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37.100.10 J87 备案号:51576—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372—2015
印刷机械 小型切纸机 Printing machinerySmall cutting machine
2015-10-10发布
2016-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2372—2015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型式、基本参数、型号和名称 4.1 型式.. 4.2 基本参数 4.3 型号和名称 5要求. 5.1 性能要求.. 5.2 安全要求. 5.3 裁切循环中断 5.4 切刀安全保护 5.5 主要装配精度 5.6 裁切精度. 5.7 噪声要求... 5.8 电气要求. 5.9 外观质量.
2
2
2
5.10 使用说明书和产品合格证 6检验方法.
6.1 基本参数检验 6.2 主要装配精度检验 6.3 空运转试验 6.4 安全要求检验.. 6.5 裁切循环中断检验 6.6 切刀安全保护检验。 6.7 裁切精度检验, 6.8 噪声测量. 6.9 电气要求检验. 6.10外观质量检验 7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7.2 型式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8.2 包装.. 8.3 运输 8.4 贮存
6
JB/T12372—2015
图1 噪声测量点位置图.
*8
0000000000001001000
0000000000011001000000000
表1 基本参数 中EEEEE中EE中心表2 主要装配精度. 表3 裁切精度表4 基本参数检验. 表5 主要装配精度检验
0E100.101.00050055
6
II
JB/T12372—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2)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杭州惠宝机电有限公司、浙江国威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北京印刷机械研究所、
杭州富勒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大祥机电有限公司、广东省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淘刚、何立峰、林孝国、王雨芸、徐桦、刘超、车文春、罗南平、郑健、马
国明、骆文炳、叶迪文、刘昕、李和伟。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I
JB/T12372—2015
印刷机械 小型切纸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型切纸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式、基本参数、型号和名称,以及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裁切书刊、小规格的平板纸张和其他类似纸质材料的小型切纸机。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4879 防锈包装 GB5226.1—2008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06 标牌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GB/T20956一2007印刷机械切纸机设计及结构安全规则 GB/T243422009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电路连续性试验规范 GB/T28387.1一2012印刷机械和纸加工机械的设计及结构安全规则第1部分:一般要求 JB/T3090 印刷机械产品命名与型号编制方法 JB/T8115一2010印刷机械切纸机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小型切纸机 . small cutting machine 裁切宽度小于720mm的切纸机。
3.2
光学裁切线指示器 optical cutting line indicator 用光线标出裁切线位置的装置。
型式、基本参数、型号和名称
4
4.1型式 4.1.1按传动类型分为:
1
JB/T12372—2015
a)液压切纸机一 一刀床、压纸器为液压传动的切纸机: b)电动切纸机一 刀床、压纸器为电动机传动的切纸机。
4.1.23 按显示及控制方式分为:
a)数显切纸机- 推纸器的位置尺寸通过位置传感器和读数仪以数字方式显示的切纸机: b)程控切纸机- 按输入程序循环工作的切纸机。
4.2 基本参数
小型切纸机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基本参数
序号 1 2 最大裁切长度 mm 3 最小裁切长度 mm 4 最大裁切高度 mm 5 工作台距地面高度 mm 6 工作台刀槽尺寸(宽×深) mm 7 压纸器最大压力 N 8 裁切速度 次/min
基本参数
项 目
最大裁切宽度 mm
<720~670
<520~460
<670520
<460~320
≥最大裁切宽度
≤25
≥80
≥60
≥50
≥30
750~1000 10×4.5或14×14
≥4000 ≥15
≥6000 ≥17
4.3 型号和名称
小型切纸机的型号和名称应符合JB/T3090的规定。
5要求
