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53.060 J83 备案号:61715—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3682018
叉车属具 软包夹
Forklift truck attachments - Bale clamp
2018-02-09发布
2018-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 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叉车属具软包夹 JB/T13368-2018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297mm·0.75印张·23千字
2018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5.00元
*
书号:15111·14914 网址:http:1 //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010)88379399 直销中心电话:(010)88379399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JB/T13368—2018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环境工作条件. 4.2基本要求... 4.3 安全要求.. 5试验方法. 5.1 试验载荷. 5.2 试验条件. 5.3 目测检查 5.4 主要结构尺寸测量. 5.5 主要技术性能参数测定 5.6 漆膜附着力试验. 5.7 液压软管总成压力试验. 5.8 超载10%试验. 5.9 1.1倍额定载荷夹持试验. 5.10 额定载荷试验 5.11 压降试验. 5.12 同步性试验. 6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2 型式检验 7标志、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 7..标志. 7.2 随行文件 7.3 包装、运输和贮存
H
8
图1 软包夹外形图图2 压降试验用测试液压油缸. 图3 压降试验用数显式夹紧力测试仪
6
表1 软包夹主要结构尺寸的制造要求表2软包夹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表3平衡重式叉车的标准载荷中心距. 表4软包夹检验项目。
JB/T13368—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车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庆联动属具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
计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龙合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卡斯卡特(厦门)叉车属具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英、王墨洋、邓亮、赵春晖、杨静、王桂洪。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33682018
叉车属具软包夹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文车软包夹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随行文件,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配装在叉车上的软包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184叉车挂钩型货叉和货叉架安装尺寸 GB/T7939液压软管总成试验方法 GB/T9286一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10827.1工业车辆安全要求和验证第1部分:自行式工业车辆(除无人驾驶车辆、伸缩
臂式叉车和载运车)
GB/T12467(所有部分)金属材料熔焊质量要求 GB/T13306 5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26560 机动工业车辆安全标志和危险图示通则 JB/T12574 4叉车属具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0827.1和JB/T1257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最小张臂开度 f minimum arm spread 夹紧液压油缸活塞杆收缩到最短时,两夹臂前端所形成的最小开度尺寸。
3.2
最大张臂开度 maximum arm spread 夹紧液压油缸活塞杆伸出到最长时,两夹臂前端所形成的最大开度尺寸。
3.3
不同步量amount ofasynchronization 两夹臂相向或背向运动,一夹臂运行到极限位置时,另一夹臂与极限位置的距离。
