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53.060 J83 备案号:45517—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840--2014
叉车 侧移器
Forklift truck-Sideshifter
2014-10-01实施
2014-05-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布
JB/T11840—2014
目 次
前言 1 范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4 技术要求.. 5 试验方法. 5.1最大侧移量测定 5.2 最大侧移速度测定 5.3 静载试验 5.4动载试验. 5.5 可靠性强化试验. 6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2型式检验, 7标志、包装、运输和存 7.1标志. 7.2 包装、运输和贮存图1 侧移器.. 图2 多侧移器. 表1 侧移器技术参数. 表2 多侧移器技术参数表3 故障判断原则.. 表4 检验项目及要求
JB/T11840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T业车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合肥汉德贝尔属具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美科斯叉车有限公司、福建龙基机械
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雷晓、高永强、包训权、胡军中、强生科。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1840—2014
叉车侧移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叉车侧移器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处
存。
本标准适用于叉车用可拆卸式侧移器(以下简称“侧移器”)。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184叉车挂钩型货叉和货叉架安装尺寸 GB/T6104机动工业车辆术语 GB10827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 GB/T12467(所有部分) 金属材料熔焊质量要求 GB/T13306标牌 GB/T26560 机动工业车辆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示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6104和GB1082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侧移器 sideshifter 一种安装于叉车货叉架上,在动力驱动下能够左右横向移动调整货叉或其他取物装置位置的叉车专
用属具。 3.2
侧移量 side shifting capacity S 货叉或其他取物装置相对门架中心平面问左或向右的移动距离。
3.3
多侧移器 multi-sideshifters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侧移器组合而成的侧移器。
3.4
额定载荷 rated load 9 载荷质心在侧移器标准载荷中心距处的最大载荷质量。
4技术要求
4.1 侧移器的技术参数和尺寸应符合图1和表1的规定。
1
JB/T11840--2014
O
图1侧移器表1 侧移器技术参数
宽度 A/mm
侧移量 S/mm 75(100)
载荷中心距 D/mm
额定载荷 Q/kg 1000~1999 2 000~2 500 2 501~3999 4000-4 999 5000-8000 8 00110999 注:括号外为优先选用数值,括号内为可选数值。
970(1000)
500 500 500 500 600 600
1 038 1100 1 250
100 100 100 150 150
1860 (1700)
2400
4.2多侧移器的技术参数和尺寸应符合图2和表2的规定。
0
SS
图2多侧移器表2 多侧移器技术参数
额定载荷 Q/kg
载荷中心距 D/mm
外端间距范用
L/mm 1625~2310 17302410 1805~2490 1625~2310
500
10002500
25013000
500
2
JB/T11840—2014
4.3侧移器自重相对于设计值的偏差不应超过土2%。 4.4结构件焊接质量控制以按照GB/T12467的要求进行,焊缝不应出现裂纹、开裂等现象;侧移器表面应光滑、平整、无硫碰。 4.5侧移器的安装尺寸应符合GB/T5184的相关要求。 4.6侧移量相对了设计值的偏差应在土5mm范用内。 4.7侧移器安装在叉车上的实际起重量取决于车辆的配置,它至少与下列变量有关:所安装门架的类型和起升高度、失载中心距、侧移量。该实际起重量是指侧移器安装在特定车辆上时,车辆的载荷搬运能力。通过经验数据的计算校验并且通过适当的稳定性试验,可以确定该实际起重量。 4.8最大侧移速度应小于100mm/s。 4.9侧移器进行1.5倍额定载荷静载试验后,结构件应无裂纹、无永久变形,液压系统应无渗漏现象。 4.10侧移器进行1.1倍额定载荷动载试验后,结构件应无裂纹、无永久变形,液压系统应无渗漏现象。 4.11 侧移器进行80000次循环的可靠性强化试验后,平均无故障工作循环应大于20000次。 5试验方法
