围内的各典型频率进行测量。频率标称值的相对误差按公式(1)计算。
P = l=×100%
(1)
fa
式中: Pr—频率标称值的相对误差; fa—频率标称值,单位为赫(Hz): fm—频率测量值,单位为赫(Hz)。 使用双踪示波器、频率计或频谱分析仪测量频率。试验后应给出被测量范围内的最大频率偏差。
6.2测量误差
将探头连接到电导仪上,接通仪器电源,待稳定后,将探头置于标准试块中心,每个标准试块至少测量5次,取平均值,测量误差按公式(2)计算。
C,=C-Co"
(2)
式中: Ca一测量误差,单位为兆西每米(MS/m)或国际退火铜标准(%IACS); C一一平均值,单位为兆西每米(MS/m)或国际退火铜标准(%IACS); Co一—标准试样的标称电导率,单位为兆西每米(MS/m)或国际退火铜标准(%IACS)。
6.3测量稳定性
将探头置于标准试块中心,偏差不应大于5mm,读出电导率值,记作Cs1;15min后再测量一次,记作Cs2。按公式(3)计算测量稳定性。
Cs = Cs2-Cs1 '
(3)
3
JB/T13940—2020
式中: Cs——测量稳定性,单位为兆西每米(MS/m)或国际退火铜标准(%IACS)。
6.4绝缘电阻试验
使电导仪处于非工作状态,开关置于接通状态,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电源进线端与保护接地电路之间的绝缘电阻,结果应满足4.3.5的要求。 6.5介电强度试验
使电导仪处于非工作状态,开关置于接通状态,用耐电压测试仪在电源进线端与保护接地电路之间施加1.5kV试验电压。试验时,电压应逐步上升到规定值,并在规定的电压上保持1min,结果应满足 4.3.6的要求。 6.6耐温试验
耐温性能的检测方法应按GB/T25480一2010中4.1、4.2执行,试验后再对电导仪进行检验,其性能仍应满足本标准第4章的要求。 6.7耐湿试验
耐湿性能的检测方法应按GB/T25480一2010中4.3执行,试验后再对电导仪进行检验,其性能仍应满足本标准第4章的要求。 6.8振动试验
抗振动性能的试验项目和方法应按GB/T65872012中5.9.3执行,试验后再对电导仪进行检验其性能仍应满足本标准第4章的要求。 6.9冲击试验
抗冲击性能的试验项目和方法应按GB/T6587一2012中5.9.4执行,试验后再对电导仪进行检验,其性能仍应满足本标准第4章的要求。 6.10运输试验
运输性能的试验项目和方法应按GB/T6587一2012中5.10执行,试验后再对电导仪进行检验,其性能仍应满足本标准第4章的要求。
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7.1.1凡出厂产品应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按出厂检验项目检验合格,并签发产品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7.1.2出厂检验项目按表1的规定。
表1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项目
项目频率显示方式测量误差
序号 1 2 3
技术要求 4.3.1 4.3.2 4.3.3
检验方法 6.1 目测方法 6.2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1 / /
/
/
4
JB/T13940—2020
表1 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项目(续)
序号 4 5 6 7 8 9 10 11 12 注:“√”为必检项目,“二”为不检项目。 7.2 型式检验 7.2.1 型式检验项目按表1的规定。 7.2.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项目测量稳定性绝缘电阻介电强度外观质量耐温耐湿抗振动抗冲击运输
技术要求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3.10 4.3.11 4.3.12
出厂检验
检验方法 6.3 6.4 6.5 目测方法 6.6 6.7 6.8 6.9 6.10
型式检验
V / V / -
V / / / V 7 7 1 7
-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型式鉴定; b)产品正式生产后,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c)产品正式生产时,每三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 f)有质量监督检验资质的法定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
8.1# 标志
每台电导仪应在机壳上明显位置固定铭牌,其内容包括: a)规格、型号; b)主要技术参数; c)制造日期或编号; d)制造厂名称及商标; e)产品执行标准编号。
8.2包装 8.2.1 电导仪的的包装应符合JB/T6147一2007中第5章的规定。 8.2.2 包装箱外壁上文字和标志应清晰,而且不应因搬运摩擦而模糊不清,其内容包括:
a)产品名称; b)收货单位名称、地址及电话; c)发货单位名称、地址及电话: d)包装箱应有“易碎物品”“向上”“怕雨”“禁止翻滚”等标志,并符合GB/T191一2008中表1的
规定。
5
ICS 19.100 N7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940—2020
无损检测仪器 涡流电导率检测仪
NondestructivetestinginstrumentsEddycurrentelectricalconductivity