1
JB/T13368—2018
4技术要求
4.1环境工作条件 4.1.1环境工作温度为-20℃~+40℃。 4.1.2海拔不超过2000m
注:使用环境条件超出上述范围时,由用户与制造商协商解决。 4.2基本要求 4.2.1 软包夹主要结构尺寸(见图1)的制造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E
HCG
ET
L1
图1软包夹外形图
表1软包夹主要结构尺寸的制造要求
参数名称夹臂长度L 总成长度L 夹臂高度H, 总成高度H2 夹臂厚度W 框架宽度W2
极限偏差 L,±1% L, L,±1% Lz H,±1% H H,± 1% H2 W,±2%W, W,±2%Wz
4.2.2软包夹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表2的规定。 2
JB/T13368—2018
表2软包夹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参数名称最大张臂开度D, 最小张臂开度D2 失载中心距ET
极限偏差 D,~102% D, 98% D~D2 ET±1 mm G±3% G
质量G
4.2.3 软包夹挂钩的安装等级和尺寸应符合GB/T5184的要求。 4.2.4 软包夹外露表面应光洁、美观。油漆应均匀,不应有裂纹、起皮、堆积及起泡等缺陷。 4.2.5 漆膜附着力不应低于GB/T9286一1998中的2级质量要求。 4.2.6 结构件焊接质量控制应按照GB/T12467(所有部分)的要求进行,焊缝不应出现裂纹、开裂等缺陷。 4.2.7 软包夹各运动副应运动灵活,不应有异常噪声或阻滞现象,夹臂应能实现张开和夹紧动作。 4.2.83 软包夹用液压软管总成应至少能承受液压回路3倍的工作压力1min而不破裂或发生永久变形。 4.2.9 软包夹进行1.1倍额定载荷超载试验后,结构件应无裂纹和永久变形,液压系统应无渗漏现象。 4.3安全要求 4.3.1软包夹应在设计规定的压力和流量下工作。 4.3.2软包夹夹持1.1倍额定载荷时,关闭动力源后10min内载荷不应出现脱落现象。载荷与夹板之间的相对滑动量不应大于5mme 4.3.3软包夹夹持额定载荷时,关闭动力源后30min内夹臂的变形量不应大于5mm。 4.3.4软包夹夹持额定载荷后,初始压降不应大于1.5MPa;叉车动力源关闭放置10min后,压降速度不应大于0.2MPa/mina 4.3.5在正常作业条件下,软包夹张开时两夹臂不同步量应小于120mm,夹紧时两夹臂不同步量应小于50mm. 4.3.6软包夹在其供能系统发生故障时,应能夹持额定载荷至少10min。
5试验方法
5.1试验载荷 5.1.1试验载荷g为一个均质立方体(外表包裹厚度为10mm~20mm、硬度为H4H7的硫化橡胶皮),其质量等于软包夹额定起重量,极限偏差为土1%,边长等于2倍的叉车载荷中心距(见表3)。
表3平衡重式叉车的标准载荷中心距
叉车额定载荷Qkg
标准载荷中心距Dmm
<1 000 <5000 ≤10000
400 500 600
0 ≥1 000 ≥5 000
5.1.2为了保证试验载荷的边长等于2倍的叉车载荷中心距,允许将试验载荷制成四周为均质、中间为空心的立方体。
3
JB/T13368—2018
5.1.3辅助试验载荷为1.1Q,叉车的载荷中心距不变。在满足试验要求的前提下,一般不对辅助试验载荷的尺寸做规定。 5.2试验条件 5.2.1试验场地应为平整、干燥、清洁的混凝土地面,坡度不大于0.5% 5.2.2试验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a)环境温度为-5℃~+40℃; b)风速不超过5m/s; c)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0%: d)海拔小于2000m; e)液压系统的液压油温度应为40℃~60℃。
5.2.3试验台架或叉车应与被试软包夹相匹配。 5.3目测检查 5.3.1目测检查软包夹油漆及焊缝的外观质量。 5.3.2目测检查软包夹各运动副的运动灵活性。 5.4主要结构尺寸测量
用卷尺等工具测量软包夹的总成长度、总成高度、框架宽度以及夹臂的长度、高度和厚度。 5.5主要技术性能参数测定 5.5.1用卷尺等工具测量软包夹的最大张臂开度、最小张臂开度、失载中心距。 5.5.2用地磅秤等工具测量软包夹质量 5.5.3用卷尺等工具检查软包夹挂钩的安装等级和尺寸。 5.6漆膜附着力试验
漆膜附着力试验应按GB/T9286规定的方法进行。 5.7液压软管总成压力试验
液压软管总成压力试验应按GB/T7939规定的方法进行。 5.8超载10%试验
软包夹安装在适配叉车或模拟试验台架上,在载荷中心处夹持1.1倍的额定载荷(试验载荷可固定),起升试验载荷至离地面50mm~100mm,左、右侧移5min(侧移量不做要求),回到中位后再下降至地面,放下试验载荷,检查结构件和液压系统。 5.91.1倍额定载荷夹持试验
软包夹安装在适配叉车或模拟试验台架上,在载荷中心处夹持试验载荷1.19,关闭动力源并拉上手制动,观察10min内试验载荷有无脱落,并测量载荷与夹板之间的相对滑动量。 5.10额定载荷试验 5.10.1软包夹安装在适配叉车或模拟试验台架上,在载荷中心处夹持试验载荷Q,关闭动力源并拉上手制动,测量30min内夹臂的变形量 5.10.2软包夹安装在适配叉车或模拟试验台架上,在载荷中心处夹持试验载荷Q,切断软包夹液压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