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5.080.30 J57 备案号:51632—2015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401.32015
数控刷齿机第3部分:技术条件
Numerical control gear slicing machine tools-Part 3: Specifications
2016-03-01实施
2015-10-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都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数控刷齿机第3部分:技术条件
JB/T12401.3—2015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297mm-0.5印张-15千字 2016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2.00元
*
书号:15111·13256 网址:http://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010)88379399 直销中心电话: :(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JB/T12401.3—2015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技术要求 3.1一般要求 3.2用途. 3.3 附件和工具 3.4 安全卫生. 3.5布局和外观. 3.6加工和装配质量, 4检验与验收 4.17 机床的空运转试验, 4.2 机床的负荷试验. 4.3 工件、刀具主轴静冈刚度检验 4.4 精度检验 4.5 其他检验,
E
1
JB/T12401.3-—2015
前言
JB/T12401《数控刷齿机》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型式与参数;第2部分:精度检验;第3部分:技术条件。
本部分为JB/T12401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长沙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余春树、廖志民、李佳、刘利、郭俊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II
JB/T12401.32015
数控刷齿机第3部分:技术条件
1范围
JB12401的本部分规定广数控齿机的技术要求,检验与验收。 本部分适用于加工工件最大外径小于450mm的数控卧式刷齿机(以下简称机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226.1一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6576-2002机床润滑系统 GB/T9061—2006 金属切削机床通用技术条件 GB/T13574—1992 金属切削机床静刚度检验通则 GB157602004 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 GB/T16769—2008 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GB/T23572—-2009 金属切削机床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25372—2010 金属切削机床精度分级 GB/T25373-2010 金属切削机床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GB/T25374--2010 金属切削机床清洁度的测量方法 GB/T25376-2010 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10801.2—2007 电主轴第2部分:加工中心用电主轴技术条件 JB/T12401.2-2015 数控刷齿机第2部分:精度检验
3技术要求
3.1一般要求 3.1.1本部分是对GB/T9061—2006、GB/T25376—2010~GB/T25373—2010等的具体化和补充。按本部分验收机床时,应同时对上述标准中未经本部分具体化的其余验收项目进行检验。 3.1.2机床精度验收时,应按GB/T25372—2010规定的V级精度要求检验。 3.1.3机床液压系统应符合GB/T23572一2009的规定:机床润滑系统应符合GB/T6576一2002的规定:机床电气系统应符合GB5226.1一2008的规定:机床电主轴应符合JB/T10801.2一2007的规定:机床安全防护应符合GB15760一2004的规定。 3.2用途
机床适用于内、外圆柱齿轮加工。 3.3附件和工具 3.3.1机床应随机提供表1所列的附件和工具
1
JB/T12401.32015
表1 用途
名称地脚螺钉机床垫铁扳手刀杆通用卡盘
数量 1套 1套 1套 1根 1个
安装机床用
调整机床用安装刀具用安装工件用
3.3.2扩大机床使用性能的特殊附件,可按订购协议供应。 3.4安全卫生 3.4.1机床上外露的带轮,飞轮,链轮等有可能对人身或设备造成损伤的部位,应采用相应的安全措施或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并应符合GB15760一2004的规定。 3.4.2各直线移动轴应有限位和防止碰撞的保险装置。 3.4.3机床上应装有防护装置,以防止切屑和切削液的飞溅。床身导轨等容易被尘屑磨损的部位应有防护装置。 3.4.4机床应有下列安全联锁装置和措施:
a)各轴行程调整装置和切削加工区的防护装置。 b)防护装置和电气柜门(或盖)未关闭时,机床均不能起动。将门(或盖)的内面涂成安全色。 c)工件未夹紧时,机床工作循环不能起动。 d)加工工件主轴不在后退位置时,工件轴(X轴)、刀具轴(Y轴)不能快速运动。
