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研究现状与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研究现状与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95.41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9 16:37:5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研究现状与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 1820
MODERN ONCOLOCY,Oct.2008,VOL16,NO.1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研究现状与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王立君",林成海2,谢春城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胶质瘤;血管生成
【中图分类号】R730.3
【文献标识码】A
肿瘤血管形成在肿瘤的形成和生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是肿瘤血管形成的主要刺激因子(1]。
1945年A1igie首次提出了在肿瘤中持续地引起宿主毛细血管新生与肿瘤微循环形成的过程为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的生长和发育受血管形成的活性物质因子调节,1971年 Folkman把由肿瘤细胞释放并诱导血管生成的物质命名为“肿瘤血管生长因子(tumorangiogenesisfactor,TAF)"并提出了以抗肿瘤血管生成来抑制肿瘤生长的想法。VECF是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关键的血管生长因子,且胶质瘤是一个富含血管的肿瘤,所以通过抑制及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CF) 的表达和作用来抑制胶质瘤血管生成是与常规治疗方法不同的新途径及新对策(")。
1
VEGF及其受体
VEGF是热稳定的分子,相对分子量为34-46KD,序列高度保
守,具有生物活性的是糖蛋白单体以二硫键构成的二聚体。
VEGF是强效的有丝分裂原,在多种生理和病理条件下以旁分泌方式作用于内皮细胞,诱发血管再生,并能增加血管尤其是微小血管的通透性,促使血浆纤维蛋白、血管收缩因子和爱血因子等渗出沉积在血管基质中,为新生毛细血管
网的建立提供营养,同时也加重组织水肿。 1.1VEGF家族
目前VEGF家族成员有VEGF-A、VEGF-B、VEGF-C、VEGF-D、VEGF-E、PIGF,编码它们的基因其有高度保守性,它们共同拥有8个半胱氨氮酸残基的同源氮基酸序列,并与同族的酪氨酸激酶受体结合。其中,VEGF-A研究最多且其作用最强大。
VEGF-A,通常称为VEGF,是由同源双聚体构成的高度糖基化的碱性蛋白,分子量为34-45KD。由于VECFmR-NA剪切方式的不同,产生5种不同的二聚体分子片段,每一单体分别为121、165、189、206、23个氨基酸,分别被命名为 VEGF121、VEGF165、VEGF189、VEGF206、VECF23,其中 VEGF121和VEGF165为可溶性蛋白,体内以VEGF165较为常见。在胎盘细胞和女性生殖道肿瘤细胞中尚发现VEGF 的另一亚型VECF145,它与VECF165有类似之处,但又有其
【收稿日期】2007-1121
【修回日期】【作者单位】
000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一病房,晟龙江哈尔滨150000
王立君(1972-),男,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主要从
【作者简介】
事脑肿瘤外科及脂血管病的研究。
【文章编号】16724992(2008)10182004 独特的地方(3)。
1.2VEGF的主要作用
1.2.1直接作用于内皮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促进内皮细
多VECF蛋白对内皮细胞的作用可有两种机制:
胞增殖、迁移
一是游离蛋白(VECF121、VECF165)的直接作用,另一机制为VEGF的异构体经蛋白酶降解后间接起作用。
1.2.2诱导产生纤溶酶原激活物降解原有的基底膜,促
进内皮细胞外基质的平衡降解。 1.2.3增强微血管的通透性
主促进血浆蛋白质等成分外
渗,凝结成纤维蛋白凝胶,为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移动提供条件[4]。
1.2.4增强一氧化氮合酶活性
促进一氧化氮产生,介导
血管扩张和增加血流[5]。 1.3
VEGF的表达
VEGF在许多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特别是肺、腺体、肾、肝、心肌及腹膜的巨噬细胞。在人类各种肿瘤组织中,如骨肉瘤、膀胱癌、宫颈瘤、乳腺癌、大肠瘤、头颈部肿瘤等,都有高水平的VEGF表达,但不同的肿握可表现为不同亚型的 VECF表达升高,不同亚型组合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6)。 VEGF表达受肿瘤基因的调控,如野生型p53可抑制表达,炎症因子、激素、缺氧可增加其表达。在肿瘤环境中,可通过包括上述途径在内的多种途径上调VECF面VECF-A、 VECF-C和MVD在大肠良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瘤的表达研究产生促进血管生成作用,VECF可能是各种血管生成促进因子作用的最后共同作用途径[7]
VEGF相关分子VEGF-B存在于许多正常器官,在心脏和骨骼肌特别丰富。它有两个不同剪接的同形体VEGF, 8 势,超过80%,VEGF-B189低水平表达于部分组织,但在鼠类和人类肿瘤中的表达则有所上调(*)。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又分离出同形体VEGF-B15519),在其它部位是否存在有待进一步研究。
VECF-C表达于胚胎发育时自静脉发育的淋巴管组织,在成人组织中也发现,目前的研究尚未显示其有亚型。 Oh等[10]应用微注射和原位杂交等技术,予外源性VEGF-C 可选择性刺激CAM淋巴内皮细胞的增殖,而VEGF则促进血管生成:Enholm等["]利用重组技术,把编码人类VEGF或 VEGF-C的腺病毒分别注射于鼠皮下,结果显示VEGF-C 主要引起淋巴管内皮的过度增生,提示VEGF-C主要是促进淋巴内皮细胞的增殖,这与VECF功能有明显不同。此外,VECF-C也能使血管扩张、扭曲,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但不会刺激原血管以发芽方式形成新的血管[12]。
VECF-D在发育的胚胎肺组织高度表达,在成人以骨骼肌、心脏、肺和肠多见。在动物实验,已显示VEGF-D的
上一章:液体活检——通向精准医疗的桥梁 下一章:胰腺癌干性细胞的分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鉴定

相关文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与缺血性脑损伤 血小板反应蛋白-1的表达与骨肉瘤新生血管生成的研究 血管内皮细胞药理与临床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运动系统的关系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运动血压反应与血流调控血管舒张功能的关系 血液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与疾病和运动的关系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