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37.100.10 J87 备案号:49793—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152—2015 代替JB/T50039—1999
办公机械 小胶印机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
Office equipment-Offset duplicator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2015-10-01实施
2015-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2152—2015
目 次
前音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符号... 5 MCBF指标及验证试验方案 5.1考核指标.
5.2 验证试验方案 5.3MCBF试验表. 5.4批合格判据 6抽样方案和对被试产品的要求. 6.1 抽样方案 6.2 对被试产品的要求, 6.3 对湿版液及纸张和汕墨的要求 7试验条件 7.1 心则. 7.2 工作环境条件 7.3 工作电压与频率 7.4 运行方式. 7.5 运转次数. 8 试验程序及要求 8.1 初始检测 8.2 试验过程中的监测, 8.3 试验过程中的检测, 8.4试验结束后的检测. 9试验期间的预防性维护 10失效类别..
10.1 关联失效. 10.2非关联实效. 11 关联失效判定规则.. 12 需要立即做出拒收判决的失效 13 可靠性试验顺序.. 14 试验结果评价..
表1试验次数及取样问隔表2抽样判定.
I
JB/T12152—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50039一1999《办公机械 小胶印机 L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与JB/T50039
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表1(见5.3,1999年版的第4章):修改了对抽样数量的要求(见6.1,1999年版的5.1);修改了对实际印刷周期张数的规定(见7.5,1997年版的6.3:删除了“不进行包装运输环境和潮态安全性能试验”(1999年版的7.1.1、7.1.2);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8章,1997年版的第8章)。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复印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国家办公设备及耗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慧玲、曹冠群、吕桂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50039 —1999。
II
JB/T12152—2015
办公机械小胶印机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办公机械小胶印机以平均无故障运转次数为可靠性的特征量,确定了试验方案、抽样方案、试验条件及要求,并规定了小胶印机的失效类别及判据。
本标准适用丁台式、落地式办公用小胶印机的可靠性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丁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丁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本文件。
GB/T2900.13一2008电T术语可信性与服务质量 GB/T5080.7一1986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问的验证试验
方案
JB/T8267办公机械 小胶印机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3一200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MCBF:平均无故障运转次数小胶印机的平均无故障运转次数是指一台或多台机器一次故障发生
后,到下一次故障发生前的无故障运转次数的平均值。
Mi:MCBF假设值的下限值指不可接受的MCBF值。 Mo:MCBF假设值的上限值指可接受的MCBF值。 Q:生产方风险指产品的MCBF真值等于MCBF假设值的上限值Mo时,设备被拒收的概率(即
合格产品被判为不合格品的概率) B:使用方风险指产品的MCBF真值等于MCBF假设值的下限值Mi时,设备被接收的概率(即
不合格产品被判为合格品的概率)。 Dm:鉴别比指Mo与Mi的比值,即Dm=Mo/M1是试验方案的参数之一,是试验能否迅速做出
判断这一能力的一种度量。
5MCBF指标及验证试验方案
5.1考核指标
小胶印机可靠性验证试验以平均无故障运转次数作为考核指标。
1
JB/T12152—2015
5.2 验证试验方案
小胶印机采用试验室试验类型、定时截尾试验方案。选用GB/T5080.7一1986中5.2规定的方案,选取方案特征值如下:
一α=10%(实际风险α=9.6%); β=10%(实际风险β=10.6%); Dm=2.0; 心试验运转次数=9.4Mo。
5.3MCBF试验表
按表1订算结宋规定进行试验。
表1试验次数及取样间隔
MCBF (mo)
总试验运转次数
取样间隔 -次/2d
台式 12 ×104
蒋地式 18 ×104
台式 112.8 ×104
落地式 169.2×104
5.4批合格判据
试验的批合格判据为:当试验达到总的试验张数时,失效数≤13时接收,失效数≥14时拒收。
6 抽样方案和对被试产品的要求
