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9.180 K41 备案号:45783—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647—2014 代替JB/T9647-1999
变压器用气体继电器
Buchholz relay
2014-05-06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9647—201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型号及基本尺寸
II
4.1产品型号.. 4.2基本尺寸, 5技术要求.. 6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6.1例行试验.. 6.2型式试验.. 6.3试验方法.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图125mm管路通径的继电器基本尺寸图250mm和80mm管路通径的继电器基本尺寸表1 50mm和80mm管路通径的继电器基本尺寸表2继电器接点的工作参数表3继电器内的油流速表4工频试验电压... 表5压力试验条件
JB/T964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9647—1999《气体继电器》及其第1号修改单,与JB/T9647—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标准名称由“气体继电器”改为“变压器用气体继电器”;一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修改;
一新增了“气体信号接点”和“油流速信号节点”两条术语,并对其他定义进行了修改;将使用条件中的允许工作温度由“-30℃~95℃”改为“-30℃~100℃”;将压力试验(型式试验)时的变压器油温度由“85℃~95℃”改为“85℃~100℃”;在反向油流冲击试验中增加“最大整定油流速”和“每次持续5min”的规定;一对其他有关的技术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变压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隆辉电器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
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四兴继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山东鲁能泰山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大连世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沈阳明远电器设备有限公司、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显忠、周丽虹、姜合、姜作好、李琪、王世有、杨海群、王一凤、李峰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KB45015—1989; JB/T9647—1999。
II
JB/T9647-2014
变压器用气体继电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浸式变压器用气体继电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型号及基本尺寸、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带储油柜的油浸式变压器及油浸式有载分接开关保护用的气体继电器C以下简称继电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900.15电工术语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JB/T8448.1变压器类产品用密封制品技术条件第1部分:橡胶密封制品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变压器用气体继电器buchholzrelay 油浸式变压器专用的一种继电保护装置。 注:由于变压器内部故障而使油分解产生气体或造成油流冲动时,使继电器的接点动作,以接通指定的控制回路,
并及时发出信号或自动切除变压器。
3.2
气体信号接点alarmcontact 当继电器内部聚积的气体量达到规定范围时动作的继电器内部的电气接点。
3.3
油流速信号接点 trip contact 当流过继电器的变压器油流速达到规定的整定值时动作的继电器内部的电气接点。
3.4
接点容量breaking capacity 接点在规定电压下所允许通过和分断电流的能力。
3.5
探针testpin 供检查油流速信号接点用的一种装置。
1
JB/T9647—2014
4产品型号及基本尺寸
4.1产品型号
继电器产品型号的表示方法如下:
Q
管路通径(标称值),单位为毫米(mm)企业设计序号继电器气体
示例:QJ2-80 表示一台管路通径为80mm,第二次设计的气体继电器。
4.2基本尺寸 4.2.125mm管路通径的继电器基本尺寸如图1所示。
$25
085
4Xd14
200