gauge
2021-01-01实施
2020-04-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3940—202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正常工作条件 4.2基本参数. 4.3性能要求 5试验设备 5.1 试验条件. 5.2 仪器仪表.. 5.3 标准试块 6检测方法 6.1 频率试验. 6.2 测量误差. 6.3 测量稳定性 6.4 绝缘电阻试验. 6.5 介电强度试验 6.6 耐温试验. 6.7 耐湿试验. 6.8 振动试验. 6.9 冲击试验. 6.10 运输试验 7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7.2 型式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8.2 包装 8.3 运输和贮存
A
C
表1 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项目
..... 4
0000000000001
1
JB/T13940—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南昌航空大学、北京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俊明、徐可北、蔡贵喜、宋凯、雷洪、田贵云、陈振茂、林发炳、杨随先。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JB/T13940—2020
无损检测仪器 F 涡流电导率检测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涡流电导率检测仪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设备、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涡流电导率检测仪(以下简称电导仪)的性能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611-2007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T6587—2012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12604.6无损检测术语涡流检测 GB/T12966一2008铝合金电导率涡流测试方法 GB/T25480—2010 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JB/T6147一2007试验机包装、包装标志、储运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涡流电导率检测仪 eddy curren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gauge 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对非铁磁性金属材料进行电导率测试的电子仪器。
技术要求
4
4.1正常工作条件
电导仪正常工作条件为: a)温度:5℃~35℃; b)相对湿度:不大于80%; c)大气压:86kPa~106kPa; d)电源电压:220(1土10%)V; e)电源频率:(50土1)Hz。
4.2 基本参数
电导仪应给出下列基本参数: a)工作频率范围;
1
JB/T13940—2020
b)电导率的显示方式。 4.3性能要求 4.3.1频率
电导仪宜具有100Hz5MHz的频率。 4.3.2显示方式
电导仪应至少具有两种电导率数值数字显示方式,两种电导率数值分别是单位为兆西每米(MS/m)数值和国际退火铜标准(%IACS)数值。 4.3.3测量误差
电导率小于或等于35.96MS/m(62%IACS)时,电导仪的测量误差应不超过土0.29MS/m(0.5%IACS):电导率大于35.96MS/m(62%IACS)时,电导仪的测量误差应不超过土0.58MS/m(1%IACS)。 4.3.4测量稳定性
在15min内,测量示值变化应不超过士0.20MS/m(0.5%IACS)。 4.3.5 5绝缘电阻
交流适配器电源进线端与保护接地电路之间,在试验电压为500V时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Q。 4.3.6介电强度
交流适配器电源进线端与保护接地电路之间,应能承受1500V、历时1min的介电强度试验,而不出现跳火或飞弧。 4.3.7外观质量
电导仪的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GB/T2611一2007中第10章的规定。 4.3.8 3耐温性能
电导仪的耐温性能要求应符合GB/T25480一2010中第3章的规定。 4.3.9耐湿性能
电导仪的耐湿性能要求应符合GB/T25480一2010中第3章的规定。 4.3.10抗振动性能
电导仪的抗振动性能应符合GB/T6587一2012中4.7的规定。 4.3.11抗冲击性能
电导仪的抗冲击性能应符合GB/T6587一2012中4.7的规定。 4.3.12运输性能
电导仪的运输性能应符合GB/T6587一2012中4.8的规定。
2
JB/T13940—2020
5试验设备
5.1 试验条件
除特殊要求外,试验条件应满足4.1的规定。 5.2仪器仪表
试验所需仪器仪表: a)0.5级的交、直流电压表和电流表; b)信号发生器:幅度误差不大于2%,频率误差不大于0.1%; c)不低于50MHz的双踪示波器; d)频率计或频谱分析仪。
5.3标准试块