6.1抽样方案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样母本不少」30台,抽样数量3台。 6.2对被试产品的要求 6.2.1试验前,应确认被试产品是在正常批量生产条件下生产的 6.2.2在进行可靠性试验前,应对被试产品进行检验,产品性能及规定功能不应低于有关标准的要求。 6.3对湿版液及纸张和油墨的要求
在进行可靠性试验时,试验用湿版液、纸张和汕墨按JB/T8267的规定执行。
7试验条件
7.1总则
试验过程模拟用户实际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允许按现场使用情况进行例行维护。 7.2 工作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5℃~30℃。 相对湿度:30%~80%
7.3 3工作电压与频率
220V±22V.50Hz
2
JB/T12152—2015
7.4运行方式
空运转与实际印刷交替进行。 7.5运转次数
每天每台机器中速(中速为机器最高速度的65%)空运转5h,高速(高速为机器标定的最高速度)运转2h,实际印刷2000张为一个周期。
8试验程序及要求
8.1初始检测 8.1.1试验前应对被试产品进行性能检测。按JB/T8267规定的要求,进行安装调整,达到正常T作状态后对一般性能(最大用纸幅面、有效印刷幅面、上下调整量印刷速度)、噪声、印品质量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8.1.2印品质量检测项目及取样数量、判定数组按表2的规定执行。初始检测结果应达到相应标准规定的要求。
表2抽样判定
序号
判定数组 [1, 3] [2,4] [0,1] [1, 3] [1, 3]
取样用版
连续印刷量
取样数量随机抽取15张随机抽取15张随机抽取15张随机抽取15张随机抽取10张
检测项目分辨力、图像密度层次、印品污染有效印刷幅面
200张
1
胶印机测试版
方格版密度不均匀性测试版
50张 50张
2 3
印位精度密度不均匀
8.2 试验过程中的监测
试验过程中,应对下列各方面进行监测,除按第11章、第12章判定外,还需及时分析失败原因: a)操作及显示功能故障: b)机械及电气故障; c)噪声异常。
8.3试验过程中的检测 8.3.1按规定的运行方式,每天每台机器空运转后进行实际印刷,印刷量为2000张(实际印刷在中速下进行)。 8.3.2每两天进行一次抽样,抽样数量、印品检测项目和结果判定按表2的规定执行。印品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应符合JB/T8267的规定。 8.3.3每天进行纸路故障检测,从实际印刷开始到印刷2000张时结束,统计纸路故障率,应达到JB/T 8267的要求。 8.4试验结束后的检测 8.4.1进行噪声测量,检测结果应不低]JB/T8267的要求。 8.4.2 用最后一批样品作为试验结束后的检测样品,检测结果应不低」JB/T8267的要求。
3
JB/T12152—2015
9试验期间的预防性维护
9.1试验过程中预防性维护按各机型说明书或维修手册中零部件维修保养周期表规定的范围和要求,进行清洁、润滑、调整或更换。 9.2试验期问所进行的预防性维护应与实际现场所进行的维护相一致,维护总量不应超过实际使用的维护量。 9.3预防性维护所需时问每次不超过1h。 9.4当出现故障需进行修复性维修时,其故障修理的实施时问不应超过:外围零部件1.5h,内部零部件3h。其修理实施时问包括清洁、润滑,零部件更换,调整直至机器正常运行所需时问。 9.5预防性维护或修复性维修后,应立即恢复试验。
10 失效类别
10.1关联失效
凡是能造成机器停机、不能正常运转或产生异常噪声的故障,或印品质量各项指标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均为关联失效,凡是关联失效在统训失效数时都应计算在内,具体包括:
a)机械零部件的断裂:严重变形,松动脱落等故障: b)电气零部件的烧毁、短路、断路、动作错误等故障; c)面板操作失灵或显示失灵而影响整机功能的故障; d)导致机器产生异常噪声的故障: e)纸路故障率未达到JB/T8267规定的要求; f)印品质量未达到JB/T8267规定的要求: g)预防性维护量超出产品维修保养周期表规定的范围; h)受试产品的零部件未达到维修保养周期而需进行维修或更换; i)预防性维护时间和故障修理时间超过规定要求; i)机内严重漏水、漏墨; k)供水、供墨、供纸台、排纸台等机构动作失灵; 1)保护开关失灵: m)易损件未达到其寿命的2/3而需更换。
10.2非关联实效
凡是由于操作不当、维修不当或施加了超过其规定能力的应力而造成的失效等,均为非关联失效凡非关联失效在统计失效时,不应计入。
11 关联失效判定规则
11.1 若不同失效现象由同一原因引起,则计受试产品一个失效 11.2若同一种失效现象由不同原因引起,则每一原因为一个失效。 11.3重复失效训为一个失效。 11.4零部件更换或维修超出规定范围时,每个零部件为 1一个失效。 11.5预防性维修需提前进行时,每提前一次-为一个失效。 11.6预防性维护总量超出产品维修保养周期表规定的范围时,每次均计为一个失效。 11.7 当预防性维护时间超过1h时为一个失效,以后每超过1h,增加一个失效,不足1h时按1h 4
JB/T12152—2015
计算。 11.8故障修理实施时问外围件超过1.5h,或内部件超过3h均计为一个失效。以后每超过一倍时问增加一个失效,不足一倍时问按一倍时问计算。 11.9印品质量检测以每个项目单独计算失效,每台按五批计算一次失效数,即每五批中某个项目的不合格数大」5倍的Ac时,计为一个失效。 11.10纸路故障率按每五天内的实际印刷量统计计算,当故障率大汀JB/T8267的规定值时算一个失效。
12 需要立即做出拒收判决的失效
凡是试验中造成不安全因素的失效,如电出,严重漏电,运行中零部件或紧固件突然飞出等。
13 3可靠性试验顺序
可靠性试验按下列顺序执行: a)抽样; b)开箱及外观检验: c)安装及调整; d)初始性能检测、印品抽样检测: e)噪声测试: f)MCBF试验及印品取样: g)试验结束,性能检验。
14 4试验结果评价
14.1在试验运转次数达到规定的要求时,统计总的失效数。若失效数≤13则接收,≥14则拒收。 14.2以3台机器总试验运转次数与总失效数之比,作为试验结果的点估计值,用MCBF表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