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5.120.10 J62 备案号:47440—2014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6580.2—2014 代替JB/T6580.2—1999
开式压力机
第2部分: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
Open front mechanical power press
Part 2: Performance requirement and testing methods
2014-11-01实施
2014-07-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6580.2—201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III
一般要求. 4 试验项目和方法. 4.1 与精度有关项目的检验 4.2 刚度检验、 4.3 公称力与公称力行程试验 4.4 连续行程有用功测试. 4.5 空运转噪声测试 4.6 飞轮圆跳动检验, 4.7 曲轴转角指示器精度与曲轴停止位置准确度检验 4.8 4h满载连续行程发热试验 4.9 68h负荷试验 4.10 滑块超载保护装置试验 4.11 制动角测试. 4.12 装模高度调节与显示装置试验 4.13 离合器、制动器试验 4.14 滑块平衡器试验, 4.15 气垫试验 4.16 气动系统试验 4.17 润滑系统试验 4.18 电气系统试验, 4.19 飞轮制动试验 4.20 曲轴正反转试验. 4.21 安全保护、安全控制装置试验 4.22 安全防护装置的试验.. 4.23 自动送料装置的试验. 4.24 开卷校平装置的试验附录A(规范性附录)对测试仪器、测量工具的要求 A.1 长度测量工具 A.2 压力测量仪器, A.3 动态位移测量、记录仪器.. A.4 峰值力测量、记录仪器组合 A.5 转速测量仪表,
3
.9 10 .10 10 10 12 13 .13 .13 .13 15 16 .16 .16 16 16 .16
-
JB/T6580.2—2014
.16 . 16 ..17
A.6三相有用功功率测量、记录仪器组合 A.7制动角和制动时间测量仪器 A.8钳式电流表... A.9 温度测量仪表 A.10 )接地电阻测量仪表
17 17
II
JB/T6580.2—2014
前言
JB/T6580《开式压力机》分为两个部分:
一第1部分:技术条件;一第2部分: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本部分为JB/T6580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B/T6580.2—1999《开式压力机 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与JB/T6580.2一1999相比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施力机构的总间隙要求;一修改了4h满载连续行程发热试验中滚动轴承的最高温度要求,导轨、活塞杆、导套的温升与
温度要求。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0)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杜勇、马立强、仲太生、衣锐、罗素萍。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nJ62016—1988; -JB/T6580.2—1999。
III
JB/T6580.2—2014
开式压力机
第2部分: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
1范围
JB/T6580的本部分规定了开式压力机的性能检验要求、试验项目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开式压力机(以下简称压力机)。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23280—2009 9开式压力机精度 GB26483—2011 机械压力机噪声限值 GB27607—2011 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 JB/T6580.1 开式压力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