5.1 性能要求 5.1.1 机器运转应平稳,传动系统应工作正常,无异常噪声。 5.1.2 操纵机构应动作准确、灵活、可靠,无卡阻和自发性移动。 5.1.3 制动机构应灵敏,可靠,保证机器运转到任意位置都能停止裁切,不应有连力和明显的滑刀。 5.1.4 液压系统应工作可靠,无泄漏现象。 5.1.5 压纸器的压力应能方便调整。 5.1.6 润滑系统应工作可靠,各润滑点应供油充分,无渗漏现象。 5.1.7 机器应安装光学裁切线指示器。 5.2 安全要求 5.2.1 机器应安装双手联锁操作装置。需要双手操作并同时按下两个切刀按钮,刀床才充许有裁切动作:释放两个切刀按钮的任何一个按钮时,应立即停止裁切动作。 5.2.2机器应具有单次裁切停车功能。刀床在完成一次裁切运动后应自动停在上部的最高位置,即使双手不释放切刀按钮,刀床也不应有第二次裁切动作。 5.2.3机器前部的防护装置或安全装置应能阻止人体从操作面进入切刀和压纸器等的危险区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2
JB/T12372—2015
a》安装光电保护装置进行安全防护。当光电保护装置的任何一组光束被遮挡时,机器应不能被起
动。只有当没有任何一组光电保护装置的光束被遮挡时,机器才应能正常起动。在裁切过程中任何一组光束被遮挡后,切刀和压纸器应立即停止向下运动,光电保护装置应符合GB/T20956 2007中5.2.2的规定。
b)安装具有联锁功能的防护罩进行安全防护。在没有关闭防护罩前。机器应无法起动并始终保持
在停机状态,且关闭动作本身不应起动机器。只有正确关闭防护罩后,机器才应能被起动在裁切过程中打开防护罩,切刀和压纸器应立即停止向下运动。
5.2.4机器的后部应安装防护装置,防止人体从机器的后部进入切刀和压纸器等危险区域,并应符合 GB/T209562007中5.2.4的规定 5.2.5工作台前部伸出的长度应符合GB/T20956一2007中5.2.3的规定。 5.2.6能够以自动模式运行的小型切纸机,在操作者一侧应设有急停装置。急停装置应标识清楚,使于迅速触及。按下急停装置后,刀床,压纸器和推纸器应立即停止运动:急停装置恢复后所有运动部件不应自动起动,并应符合GB/T28387.1一2012中5.2.7.6的规定。 5.2.7机器应配备电源切断装置,该装置还应带有能将电源开关锁定在“关闭”位置的锁定装置,并应符合GB/T28387.12012中5.2.5.2的规定。 5.3裁切循环中断 5.3.1液压切纸机的裁切循环一旦被中断,切刀和压纸器应能自动返回到其上部位置。裁切循环中断后只有重新操纵起动,机器才可以继续进行裁切 5.3.2能反向运转的电动切纸机,其裁切循环一旦被中断,切刀和压纸器应立即停止动作。裁切循环中断后重新操纵起动机器时,切力应向上先返回到其上部位置后,压纸器才可返回到其上部位置。 5.3.3由曲柄装置驱动切力且不能反向运行的电动切纸机,在设计上应保证机器的裁切循环被中断后压纸器不充许自动返回到其起始位置。 5.4切刀安全保护 5.4.1机器应安装保证停刀安全的机械装置。在遇到外部电源信号干扰、内部元器件损坏等各种电气故障时,切力不应动作:当制动装置,传动部件等出现机械故障时,切力不应跌落。 5.4.2机器在更换刀片和调整刀片时,应对刀片的危险运动和刀片的刀刃提供防护装置。换刀时,固定刀片的换刀架应将刀片的刃口部位完全保护 5.4.3当切刀和压纸器在上部最高位置时,切刀的刀刃距离压纸器下边缘应大于或等于3mm。 5.5主要装配精度
主要装配精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主要装配精度
单位为毫米
序号 1 2 3 5.6裁切精度
项目刀床和机架的配合间隙推纸器冲撞后的位移量
装配精度
保证刀床上下运动灵活,且≤0.1
≤0.2 0.1~1.0
压纸器前表面与机架滑导面的低陷量
裁切精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3
JB/T12372—2015
表3裁切精度
单位为毫米
序号 1 2 3 4 5
项目裁切边直线度误差裁切邻边垂直度误差连续裁切平行度误差
裁切精度
≤0.3/1000
程序控制式数字显示式
100±0.15 100±0.20 ≤0.30/100
连续裁切长度
裁切高度内等长度误差
5.7噪声要求
机器的整机噪声不应大于78dB(A)。 5.8电气要求 5.8.11 电气系统的布线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第13章的规定。 5.8.2 2电气系统工作应正常、灵敏、可靠。 5.8.3 电气系统的按钮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10.2的规定。 5.8.4 电气系统的指示灯和显示器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10.3的规定。 5.8.5 电气系统的标记、警示标志和项目代号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第16章的规定。 5.8.6 6所有外露的可导电部分应按GB5226.1一2008中8.2.1的要求连接到保护联结电路上;保护联结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8.2.3的规定。 5.8.7 在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联结电路间施加500V的直流电压时,测得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Q。 5.8.8在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联结电路之间施加1000V的电压约1s时,不应出现击穿放电现象。 5.9外观质量 5.9.1 外露加工表面不应有锈蚀、硫碰、划痕等有损质量的缺陷。 5.9.2 外露非加工表面不应有凸瘤、凹陷、气孔等影响质量的缺陷 5.9.3 镀件的镀层应细致、均匀,不应出现剥落、起泡、局部无镀层等缺陷。 5.9.4 涂漆件的涂层应平整,颜色、光泽应均勾一致。外观应清洁、无明显凸出颗粒和黏附物,不应有明显的凹陷不平、砂纸道痕、流挂、起泡、发白及失光。 5.9.5 焊缝应牢固、均匀。连续焊缝不应出现间断、烧穿、裂纹等缺陷。 5.9.6 润滑管路布置应整齐有序、固定牢靠。管路不应产生扭曲、折叠等现象。 5.9.7 标牌应平整、光洁,固定应牢靠,不应有铆裂、偏斜、卷边等缺陷。 5.10 使用说明书和产品合格证 5.10.1 使用说明书的编写应符合GB/T9969的规定。 5.10.2 产品合格证的编写应符合GB/T14436的规定。
6检验方法
6.1基本参数检验
基本参数的检验应按表4的要求进行,其结果应符合表1的规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