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7409-2015 塑料洛氏硬度计 技术规范

JB/T 7409-2015 塑料洛氏硬度计 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6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7 10:39:49



相关搜索: jb 塑料 硬度计 技术规范 7409 洛氏

内容简介

JB/T 7409-2015 塑料洛氏硬度计 技术规范 ICS19.060 N 72 备案号:51565—2015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409-2015 代替JB/T7409—1994
塑料洛氏硬度计 技术规范
Plastics Rockwell hardness testing machines-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15-10-10发布
2016-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7409—2015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技术要求.. 4检验方法.. 5检验规则. 6 标志、包装、贮存与随行文件
-
6
表1试验力... 表2钢球的直径及允许偏差表3硬度计示值误差和示值重复性
" JB/T740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7409-1994《塑料洛氏硬度计技术条件》,与JB/T7409一199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
下:
增加了前言: -增加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导语(见第2章);增加了有关电气设备的要求及检验方法(见3.12和4.13);增加了试验力误差的计算公式(见4.7.1,1994年版的4.7.1)。
-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泰明光学仪器
有限公司、泉州市丰泽东海仪器硬度块厂、福建省泉州市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学智、寇钟夏、虞伟良、盛健勇、陈志明、林青山。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7409—1994。
II JB/T7409—2015
塑料洛氏硬度计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洛氏硬度计(E、L、M、P、R、S、V标尺)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贮存与随行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按GB/T3398.2测定塑料洛氏硬度和α硬度用的塑料洛氏硬度计(以下简称硬度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11—2007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T3398.2塑料硬度测定第2部分:洛氏硬度 JB/T6147一2007试验机包装、包装标志、储运技术要求
3技术要求
3.1环境与工作条件
硬度计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a)室温10℃~35℃范围内; b)相对湿度在45%75%范围内: c)周围无振动、无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 d)在稳固的基础上水平安装。
3.2一般要求 3.2.1硬度计在施加和卸除试验力时应平稳,无冲击和振动。 3.2.2压头主轴在导向体中靠自重能够滑动,无卡滞和晃动现象,压头柄与压头主轴之间应配合良好,安装牢靠。 3.2.3丝杠等支承机构升降应平稳、灵活自如,不得有卡滞和晃动现象。 3.2.4试台应稳固地安装在丝杠上,其直径至少为50mm,试台台面应平整光滑,并能稳固地放置试样,在调整丝杠高度时或在试验过程中,试台与丝杠之间不应产生相对滑移。 3.3机架和支承机构
机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在承受1471N的最大试验力下,机架的变形和支承机构的位移等对读数的影响应不大于1个洛氏硬度单位。 3.4同轴度
硬度计升降丝杠轴线对压头主轴轴线的同轴度应不大于$0.3mm。
1 JB/T7409—2015
3.5垂直度
硬度计试台台面对压头主轴轴线的垂直度应不大于0.2/100。 3.6试验力
硬度计各标尺的初试验力和总试验力的标称值见表1。初试验力应准确到其标称值的土2%,总试验力应准确到其标称值的土1%。
表1试验力
初试验力
总试验力 N 980.7 588.4 980.7 1 471 588.4 980.7 1 471
洛氏硬度标尺
N
E L M P R s v
98.07
3.7 压头 3.7.1 压头用钢球的直径和充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3.7.2 钢球的表面应抛光,无锈蚀、损伤等缺陷,其表面粗糙度参数Ra的最大允许值为0.025μm。 3.7.3 钢球的维氏硬度应不低于800HV10。 3.7.4 钢球在球座中可自由转动,在试验以后应无变形和损伤。
表2 钢球的直径及允许偏差
钢球突出于钢套部分的长度
硬度测定时维氏压痕对角线平均长度
钢球直径 mm 3.175 6.350 12.700
允许偏差 mm
塑料洛氏硬度标尺
mm ≤0.148 ≤0.150 ≤0.151
mm ≥1.058 ≥2.117 ≥3.175
E L、M、P R、S、V
±0.010