3一般要求
3.1本部分所列试验项目的顺序,并不表示实际试验时的次序。为了试验方便,无明确顺序要求的项目,可按任意次序进行试验。 3.2根据压力机的结构,试验项目可以增减, 3.3本部分规定的性能要求,分为三个等级,其中A级为较高要求,B级为一般要求,C级为较低要求。性能要求栏目内未注明级别要求的,则适用于各个级别。 3.4对测试仪器、测量工具的要求见附录A,不规定测试仪器、测量工具的型号和规格。
4 试验项目和方法
4.1与精度有关项目的检验
与精度有关项目的检验见表1。 4.2 刚度检验
刚度检验见表2。 4.3 3公称力与公称力行程试验
公称力与公称力行程试验见表3。 4.4 连续行程有用功测试
连续行程有用功见表4。
1
JB/T6580.2—2014
表1
性能要求
项目 1整机精度
试验方法
压力机安装调平后,按GB/T23280—2009的规定进行检验,但 应符合GB/T23280—2009的规其中G2项(滑块下平面的平面度)不检验
定
在压力机经72h负荷试验后,按GB/T23280—2009的规定检验 G3项(滑块下平面对工作台板上平面的平行度)与G5项(滑块行程对工作台板上平面的垂直度)的精度检验前允许对压力机重新进行调平,但不得进行其他零部件的调整
应符合GB/T23280—2009的规定
2精度稳定性
实测值应小于下式计算值(mm): a)薄板精密冲裁、高速精密冲
裁、需要特高精度:
曲轴式:0.1+3 2/0.1p
100
非曲轴式:0.4+ 5/0 p--压力机的公称力,单
将液压加载器置于工作台板上,定位于模柄孔的正下方(极限偏差为土0.5mm)。在其左右侧对称放置两块百分表,表的测头垂直触在滑块下平面上。液压加载器接触滑块前将百分表置零。以手动液压泵驱动液压加载器通过球面垫向上顶滑块。从液压加载器的精密压力表观测载荷(加载力应以加载器上的精密压力表读 b)薄板冲裁、高速冲裁、精密
100
式中:
位为千牛(kN)
冲裁、精密拉深:
数与加载器柱塞名义面积的乘积计算),从百分表的示值变化观测滑块相对工作台板的位移当加载力达公称力的5%时,记录左右百分表的读数。取两表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所测的总间隙值。重复测量三次,以最大值为准无工作台板的压力机在机身工作台上做试验(下同);若压力机滑块有平衡器,则应在试验前把平衡力调节为零;滑块受摩擦力作用不能自由下落时,应设法使其拉开间隙后测试;试验前允许更新超载保护剪切块
3施力机构的总间隙
3/0.1p
曲轴式:0.2+
100 8.J0.1p
非曲轴式:0.8+ c)一般冲裁、拉深成形:
100
曲轴式:0.4+3V0
100 9/0.1p
非曲轴式:1.2+ d)一般压力机作业:
100
0.5+ 4V0.1P
曲轴式:
100 10./0.1p
非曲轴式:1.6+
100
将百分表固定于装模高度调节螺杆上,表的测头垂直接触球头压盖。滑块平衡力调到说明书规定值时,百分表置零。去除滑块平衡力后读取百分表读数,该读数即为球头间隙。重复测三次,以最大值为准没有滑块平衡器的压力机,可用液压加载器以公称力的5%的力 在0.03mm~0.09mm以内向上托起滑块,并将百分表置零。在液压加载器卸荷并脱离与滑 对于大于630kN的压力机,应块的接触后,读取百分表读数,该读数即为球头间隙。重复测三 在0.07mm~0.12mm以内次,以最大值为准滑块受摩擦力作用不能自由下落时,应设法使其拉开间隙后再读表
对于630kN以下的压力机,应
4球头间隙
2
JB/T6580.2—2014
表2
项目
性能要求
试验方法
按JB/T6580.1规定的要求进行
级别 C B A
Aa >3°~5' >2'~3'
1机身角 机身角变形的计算公式:
Aa~h+h++b,++×180×60 式中符号含义按JB/T6580.1的规定使压力机滑块处于调节中位、行程下位。按表1规定的要求放置液压加 级别 线刚度 kN/mm 载器和百分表。将压力机公称力分为10个等差的梯级进行加载。加载力
变形
()
6L
≤2'
>14.2/P~17.4JP
C
达到每一梯级后,记录两百分表读数的平均值,并依此绘制以加载力为纵
坐标、以装模高度增量为横坐标的曲线图。取曲线上0.4p以上的一段准 B >17.4/~ 20.5/P 直线的斜率作为所测的整机线刚度。测三次,取平均值
2整机线刚度
>20.5/P
A
如果加载尚未达公称力而液压超载保护装置即发生卸荷,则允许只测到 p为公称力,单位为千牛卸荷前的最高一个的梯级,即行绘制曲线图取值
