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高职《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98.3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2 13:31:40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高职《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教字教育。
高职《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郭峰
(西安钦路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710014)
数字技术与应用
摘要: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PLC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LC应用技术》是见今高职院梗工科类相关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本文就该课程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效采,提出来一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以改善的具体播范和方法。
关键调PLC教学改革高职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可编程控制器(PLC)因其控制功能强,编程方法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升级维护方便等诸多优点,面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自动化控制领城。所以现今的工业自动化现状对高职毕业生的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技术要求.也对高职院校PLC 等自动化控制相关课程提出了更明确的培养日标。
1高职《PLC应用技术》课程特点高职教育的特色是致力于培养生产服
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索质和实践能力,高职教育过程必须始终费穿于这一服务目标。经过岗位需求调查我们发现,企业需要的是具有扎实专业基本技能,一定实际操作经验并且具有较高职业认同感的一线技术人员。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根据工业控制对象的等点和要求,归纳控制规律,正确选择或设计控制方案,熟悉常见PLC控制系统使用和维护知识,章握简单工业PLC 控制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方法。所以,高职《PLC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的能效性,直接影响着高职毕业生的综合技能索质的提高。
2高职《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PLC课程教学理念保守落后,高职培养特色不明确
课程教学模式仍以理论知识体系的讲述为主,辅以少数的实践操作练习和项目系统设计,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面轻视了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理念脱离了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
2.2教材内容分配不合理
当前真正符合高职教学高专教育教学目标的教材不足,大多采用的教材还多为本科所用教材的简化版本,无非是对讲解内容的简化缩编,增强了部分实践环节面已,适用人群的针对性不强。我们认为,应从实际职业要求出发,进行对教材内容的重新安排和组织,完成课程教材内客的改进。
师资队伍对教学横式的适应力差 2.3
教师没有树立明确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仍然语用传统的课堂式教学,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生的
万方数据
文章编号:1007-9416(2010)09-0123-01
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轻视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PLC应用技术》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3.1教学理念的改变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过程必须体现知识,能力,索质三者协调统、互相促进,面能力才是教学过程所追求的最终目标,糖弃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和实际操作水平作为课程的教学主体。整体教师应该根据企业对PLC技术人员的需求,结合院校实际设备的情况,着重选取应用性强的内客进
行讲解,加强学生技能紊质的提高。 3.2教学方式的改革
(1)推广"教、学、做一体式的现场式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式教学模式,是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边讲解、边演示、边启发,形成讲解一演示一基本训练一功能扩展引导一综合技能训练一技能考核等环环累扣、逐步深人的教学形式。教学实训共处一室,学生会对控制设备有了直现性的了解,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的过程,学生容易理解、印象深则、学的轻松、从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函。不仅节约了课时时数,还提高了敦学的实效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积板采用项目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以实践为导向,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从职业的实际要求出发选择典型性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进行讲解,有效的将难以理解的概念简单化、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个项目均以一个实例为主题,其内容包括应用实例的生产目的、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的介绍、PLC 实现控制的线路和所用的基本指令、编程方法、调试应用等多个环节。再由多个实例构成一个教学单元,每个实例都针对几条重点指令进行应用,那么通过一个敦学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将该单元的重点指令热练举握,他们灵活应用指令的能力也会逐步加强。
项目教学法可以将原本复杂的理论体系进行分制,根据实际案例的具体功能要求对课程知识点进行重新的分配与组合。方便学生了解分散知识点的关联性和应用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技术。
3.3教学环境的改革:
(1)加强院校"双师"索质教师的培养。一方面通过一些载励性政策指施,分期分批的较系统的将在职教师送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定岗实践,在实践中掌提握技能,提高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还能从企业疾得行业信息反馈,推动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另一方面,从行业或企业中引进具有丰富时间经验,相关职业能力强的技术人员作为专职或兼职教师,以此优化高职教师队伍的知识索质和专业技能结构,使理论型和技能型教师相互转化,从而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2)加强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由于其直现性强,使用方便等优势,非常适于讲夜那些素材丰高、概括性强的课程内容,还能够丰高学生书本以外的相关前沿信息及新知识,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满足目前出现的大规模授课的需要。
3.4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性,对于PLC这种实践性强的课程,应加强实践能力的考核要求,使之与行业职业资格认证接轨,建立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考核评价体系,
4结语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教学改革,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PLC应用能力,以适应上岗要求。而且实践也证明,只有通过大量的PLC 实训,让学生亲自编程,实际接线和仿真调试:并对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职业能力,真正实现学生毕业后在PLC 应用领城零距离上岗的高职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洪艳高职中PLC课程的教学改革探
讨与实践.科技博宽,2008.12.
[2]衰清萍.高职《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的
教学改革初深,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3]李一平.《PLC应用技术》在高职教学中
的探索.科教导列,2009.7.
[4]赵金红.提高可编程控制器实践教学
效果的方法,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7.9.
数字技术与应用
123
上一章:PLC在RH合金投入系统中的自动控制应用 下一章:对比数字电路和PLC实现四路抢答器的设计

相关文章

《现代分离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高职院校食疗与烹饪技术课程教学策略 高职院校《测土施肥技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CIPP评价模式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以多媒体技术课程为例 职业教育型本科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基于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BIM与建筑制图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微信平台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与设计+--以单片机原理与设计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