0115
或100×100方法兰
图125mm管路通径的继电器基本尺寸
4.2.250mm和80mm管路通径的继电器基本尺寸见图2和表1。
2
JB/T9647—2014
H
力
图250mm和80mm管路通径的继电器基本尺寸表150mm和80mm管路通径的继电器基本尺寸
单位为毫米 L 185 185
管路通径D
DI 125 160
do 14 18
50 80
125 160
5技术要求
5.1继电器的使用条件如下:
a)允许工作温度:-30℃~100℃; b)安装方式:继电器管路轴线应与变压器箱盖平行,允许通往储油柜的一端稍高,但其轴线与水
平面的倾斜度不超过4%; c)工作电压:交流、直流均为220V、110V d)管路通径:25mm50mm80mm。
5.2继电器的接点在表2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应能承受不少于1000次的开断与闭合试验,且试验后接点仍能正常工作。
表2继电器接点的工作参数工作电压
工作电流 A 0.3 0.3
电源类型直流交流
说明
V 220 220
时间常数S≤5×10-3s 功率因数cos@≤0.6
5.3继电器在下列条件下应能可靠动作:
a)当25型继电器内积聚气体体积达到200mL~250mL时,气体信号接点应动作,气体体积刻度
最大允许偏差为土10%(气体体积值是可以调整的)。若不需要气体信号接点,则用户应在订货时与制造方协商。 当50型和80型继电器内积聚气体体积达到250mL~300mL时,气体信号接点应动作,气体体积刻度最大允许偏差为土10%(气体体积值是可以调整的)。
7
JB/T9647—2014
b)当25型、50型、80型继电器内油流急剧正向流动,且油流速分别达到表3的规定值时,油流
速信号接点应动作。
表3继电器内的油流速
油流速出厂整定值
油流速整定范围
管路通径 mm
m/s 1.0 0.8 1.0
m/s 1.0 0.6~1.2 0.7~1.5
25 50 80
注:油流速出厂整定值是可以调整的,当对油流速出厂整定值有特殊要求时,用户应在订货时提出。 5.4继电器应能承受表4中规定的工频试验电压。试验时,触点间隙应无辉光、闪络现象,其他绝缘应无击穿、闪络现象。
表4 4工频试验电压
施加电压时间
工频试验电压
施加电压部位接点的触点间(开断状态)信号接点和跳闸接点的两组接点间
V
min
1
2000
接点对地间
5.5继电器应具有:
a)气塞:供取气样、放气以及试验信号接点用: b)视察窗:供视察油面用,该窗上应标有积聚气体体积的刻度,并应附有保护罩; c)探针:供检查油流速信号接点用; d)接线盒:供继电器出线用,该盒应附有防止雨雪、灰尘侵入的保护出线口; e)油流速标尺:供指示油流速用。
5.6装配完毕的继电器在充满变压器油时,在表5规定的条件下,应能承受200kPa压力试验,并无渗漏。
表5压力试验条件
变压器油温度
时间
试验种类例行试验型式试验
℃ 室温 85~100
20 min 48 h
5.7以继电器最大整定油流速反方向冲击三次(每次持续5min),继电器内的零部件不应产生变形、 位移和损伤。 5.8继电器在振动频率为4Hz~20Hz(正弦波)、加速度为40m/s?时,气体信号接点和油流速信号接点不应动作。 5.9继电器防喷水的密封性能,在无特别指明时一般应满足IP55防护等级的要求。 5.10继电器的密封件应满足JB/T8448.1的要求。
4
JB/T9647-2014
6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6.1例行试验
例行试验项目如下: a)外观检查(按6.3.1); b)动作特性试验(按6.3.2): c)绝缘耐压试验(按6.3.3): d)密封试验(按6.3.4)。
6.2型式试验
除例行试验项目外:应增加下列型式试验项目 a)接点容量及寿命试验(按6.3.5): b)气体体积刻度偏差试验(按6.3.6): c)反向油流试验(按6.3.7); d)抗振能力试验(按6.3.8》: e)防喷水试验(按6.3.9)。 定期的型式试验应至少每五年进行一次,按产品批量抽取样件进行。若结构、工艺或材料发生变化
而影响性能时,需做有关项目的型式试验。 6.3试验方法 6.3.1外观检查
检查零部件加工、装配质量及外观质量,均应符合图样及技术条件的规定。 6.3.2动作特性试验 6.3.2.1在专用试验装置上,装好被试继电器,然后充以清洁的变压器油。在气体信号接点与油流速信号接点的端子上,各接以指示装置。将气塞旋开,放出继电器内部的空气。 6.3.2.2当注入气体或放油,使积聚在继电器内的气体数量达到规定范围时,信号接点应稳定地发出信号。 6.3.2.3按表3给定的每种规格继电器的最大油流速和最小油流速各测三次。每次试验,油流速报警信号接点均应可靠动作,指示装置应稳定地发出信号。
取三次的平均值作为整定值,当标尺的油流速与整定值之差不大于士0.1m/s,且每次试验值与整定值之差不大于土0.05m/s时,则认为合格 6.3.3绝缘耐压试验
一
应在室温下进行下列试验: a)在接点的引出端子间试验:先使接点处于分断状态并将其中一个端子接地。然后在端子间施加
2000V工频电压,持续1min,无辉光、闪络现象为合格。气体信号接点与油流速信号接点应分别进行试验。
b)在信号接点间试验:先将每组接点的两个端子各自短接,并将其中一组接地,在两组端子之间
施加2000V工频电压,持续1min,无击穿、闪络现象为合格。 c)接点端子对地试验:将两组端子全部短接后对地(机壳)之间施加2000V工频电压,持续1min,
无击穿、闪络现象为合格。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