(kN)
表3 试验方法
性能要求
项 目
a)如压力机使用说明书中未给出允许负荷曲线图,则应开动压力机,当滑块向下运行到公
称力行程位置时,使液压加载器(或以冲模冲裁钢板的方式)对滑块加载到公称力力和位移应在试验中同时电测并记录,试验每次均应进行七次
机器应运转正常(气动离合器不打滑,超载保护装置不卸载机件无损坏,各处无异常响声)
b)如压力机使用说明书中给出允许负荷曲线图,除按a)的方法进行公称力行程试验外,
还应在曲线上给出的最大行程位置,按a)规定的加载方法加载到最大行程位置所对应的允许负荷,力和位移应在试验中同时电测并记录,试验每次均应进行七次
公称力与公称力 c)如压力机使用说明书中给出允许偏心载荷参数,除按a)、b)的规定进行试验外,还
应将加载装置偏置并加载到允许的最大偏心载荷进行试验,力和位移应在试验中同时电测并记录,试验每回均应进行七次
行程试验
试验条件应符合:一用单次规范或连续规范进行试验
一能调速的压力机可用低速进行试验一摩擦离合器传动的压力机,试验时气压调到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值的下限
表4
试验方法
性能要求
项 目
压力机应按最高转速、以连续规范运行。在滑块向下行程中,压 a)若压力机使用说明书参数中规定液压加载器做功,逐渐增加液压加载器的加载功值,直至输入电动
了功值时,实测值应大于或等于规定值
机的有功功率方均根值达到该电动机的额定输入功率;或在滑块每次行程中使飞轮的最高转速出现连续下降的趋势。此时,一次行程 b)若压力机使用说明书参数中未规的加载功即为测到的连续行程有用功
连续行程有用功
定连续行程有用功,则按下式计算压力机应能给出的连续行程有用功。实测值应大于或等于计算值
数据的测取方法步骤如下: a)判定飞轮最高转速的稳定性:电测每次行程中飞轮的最高即
时转速,连续记录1min。比较各次行程的最高转速,判定其是否有连续下降的趋势。无此趋势时,继续进行下面的试验
A=0.315 pob
3
JB/T6580.2—2014
表4(续)
性能要求
试验方法
项 目
b)输入电动机的有功功率方均根值:测取输入电动机的有功功 式中:
率即时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并计算出连续五个周期内的方 A 通用压力机连续行程时应能
给出的一次行程有用功,单位为焦(J) 压力机的公称力,单位为千牛 (kN)
均根值 c)一次行程的加载功:电测加载力随加载器活塞位移而变化的
曲线,积分出加载功值。以连续五次行程中加载功的平均值为准
p
电动机额定输入功率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除以样本上给出的电 —板料厚度,单位为毫米(mm)
连续行 动机满载效率确定。当使用高转差率电动机时,额定功率应取 对于一级传动的压力机,%=
0.206P;对于二级和二级以上传动
程有用功 F。=100%时的功率额定值
若压力机参数中规定有单次行程的有用功时,则应按其规定的开 的压力机,则。=0.402VP 动率接通单次行程,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实测单次行程最大有用 当压力机可选配气垫时,上式应改功。产品使用说明书中以曲线或函数表达单次行程开动率及其对应 为:的有用功时,则需取至少三个均布点或特征点进行试验
A=DS
36
式中:
一滑块行程长度,单位为毫米 (mm)
S
注:连续行程有用功系指压力机在连续规范下运行时,滑块在一次行程中对被压物体所能做出的最大功值。 4.5 空运转噪声测试
空运转噪声测试见表5。
表5 试验方法
性能要求应符合GB26483的规定
项目
按GB26483规定的项目进行试验
规定位置的声功率级和声压级 4.6 飞轮圆跳动检验
飞轮圆跳动检验见表6。
表6
性能要求
项目飞轮的静态圆跳动 应符合JB/T6580.1规定的要求
试验方法
应符合JB/T6580.1规定的要求。
1
在飞轮运行中测量飞轮的径向圆跳动量和轴向圆 飞轮 运动时的圆跳动量限值
直径
径向 mm 0.20 0.30
轴向 mm 0.40 0.60
跳动量。在离合器脱开与结合状态各测量10次。两种
2飞轮运动时的圆跳 状态下的测量应交替进行。用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测 mm 动
量,以测到的最大值为准可变速的压力机,试验时电动机应以其最高转速运行
≤1000 >1 000
4.7 曲轴转角指示器精度与曲轴停止位置准确度检验
曲轴转角指示器精度与曲轴停止位置准确度检验见表7。
4