5.1最大侧移量测定
将侧移器安装到叉车或模拟试验台上,分别测试侧移器空载/满载时的侧移量,左右各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5.2最大侧移速度测定
将侧移器安装到叉车或模拟试验台上,在发动机最大转速(电动叉车为最大输出转速)条件下,分别测试侧移器空载/满载时的最大侧移速度,左右各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5.3静载试验
将侧移器安装到叉车或模拟试验台上,以工作方式悬挂,先将侧移器分别移动到左右极限位置,接着在载荷中心处加载1.5倍的额定载荷,静止15min后卸掉载荷,检查结构件和液压系统。 5.4动载试验
将侧移器安装到叉车或模拟试验台上,以工作方式悬挂,在载荷中心处加载1.1倍的额定载荷,左右各连续偏移10次,侧移器偏移到极限位置处,静止5min后卸掉载荷,检查结构件和液压系统。 5.5可靠性强化试验
将侧移器安装到叉车或模拟试验台上,将额定载荷9置丁标准载荷中心距处,侧移器将额定载荷 9从中央开始侧移到左端极限位置,然后再侧移到右端极限位置,最后回到中央位置,为一个循环。共做80000次循环,试验以在2个月之内完成。如果出现致命故障,须重新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记录作业循环次数和故障情况。按(1)式计算平均无故障工作循环:
平的无最所工,作循环00 2 心
**(1)
式中:
6—第i类故障加权系数(其中致命故障8=c,重大故障8=2.0,一般故障8=1.0,轻微故障s4=0.2): R一试验期间,侧移器出现第i类故障次数的总和。 故障判断原则见表3。
3
JB/T11840—2014
表3故障判断原则
故障类别第类故障加权系数,品致命救障
判断原则
故障举例
危及人身及货物安全或导致主要部件 (1)结构件断裂:总成报废的故障
0
(2)结构件严重变形
导致零部件总成严重损坏,影响正带 (1)油缸损坏:作业,一般无危及人身及货物的安全或 (2)动力系统故障;在4h内不能排除的故障
重人故障
2.0
(3)控制失效(1)密封件损坏:(2)漏油:(3)电气元件开关损坏,接触头烧坏:(4)滑块磨损超过2mm
导致停机或性能下降,但一般不导致主要零部件总成严重损坏,用随车工具在15min内不能排除的故障
一般故障
1.0
一般不会使性能下降,不需要更换零 (1)非主要位置螺栓松动;件,对正带作业略有影响,用随车工具 (2)各密率封结合面及管接头渗油:能轻易排除的故障
轻微故障
0.2
(3)各种电气线头松脱、接触不良
6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1.1 每台侧移器出厂前对其进行检验,由制造厂的质量检验部门出具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6.1.2 出厂检验项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检验项目及要求出厂检验
序号 1 2 3 4 5 6
检验项目结构尺寸及构件质量
型式检验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日测 5.1 5.2 5.3 5.4 5.5
4.1、4.2、4.3、4.4、4.5
V 7 4
V
最人侧移量最大侧移速度静载试验动载试验可靠性
4.6 4.8 4.9 4.10 4.11
W 4 / 4
注:“/”表示需要进行检验的项日,“一”表示不需要进行检验的项日。 6.2型式检验 6.2.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 b)停产5年以上恢复生产: c)正式生产时,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
6.2.2型式检验项目应符合表4的规定。 6.2.3 随即抽取一台样品,基数不限,其检验项目和检验要求见表4。在检验中,如有不合格项,可加倍抽取,若仍有不符合项,则判为不合格品。 4
JB/T118402014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7.1.1在侧移器的明显而又不易碰坏处固定产品标牌,标牌的尺寸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标牌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a)产品名称: b)产品型号: c)额定起重量; d)载荷中心距; e)失载中心距: f)白重: g)额定工作压力; h)最大/最小工作压力: i)产品编号或制造日期: j)制造企业名称。
7.1.2 2必要时,制造商应按GB/T26560的规定加贴以下标志:
a)“禁止脚踏”标志,贴于侧移器背面上部两侧; b)“禁止手伸入”标志,贴子侧移器油缸正面活塞杆旁,此方向指向活塞杆; c)“注意”标志,贴于侧移器汕缸背面中间位置。
7.2 包装、运输和存 7.2.1 所有包装单元应摆放有序,归类存放。包装应牢固、无破损。 7.2.2 包装标志应清晰,应包括名称和代码,数量、订单号等,应将其贴于明显处。 7.2.3 应优先采用托盘装运,若长期处存,应防正锈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