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5.100.70 J43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3583—2020 代替 JB/T 3583—2006
超硬磨料制品 金刚石精磨片 Superabrasive products -- Diamond finishing pellets
2021-01-01实施
2020-04-16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3583-2020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代号... 4 基本尺寸. 5产品标记, 6 技术要求 7 试验方法 8检验规则.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9.1 标志.. 9.2 包装 9.3 运输和贮存.
表1形状代号. 表2 尺寸代号. 表3精磨片 1号基本尺寸表4 精磨片2号基本尺寸.. 表5精磨片3号基本尺寸.. 表6基本尺寸的极限偏差. 表7不合格分类及项目.
2
.......................
JB/T 3583—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3583-2006《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精磨片》,与JB/T3583—2006相比主要技术
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6 年版的第2章); 修改了产品的形状分类及代号(见3.1,2006年版的4.1);修改了磨料及粒度代号(见3.3和3.4,2006年版的3.2和3.3); 修改了对精磨片2号中圆弧半径R的规定(见表4,2006年版的表4);删除了对磨料的要求和磨料层与非磨料层结合处的要求(见2006 年版的5.1和5.4); 修改了外观的规定(见6.1,2006年版的5.2); -增加了厚度(>8mm)的偏差要求(见表6,2006 年版的表7); 修改了孔径和圆弧半径的偏差要求(见表6,2006年版的5.6); 修改了外径和厚度的试验方法(见7.2,2006年版的6.2); 增加了孔径和圆弧半径的试验方法(见7.2); 一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8章,2006 年版的第7章); 一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规定(见第9章,2006 年版的第8章)。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第六砂轮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良、包华、何群虎、马亚飞、瓦崇龙、邵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3583—1984、JB/T3583—1992、JB/T3583—2006。
I1
JB/T 3583--2020
超硬磨料制品 金刚石精磨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刚石精磨片的代号、基本尺寸、产品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光学玻璃、陶瓷和宝石等材料精磨及超精磨用金刚石精磨片(以下简称精磨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35477超硬磨料 人造金刚石微粉 GB/T35479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磨具形状总览和标记
3代号
3.1精磨片形状代号见表1。
表1形状代号
名称
形状
代号
D
精磨片1号
1A8/1
.:....
精磨片2号
1P8/2
精磨片3号
1A8/3
JB/T 3583—-2020
3.2 精磨片尺寸代号见表2。
表2 尺寸代号
外径 D
尺寸代号
厚度 T (U)
孔径 H
圆弧半径
R
3.3 磨料代号:MPD。 3.4磨料粒度代号应符合GB/T35477的规定。 3.5结合剂和浓度代号应符合GB/T35479的规定。
基本尺寸
X
精磨片基本尺寸见表3~表5。
表3精磨片1号基本尺寸
单位为毫米
D 4 5 6 8 9
D 10 12 16 20 30
T
T
2, 3 2,3,4 2,3,4,5
3,4,5,6,8
4,5,6,8,10,12
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
表4 精磨片2号基本尺寸
单位为毫米
D 10 12 16
U
2,3,4,5
R及其他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
表5 5精磨片3号基本尺寸
单位为毫米
D 12 14 16 20 30
H 6
T
5
6,8,10
5, 8
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
2
JB/T 3583-2020
5 产品标记
精磨片产品标记应符合GB/T35479的规定。 示例:外径为 14 mm、厚度为 5 mm、孔径为 8 mm,磨料为 MPD、粒度为 M3/6、金属结合剂、浓度为 50 的金刚石精磨
片3号,标记为:
1A8/3 14 X 5 X 8 MPD M3/6 M 50
6技术要求
6.1精磨片工作表面不得有凹坑、夹杂、发泡、凸起、锈蚀、裂纹、边棱损坏和飞边。 6.2 基本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 6规定。
表6基本尺寸的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极限偏差 ±0.2 ±0.3
D <5 5~10 >10
极限偏差 T (U) ±0.08
H
极限偏差
极限偏差 ±0.04 ±0.06 ±0.08
R ≤30
<5 5~8 >8
±0.10 ±0.12
≤30
±0.2
>30
7 试验方法
7.1工作表面的凹坑、凸起、锈蚀、边棱损坏和飞边目视检查,夹杂、发泡、裂纹用10倍放大镜检查。 7.2尺寸用分度值为0.02 mm的游标卡尺检测。外径和孔径分别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测量两次,取偏离基本尺寸最大的值为外径和孔径值;厚度对称测量两处,取偏离基本尺寸最大的值为厚度值;圆弧半径在中心线两边各测一处,取偏离基本尺寸最大的值为圆弧半径值。
8检验规则
8.1不合格分类及项目见表7。
表7不合格分类及项目
不合格分类 B 类不合格 C 类不合格
项目
凹坑、夹杂、发泡、凸起、锈蚀、裂纹、边棱损坏、飞边
外径、厚度、孔径、圆弧半径
8.2产品应按粒度分批,每批产品按技术要求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8.3 样本应按 GB/T 2828.1 的规定随机抽取。抽样方案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检验水平使用- 般检验水平I,接收质量限(AQL)B类为2.5、C类为10。 8.4按8.3的抽样方案抽取样本后,对样本实施全数检验。当样本不合格数不大于Ac 时判定为合格接收。对于 B 类不合格和 C 类不合格,Ac 和 Re 均按片数计。对于各类不合格应分别做出判定结论。当各类全部判定为合格接收时,该批产品才最终判为合格;否则该批产品最终判为不合格。
3
JB/T 3583—2020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
9.1标志 9.1.1合格证上应标志以下内容:
L/ar
a)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b)产品名称; c)产品标记; d)数量; e)生产日期或批号; f)检验员印章。
9.1.2包装上应标志以下内容:
a)制造厂名称、地址、商标; b)产品名称; c)产品标记。
9.2 包装
产品应采用盒式包装,盒内用软质材料填紧,并附合格证。 9.3运输和贮存 9.3.1产品运输时应注意防潮,符合运输有关规定 9.3.2 2产品应放在通风干燥处,注意封存,以防锈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