ICS 25.120.10 J62 备案号:47440—2014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6580.2—2014 代替JB/T6580.2—1999
开式压力机
第2部分: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
Open front mechanical power press
Part 2: Performance requirement and testing methods
2014-11-01实施
2014-07-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6580.2—201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III
一般要求. 4 试验项目和方法. 4.1 与精度有关项目的检验 4.2 刚度检验、 4.3 公称力与公称力行程试验 4.4 连续行程有用功测试. 4.5 空运转噪声测试 4.6 飞轮圆跳动检验, 4.7 曲轴转角指示器精度与曲轴停止位置准确度检验 4.8 4h满载连续行程发热试验 4.9 68h负荷试验 4.10 滑块超载保护装置试验 4.11 制动角测试. 4.12 装模高度调节与显示装置试验 4.13 离合器、制动器试验 4.14 滑块平衡器试验, 4.15 气垫试验 4.16 气动系统试验 4.17 润滑系统试验 4.18 电气系统试验, 4.19 飞轮制动试验 4.20 曲轴正反转试验. 4.21 安全保护、安全控制装置试验 4.22 安全防护装置的试验.. 4.23 自动送料装置的试验. 4.24 开卷校平装置的试验附录A(规范性附录)对测试仪器、测量工具的要求 A.1 长度测量工具 A.2 压力测量仪器, A.3 动态位移测量、记录仪器.. A.4 峰值力测量、记录仪器组合 A.5 转速测量仪表,
3
.9 10 .10 10 10 12 13 .13 .13 .13 15 16 .16 .16 16 16 .16
-
JB/T6580.2—2014
.16 . 16 ..17
A.6三相有用功功率测量、记录仪器组合 A.7制动角和制动时间测量仪器 A.8钳式电流表... A.9 温度测量仪表 A.10 )接地电阻测量仪表
17 17
II
JB/T6580.2—2014
前言
JB/T6580《开式压力机》分为两个部分:
一第1部分:技术条件;一第2部分: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本部分为JB/T6580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B/T6580.2—1999《开式压力机 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与JB/T6580.2一1999相比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施力机构的总间隙要求;一修改了4h满载连续行程发热试验中滚动轴承的最高温度要求,导轨、活塞杆、导套的温升与
温度要求。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0)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杜勇、马立强、仲太生、衣锐、罗素萍。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nJ62016—1988; -JB/T6580.2—1999。
III
JB/T6580.2—2014
开式压力机
第2部分: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
1范围
JB/T6580的本部分规定了开式压力机的性能检验要求、试验项目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开式压力机(以下简称压力机)。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23280—2009 9开式压力机精度 GB26483—2011 机械压力机噪声限值 GB27607—2011 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 JB/T6580.1 开式压力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
