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2206-2015 超硬磨料 镀钛金刚石

JB/T 12206-2015 超硬磨料 镀钛金刚石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0 17:34:44



推荐标签: jb 磨料 刚石 钛金 12206

内容简介

JB/T 12206-2015 超硬磨料 镀钛金刚石 ICS 25.100.70 J43 备案号:49924—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206—2015
超硬磨料 镀钛金刚石
SuperabrasiveTi-coated diamond
2015-04-30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2206—2015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标记
2 3 4
5 技术要求, 5.1 外观 5.2 粒度组成.. 5.3 外部杂质. 5.4 镀层增重率.. 5.5 镀层冲击脱落率 5.6 镀层受热脱落率 5.7 冲击韧性和热冲击韧性 6 试验方法
2
3
6.1 外观. 6.2 外部杂质. 6.3 粒度组成 6.4 镀层增重率. 6.5 镀层冲击脱落率... 6.6 镀层受热脱落率 6.7 冲击韧性 7检验规则.
O
6
6
标志和包装 8.1 标志... 8.2 包装..
8
.6
表1镀钛金刚石粒度组成表2 镀层增重率... 表3 显微镜放大倍数 JB/T12206—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南钻石有限公司、燕山大学、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致力金刚石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凤岭、卢灿华、王艳辉、郭松、吕永安、张相法、王志涛。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2206—2015
超硬磨斗 镀钛金刚石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镀钛金刚石的术语和定义,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粒度为16/18~325/400的镀钛金刚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406超硬磨料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颗粒尺寸 GB/T16458 磨料磨具术语 JB/T3914超硬磨料取样方法 JB/T79892012超硬磨料人造金刚石技术条件 JB/T10646—2006 超硬磨料 金刚石热冲击韧性测定方法 JB/T10986—2010 超硬磨料 人造金刚石杂质含量检验方法 JB/T10987—2010 超硬磨料 人造金刚石冲击韧性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1645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镀钛金刚石 Ti-coated diamond 在金刚石表面进行金属钛镀覆处理而得到的一类金刚石磨料。
3.2
外部杂质 external impurities 非金刚石磨料颗粒,以颗粒百分数表示其含量。
3.3
镀层增重率coatingweightpercentage 镀钛金刚石的镀层质量与镀前金刚石质量的百分比。
3.4
镀层冲击脱落率coatingimpactdefectpercentage 镀钛金刚石在规定的冲击条件下,镀层脱落颗粒数占总颗粒数的百分比。
3.5
镀层受热脱落率 coating heating defect percentage 镀钛金刚石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镀层脱落颗粒数占总颗粒数的百分比。
4标记
镀钛金刚石标记用对应的金刚石牌号加T,粒度表示。
1 JB/T12206—2015
示例:由牌号为SMD30,粒度为40/45的金刚石所生产的镀钛金刚石标记为:SMD30-T40/45
技术要求
5
5.1 外观 5.1.1 颜色一致性