标准试块用于电导仪性能试验,应至少配备两块,一块为高值标准试块,一块为低值标准试块,高低值标准试块由仪器制造厂提供。标准试块可参考GB/T12966一2008的规定。
6检测方法
6.1频率试验
试验条件:应对电导仪频率范围内的各典型频率进行测量。频率标称值的相对误差按公式(1)计算。
P = l=×100%
(1)
fa
式中: Pr—频率标称值的相对误差; fa—频率标称值,单位为赫(Hz): fm—频率测量值,单位为赫(Hz)。 使用双踪示波器、频率计或频谱分析仪测量频率。试验后应给出被测量范围内的最大频率偏差。
6.2测量误差
将探头连接到电导仪上,接通仪器电源,待稳定后,将探头置于标准试块中心,每个标准试块至少测量5次,取平均值,测量误差按公式(2)计算。
C,=C-Co"
(2)
式中: Ca一测量误差,单位为兆西每米(MS/m)或国际退火铜标准(%IACS); C一一平均值,单位为兆西每米(MS/m)或国际退火铜标准(%IACS); Co一—标准试样的标称电导率,单位为兆西每米(MS/m)或国际退火铜标准(%IACS)。
6.3测量稳定性
将探头置于标准试块中心,偏差不应大于5mm,读出电导率值,记作Cs1;15min后再测量一次,记作Cs2。按公式(3)计算测量稳定性。
Cs = Cs2-Cs1 '
(3)
3
JB/T13940—2020
式中: Cs——测量稳定性,单位为兆西每米(MS/m)或国际退火铜标准(%IACS)。
6.4绝缘电阻试验
使电导仪处于非工作状态,开关置于接通状态,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电源进线端与保护接地电路之间的绝缘电阻,结果应满足4.3.5的要求。 6.5介电强度试验
使电导仪处于非工作状态,开关置于接通状态,用耐电压测试仪在电源进线端与保护接地电路之间施加1.5kV试验电压。试验时,电压应逐步上升到规定值,并在规定的电压上保持1min,结果应满足 4.3.6的要求。 6.6耐温试验
耐温性能的检测方法应按GB/T25480一2010中4.1、4.2执行,试验后再对电导仪进行检验,其性能仍应满足本标准第4章的要求。 6.7耐湿试验
耐湿性能的检测方法应按GB/T25480一2010中4.3执行,试验后再对电导仪进行检验,其性能仍应满足本标准第4章的要求。 6.8振动试验
抗振动性能的试验项目和方法应按GB/T65872012中5.9.3执行,试验后再对电导仪进行检验其性能仍应满足本标准第4章的要求。 6.9冲击试验
抗冲击性能的试验项目和方法应按GB/T6587一2012中5.9.4执行,试验后再对电导仪进行检验,其性能仍应满足本标准第4章的要求。 6.10运输试验
运输性能的试验项目和方法应按GB/T6587一2012中5.10执行,试验后再对电导仪进行检验,其性能仍应满足本标准第4章的要求。
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7.1.1凡出厂产品应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按出厂检验项目检验合格,并签发产品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7.1.2出厂检验项目按表1的规定。
表1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项目
项目频率显示方式测量误差
序号 1 2 3
技术要求 4.3.1 4.3.2 4.3.3
检验方法 6.1 目测方法 6.2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1 / /
/
/
4
JB/T13940—2020
表1 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项目(续)
序号 4 5 6 7 8 9 10 11 12 注:“√”为必检项目,“二”为不检项目。 7.2 型式检验 7.2.1 型式检验项目按表1的规定。 7.2.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项目测量稳定性绝缘电阻介电强度外观质量耐温耐湿抗振动抗冲击运输
技术要求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3.10 4.3.11 4.3.12
出厂检验
检验方法 6.3 6.4 6.5 目测方法 6.6 6.7 6.8 6.9 6.10
型式检验
V / V / -
V / / / V 7 7 1 7
-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型式鉴定; b)产品正式生产后,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c)产品正式生产时,每三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 f)有质量监督检验资质的法定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
8.1# 标志
每台电导仪应在机壳上明显位置固定铭牌,其内容包括: a)规格、型号; b)主要技术参数; c)制造日期或编号; d)制造厂名称及商标; e)产品执行标准编号。
8.2包装 8.2.1 电导仪的的包装应符合JB/T6147一2007中第5章的规定。 8.2.2 包装箱外壁上文字和标志应清晰,而且不应因搬运摩擦而模糊不清,其内容包括:
a)产品名称; b)收货单位名称、地址及电话; c)发货单位名称、地址及电话: d)包装箱应有“易碎物品”“向上”“怕雨”“禁止翻滚”等标志,并符合GB/T191一2008中表1的
规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