3一般要求
3.1本部分所列试验项目的顺序,并不表示实际试验时的次序。为了试验方便,无明确顺序要求的项目,可按任意次序进行试验。 3.2根据压力机的结构,试验项目可以增减, 3.3本部分规定的性能要求,分为三个等级,其中A级为较高要求,B级为一般要求,C级为较低要求。性能要求栏目内未注明级别要求的,则适用于各个级别。 3.4对测试仪器、测量工具的要求见附录A,不规定测试仪器、测量工具的型号和规格。
4 试验项目和方法
4.1与精度有关项目的检验
与精度有关项目的检验见表1。 4.2 刚度检验
刚度检验见表2。 4.3 3公称力与公称力行程试验
公称力与公称力行程试验见表3。 4.4 连续行程有用功测试
连续行程有用功见表4。
1
JB/T6580.2—2014
表1
性能要求
项目 1整机精度
试验方法
压力机安装调平后,按GB/T23280—2009的规定进行检验,但 应符合GB/T23280—2009的规其中G2项(滑块下平面的平面度)不检验
定
在压力机经72h负荷试验后,按GB/T23280—2009的规定检验 G3项(滑块下平面对工作台板上平面的平行度)与G5项(滑块行程对工作台板上平面的垂直度)的精度检验前允许对压力机重新进行调平,但不得进行其他零部件的调整
应符合GB/T23280—2009的规定
2精度稳定性
实测值应小于下式计算值(mm): a)薄板精密冲裁、高速精密冲
裁、需要特高精度:
曲轴式:0.1+3 2/0.1p
100
非曲轴式:0.4+ 5/0 p--压力机的公称力,单
将液压加载器置于工作台板上,定位于模柄孔的正下方(极限偏差为土0.5mm)。在其左右侧对称放置两块百分表,表的测头垂直触在滑块下平面上。液压加载器接触滑块前将百分表置零。以手动液压泵驱动液压加载器通过球面垫向上顶滑块。从液压加载器的精密压力表观测载荷(加载力应以加载器上的精密压力表读 b)薄板冲裁、高速冲裁、精密
100
式中:
位为千牛(kN)
冲裁、精密拉深:
数与加载器柱塞名义面积的乘积计算),从百分表的示值变化观测滑块相对工作台板的位移当加载力达公称力的5%时,记录左右百分表的读数。取两表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所测的总间隙值。重复测量三次,以最大值为准无工作台板的压力机在机身工作台上做试验(下同);若压力机滑块有平衡器,则应在试验前把平衡力调节为零;滑块受摩擦力作用不能自由下落时,应设法使其拉开间隙后测试;试验前允许更新超载保护剪切块
3施力机构的总间隙
3/0.1p
曲轴式:0.2+
100 8.J0.1p
非曲轴式:0.8+ c)一般冲裁、拉深成形:
100
曲轴式:0.4+3V0
100 9/0.1p
非曲轴式:1.2+ d)一般压力机作业:
100
0.5+ 4V0.1P
曲轴式:
100 10./0.1p
非曲轴式:1.6+
100
将百分表固定于装模高度调节螺杆上,表的测头垂直接触球头压盖。滑块平衡力调到说明书规定值时,百分表置零。去除滑块平衡力后读取百分表读数,该读数即为球头间隙。重复测三次,以最大值为准没有滑块平衡器的压力机,可用液压加载器以公称力的5%的力 在0.03mm~0.09mm以内向上托起滑块,并将百分表置零。在液压加载器卸荷并脱离与滑 对于大于630kN的压力机,应块的接触后,读取百分表读数,该读数即为球头间隙。重复测三 在0.07mm~0.12mm以内次,以最大值为准滑块受摩擦力作用不能自由下落时,应设法使其拉开间隙后再读表
对于630kN以下的压力机,应
4球头间隙
2
JB/T6580.2—2014
表2
项目
性能要求
试验方法
按JB/T6580.1规定的要求进行
级别 C B A
Aa >3°~5' >2'~3'
1机身角 机身角变形的计算公式:
Aa~h+h++b,++×180×60 式中符号含义按JB/T6580.1的规定使压力机滑块处于调节中位、行程下位。按表1规定的要求放置液压加 级别 线刚度 kN/mm 载器和百分表。将压力机公称力分为10个等差的梯级进行加载。加载力
变形
()
6L
≤2'
>14.2/P~17.4JP
C
达到每一梯级后,记录两百分表读数的平均值,并依此绘制以加载力为纵
坐标、以装模高度增量为横坐标的曲线图。取曲线上0.4p以上的一段准 B >17.4/~ 20.5/P 直线的斜率作为所测的整机线刚度。测三次,取平均值
2整机线刚度
>20.5/P
A
如果加载尚未达公称力而液压超载保护装置即发生卸荷,则允许只测到 p为公称力,单位为千牛卸荷前的最高一个的梯级,即行绘制曲线图取值
(kN)
表3 试验方法
性能要求
项 目
a)如压力机使用说明书中未给出允许负荷曲线图,则应开动压力机,当滑块向下运行到公