同一批次镀钛金刚石表面颜色应一致,颜色不一致的颗粒数不应超过总颗粒数的2% 5.1.2 镀层完整性
镀层应完整,均匀地覆盖金刚石颗粒表面,镀层不完整的金刚石颗粒数不应超过金刚石总颗粒数的
5% 5.2 粒度组成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镀钛金刚石粒度组成
上限筛筛上物 上检查筛筛上物 下检查筛筛上物 下检查筛筛下物 下限筛筛下物
粒度标记 16/18~70/80 80/100~120/140 140/170-230/270 270/325~325/400
M 89% 86% 84% 84%
9% 11% 12% 16%
2% 2% 2% 2%
0.5% 0.5% 0.5% 0.5%
8% 10% 11% 15%
5.3 外部杂质 5.3.1 粒度为120/140及以粗者,外部杂质含量应不多于0.2%(质量分数)。 5.3.2 粒度为140/170及以细者,外部杂质含量应不多于0.4%(质量分数)。 5.4 镀层增重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镀层增重率
粒 度 16/18 18/20 20/25 25/30 30/35 35/40 40/45 45/50 50/60
增重率 0.10%~0.20% 0.12%~0.24% 0.15%~0.30% 0.18%~0.36% 0.22%0.44% 0.27%0.54% 0.33%0.66% 0.40%~0.80% 0.50%~1.0%
2 JB/T12206—2015
表2 镀层增重率(续)
粒 度 60/70 70/80 80/100 100/120 120/140 140/170 170/200 200/230 230/270 270/325 325/400
增重率 0.60%~1.2% 0.70%~1.4% 0.80%~1.6% 1.0%~2.0% 1.2%~2.4% 1.4%~2.8% 1.6%~3.2% 1.8%~3.6% 2.1%~4.2% 2.4%~4.8% 2.8%~5.6%
用户有特殊要求的,按用户要求。 5.5 镀层冲击脱落率
在JB/T10987一2010规定的冲击韧性测定仪上,经受冲击频率200r/min、冲击次数200的冲击后,镀层发生脱落的颗粒数不应超过5%
镀层受热脱落率
5.6
在JB/T10646一2006规定的设备和条件下,经900℃C加热后,镀层发生脱落的颗粒数不应超过5% 5.7冲击韧性和热冲击韧性
与对应粒度和牌号的金刚石一致,应符合JB/T7989一2012的规定。
6 试验方法
6.1外观 6.1.1 检测仪器及条件
颜色 一致性用显微镜反射光模式检测,镀层完整性用显微镜透射光模式检测,放大倍数按表3的规定。
表3 3显微镜放大倍数
粒度 35/40及以粗 40/45~60/70 70/80~120/140 140/170及以细
放大倍数(不低于)
10倍 20倍 40倍 100倍
6.1.2 试验规程 6.1.2.1 样品制备
按JB/T3914规定的方法抽取一份不少于500粒的试样,置于载玻片上用刀片刮成直行。
3 JB/T12206—2015
6.1.2.2颜色一致性
将显微镜调至适当倍率,自试样一端起,沿直线方向检查至另一端,共检500粒;若一行不足,可另起一行。记下颜色不一致的颗粒数,然后计算出颗粒百分数。 6.1.2.3镀层完整性
将显微镜调至适当倍率,自试样一端起,沿直线方向检查至另一端,共检500粒;若一行不足,可另起一行。记下镀层不完整的金刚石颗粒数,然后计算出镀层不完整的金刚石颗粒百分数。 6.2外部杂质
按JB/T10986一2010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6.3粒度组成
按GB/T6406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6.4镀层增重率 6.4.1器具和试剂
应符合以下要求: a)天平:分度值为0.1mg; b)烧杯:玻璃,250mL c)玻璃砂芯漏斗:30mL,砂芯孔径16um~30μm: d)加热板:各种型号均可; e)洗瓶:塑料,500mL; f)烘箱:控温精度为土10℃: g)浓盐酸:分析纯; h)浓硝酸:分析纯。
