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1卷第3期 2014年3月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文章编号:1007-2853(2014)03-0023-03
两种木犀科植物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金华,李哲峰刘治刚,高燕”
(1.吉林化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吉林吉林132022;2.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吉林吉林132022)
Vol. 31 No.3 Mar.2014
摘要:研究了木犀科两种不同属植物挥发物组成和相对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紫丁香叶和迎春花叶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两种植物挥发油共有成分9种,包括青叶醇、5-乙烯基-2-降冰片烯、乙酸叶醇酯、芳樟醇、脱氢二氢-β-紫罗兰酮、橙香醇、3-十四烯、匙叶桉油烯醇、α-香柠檬醇,各占总相对含量的68.74%和80.0%
关键词:紫丁香;迎春花;挥发物;GC-MS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志码:A
丁香属和茉莉属是木犀科植物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属.丁香属植物紫丁香的叶可以人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的作用,民间多用于止泻.另外,其鲜叶制成的溶液还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莱莉属植物迎春花的叶苦、平,有解毒消肿,止血,止痛的作用,常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口腔炎,痛肿毒,外阴瘙痒等症[2],二者均是民间常用药. 本研究首次对二者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木犀科科植物的利用及化学分类提供参考数据。
1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材料
GC-MS-QP2010-plu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日本岛津公司);NISTO5版质谱图库:挥发油提取装置;乙醚、无水硫酸钠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紫丁香叶、迎春花叶样本于2012年9月采自
吉林化工学院校园,阴于待用. 1.2挥发油提取
取紫丁香叶、迎春花叶各100g,分别置于 1000mL三口烧瓶中,加人500mL蒸馏水.连接挥发油提取装置,在刻度移液管中加人5mL之醚,接通冷凝水,加热回流萃取8h,放出刻度移液管中的水层,向乙醚层加人0.5g无水硫酸钠脱
水.脱水完全后转移乙醚层于20mL小瓶中,用少量乙醚冲洗无水硫酸钠,合并上述乙醛层,常温挥去乙醛,得浅黄色油状物约0.10mL
GC-MS分析条件
1.3
气相色谱:RTX-5MS石英毛细柱(30m× 0.32mm×0.25μm);升温程序:50℃保持3min,以5℃/min升至120℃,再以8℃/min升至 200℃,后以10℃/min升至280℃,保持10min;载气(He);流速1.94mL/min,压力30kPa,进样量0.2μL;分流比50:1.
质谱:电子轰击(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传输线温度230℃;离子源温度200℃;溶剂延迟: 1.7min;质量扫描范围m/z35~500;数据采集方式scan.
2
结果与讨论
挥发油经GC-MS分析得到总离子流图,见图
1~2.通过NIST库检索,结合相关文献[3-5]及人工解析进行定性,采用峰面积归一定量法求得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在保证最小积分面积一致的情况下将检索结果列于表1. 在紫丁香叶中共鉴定出17种挥发性成分;在迎春花叶中共鉴定出14种挥发性成分
收稿日期:2014-01-04
金华(1977-),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化工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方面的研
作者简介:金
究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