称力行程位置时,使液压加载器(或以冲模冲裁钢板的方式)对滑块加载到公称力力和位移应在试验中同时电测并记录,试验每次均应进行七次
机器应运转正常(气动离合器不打滑,超载保护装置不卸载机件无损坏,各处无异常响声)
b)如压力机使用说明书中给出允许负荷曲线图,除按a)的方法进行公称力行程试验外,
还应在曲线上给出的最大行程位置,按a)规定的加载方法加载到最大行程位置所对应的允许负荷,力和位移应在试验中同时电测并记录,试验每次均应进行七次
公称力与公称力 c)如压力机使用说明书中给出允许偏心载荷参数,除按a)、b)的规定进行试验外,还
应将加载装置偏置并加载到允许的最大偏心载荷进行试验,力和位移应在试验中同时电测并记录,试验每回均应进行七次
行程试验
试验条件应符合:一用单次规范或连续规范进行试验
一能调速的压力机可用低速进行试验一摩擦离合器传动的压力机,试验时气压调到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值的下限
表4
试验方法
性能要求
项 目
压力机应按最高转速、以连续规范运行。在滑块向下行程中,压 a)若压力机使用说明书参数中规定液压加载器做功,逐渐增加液压加载器的加载功值,直至输入电动
了功值时,实测值应大于或等于规定值
机的有功功率方均根值达到该电动机的额定输入功率;或在滑块每次行程中使飞轮的最高转速出现连续下降的趋势。此时,一次行程 b)若压力机使用说明书参数中未规的加载功即为测到的连续行程有用功
连续行程有用功
定连续行程有用功,则按下式计算压力机应能给出的连续行程有用功。实测值应大于或等于计算值
数据的测取方法步骤如下: a)判定飞轮最高转速的稳定性:电测每次行程中飞轮的最高即
时转速,连续记录1min。比较各次行程的最高转速,判定其是否有连续下降的趋势。无此趋势时,继续进行下面的试验
A=0.315 pob
3
JB/T6580.2—2014
表4(续)
性能要求
试验方法
项 目
b)输入电动机的有功功率方均根值:测取输入电动机的有功功 式中:
率即时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并计算出连续五个周期内的方 A 通用压力机连续行程时应能
给出的一次行程有用功,单位为焦(J) 压力机的公称力,单位为千牛 (kN)
均根值 c)一次行程的加载功:电测加载力随加载器活塞位移而变化的
曲线,积分出加载功值。以连续五次行程中加载功的平均值为准
p
电动机额定输入功率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除以样本上给出的电 —板料厚度,单位为毫米(mm)
连续行 动机满载效率确定。当使用高转差率电动机时,额定功率应取 对于一级传动的压力机,%=
0.206P;对于二级和二级以上传动
程有用功 F。=100%时的功率额定值
若压力机参数中规定有单次行程的有用功时,则应按其规定的开 的压力机,则。=0.402VP 动率接通单次行程,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实测单次行程最大有用 当压力机可选配气垫时,上式应改功。产品使用说明书中以曲线或函数表达单次行程开动率及其对应 为:的有用功时,则需取至少三个均布点或特征点进行试验
A=DS
36
式中:
一滑块行程长度,单位为毫米 (mm)
S
注:连续行程有用功系指压力机在连续规范下运行时,滑块在一次行程中对被压物体所能做出的最大功值。 4.5 空运转噪声测试
空运转噪声测试见表5。
表5 试验方法
性能要求应符合GB26483的规定
项目
按GB26483规定的项目进行试验
规定位置的声功率级和声压级 4.6 飞轮圆跳动检验
飞轮圆跳动检验见表6。
表6
性能要求
项目飞轮的静态圆跳动 应符合JB/T6580.1规定的要求
试验方法
应符合JB/T6580.1规定的要求。
1
在飞轮运行中测量飞轮的径向圆跳动量和轴向圆 飞轮 运动时的圆跳动量限值
直径
径向 mm 0.20 0.30
轴向 mm 0.40 0.60
跳动量。在离合器脱开与结合状态各测量10次。两种
2飞轮运动时的圆跳 状态下的测量应交替进行。用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测 mm 动
量,以测到的最大值为准可变速的压力机,试验时电动机应以其最高转速运行
≤1000 >1 000
4.7 曲轴转角指示器精度与曲轴停止位置准确度检验
曲轴转角指示器精度与曲轴停止位置准确度检验见表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