3.4.5应按GB/T16769一2008的规定检验机床噪声。机床的噪声测量应在低、中、高三级速度空运转条件下进行。整机噪声声压级不得超过80dB(A)。 3.4.6按本部分验收机床时,应同时对GB157602004-GB5226.1一2008中未经本部分具体化的其余验收项目进行检验。 3.5布局和外观 3.5.1机床应布局合理、造型美观、色彩和谐,符合人类工效学原则并便于调整及维修。 3.5.2机床外观表面,不应有未规定的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和其他损伤。 3.5.3机床的防护罩及防护装置表面应平整、匀称,不应翘曲、凹陷。 3.5.4机床外露零件表面不应有磕碰、锈蚀,螺钉、铆钉、销子端部不应有扭伤、锤伤等缺陷。 3.5.5电镀件、发黑件色调应一致,防护层不应有褪色、脱落现象。 3.5.6机床可拆卸的装配结合面的接缝处,在涂漆以后,应切开,切开时不应扯破边缘。机床涂漆颜色及光泽应均匀一致,涂漆层应平整,涂漆表面不应有起泡及脱落等缺陷。 3.5.7机床的各种信息标志及标牌应在机床明显位置平整固定,清晰耐久:不歪斜。 3.5.8机床电气,液压,润滑及冷却等管道的外露部分,应布置紧凑,排列整齐,必要时应用管夹固定,软管不应扭曲、折叠及断裂。 3.5.9装入沉孔的螺钉不应突出于零件表面,其头部与沉孔之间不应有明显的偏心。定位销一般应略突出于零件表面。螺栓尾端应略突出于螺母端面。外露轴端应突出于包容件的端面,突出值约为倒棱值。 内孔表面与壳体凸缘间的壁厚应均匀对称,其凸缘壁厚之差不应大于实际最大壁厚的25% 3.5.10机床零部件外露结合面的边缘应整齐匀称,不应有明显的错位,门,盖与机床的结合面应贴合。
2
JB/T12401.3-2015
3.6加工和装配质量 3.6.1床身、立柱、Z向滑板、Y向滑板、Y向摆动滑板、工件主轴箱、刀具主轴箱、滚珠丝杠轴承座等重要铸件,必须在租加工后进行时效处理。 3.6.2刀具主轴、工件主轴、齿轮副、扇形齿轮等主要零件应采取与寿命相适应的耐磨措施 3.6.3各坐标轴直线导轨,滚珠丝杠副等重要易磨损部件,应采取相应的润滑措施。 3.6.4下列结合面应按重要固定结合面的要求考核:
a)立柱与床身的结合面: b)工件主轴箱体与Z向滑板的结合面,刀具主轴箱体与Y向摆动滑板的结合面,Y向摆动滑板与
Y向滑板的结合面; c)床身与自动上下料装置的结合面: d)立柱平衡锤支架与立柱顶部的结合面。
3.6.5下列结合面应按特别重要固定结合面的要求考核:
a)各轴直线导轨与床身,立柱Z向滑板的结合面: b》Z向滑板、Y向滑板与直线导轨滑块的结合面: c)滚珠丝杠轴承座与床身、Z向滑板的结合面; d)齿轮变速箱与Y向滑板的结合面。
3.6.6应按GB/T25374一2010的规定检验机床的清洁度。主轴箱、进给箱、液压箱内部清洁度按重量法检验(抽查),其杂质、污物限值:主轴箱、进给箱不应超过400mg/L,液压箱不应超过200mg/L。 其他部位按目测、手感法检验,不应有脏物。
4检验与验收
4.1机床的空运转试验 4.1.1机床各运动机构应以低、中、高速度依次运转,每级转速的运转时间不得少于15min,试验过程中各机构均应工作正常。 4.1.2机床刀具,工件主轴在最高设计转速的运转时间不得少于1h,达到稳定温度后,测量主轴轴承,内置电动机温度和温升,应符合GB/T9061-2006的规定。 41.3使力具,工件主轴运转在低,中,高三级速度条件下,·进行空运转试验,待功率稳定时,检验主运动系统的空运转功率,应符合设计规定。 4.1.4机床的动作试验应按照下列方式进行:
a)任选一种适当速度,分别使X轴Z轴往复运动,起动、停止10次,点动Y轴上,下运动5次
其动作应正常: b)任选一种适当的圆周进给速度,试验工件C轴圆周运动,起动,停止5次,其圆周运动应可靠: c)检验X轴的快速移动、自动进给运动,连续起动、停止5次,其动作应正常: d)检验Z轴快速移动、自动进给运动,连续起动、停止5次,其动作应正常。
4.1.5操纵机床“急停按钮(或开关),连续5次,应准确无故障。 4.1.6用数控程序控制机床运动,在中等速度下分别对各坐标轴进行正反向起动、停止(或制动)及定向试验,各10次,动作应灵活、可靠。对无级变速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还应做系统的低、中、高及快速的变换操作试验,动作应灵活可靠。 4.1.7按设计要求,对机床的各坐标联动、定位、直线插补等数控功能分别进行试验。其功能应完整,动作应灵活可靠。 4.1.8进行整机连续空运转试验,其时间不应少于36h。空运转过程中各部位工作应正常,灵活可靠,不应发生故障。各次循环之间的间歇时间不得超过0.5min。连续空运转的试验内容包括:
3
JB/T12401.3—2015
a)工件主轴、刀具主轴及各坐标轴的低、中、高速的正、反向运行,高速运行时间不少于每个循
环时间的15%: b)直线坐标的运行应在接近全行程的范围内,并可选任意点定位: c)各坐标联动: d)循环过程中应包括各种程序功能: e)当出现故障时,应加以排除后重新进行试验。
4.1.9按设计要求,对X、Y、Z轴直线坐标进行设定单位检验:
a)最小设定单位的误差不应超过0.006mm; b)设定单位的累积进给误差不应超过土25%。
4.2机床的负荷试验 4.2.1本系列机床应做重切前试验,以代替主传动系统的最大功率试验和最大扭矩试验,切削时,使电动机达到额定功率(或设计功率,或工件、刀具主轴的最大设计扭矩)。
试件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模数不小于4/5最大模数,分度圆直径不小于2/5最大工件直径,齿宽
不小于1/10最大工件直径,材料为45正火钢(170HBW~220HBW));
刀具: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刀具:切削速度:v≥25m/min;其他参数由设计确定。
4.2.2机床切削试验时,各机构工作应正常,无异常的尖叫声。试件齿面无明显振纹。 4.2.3机床切削时按公式(1)检查机床在单位时间内的金属切除量,以评定机床的生产能力(抽查)。
P- (Wi-W2) /..
.(1)
式中: P一单位时间内的金属切除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Wi——齿坏重量,单位为千克(kg); W2-齿轮重量,单位为干克(kg): t一切削时间,单位为小时(h)。
4.3工件、刀具主轴静刚度检验 4.3.1主轴的静刚度值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规定。 4.3.2测量方法:
a)检验主轴单元静刚度时,主轴应处于不带夹具或刀具状态。 b)机床的精度检验应按GB/T135741992的规定。
4.4精度检验 4.4.1几何精度、传动精度及工作精度应按JB/T12401.2-2015的规定进行检验 4.4.2工作精度检验时,试件齿面的表面粗糙度Ra最大允许值为1.6um。 4.5其他检验
可按订货合同中技术要求的有关内容进行检验与验收。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串
书号:15111·13256 定价: 12.00元
JB/T12401.3-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