6.4.2试验规程 6.4.2.1按JB/T3914规定的方法取样,每份称取5.0000g~5.0050g,记为M1 6.4.2.2把样品倒入一只烧杯:另一只烧杯中加入30mL浓盐酸和10mL浓硝酸,混合后倒入盛样品的烧杯中。 6.4.2.3将盛样品的烧杯置于加热板上加热至溶液澄清 6.4.2.4待溶液冷却后:用洗瓶冲洗烧杯至无样品颗粒悬浮或黏附于玻璃内壁,将洗液倒入玻璃砂芯漏斗中。 6.4.2.5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样品至溶液呈中性(用1~14广泛pH试纸测试,pH值为7》。向玻璃砂芯漏斗倾倒溶液时,应尽可能避免将金刚石倒入玻璃砂芯漏斗中,以方便金刚石回收。再用去离子水冲洗玻璃砂芯漏斗两次。 6.4.2.6将玻璃砂芯漏斗和烧杯放入120℃的烘箱中加热120min土10min,取出并冷却至室温 6.4.2.7称量烧杯及烧杯中金刚石总质量,记为M2称量玻璃砂芯漏斗及玻璃砂芯漏斗中金刚石总质量,记为M3。 6.4.2.8清除烧杯和玻璃砂芯漏斗内的金刚石颗粒并回收。分别称量烧杯质量(M4)和玻璃砂芯漏斗质量(Ms)。 6.4.2.9按公式(1)计算镀层增重率。
4 JB/T12206—2015
镀层增重率-M=(M2+M3=M4=M)x100%..
(1)
M2+M3-M4-Ms
式中: Mi—镀钛金刚石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M2—烧杯及烧杯中金刚石总质量,单位为克(g); M一玻璃砂芯漏斗及玻璃砂芯漏斗中金刚石总质量,单位为克(g): M4一回收金刚石后烧杯质量,单位为克(g): Ms一回收金刚石后玻璃砂芯漏斗质量,单位为克(g)。
6.4.2.10 )平行测定两个试样,取算术平均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作为测定结果。两个试样测定值之差超过平均值的20%时,应重新测定。 6.5镀层冲击脱落率 6.5.1仪器设备
应符合以下要求: a)冲击韧性测定仪:符合JB/T10987—2010的规定: b)天平:分度值为0.01g。
6.5.2试验规程 6.5.2.1按JB/T3914规定的方法取样,每份称取0.40g~0.41g倒入试样管内,盖上垫片和试样管帽,将试样管装卡在冲击韧性测定仪上。设定冲击频率和冲击次数均为200,起动冲击韧性测定仪对试样进行冲击试验。冲击完成后将试样倒入样品袋内。 6.5.2.2将样品置于载玻片上用刀片刮成直行。 6.5.2.3将载玻片置于符合6.1.1规定的显微镜下,自试样一端起,沿直线方向检查至另一端,共检500 粒:若一行不足,可另起一行。若样品总颗粒数不足,可重复6.5.2.16.5.2.2操作。记下镀层不完整金刚石颗粒数,有可见透明区域的未碎裂金刚石颗粒计为镀层不完整颗粒,因金刚石碎裂造成透明区域的颗粒不计为镀层不完整颗粒,计算出镀层不完整颗粒的百分数。 6.5.2.4计算得到的镀层不完整颗粒百分数减去6.1.2.3规定的镀层不完整颗粒百分数即为镀层冲击脱落率。 6.6镀层受热脱落率 6.6.1仪器设备
应符合以下要求: a)天平:分度值为0.1g: b)其他设备、装置:应符合JB/T10646一2006中第4章的规定。
6.6.2试验规程 6.6.2.1按JB/T3914规定的方法取样,每份称取2.0g~2.1g镀钛金刚石样品倒入陶瓷烧舟内。 6.6.2.2使用管式加热炉,选用900℃加热曲线,其他操作程序应符合JB/T10646一2006中7.2~7.4 的规定。 6.6.2.3随机取不少于500粒冷却至室温的镀钛金刚石颗粒倒在载玻片上:用刀片刮成直行。 6.6.2.4将载玻片置于符合6.1.1规定的显微镜下,自试样一端起,沿直线方向检查至另一端,共检500 粒;若一行不足,可另起一行。记下镀层不完整金刚石颗粒数,有可见透明区域的未碎裂金刚石颗粒计
5
上一章:JB/T 12208-2015 普通磨料 毛细现象的测定 下一章:JB/T 12207-2015 超硬磨料 制品金刚石涂层拉丝模具

相关文章

JB/T 11765-2014 超硬磨料纳米金刚石 JB/T 12546-2015 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滚筒 JB/T 10040-2017 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修整滚轮 JB/T 10040-2017 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修整滚轮 JB/T 3236-2018 超硬磨料制品 金刚石修整笔 JB/T 3583-2020 超硬磨料制品 金刚石精磨片 JB/T 10040-2017 超硬磨料制品 金刚石修整滚轮 JB/T 11766-2014 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软磨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