3.8 压痕深度测量装置 3.8.1压痕深度测量装置可为模拟式测量装置和数显式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均应以洛氏硬度单位指示硬度值,1个洛氏硬度单位相当于0.002mm。 3.8.2压痕深度测量装置在其使用范围内的误差应不大于土0.001mm,即土0.5个洛氏硬度单位。 3.9硬度计示值误差和示值重复性
硬度计的示值误差b和示值重复性r应符合表3的规定。 3.10计时装置
硬度计的计时装置应能指示施加初试验力、主试验力和保持总试验力及卸除主试验力后到读取硬度
2 JB/T7409—2015
值整个试验循环的各段时间。计时时长宜在60s之内,计时最大允许误差为选定时间的土5%。
表3硬度计示值误差和示值重复性
示值误差b ±2.0 HRE ±2.2HRE ±1.2 HRL ±1.5 HRM ±1.2 HRR
洛氏硬度标尺
硬度范围 (70~94)HRE (58~69)HRE (100~120)HRL (85~110)HRM (114~125)HRR
示值重复性r 2.5 HRE 3.0 HRE 1.5 HRL 2.0 HRM 1.5 HRR
E L M R
3.11 耐运输颠簸性能
硬度计在包装条件下,经碰撞试验后,不经调修仍应满足本标准的全部技术要求。 3.12 2电气设备
硬度计的电气设备应符合GB/T2611—2007中第7章的规定。 3.13其他要求
硬度计的备件及附件应能互换。 硬度计的加工、装配质量、机械安全防护和外观质量应符合GB/T2611一2007中第5章、第4章和
第10章的规定。
4检验方法
4.1 检验条件
硬度计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进行检验: a)室温(23±5)℃; b)相对湿度为45%~70%。
4.2·检验用器具
硬度计检验用的仪器、工具和量具如下: a)最低分辨力为0.2/1000的水平仪; b)0.3级标准测力仪; c)有效长度为100mm、[ 圆柱度不大于Φ0.01mm的检验芯棒,一级直角尺,(0.02~1)mm的塞
尺; d)洛氏金刚石圆锥压头: e)分度值为0.01mm的测量显微镜: f)标准塑料洛氏硬度块一套: g)(60~70)HRC标准洛氏硬度块; h)测量最大允许误差为0.0005mm的压痕深度测量装置专用检具; i)维氏硬度计; j)表面粗糙度测量仪; k)不低于50倍的工具显微镜;
3 JB/T7409—-2015
1)最低分辨力为0.1s的秒表; m)测量范围为(0~25)mm、分度值为0.002mm的千分尺及其他通用检验用具和量具; n)绝缘电阻测试仪; o)耐电压测试仪; p)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测试仪。
4.3-般要求的检查 4.3.1应首先按3.2一般要求进行检查,只有确认硬度计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时,方可进行本条以后的各项检测。 4.3.2按3.2.2的要求进行观测检查。 4.3.3使用1471N的最大试验力在硬度计上进行一次常规试验,按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其功能应满足 3.2.1和3.2.3的要求。 4.3.4试台的直径使用卡尺进行检测,其结果应满足3.2.4的要求。 4.4机架和支承机构的检测 4.4.1硬度计机架的变形和支承机构的位移应在1471N的最大试验力下进行检测。 4.4.2上升试台使压头主轴端面(不装压头)与试台台面直接接触,继续上升试台达到施加初试验力规定的位置,然后施加最大试验力,并保持时间3s~5s,测量在最大试验力施加前和卸除后压痕测量装置的读数变化。共测量五次,前两次不计数,后三次测定的读数变化值均应满足3.3的要求。 4.5同轴度的检测
将金刚石圆锥压头装入硬度计的压头主轴孔中,并将(60~70)HRC的标准洛氏硬度块置于试台上,上升试台使压头与硬度块轻微接触并产生微小压痕,在保证硬度块相对试台的位置保持严格不变的条件下,下降并转动试台,每隔90°压出一个这样的压痕,共压出四个压痕,测量相对方向两压痕中心的距离,其较大值应满足3.4的要求。 4.6垂直度的检测
将检验芯棒装入硬度计的压头主轴孔中,用直角尺和塞尺在检验芯棒100mm有效长度内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测定,其较大值应满足3.5的要求。 4.7试验力的检测
初试验力和总试验力用标准测力仪进行检测。检测时,应卸下压头,将标准测力仪放置在试台上,对中后预压三次,并调好零点,再分别测量初试验力和总试验力。 4.7.1初试验力的检测
将硬度计总试验力选定在588.4N的位置上。 上升试台,在硬度计的压痕测量装置指示到130HR土5HR的位置时,标准测力仪上的读数即为施
加主试验力前的初试验力;然后下降试台,当测量装置指示到50HR土5HR(L、M和R)的位置时施加主试验力(仅施加部分试验力),然后卸除,标准测力仪上的读数即为卸除主试验力后的初试验力。 重复测量三次(读取六个读数)。
试验力误差W按公式(1)计算。
W - Fimg - Fo×100% ..
(1)
Fo
4
上一章:JB/T 12723-2016 热变形维卡软化温度测定仪 技术规范 下一章:JB/T 12722-2016 锚固试验机 技术规范

相关文章

JB/T 8133.3-2013 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第3部分:洛氏硬度 JJF 1594-2016 携带式洛氏硬度计校准规范 JB/T 7410-2010 塑料球压痕硬度计 技术条件 JJF 1594-2016 携带式洛氏硬度计校准规范 高清晰版 JJG 2067-2016 金属洛氏硬度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 JJG 2067-2016 金属洛氏硬度计量器具 高清晰版 2009版洛氏硬度、布氏硬度和维氏硬度试验方法标准的变化 GB/T 230.2-2022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及压头的检验与校准