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卷第4期 2015年8月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ocspyPubuseutugwoAbooupecuepFuno
基于设计院体制的协同模式研究
一以利山大厦项目实践为例
吴吉明王娜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
Vol.7No.4 Aug.2015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传统的设计模式正逐步转向多学科、多领城相互协同策动的复杂性系统转接。为应对日趋复杂的设计建造体系,协同设计已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基于设计院体系下的设计协同优化,成为了本次研究切入的重点。本文根据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与总结,分析了协同设计对建筑设计整体控制中的重要性。以我院利山大履项目实践为例,详细分析协同设计在项目中的应用过程的具体操作及控制要点,分析了如何简化问同题、提高效率。
【关键调】协同设计;设计方式;设计院体制;项目管理;建筑信息模型;协同设计平台;CSCW
【中图分类号】TU318;TU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461(2015)04-0001-09
[DOi]10. 16670/j. cnki. cn11 5823/tu. 2015. 04. 01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设计与建造逐步成为涉及多专业、多学科、多领域协同策动的复杂系统。各设计环节相互交织影响,而传统“流水线”式的设计建造流程,由于环节相互分离,缺乏有效沟通因此非常容易产生失误与浪费。如何应对日趋复杂的设计建造体系,协调体系中的各方无缝对接,有效协作,成为了当代设计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协同设计的概念源于CSCW(ComputerSuppor-tedCooperationWork,即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即在计算机技术支持的环境下,一个群体协同完成一项共同的任务。CSCW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包括计算机网络通讯、并行和分布式处理、数据库、多媒体、人工智能理论等。它具有分布性、共享和通信、开放性、异步性、自动化支持、工作协同性、信息共享性和异质性等特点。—源引百度
协同设计可以将复杂的项目逐级、分项拆分,
设计标准,在此基础上,所有设计专业及人员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进行设计,从而减少现行各自由于沟通不畅或沟通不及时导致的错、漏、碰。真正实现所有图纸信息元的单一性,实现一处修改其他自动修改,提升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同时,协同设计也对设计项目的规范化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包括进度管理、设计文件统一管理、人员负荷管理、审批流程管理、自动批量打印、分类归档等,从而更快、更好地完成工程项目。
大型建筑设计企业作为设计体制中的主体要素,它在行业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基于设计院体系下的设计协同优化,也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建筑CAD协同设计的发展需要经过二维协同设计向三维协同设计的过渡[3]。二维设计协同目前仍然一种适合设计院体系的种主流设计模式,它不需改变太多设计人员的设计绘图习惯,只要适当改变项目管理方式或项目设计过程管理的流程就可以实现。利用设计企业现有的专业设计软件、内部局域网络加上二维的协同设计软件系统组建成新的项目工作方式,
简化设计过程3]。项目通过协同设计建立统一的
将使企业能用比较低的成本大大提高设计项目
【作者简介】吴吉明(1978-),男,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建筑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设计、BIM云及互联网;
王娜(1984-),女,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